[分享] 精神益生菌帶你遠離憂鬱、失眠

看板Psychiatry作者 ( 雲上太陽)時間6年前 (2017/12/11 11:1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新聞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1104816 「腸」保健康有訣竅!精神益生菌帶你遠離憂鬱、失眠 華人健康網 2017/12/11 別小看腸胃道菌叢平衡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根據統計,在前往精神科就診的患者中,有 超過7成合併有腸胃困擾。陽明大學生化所蔡英傑教授表示,腸道又可被視為人體的「第 二大腦」。舉凡,失眠、焦慮、慢性疲勞,甚至憂鬱症、自閉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心理 疾病,都可能是體內腸道菌失衡惹禍。因此,想要改善上述問題,除了遠離壓力來源外, 適度補充「精神益生菌」也是不錯的保健選擇! 別小看「第二大腦」!免疫、代謝疾病纏身,關鍵就在它出問題 不過,為什麼腸道又有「第二大腦」的別稱呢?陽明大學生化暨分生所特聘教授蔡英傑博 士表示,其實早在199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解剖學和細胞生物學教授邁克爾‧格肖恩( Michael D.Gershon)就發現,人體腸道中更佈滿了大量的神經細胞。從此推論,腸道不 僅主宰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當中的神經細胞更會影響人體全身大小器官及生理狀態的健 康。 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如今醫學界更發現,其實「第二大腦」跟大腦間的聯繫溝通管 道「腦腸軸」的發動者,正是位於腸道中的腸道菌。腸道菌的多寡、好壞更會進一步影響 人體第二大腦及第一大腦間的生理作用機制,這樣的傳導路徑又被稱之為「菌腦腸軸」。 由此可知,腸胃道菌叢的失衡影響的不僅是人體的消化吸收機能,以及便祕、拉肚子等問 題,它跟很多免疫系統異常、代謝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甚至癌症,也 有一定的關連性。 腸道健康影響層面大!不只便祕,憂鬱、失智也有關 除此之外,蔡英傑博士也指出,更有趣的是在這幾年的研究中,學者們更發現,原來人體 內腸道菌的失衡,跟很多神經、心理疾病也有密切的關係,包括憂鬱、躁鬱、焦慮、恐慌 ,甚至跟發展遲緩性疾病,包括:自閉症、妥瑞症,還有神經退化性疾病,譬如:巴金森 、阿茲海默、失智症等,都跟腸道菌的變化息息相關。 尤其是,現代人普遍有飲食精緻化、三餐飲食不定的營養失衡問題。再加上工作、生活壓 力等長期交互影響下,便容易導致壓力症候群上身,造成腸道健康亮紅燈,使失眠、恐慌 、焦慮、憂鬱等問題接連找上門。因此,想要擺脫上述文明病,適度補充益生菌、調整腸 胃道菌叢比例非常重要! 陽明大學生化所實驗室發現,特定的精神益生菌在「強迫游泳」、「高架十字迷宮」、「 曠野實驗」等動物實驗中,都展現極佳的憂鬱改善效果。 台研發「精神益生菌」 憂鬱模式動物實驗研究登國際期刊 既然理解了腸道菌相對精神健康的重要,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輔助調理現代人常有的 情緒問題,?蔡英傑博士提到,陽明大學生化所實驗室,多年來都一直在積極開發、研究 「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也就是植物乳桿菌PS128等具有精神心理調節功能的 益生菌株的動物實驗運用。發現特定的精神益生菌在「強迫游泳」、「高架十字迷宮」、 「曠野實驗」等動物實驗中,都展現極佳的憂鬱改善效果。 想要常保菌腦腸軸健康,除了適度補充益生菌外,平時養成細嚼慢嚥、三餐定時定量、均 衡飲食的習慣,並盡量遠離壓力來源、適度放鬆,更是重要。 不過,為什麼在動物實驗中,食用PS128菌株的老鼠在游泳實驗、高架十字迷宮等行為實 驗中表現出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的行為反應呢?蔡英傑博士指出,經分析後發現,原來 食用精神益生菌的老鼠,其腦部中的多巴胺跟血清素2種快樂賀爾蒙明顯上升數倍之多, 且血液裡的壓力賀爾蒙明顯下降。 目前蔡教授的團隊也在進一步進行重度憂鬱、帕金森氏症、妥瑞氏症等臨床前期研究,期 望能藉此更加了解精神益生菌對於人體神經心理健康的益處。 【專家小叮嚀】: 最後,蔡英傑博士建議,想要常保菌腦腸軸健康,除了適度補充益生菌外,平時養成細嚼 慢嚥、三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的習慣,並盡量遠離壓力來源、適度放鬆,更是有效鞏固 腸胃道機能、維持自身健康的不二法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24.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chiatry/M.1512961938.A.349.html

12/12 01:12, 6年前 , 1F
12/12 01:12, 1F

12/26 16:21, 6年前 , 2F
12/26 16:21, 2F
文章代碼(AID): #1QBVUID9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