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一點哲學思維 也許對自我情緒的治療會有效 不恰當的話就砍吧

看板Psychiatry作者 (Life is random)時間18年前 (2005/10/24 18: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有特色的思潮。此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主張,但皆不離人的「 存在」意義,要人真誠而勇敢地面對自身,選擇成為自己。 存在主義的影響力可以說歷久彌新,這是因為其中某些見解,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社 會,對人類都有相當明確的啟發性。以下將分別介紹先驅人物: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尼采,以及代表人物:雅士培、海德格(Martin Hidegger, 1899-1975)與馬塞爾(Gabriel Marcel, 1889-1973)。 齊克果 討論存在主義,可以從「存在」一詞的特殊用法談起,而第一位必須提到的人物就是齊克 果。 齊克果是丹麥人,具有宗教性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從小就栽培他,希望他 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西方文化的精華,甚至可以說任何文化的精華,都體現在宗教信仰之 中。無論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乏善可陳,都能夠藉由宗教信仰凝聚出深刻的文化傳統。舉 例來說,在設計宗教建築時一定希望它能夠長久保存,因為它不是給人住的,而是給神或 佛這種超越的神明居住的。也因此,人們會將這些建築建造得金碧輝煌,藉由這種具體方 式來展示人類心靈的嚮往。 雖然齊克果在宗教氣氛的傳統下成長,但是他不但不迷信,反而更深刻地去思考「什麼是 人生?」這個問題。 齊克果的父親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人生經驗相當複雜,他安排齊克果接受最好的教育, 希望藉此彌補自己的過失。嚴格的管教使齊克果的性格顯得早熟,與一般人格格不入。譬 如,他在宴會上同別人聊天聊到最開心的時候,往往會忽然產生一個念頭,覺得自己非常 可恥,竟然與群眾處得這麼愉快。 齊克果只有在離開群眾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關懷群眾,若是與群眾在一起則會感到噁心不已 。他認為群眾基本上是「庸俗」的,聊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流行娛 樂。雖然,這其實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可是齊克果對這些言論卻非常不能忍受,他有一次 甚至說:「每當我在宴會中和別人談笑風生時,就會有一種衝動,想拿一把槍自殺算了! 」因為他覺得這種生活充其量不過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存在主義的「存在」(Being)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題材,因為只有「人」有 資格使用這兩個字。如果我問:「桌子存在嗎?椅子存在嗎?」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 的,因為無論你問不問這個問題,這些東西都是原來的樣子,不會改變。宇宙萬物之中, 除了人之外,都沒有資格使用「存在」這兩個字,因為「存在」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 個動詞-「存在」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夠自由的選擇。換句話說,存在 就是「抉擇」,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人在作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第一 種選擇顯然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習慣偽裝自己、遮蔽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扮演 別人所期待的角色,而從來不作真誠的抉擇,因為我們害怕真誠的抉擇會讓自己與他人發 生衝突。 齊克果把「存在」的概念從名詞變成動詞,凸顯出「自由抉擇」的內涵。然而他也認為, 儘管在宇宙萬物中,唯有人有資格使用「存在」二字,卻很少人真正去使用。齊克果曾經 提過一個生動的例子做為比喻:人生就好像一個酒醉的農夫駕著馬車回家,表面上是農夫 駕馬車,事實上是老馬拖著農夫回家。因為農夫喝醉了,根本沒有清醒的意識,然而老馬 識途,因此能夠把農夫拖回家。 人的一生就猶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之中。只有當一個人清醒的時候才 能夠決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作真正的自己。因此當代很多議題,如「為自己活」、「作 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義啟發出來的。 齊克果提出「存在」這個議題之後,嘗試以各種方式來表達。他本身是位作家,作品也具 有文學性,相較於哲學著作容易讓人望而生畏,他的表達方式顯得更能夠震撼人心,透過 特殊場景、情節、人物的鋪陳,讓許多人猶如置身在一種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之中。 人生三絕望 齊克果曾經訂婚,卻因為覺得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內心而解除婚約,儘管未婚妻苦苦哀 求,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然而,他的未婚妻後來和別人談戀愛,齊克果又捨不得。由此 可知,齊克果內心世界所呈現出的是一種孤絕而特殊的狀態,一般人確實難以親近和了解 。 齊克果指出,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和不能夠有自我。「絕望 」看起來似乎是相當普通的兩個字,但內涵卻很特別。一般人談到絕望時,可能會想到失 業的絕望、落榜的絕望、房子倒塌的絕望等,事實上,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絕望。真正 的絕望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關乎外在目標的達成與否。 (一)不知道有自我: 這種絕望是指,一個人在世界上奮鬥了許久,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有追求代表有欲 望,有欲望則代表一個人願意激發內在潛能,朝著目標奮鬥。然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 要追求什麼,也不知道追求什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頓,這是由於我們不知道有「自我」。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塑造來迎合社會的需要,學習如何追求成功。然而,這種成功是相 當外在化的(擁有車子、房子、家庭……),人的生命絕對不應該只以這些為滿足。因此 齊克果認為,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這樣的人 生沒有什麼意義。 (二)不願意有自我: 當一個人發現了自我之後,接下來必須問「願不願意有自我?」有些人發現自我以後,卻 不願意有自我,因為要獨自面對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隨 時帶著手機,讓自己顯得很忙碌,在校園裡面一邊走路、一邊講電話,行色匆匆,似乎自 己是很重要的人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非這樣不可。此外,有了 自我,就意味著人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而為自己負責的快樂可能遠遠比不上不要有自我 。 莊子曾說:「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 當泉水乾了以後,魚躺在陸地上,必須互相吹氣濕潤,讓彼此都可以活下去,這時候魚知 道自己是魚,卻活得很辛苦。只有當魚回到水中而忘了自己是魚,才是魚最快樂的時候。 人卻不一樣,或許當人在群眾之中而忘記自己是誰的確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無法持久, 因為群眾的聚集總有散場的一刻,人最終必須獨自面對自己。莊子的比喻中所說的「水」 ,是指道家的「道」(注1);而與群眾相處時的熱鬧氣氛,正是「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最後轉眼成空。 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很少參加應酬,就是因為我不喜歡散場之後孤寂的感覺。譬如,我 們有時候和朋友聚餐,大家一起吃飯、喝酒相當開心。然而,正當所有人酒酣耳熱,高興 得忘我時,餐廳卻到了該打烊的時間。這好像突然之間被澆了一盆冷水,發現原來所有的 快樂都只是幻覺,之後又必須重新回到現實世界之中。 一個人是否要成為自我,必須透過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願意成為自我,也會感覺到絕望( 不願意成為自我又能成為誰呢?)。這就是「不願意有自我」的絕望。 (三)不能夠有自我: 假設一個人願意成為自我,努力做一個真誠的人,最後卻發現不能成為自我,不能「有」 自我(存在主義用到「有」這個字時,並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這 時候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而必須走很長的路來實現自我,因此會感到非常絕望。堅持 自己的道路非常孤單,而堅持下去是否有好的結果,更是未知數。 齊克果是一個宗教信徒,因此他透過對宗教的信仰來面對這種不確定感。他曾說:「一個 人如果不信神、不做宗教徒,還不如自殺算了。」這是因為透過宗教,能夠讓人作出抉擇 ,並且活出特定的生命型態。 人生三階段 齊克果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感性階段、倫理階段、宗教階段。 (一)感性階段: 一個人在青少年階段往往會以感性為主,所謂「感性」,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今朝有 酒今朝醉」。這句話用了兩個「今朝」,是為了強調他不想昨天,也不想明天,而只看當 下、現在。昨天發生的事已經過去了,悔恨又能如何?同樣的,即使我告訴你:「今天好 好努力,明天就會有好的成果。」可是有沒有明天呢?台灣時常發生地震,誰知道自己是 不是哪一天睡著就再也無法醒過來了。 由上述可知,感性階段的心態是偏向享樂主義的。享樂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必須先思考 兩個問題: 第一,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本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 因為人的生命有整體的需求,而感官的滿足來得快、去得快,刺激必須不斷增強,但是效 果則會漸漸遞減,到最後變成完全沒有自我,活在一個官能的流動過程之中,這種享樂的 背後實際上是痛苦。比較高境界的享樂不容易得到,但得到以後能夠長久保持,而且這種 快樂是內求於己,而非倚賴其他的因素和條件。因為越是倚賴外在的條件來滿足,這種享 樂就越沒有保障。 西方有許多主張快樂主義的流派,譬如希臘羅馬時代,以伊比鳩魯斯(Epicurus, 342-270B.C.)為主的伊比鳩魯斯學派(Epicureanism)。這個學派是典型的享樂主義, 但是他們的主張是一種溫和的禁欲主義。這是由於他們了解,唯有溫和的自我節制,才能 夠長期保持真正的快樂。 第二個問題則必須考慮自己本身的性向,以及人生的目的。很多時候人要達成一個偉大的 目的,必須經過許多痛苦的考驗,尤其目標越高尚、越偉大時,過程就會越辛苦。牛頓說 過:「天才只是長久的耐苦。」當一個人認定了值得奮鬥的目標,了解那就是他的召喚( Calling),而努力去拼湊屬於自己的圖案,他的人生才有意義,反之則不過消消散散地 度過一生罷了。 感性階段的特色是「外馳」,亦即「向外追逐」。這個階段的人到最後會感到憂鬱( melancholy),因為他們會覺得只有今天沒有明天,而過去的自己又不再回來,因此生命 好像落在中間、無所依恃。此時人們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這 就如同置身在懸崖邊,前方是一片迷霧,必須自己選擇是否要「跳」(注2)過去。若選 擇跳過去,就進入了倫理階段。 (二)倫理階段: 此一階段的特色是「向內要求自己」,把過去、現在、未來連貫起來,如此一來,生命就 完整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告訴所有同學下星期要考試,那麼下星期一定要實現這個承諾 ,否則就是沒有倫理的觀念。如果我下星期到學校,因為心情很好,臨時決定不考試,固 然皆大歡喜,但這樣等於過去和現在沒有連貫,生命無法完整。 然而,倫理階段並不是終點,仍然要繼續往上提升。我們之前曾經提過,七大死罪中的第 一罪就是驕傲,一個人有了道德之後,便很容易出現「道德上的驕傲」,好像政治人物在 掌權之後,很容易出現一種民粹主義所造成的「權力的驕傲」,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人民 選出來的,所以比別人高一等。然而,道德的驕傲更為可怕,當一個人在道德上反省自己 、肯定自己的時候(如沒騙過人、沒毀謗過人、沒殺過人等),便會開始產生驕傲的心態 。 事實上,一個人在道德上不曾有過失,並不盡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優於其他人,有可 能只是因為他不曾受過真正的誘惑和試探。例如,有人拿一份公文叫你簽名,只要簽了就 可以賺一大筆錢,難道你的內心不會掙扎嗎?換句話說,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機會碰到 這種事情罷了。 (三)宗教的階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兩難的抉擇,或遇上道德的困境,這個時候則必須「依祂」。 本質上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宗教裡面的「依祂」也是一種真誠的 表現。 經過實實在在的反省,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方面非常脆弱,接受這個事實,並且認識 宇宙之中有更大的力量,祂是生命的來源,也是生命的歸宿,如果沒有祂,人的生命根本 不可靠,就如同風一吹過,蘆葦就折斷了一般。若人不運用理智去想得透徹,那麼他的生 命可以說是毫無價值、毫無尊嚴可言。 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問自己是否要「跳」過去-跳過去尋找一個「祂」。這個「祂」 並不是指向外追求,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基礎,也就是誠心皈依了宗教信仰。 齊克果為「存在」這兩個字,揭示了新的意義,讓我們思考的角度開始轉變:把人的生命 當作一種在每個剎那之間作抉擇,選擇成為自己的過程。存在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 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就是「選擇成為自己」,做一個真誠的人。所謂真誠的人,就是要對自 己負責、忠於自己。 許多哲學家都說過類似的話,譬如孔子曾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論語.公冶長)亦即,對孔子而言,把對一個人的怨恨隱藏起來,而在表面上做朋友 ,是一件令人不齒、不屑的行為。一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夠有所為,而這也正是存在主 義所要警醒我們的一點。 尼采 尼采是德國人,同樣出身於具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家中信仰路德教派(基督新教)。然而 尼采年紀很小就對宗教信仰產生懷疑,上大學之後更進而主張無神論,後來成為著名的無 神論者。 尼采的身體不好,看來蒼白而虛弱,但是思考相當深刻,看人時目光如刃,似乎能夠穿透 人心。尼采可稱為是天才,二十五歲尚未拿到哲學博士時,已經被聘請為希臘文學的教授 。然而他的哲學背景卻使他同時遭受哲學界和文學界的排擠,再加上本身口才並不好,個 性又相當憤世嫉俗,導致他的教學生涯並不很成功。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價值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這句話的用意並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是有 著「重新估定一切價值」(Transvaluation)的意涵。 當時的人認為,西方文化不能離開基督宗教而存在,譬如一個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他 信仰上帝。然而,這種宗教信仰在尼采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變得非常虛浮,大家都有信仰 ,卻未能真正體現信仰的精神,宗教逐漸變得社會化。換句話說,上帝原本是道德的基礎 ,然而人們的道德行為卻都成了一種虛偽。人們虛偽的表現,也就證明自己所信仰的上帝 是假的上帝。因為如果信仰的是真的上帝,如果上帝是有生命的,則人不可能有這樣的行 為表現。 尼采看不慣這種打著宗教或上帝名號的虛偽浮誇,所以宣稱「上帝死了」。他曾經寫過一 個比喻:有一個瘋子,大清早提著燈籠在市場裡面到處走動,有人問他:「為什麼大白天 提著燈籠?」他回答:「白天嗎?我覺得是黑夜啊。上帝已經死了,宇宙一片漆黑,我什 麼都看不到,只能拿著燈籠到處去尋找上帝。」由此可知,許多人以為世界是充滿光明的 ,然而,用眼睛看到的光明並不是真正的光明。 尼采說過:「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哲學以理性探討宇宙與人生的根本真相,從而指引 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文化氛圍好像空氣一樣,當文化生態出現問題,就會讓生活在 其中的人陷入價值錯亂的困境。舉例來說,現代人所尊敬崇拜的,大多是功成名就、升官 發財的人,亦即不擇任何手段,達到表面上所謂有「成就」的人。這種價值上的選擇本身 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並未掌握到人所崇拜的對象應該是什麼樣子。值得崇拜的對象應該 是擁有完美人格的人,這才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注3)。然而,現在卻很少人崇拜人格 高尚的人,因為人格高尚很難做到,並且就算做到了也沒什麼實際利益。 尼采「上帝死了」的想法其實是經過深刻的反省,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如果沒有信仰,也 就無所謂背叛。因此,背叛耶穌的人正是基督徒,而背叛釋迦牟尼的人也正是佛教徒。由 此可知,宗教本身未能使信徒免於人性的弱點,因而遭致毀滅。宗教本質上都有很好的理 想,而宗教的致命之處其實就是人性的弱點透過宗教表現出來的結果。 權力意志;超人 尼采哲學的另一項重點就是「權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這裡的「權力」並不 是指政治權力,而是一種廣義的權力。舉例來說,台灣大學由於歷史悠久,有些圍牆很老 舊許多小草長在磚石之間。牆上怎麼會有小草呢?這是因為小草有生命,它不管在任何地 方都要凸顯自己生命的力量,擴充自己的影響力。這就是一種權力意志的表現。 透過這種方式去了解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比較不會誤解。在他看來,宇宙裡任何生命, 只要存在,就會表現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權力意志所指的就是這種生命力擴張的狀態。 這種哲學思想放在人的身上,演變成一種「超人」(Overman)(注4)。 尼采認為,人類只是橋粱,一邊是動物,一邊是超人,而人的生命應該從動物這一邊走到 超人那一邊。這種思想深受達爾文演化論的影響。達爾文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演化而來的, 最後不知為何出現了人類。無論地球的歷史有多少億年,人類只不過存在了兩萬多年。因 此我們要問:「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最後兩萬多年才出現人類,那麼人類有沒有權利、 有沒有資格說自己是萬物之靈,並且宣稱演化到此為止?」毫無疑問,人類當然沒有這種 權利,因為我們只是演化過程的一個環節。因此,我們應該接著思考:「人類將會演變成 什麼樣的新物種?」尼采的答案就是「超人」。 這種思考是合理的,我們不妨如此推想: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最先進、最偉大的生物 是靈長類,也就是所謂的猩猩族群。曾幾何時,這些動物因為人類的出現而被關到動物園 裡面。如果照這種方式往未來推衍,人類的命運可能會和猩猩一樣,而我們的後代可能也 被關到動物園裡面了,因為一種更新的物種出現,叫作超人。換言之,超人之於我們,可 能像我們之於猩猩一樣。當然,我個人不太相信會發生這種情形,但是尼采從另外一個角 度思考,也值得參考。 尼采還將「超人」比喻為一個人在「走鋼索」,也就是說,他必須接受各種考驗。尼采之 所以被列為存在主義的先驅,便是因為他的思想凸顯了這種個人生命中「自我負責」的部 分。他認為,一個人若是只活在群眾之中,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要做一個人,應該設 法做個「超人」。所謂的「超人」是指: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對生命充分肯定。亦 即,要把生命潛能完全實現出來。生命的潛能包括了「有形的身體」和「無形的精神」兩 方面。尼采曾經舉一個例子,他認為真正的「超人」可以用兩個人的結合作為代表,這兩 個人就是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和歌德(Johann W. von Goethe, 1749-1832)。拿破崙代表的是由身體開發出來、在有形世界獲得的成就;而歌德所代表 的則是精神方面、在無形世界的精神表現。 德國人對拿破崙有一種由害怕而崇拜的情結,因為拿破崙曾經橫掃歐洲,把德國(當時稱 為普魯士)整個佔領,強盛的姿態讓當時的普魯士人認為法文是一種優美而高尚的語言, 德文則野蠻落後,然而,德國人由於被拿破崙占領而喪失的民族自信心,後來又因為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謝林( Friedrich W.J. Schelling, 1775-1854)、黑格爾等大哲學家相繼出現,而逐漸恢復。 到了二十世紀甚至出現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這號人物。希特勒受到尼采 「超人」概念的啟發,不僅在牆上掛著尼采的照片,並以此為藉口,消滅所謂的低等民族 (如猶太人),這也使得尼采蒙上不白之冤。 精神三變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嬰兒。他認為精神應該先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 後變成嬰兒(注5)。 (一)駱駝 駱駝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勞,意味著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接受訓練,承受傳統的包袱。 我經常在台北街頭看到中學生,覺得他們真是非常辛苦,每天上學背著沉重的書包,有時 候甚至要背兩個書包。每次看到這種情形,我心裡常會想:「他們現在是駱駝,這是人生 必經的階段,但是這樣能保證他們將來變成獅子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二)獅子 駱駝與獅子的差別在於: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所聽到的是別人說 :「你應該如何!」而獅子則是自己作決定、對自己負責,說的是:「我要如何!」每個 人都經過駱駝的階段,聽從父母與老師的教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無法反駁也無 法反抗。然而,上了大學以後應該進入獅子階段,也就是由自己來告訴自己該怎麼做。 但是有幾個年輕人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做才對自己有意義?這就是另一個新的問題 。換句話說,駱駝雖然看起來很可憐,但是至少不用自己作決定,只要服從別人的指令就 行了;相反的,如果要成為獅子,就要承擔自我、為自己負責。這一點的壓力很大,因為 當我們能夠自由選擇想要做的事時,同時也就喪失了尋找藉口和抱怨的權利。 舉例來說,學生考完聯考之後選填志願時,如果按照父母的希望去選擇,至少就保留了一 個將來抱怨的權利;相反的,如果父母說:「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填志願、自己負責 。」這時候一般人會很苦惱,只好去問問同學、參觀大學博覽會,可是最後抉擇的時候還 是很痛苦,因為我們一旦決定了,也就喪失了找藉口的權利。就算後悔,也不能抱怨,因 為這是自己的決定!聰明的父母,應該讓子女自己作決定,而對子女來說,在選擇的那一 剎那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定了以後也比較願意為自己負責。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這本書中 曾經寫到:「給我自由嗎?千萬不要給我自由!因為隨著自由而來的是要負責任啊!我一 有自由之後就自己作選擇,選擇之後就作我自己,但是我作不起啊!」這段話表達了類似 的想法。 (三)嬰兒 獅子階段之後則是到達嬰兒階段。嬰兒意味著「完美的開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當 一個人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一定懷著無窮的想像,想像他將來可能成為科學家、工程師 、醫師等。每天看著他,也就給父母的人生帶來了彩色炫麗的希望。當然,小孩成長的過 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幻滅的過程,最後小孩讓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經讓他們的父母失望 一樣,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 當一個人抵達嬰兒的階段,就不會再遭遇到前面所說的種種問題,代表心靈重新回歸原點 ,可以重新再出發。 雅士培 雅士培是德國人,也是生活體驗比較特別的哲學家。雅士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就隨 時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他曾獲得醫學博士,後來擔任心理學教授,再轉任哲學教授。不過 他對大學哲學教授頗反感,認為「他們並不處理與生命真正相關的問題。他們給我的印象 是自負,而且固執己見。」由此不難想像他與同事相處不睦。在納粹政權控制德國時,他 也備受壓力,因為他的妻子是猶太人。若不是盟軍及時攻進海德堡,他們夫婦就被送往集 中營了。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界限狀況」。   界限狀況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不太會去煩惱「人生」的問題。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最近在苦思人生 問題,卻找不到答案,我們通常會認為他不過是庸人自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 為我們自己的思考深度有限。 但是雅士培認為人生有三種界限狀況:身體界限、心理界限、靈魂(精神)界限。當這三 種界限出現時,便是人必須思考、作出抉擇的時候。 (一)身體界限: 一般人多半只有在面對身體的界限時,才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譬如車禍、受傷、衰老 ,或是覺得來日無多之時。這時候,很多人會開始問:「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將來又 該往哪裡走?生命如此短暫,應該如何抉擇才能使生命有意義?」然而這些人還算幸運, 真正可悲的是那些即使在面臨身體界限時,仍然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人。 舉例來說,有一年我在中央大學兼課,期中考有一個學生缺席,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上寫 著:「老師,我因為車禍住院。在醫院裡面,我才開始思考人生有什麼意義。」當時我想 著,光是這句話就可以讓他期中考拿九十分了!因為他是真正把學到的知識用在生活上。 我平常教課的時候,就算拜託同學多思考人生的意義,仍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因為 大家只想著考試及格就算了。然而,這位同學卻因為不幸發生車禍,而能夠開始嚴肅地思 考人生的意義。 所謂的意義是指,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實現自我的過程。很多人喜歡詢問人生有什麼 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絕不可能存在於某一個地方,或是某一件事情上面。人生的意義 是一個人決定去做某件事,在這個過程之中產生一種自我肯定的力量。這也就是說,人生 的意義只能是由內而發,而不是向外尋求的。 (二)心理界限: 人的心理是指一種自我認知的能力,譬如,我的心理狀況很正常,因此在與別人交往時情 緒穩定;別人稱讚我,我就高興,別人批評我,我就難過;然而,如果別人稱讚我的時候 ,我覺得難過,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覺得高興,那才是有高度修養的證明。子路就是這 種人,《論語》中描述子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說他的過失就很開心。這是因為知道 自己的過失,才有改善的空間。 許多人平常都認為自己是正人君子,然而遭遇考驗時,突然有一種黑暗的、莫名的衝動, 這時候才警覺到自己並非自己平常所想的這麼健全。也就是說,表面上人似乎很健康,在 遇到困難時,才會發現到自我並非如此可靠。這時候我們會察覺到一些連自己都無法了解 的念頭,以及自己的盲點,這就是發現了心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界限。 (三)靈魂界限: 靈魂則代表著「精神」,它關係著「意義」的問題。人生有沒有意義,這不屬於心理問題 (注6),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經說:「到我這裡來治療心 理疾病的,大都是上層社會的人,他們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但是並不快樂。」也就是說 ,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這個地方,不在於身體,也不在於心理,這個地方稱作「 靈」。 那麼靈是什麼?先不要問這個問題。只要我們同意榮格所說的,一個人有可能在身體健康 、心理正常的情況下不快樂,這就代表著,一定還有第三個因素決定人們是否快樂,而這 第三個因素,姑且稱之為「靈」,如此而已。 西方文字的表現就已經透露出人們相信有靈的存在:Body代表身體,Mind代表心理(心智 ),最後一個則稱為Soul(靈魂)或是Spirit(精神)。 剎那與永恆 人在作抉擇時,往往必須掌握到「剎那」。所謂剎那是指,我們平常都生活在平淡而穩定 的日子之中,忽然在某一個瞬間,可能因為某件事、某個人、某個畫面,讓我們很感動, 覺得自己的「真我」浮現了,覺得人生好像不一樣了。這時回過頭去看以前的日子,就知 道生命的質與生命的量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我有一次去看「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這部電影,描寫一九五七年十 月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當時美國一個小鎮的幾個中學生立志研發火箭的故事。這部 電影只有「催淚彈」三個字可以形容,我很久沒有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電影了,它催淚的 效果甚至遠超過「鐵達尼號」和「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大明星、大場面,我 一開始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看到後來發現它描述的友情、親情、師生之情都真誠之 至。所以看完電影的時候就覺得:「啊哈,今天真是不一樣!」那一剎那就讓我覺得內心 多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密碼與超越界 雅士培認為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密碼,如果解開了密碼,就會發現人生雖然有限,卻有它存 在的真正基礎。舉例來說,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生活還過得去,但是一旦開始 談戀愛,就會發現不同的人生角度,在那一剎那,會覺得好像人生所有的祕密統統解開了 。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世界上,有時候會疑惑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但是在戀愛的 階段,在兩個人的互動過程之中,自己好像獲得一些啟發,藉由這段感情,找到了解開人 生之謎的鑰匙一般。 同樣的,許多人在讀書、交朋友,甚至看電影的過程中,都是因為一個密碼解開,而讓整 個生命開朗起來。馬丁路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天他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我相 信罪過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剎那之間忽然頓悟。事實上,相同的經文,他在此之前讀 了不下千百次,都沒有頓悟,卻在某個年齡、某個心境,以及某種外在環境的配合下,豁 然開朗。 由此可知,人的這種忽然覺悟是很難去操控的,也無法了解它為什麼會發生,總之,在那 一剎那好像所有的祕密就解開了。基督徒常說「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信了就會得救,這句話就是從馬丁路德的體驗中來的。他一再強調,人不可能靠自己得 救,因此需要倚靠「信仰」的力量。越是能夠承認自己的無能、懦弱,就越有希望得救; 相反的,越驕傲就越沒希望得救,這也是基督徒一貫反對「驕傲」的一個例子。 四大聖哲 雅士培研究了歷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後,選出四個人作為人類的典範-釋迦牟尼 、孔子、蘇格拉底、耶穌(注7)。這四個人並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說,以 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他們是所謂的「失敗者」。然而他們的偉大之處在於,見證了人類精 神之中豐富的潛能。透過四位聖哲作為表率,人類覺悟自己有的尊嚴;亦即只要看到他們 ,就會肯定做為一個人可以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 當然,所謂的崇高,並不是指人一生下來就是崇高的,而是指人類在面對自己的生命、走 在人生路上時,必須對自己有如何的自我期許,以及希望得到何種結果,這種精神,就是 四位聖哲最大的貢獻。 人類的典範絕對不是那些靠著軍事力量、政治力量稱雄稱霸,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的 人物(如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等)。所謂人類的典範,應該是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 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夠效法的。他們指出,煩惱並不值得擔心,因為煩惱之中能夠磨練出 智慧;死亡並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死得糊裡糊塗。 四位聖哲的共同特色,正在於他們讓許多人在面對人生負面的情況時(如煩惱、痛苦、災 難、罪惡等),能夠坦然以對,並透過這些困局讓自己內在的精神得到淬煉。他們所表現 的,在某個意義上,也就是尼采所謂的「超人」。 海德格 海德格是德國哲學家,在納粹統治德國期間,曾受命擔任弗華堡(Freiburg)大學校長, 後來因為反對納粹暴行而與之決裂,但是接受校長一職的行為,仍然為人詬病。學術與政 治之無法相容,由此可見一斑。海德格在哲學界的影響極大,其代表作《存有與時間》( Sein und Zeit),更是廣受研讀與討論的當代經典。他雖然否認自己與法國的沙特( J.P. Sartre,1905-1980)(注8)屬於同一陣營,但是大家都將他們歸在「存在主義」 的名下。以下簡單介紹他的思想,便知其中道理。 存有與時間 海德格首先宣稱他所關心的,其實是西方哲學所欲探求的「究竟真實」,亦即「存有」( Being)本身。可惜的是,歷代哲學家大都「遺忘了」存有,亦即把一般的「存有者」( being,或存有物)當成「存有」本身來思考,以致陷入思想與人生的迷霧中。那麼,如 何把握與理解「存有」?他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從提出存有問題的存有者」著手 ,亦即要從「人的存在狀態」著手分析;一經分析,便發現人的特性在於對「時間」的意 識,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流變過程中,體認了自我抉擇的迫切性,所以「存在」是人選 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時候,人們對自己的存在漠不關心,陷入講閒話、好奇心、模稜兩可的處境 中,活著好像是在應付別人,好像自己永遠不必真誠面對自己似的。宇宙萬物之中,唯有 人這種存有者可能成為「存在」,那麼,這種存有者的背景是什麼?又要如何真正存在? 從此有到存在 「此有」(Dasein)是指「存有者在此」,亦即人的生命在此時此地的當下,是開放的, 讓人有機會作選擇。由於時間的流變,並且最後必須面對死亡的空無性,亦即人生可能淪 於幻滅,因此人的生命出現憂懼(Angst)之感。面對空無,人不能再逃避了,他必須採 取立場。「此有」一旦選擇作自己,他就因而屬於自己,也就成為真誠的生命,可以形成 開放的管道,讓「存有」展現出來。我們常說,真誠的人說理最有力量,也最感動人,那 是因為他毫無遮蔽,讓真理(「究竟真實」的另一種說法)可以源源不絕地展示。也就在 這一剎那,「此有」成了「存在」。海德格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有者。」人在面對死 亡時,實在沒有理由再虛偽了。 人的未來 海德格試圖回歸希臘時期的「真理」觀,肯定真理即是揭開或開顯,而不再是一般知識所 謂的「言說與事實對應」。若講究「對應」(Correspondence),則不涉及人的實踐要求 ,只是在理論層次來往。若強調「開顯」(Manifestation),則須以人的真誠與抉擇為 前提,在毫無遮蔽的情況下,讓「存有」展現出來。唯其如此,人生才有自由可言,正如 一滴水只有回歸大海,才不會有乾涸之苦。 在推崇「存有」的重大意義時,海德格並未忽略「此有」的具體處境,就是一方面人是「 被拋棄」在那兒,成為「在世存有者」,與其他人共同組成這個現存的世界;另一方面, 人在認知這種狀況時,必須認真而嚴肅地考慮人生應該何去何從。由此可知,海德格以專 業術語表達的,依然是存在主義的核心關懷所在。 馬塞爾 馬塞爾幼年喪母,深刻體驗了孤獨。他學會以戲劇來製造對話機會,八歲即寫過兩篇劇本 ,此後一直以文學創作來展現他的思想。哲學方面的代表作為《形上日記》,亦即以日記 寫下他的形上沉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體驗了「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不能 被當成抽象的號碼或數字。這位法國哲學家特別指出:「是」不等於「有」,「奧祕」不 等於「問題」,以及「我與你」不等於「我與他」。從這三點可以引發正面而積極的入世 情懷。 是(Being)≠有(Having) 許多人喜歡問:「我擁有什麼?」然而實際上,一個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 己;因為一個人擁有的越多,越沒有時間作自己。 存在主義有一句名言叫作:「To possess is to be possessed.(擁有就是被擁有)」舉 例來說,我擁有一輛車子,就等於我被這輛車子所擁有,因為我必須時常擔心:「我的車 有沒有被拖吊?停車費還沒繳怎麼辦?」又如我有一個朋友,他很辛苦地工作賺錢,以前 租房子,後來終於自己買了一棟房子。他擁有了這棟房子,而他也被這房子所擁有。後來 他拚命賺錢,買了五棟房子,從此以後就更累了,因為他一個月有一半時間都在煩惱房子 的問題:租給別人怕收不到租金,收到租金又擔心別人以後不肯搬走,景氣不好的時候還 憂慮房子跌價,然後每年還要繳一堆稅金。幾年辛苦下來,生活品質反而下降了。 由此可知,擁有的東西太多時,人的生命內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後反而會被擁有物 所擁有,變成了擁有物的奴隸,以致精疲力竭,喪失了人生的意義。你所「有」的越多, 你所「是」的就越少;這二者常是呈現反比的。 當然,這只是要提醒人,不要去擁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必擁有。我 們所擁有的東西必須是我們所能夠掌握的,也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簡樸生活」。 簡樸生活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東西用到壞為止」。舉例來說,我的舊眼鏡 戴了將近十年,鏡片都已經起花了。最近因為看不清手邊的東西,把眼鏡拿下來檢查時, 才發現這副眼鏡實在已經老舊到不能用了,所以才換了副新的。這就是一種習慣,我們不 應該把還可以用的東西丟棄,因為任何東西的存在,無論它是什麼材質,若是沒有充分被 利用,那麼它作為這樣東西本身的價值就被忽略了。 下課時,我常常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有時候發現桌上有幾支原字筆,就會撿回去用。為什 麼學生會把筆丟在桌上呢?因為原子筆很便宜,丟了一支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很多人一點 都不在乎,也不會在發現遺失之後回教室找,結果這些筆就變成垃圾了。我常常寫文章, 所以看到筆與紙都覺得特別親切,只要是可以用的筆,就算被丟在地上,我都會撿起來用 。這就是養成一種不願意浪費東西的習慣。 第二個原則是「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就是把自己的皮包打開,檢 查裡面所有的東西,看看是不是每一樣東西都是必要的。把握這兩個原則,才能夠做到不 浪費的「簡樸生活」。 奧秘(Mystery)≠問題(Problem) 我們常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有青少年問題、家庭問題、老人問題等各類關於人的問題。事實 上,凡是與人有關的其實都不能稱為問題,因為凡是問題就預設了一種解決的方法。也就 是說,如果找到解決的方法,問題自然會消失。但是,屬於人類的問題永遠都不會消失, 這是因為人本身就是問題的製造者和解決者。因此,對於人類,應該以「奧祕」形容之。 奧祕與問題的差別在於:問題是預設了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解消問題;奧祕則否,我 們只能夠跟它一起生活。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問題青少年,我們不應該認為 他有問題,而以為只要把問題找出來,給他一個答案,問題就解決了。要解決問題,唯有 跟他一起生活,把他當做「奧祕」對待,而不是當做「問題」解決。 我們和人來往,都希望彼此的相處永遠沒有問題,但是這種奢望是不可能實現的。說得更 明白一點,如果我們跟朋友在一起都沒有問題,代表彼此之間其實沒什麼感情,因為人是 奧祕,不可能沒有問題。 我與你(I-You)≠我與他(I-He) 「我與你」是指一種說話的場景,我如果問:「How are you?(你好嗎?)」你會回答: 「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我很好,謝謝你,那你呢?)」。由此可知,「I」 與「You」可以對等代換,我說「你」的時候,「你」一定在我面前出現(presence)。 「你」在我面前,因此與我是平等互動的:當我說「你」的時候,這個「你」是「我」; 而「你」回答的時候,「我」就變成了「你」。 所謂的「他」,是不在眼前的,也就是缺席(absence)的。譬如我現在說:「張三如何 如何……」,由於張三不在現場,所以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相反的,當我問:「你今天 怎麼沒有來?」你立刻可以提出解釋,說自己有正當理由。因此,我們和人相處,應該要 用「我與你」的關係來取代「我與他」的關係。因為我們在同別人來往的時候,若把他當 成「你」,就代表尊重他;相反的,若把他當做「他」,便不是如此了。 就一般人的習慣而言,當一個人不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比較直接、尖銳,甚 至刻薄的方式批評他,然而,當那個人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卻會用不同的方式批評他 ,或許比較委婉、比較保留。舉例來說,我在上課的時候批評一個不在場的人,可能把他 罵得很嚴重,同學也都聽得很過癮。下次上課的時候,這個人也出席了這堂課,結果我提 到他的時候,就會說一些婉轉的話,就算必須批評他的缺點,也會補充稱讚他的優點。 一般人平常是不是也如此?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如果提到某個不在場的人,那麼批評起來 就肆無忌憚。聽到有人罵他,就算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也懶得替他辯護;相反的,如 果這個人在現場,那麼大家的態度又不一樣了。由此可知,我們對一個人的批評,和他在 不在現場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也說明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符合存在主義的要求。 事實上,在他人面前不敢說出口的話,在他背後,也不應該說。同樣的,當我們在背後批 評他人的時候,也要想:「在他的面前我是不是也能說出相同的話?」如果我們對待任何 人,都像他在現場一樣,那麼我們的言行就會比較謹慎,這樣才算是符合存在主義的要求 。 人生=旅行的過程 人活在世界上都只是旅客或過客,而不是歸人。既然只是旅客,又何必在意自己「有」什 麼呢?我們應該在意的是,自己「是」什麼、如何「作自己」。人生所有的一切,最後都 不能帶走,所以我們要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分享不單單指財務方面的分享,還包括 了關懷、知識、信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很多人都有參加旅行團的經驗,在那段時間大家真的會互相幫助,如果到國外唸書,那更 是情同手足。然而,一旦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似乎整個態度就轉變了,因為故鄉會讓我們 覺得有恃無恐。 事實上,人生整個說起來就是一個旅行的過程,人與人之間因為緣分而有機會在一起。相 處的時間可能並不長,在此之後就各分東西,繼續走向自己的未來。因此我們必須做到「 捨得」,並且在當下去珍惜及感受相處的緣分,因為這些過程,只能留待將來回憶。若是 捨不得,繼續堅持原來的那份情感,最後恐怕也只會變得不堪,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受到了 某種束縛。 結論:保持開放的心胸面對人生 存在主義強調人類當下的「自我抉擇」,但是從來不曾忘記「超越界」,也就是人類生命 最後的基礎。 如果從人生所面對的四大領域-自我、群體、自然界、超越界(注9)來看,存在主義的出 發點顯然在於「自我」,肯定自我的抉擇與負責態度,不願虛度此生;其次,由自我推至 「群體」,因為人是「在世存有者」與「共同存有者」,進而要以「我與你」的相互尊重 及信任對待所有人。然後,即使不談宗教,他們對於「超越界」也有一定的體認(完全否 定超越界的,只有下一章要介紹的沙特比較明顯)。不過,對於「自然界」,無論是科學 研究或哲學沉思,則較為少見。 我們在思考人生問題時,因為本身經驗的限制,可能會局限在狹隘的經驗範圍之內。然而 ,我們不能因此以為,自己的人生只是如此而已,還必須保持開放的心胸,去面對「人」 的生命。這就是存在主義帶給我們的啟示。 【認識哲學家】 ◎ 伊比鳩魯斯(Epicurus,342-270B.C.)希臘哲學家,立說主旨在於助人解脫對神明以 及對後世的恐懼,由此帶給人內心的平靜。他認為,神明不會干涉人間事物,並且人死之 後靈魂亦隨之幻滅,所以人無須擔心來世。他主張人生目的在於「快樂」,所以被後世稱 為快樂主義,但是他所謂的快樂不是放縱欲望,而是溫和節制、平靜安詳的生活。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著作以三大「批判」(《純粹理性 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而知名,開創了「批判哲學」的系統,也 奠定了德國唯心論的基礎。所謂「批判」,是指探究合理知識的「先驗」條件,亦即知識 「如何可能」的問題。生平關心四大難題:(一)我能夠知道什麼?(二)我應該做什麼 ?(三)我可以希望什麼?(四)人是什麼?單單就其知識論的思考模式,就引起極大效 應,亦即指出「物自身」不可知。人所知者只是「現象」。但是人的道德行動並非虛妄之 物,由此接上「真實本體」,並且要求三大設定:人的自由,靈魂不死,以及上帝存在。 ◎費希特(JG. Fichte,1762-1814) 德國哲學家,有主觀唯心論之說。康德認為物自身 不可知,費氏則指出人的「自我」屬於知性直觀,不須驗證即可肯定,否則人無法進行任 何思想活動。他在拿破崙佔領柏林期間,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提出「新教育」,強 調新教育的本質即是道德心,「是完全為道德而講道德,絕不是像從前那樣把教育當做達 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謝林(Schelling, 1794-1815) 德國哲學家,有客觀唯心論之說。所謂「客觀」,是 指他重新肯定了「自然」的價值。主張唯心論,當然以精神為唯一本體,但是精神的活動 場域是自然,因此自然是「萬事萬物都活躍於其中的唯一生命體」。他想了解神性創造力 如何在「自然」中運作。他探討藝術,因為藝術是絕對與相對之交會,是精神與物質的調 和。他的最高目標,仍是藉此回歸於對神明的理解。 ◎榮格(Carl Custav Jung,1875-1961) 瑞士心理學家,創立分析心理學派( Analytic Psychology),強調「集體潛意識」(The Collevtive Unconscious),在治 療心理病患時,採用自由聯想法與象徵擴展法來解夢,成效卓著。對神話學、宗教學、民 俗學,甚至中國的易經,古代煉金術等,都有深入研究。 【注解】 1 關於道家的「道」字,與西方哲學所謂的「存有」是屬於同一位階的。請參考本書第十 章「道家的智慧」。 2 齊克果的作品喜歡強調「躍」這個字,意味著面對未知時的抉擇就如同站在懸崖邊,前 面是漫天迷霧,完全看不清楚,這時候我們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跳躍過去。前方有可能是 一個對岸,能夠讓我們繼續前進,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跳下去就粉身碎骨。但是在決定 是否跳之前,沒有人可以給我們答案,因為人生本來就是抉擇的過程。 3 在本書第九章討論儒家時,將會說明:人性向善,所以行善是正確的價值觀。 4 「超人」一詞的原文是ubermensch(u大寫),譯為英文是Overman,而不是Superman。 5 這個概念源自於尼采所著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查拉圖斯特拉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就像先知一樣。他在三十歲的時候,覺得世界太污濁,因此上山隱居,隱居的十年間得 到了各種具有啟發性的見解,最後想回到原來的世界,因此他有一天早上起床,面對著太 陽,就說了一句話:「太陽啊,偉大的星球,如果沒有這個地球讓你光照的話,你的光明 有什麼用呢?」說完之後就下山了。 6 心理學的發展一開始是把人的心理當作內外二分之間的關係來研究,也就是說,一個人 有了外在的行為,就代表著他內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與觀念。弗洛依德出現後,開始了「深 度心理學」的發展,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是內在,而是深度的。就猶如冰山之 中、海平面之下的一部分,連自己都不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潛意識」。此後便開始出 現「心理分析」這個行業,而榮格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分析師。 7 此部分可參考雅士培所著《歷史的巨人:四大聖哲》,業強出版社。 8沙特於一九四六年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認為海德格與他屬於無神論的存 在主義,而雅士培與馬塞爾則是有神論的存在主義。他的分類並未得到這三人的認可。有 關沙特的思想,請參看第七章的介紹。 9有關「超越界」,請參看本書第十二章「宗教與永恆」的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33.217
文章代碼(AID): #13NB3YPe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