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看誰文章寫得好?/李敖 1967

看板PresidentLi作者 (那就去台大吧!)時間16年前 (2008/05/04 22:2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誰文章寫得好?/李敖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四日      十八年前我獨居新店山腳,常在陰霾漫天的夜裡,泛舟碧潭。那時候,整個碧潭是 我的,碧潭的山水,一人夜遊才勉強可看。一到白天晴天,人山人海一來,自然的風景, 就一一都給殺掉,我就躲在每月租金二百元的小房裡,改作文維生。   作文是成功中學小毛頭寫的,施珂大哥在那裡教國文,看到許多國文老師懶得改作 文,就代我承包過來,每本一元,多多益善。居然有好幾班的作文,由我標到。做地下 國文老師,收入不惡,精神卻痛苦,因為每賺一元,就得跟狗屁文章糾纏至少三分鐘。 我是樂觀的人,可是連改二十本下來,就人生乏味,並且連自己的文章也被熏得退步了, 也被洗腦得做不好了!   我常常一邊改一邊想:什麼原因使小毛頭的文章寫得這麼要命?為什麼文章竟寫到 千篇一律的濫套,寫得甲跟乙沒有什麼不同,丙和丁沒有什麼兩樣?為什麼文章寫得一 點也沒個性,沒有特色,而全是人云亦云的狗屁?   照笑話說,狗屁文章有三類:第一類是「放狗屁」,程度最輕,是人放狗屁,還不 失為人;第二類是「狗放屁」,程度稍重,是狗在放屁,但並不整天放,只偶一為之; 第三類是「放屁狗」,程度最重,是以放屁為常業,整天放屁,一放而不可止。由於中 國人相信文章是大業,是盛事,是不朽的張本,是富貴的敲門磚,是「天地之精英,陰 陽剛柔之發」,所以古往今來,文章特多,狗屁也就三類俱在,臭不可聞。   用狗屁來說明,實在不是罵人,而是一種評判標準。所謂文章,基本問題只是兩個: 一、你要表達什麼?二、你表達的好不好?兩個問題是二合一的,絕不能分開。古往今 來,文章特多,可是好文章不多的原因,就是沒能將這二合一的問題擺平。中國人一談 寫文章排名,韓愈就是老大,他是「唐宋八大家」的頭牌,又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 將,承前啟後,代表性特強,可是你去讀讀他的全集看,你會發現讀不下去。你用上面 兩個問題一套:一、他要表達什麼?答案是:他思路不清,頭腦很混,他主張「非聖人 之志,不敢存」,但什麼是聖人之志?他自己也不知道;二、他表達的好不好?答案是: 他好用古文奇字,做氣勢奔放狀,文言文在他手下,變成了抽像名詞排列組合,用一大 堆廢話,來說三句話就可說清楚的小意思,表達得實在不好。   糟糕的還不在文章不好,而在不好卻不知道不好,還以為那是好。這就表示了,中 國人評判文章,缺乏一種像樣的標準。以唐宋八大家而論,所謂行家,說韓愈文章「如 崇山大海」,柳宗元文章「如幽嚴怪壑」,歐陽修文章「如秋山平遠」,蘇軾文章「如 長江大河」,王安石文章「如斷岸千尺」,曾鞏文章「如波澤春漲」,、、、、說得玄 之又玄,除了使我們知道水到處流山一大堆以外,實在摸不清文章好在那裡?好的標準 是什麼?   又如林琴南說他的文章是「史(記)漢(書)之遺」;古文大師章太炎卻大罵林琴 南吹牛,說林琴南的文章,乃從唐人傳奇剽竊衍演而來。章太炎又說:「當世之文,惟 王愷(門內豈字)運為能盡雅,馬通伯為能盡俗。」其實一切攤開,有何史漢傳奇雅俗 之分?文章只有好壞問題,並無史漢傳奇雅俗的問題。文章的好壞標準,根本不在這裡。   做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評判文章,實在該用一種新的標準,我們必須放棄什麼 山水標準,什麼雅俗標準,什麼氣骨標準,什麼文白標準。我們看文章,要問的只是: 一、要表達什麼?二、表達的好不好?有了這種新的標準,一切錯打的筆墨官司,都可 以去他的蛋;一切不敢說它不好的所謂名家之作,都可以叫它狗屁。   這種新的標準,可以使我們立刻變得氣像一新,開拓萬古心胸,推倒千載豪傑。任 何文章,如果它不能使我們讀得起勁,看得痛快,就算是史漢的作者寫的,又怎樣呢? 我們決不可以看不下去一篇文章,卻人云亦云的跟著說它好,或歌頌作者是什麼八大家 幾大家,我們該有這種氣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狗屁!我們該敢說我 們心裡的話,當你被一篇濫文章煩得要死,你除了大罵狗屁,還能罵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文章中有這麼多狗屁呢?這得先回顧一下中國文章史。   中國文章,一開始不是文章,而是「詩歌」,那是春秋以前的事。詩歌是當時白話 文和文言文二合一的產物,當時的寫作技巧很單調,最喜歡用單字重複來繪影繪聲,描 寫黃鶯,就來個「其鳴喈喈」;描寫桃花,就來個「灼灼其華」,很少會變花樣。我們 讀《詩經》,看到的,多是這類原始的表達法。   這類表達法轉到戰國以至漢朝,變為「辭賦」,辭賦開始變深了。那時候政府的命 令是辭賦,命令下來,深得小公務員都看不懂,大家只好拖死狗。政府沒辦法,就獎勵 大家研究這些難念的古文,誰念得好,就給誰官做。這種獎勵,就是科舉的起源。有了 科舉,就可以憑寫文章做大官,中國人這麼喜歡寫文章──寫討好政府喜歡的文章,骨 子裡,其實有制度的背景和遺傳在。現在的高普考大專聯考,不過是科舉的摩登化,片 言點破,一切可如是觀。   辭賦表達法帶給中國文章大分裂,就是白話和文言的大分裂。這種分裂,到魏晉南 北朝轉為「駢文」,駢文是純粹的中國字一字一形一音一義的大排隊,中國人這時候, 一寫文章就要對對子,寫滿篇文章就是寫滿篇春聯,做作極了。因為太做作,從隋唐到 北宋,文章轉為「古文」,古文一方面說復古,一方面也創新,雖然南宋以後,有「語 體」出現,開始把白話和文言合流,但以文章正宗論,還是古文的天下。於是,從韓愈 到曾國藩,中國的能文之士都是古文家,古文就是我們一般指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大缺點是它不能做為好的表達的工具,它跟白話分裂,寫出來,是活人說 死話,說得再好也是「古文辭類纂」。到了十九、二十世紀,有人開始突破,最成功的 是梁啟超,梁啟超說他文章「解放,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 縱筆所至不檢束。、、、老輩則痛恨,詆為野狐。」   梁啟超雖被老前輩痛恨,詆為野狐,但他在中國文章史上,和司馬遷、韓愈等一樣, 是十足劃時代的人物。梁啟超風靡文壇一二十年,最後由胡遠(大概是胡適印錯)等的 白話文代領風騷,中國文章,自此正宗白話化。   不論多少老頑固老夫子抱殘守缺,文言文是完了,文言文除了壽序、賀啟、祭文、 致敬電一套陳腔濫調外,已經越來越木乃伊,小毛頭們沒人要看文言文,也沒人看得懂 文言文,一切都得白話語譯後,才勉強看看,應付考試和老師。但當考試和老師要作文 的時候,小毛頭就無法不狗屁。   狗屁的原因是:白話文的正宗基礎太薄弱,胡適等人公開表示他們老一代的白話文 是放小腳式的,提倡有心,創作無力;另一方面,白話文的起步一再誤入歧途,他們走 上「新八股派」、「新之乎者也派」、「舊的嗎了呢派」、「新鴛鴦蝴蝶派」等錯路上 去,乍看起來,捧來捧去,彷彿成功,實際情形卻是做人成功,作文失敗。小毛頭們在 這種文風裡長大,自然種屁得屁,要他們寫出不受污染的清新 之作,又奇跡何來?   奇跡來自李敖這邊。白話文在李敖手裡,已經出神入化。在中國傳說中,五百年必 有王者興,必有不世出的人出世,因此我說:「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 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深信,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 章,就足以使我不朽。我「縱筆所至不檢束」,把白話文寫得氣象萬千,光芒萬丈,這 種中國功夫,是誰也抹殺不了的。   為了給這種中國功夫最新舉證,我特別印了兩本書──《李敖文存》和《李敖文存 二集》,交給「四季」出版、「忠佑」發行,我希望小毛頭人手一冊,大力見習。說不 定有一天,突然出了怪胎變種,把我推翻,那時候,自然我要讓賢,把五百年打個折扣。 -- 【蝶戀花】忙處拋人閒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 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 ● _ _ ┌──┐ 玉茗堂前朝復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 ▊◥ ◤▏ │嫣奼│ 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 │紅紫│ └──┘ 湯顯祖 (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113.52

05/09 05:55, , 1F
推這篇!
05/09 05:55, 1F
※ 編輯: troyasap 來自: 118.232.113.104 (09/07 01:56)
文章代碼(AID): #187SQRcU (Presiden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