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原鄉咖啡輕旅行-3.瑪家好山林咖啡工坊

看板PingTung作者 (超級大野嫆)時間8年前 (2015/12/29 00: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圖文版: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9006250 禮納里的意思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莫拉克颱風在瑪家鄉、霧台鄉以及三地門鄉造成災情, 政府將瑪家村、好茶村以及大社村的居民安置到瑪家農場, 後來由世界展望會援建永久屋,成為三個部落族人安身立命的新家。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就是位於禮納里的瑪家好山林咖啡工坊。 瑪家村是排灣族部落,原意為傾斜山坡上方的部落。 今天,好山林的主人要帶我們一起去採收咖啡,以及教我們採收後的後製。 準備好就出發吧~ 工坊主人在部落附近零星種了一些咖啡樹,現在正是採收季。 南台灣熱情的陽光養育出來的咖啡豆粒粒鮮紅飽滿,就像櫻桃一樣。 好奇剝一顆來看看咖啡果裡頭長什麼樣子? 工坊主人說,他採有機種植,不灑農藥。連蚱蜢都忍不住來品嘗成熟的咖啡果。 工坊主人建議我們嚐嚐看,嗚~好甜!工坊主人說,有些咖啡果的甜度堪比葡萄唷! 沒想到咖啡果是這樣美味的滋味。 結實纍纍,工坊主人說,今天要把這片咖啡全都採收才可以離開唷~ 採收完,我們回到好山林咖啡工坊, 一開始,工坊主人就把我們分成兩組,分別採收不同區域的咖啡, 到時就可以比較出異同。 屏東縣發展原鄉咖啡產業是很有組織計劃的,我想這也跟當地族人有心留在部落有關, 解決了生計,才有機會凝聚在一起想著要如何把文化傳承下去, 這世界,最棒的事就是不是只有一種風景了。 這是在日照充足的地方採收的咖啡豆。 這是在日照相對不足,樹蔭底下採收的咖啡豆,明顯比上面的要大顆, 工坊主人解釋,日照充足的地方咖啡豆生長速度快,但相對的卻比較快成熟, 所以比較小顆。 工坊主人拿出他前幾天採收的黃咖啡,這是不同品種的咖啡,很特別吧! 接下來要處理採下來的咖啡豆,首先是漂洗,很簡單,放進水裡洗, 把浮起來的挑掉就好,有一個小撇步很重要哦,就是要翻動水桶底下的咖啡豆, 再看看還有沒有會浮起來的豆子。我想這個動作可能是要確認每顆豆子都是夠份量的。 洗去雜質、挑掉過輕的豆子後,把水瀝乾。 接著我們要來剝豆子囉~ 用擠的,把咖啡豆從咖啡果裡面擠出來。 一般一顆咖啡果裡頭會有兩顆咖啡豆,各為半圓形。 剝好的咖啡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驟囉~ 有兩種處理方法,第一種叫"水洗",就是利用發酵去除果肉, 水洗又分兩種,一種是濕式,像上圖一樣泡在水裡發酵。 另一種當然就是乾式啦,沒有水自然發酵。 記得早上在百合民宿咖啡看過的三種咖啡嗎? 1。水洗。 2。日曬。 3。蜜處理。 這時候如果不是讓豆子發酵,而改把豆子拿到太陽底下去曝曬的話, 就會變成蜜處理啦。 剝下來的果肉蒐集起來,如果甜度夠高的話, 可以洗乾淨作成果醬或是製成餅乾啦鬆餅啦,據說很好吃哦。 這張就是最後一種咖啡作法--日曬。 猜到了嗎?日曬就是把採收下來的咖啡果直接拿到太陽底下去曬乾。 蜜處理的咖啡豆,把咖啡豆連果肉直接曬乾就會變得像這樣黏黏膩膩, 好像漿了一層蜜一樣。 這是水洗法的豆子,乾爽薄脆。 取了一顆輕輕一剝,外皮就脫落。 脫去硬皮後還有一層軟皮。 軟皮剝除後,就是我們熟悉的咖啡豆。 去皮的程序都有機械來協助處理,要不然一顆一顆剝太累人了吧! 比例尺,屏東自產的咖啡豆粒粒飽滿大顆,是太陽的賜予。 接下來,工坊主人拿出一袋水洗處理好的豆子,讓我們來幫忙挑豆子。 袋子裡有各式各樣的豆子,我們要找出品質夠好的豆子,淘汰掉不夠好的。 第一類瑕疵豆,有破損,有黑點或外型不夠完整者。 第二類瑕疵豆,軟皮無法完全去除。工坊主人說,這表示這些豆子成熟度不夠。 第三類,這可不是瑕疵豆哦,有沒有注意到,一般咖啡豆都是半圓型, 這類豆子,屬於萬中選一的武林奇才,這些豆子是圓型的,像綠豆,對不對? 這表示一顆咖啡果裡就只有這一顆咖啡豆,並非常見的兩顆。 工坊主人說,這種豆子烘焙出來的咖啡,特別好喝, 不過產量極少,通常都留作自己享用。 挑好的豆子,我們這些人有吹毛求疵強迫症,忍不住在挑好的豆子裡雞蛋裡挑骨頭, 繼續第二次的篩選,篩選到後來能作成咖啡飲品的越來越少,老闆會賠錢啦~ 這些是我挑的。 看照片還會忍不住想找出有瑕疵的豆子。 可愛的圓豆。 最後,大家挑了好久,終於把豆子們分成三堆: 1。左上角是瑕疵豆。 2。右上角是圓豆。(老闆可以給我幾顆嗎?) 3。下方是合格的豆子。 一顆一顆挑很累人,眼睛都花了,屏東原鄉的咖啡產業真的是手工業啊, 工坊主人說,目前機器僅能篩選尺寸,每顆豆子最後還是要經過人工一粒一粒汰選, 真的好費工啊。 接著工坊主人要教我們烘豆。 這是第一種烘法,直接加熱。 利用簡單的鐵網裝置,工坊主人設計了讓客人可以輕鬆體驗的辦法。 不過啊,為了不要暴殄天物,我們就用瑕疵豆來烘吧~ 工坊主人先示範如何烘豆,大家都好奇得不得了,有這樣的體驗行程真的好有趣呀! 重點就是不斷的翻動,有"手勢"的讓每一顆豆子不要停留在火上太久時間,以免焦掉。 看來還是焦了。 "重烘焙"的豆子。其實我覺得烘好的咖啡豆油亮的模樣很吸引人呢。 另一種烘焙法是間接加熱法。 這裡用來加熱的媒介就是--鍋子。 就好像要炒菜一樣。 準備來炒咖啡囉~ 大概比這個顏色再深一點點就可以了。 在農場裡玩了半天也餓了,好山林的老闆娘正好烤出香噴噴的手工餅乾, 正好來一塊,好幸福哦~ 感謝好山林咖啡工坊的老闆與老闆娘,把你們畢生所學的咖啡武功傾囊相授, 老闆和老闆娘都是樸實溫暖又幽默的人,沒有天花亂墜, 只有真誠認真讓遊客留下一份美好回憶的心意。 一起來好山林採咖啡吧! 更多禮納里的資訊請看這邊: http://rinari.pgo.tw/?id=594842#pgo 104.12.19.~20.屏東原鄉咖啡輕旅行-1.霧台百合民宿咖啡: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9005993 104.12.19.~20.屏東原鄉咖啡輕旅行-2.三地門蜻蜓雅築咖啡: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9006167 -- 月光: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86791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48.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ingTung/M.1451318969.A.5AB.htmlmux3520:轉錄至看板 travel 03/12 23:56
文章代碼(AID): #1MWLwvMh (Ping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