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桃園領航猿登機週報 - 從本季以小剋大的

看板Pilots作者 (飛翔)時間2年前 (2022/01/28 04:10),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桃園領航猿登機週報 - 從本季以小剋大的經典戰役,尋求飛越雙峰之解 2022/01/26 作者:Luphan 「各位橙客您好!前方分別是辛巴峰與德古拉峰,是我們飛行路線上海拔最高的兩座山峰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於山腳下休息,並試圖飛越這兩座高峰,還有請各旅客的耐心, 另也請不吝索取本週的週報,感謝。」 去年的 11/07 ,是領航猿本季的首次亮相,當時,純本土的領航猿,以 15 分之差輕取 了同樣為純本土的新竹攻城獅,這一戰所成就的名氣,頓時塑造出強權的氣象,許多人 ( 包括筆者 ),都認為領航猿將會是本季的奪冠熱門。殊不知在上半季的最後一場比賽, 領航猿完全被攻城獅壓著打,熱身賽時那閃電般的橘色身影,在今天已被攻城獅的巨獸摧 殘至近乎虛無,也為上半季的領航猿畫下一個難看的句點。但賽季仍要接著打,球團該如 何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重整,才是下半季的關鍵。小個子球隊在台灣是可以生存的,而目前 的龍頭夢想家便是最佳典範,偏偏同樣條件的領航猿,在聯盟卻是墊底的戰績,很明顯的 可以知道個頭輸人事小,有沒有掌握到的精隨才是重點。 客觀而論,領航猿近期的進攻是有漸入佳境的,唯獨球員在攻守端對巨人仍不適應,這兩 週分別以懸殊比分輸給了有 S.Deguera、I.Zaytsev 雙塔的富邦與有 S.Bhullar 的攻城 獅,再加上本週鋼鐵人在連續克服了攻城獅與同樣擺出雙塔的勇士後,象徵上與實質戰績 上,都已經將領航猿打至聯盟最後一名,究竟鋼鐵人是怎麼克服「最高雙塔」的?夢想家 又是怎麼在矮小的陣容下,暫居聯盟第一的?這篇文章將拿出上半季以小剋大的幾場經典 比賽,來跟大家分享關於矮小球隊的必備元素。 一、快攻 領航猿表現:聯盟中段 代表:12/11 台北富邦勇士 vs 新竹街口攻城獅 代表:01/23 台北富邦勇士 vs 高雄鋼鐵人 打對手立足未穩是矮小陣容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如果極端一點,去想像一支球隊能在每波 進攻都於 2-3 秒內出手,那我們可以確保像是 S.Deguera 或 S.Bhullar 這樣的巨人中 鋒,是不可能來的及回防的,進攻節奏推得越快,就算巨人球員拚了老命回防,當下也沒 有多少喘息空間能夠來應付半場進攻,在 12/11 時,富邦就是將快攻發揮的淋漓盡致, 最後跑死沒怎麼休息過的 S.Bhullar,攻城獅自身的推進速度也很快,所以 S.Bhullar 整場比賽幾乎就是在罰球線附近折返跑,到最後他也就不太跑了。 而若快攻這項優勢要有所發揮,籃板就很關鍵。小球球隊的整體籃板數可以輸給對手,但 每顆珍貴的防守籃板都要盡量轉化成快攻優勢。12/11 富邦與攻城獅的比賽,就在第三節 中段, I.Zaytsev 六犯下場後到比賽結束的這段時間,富邦全隊共搶下了 22 顆籃板球 ,比擁有 S.Bhullar 的攻城獅全體還多了 4 顆,在每次的防守籃板鞏固到手後,富邦全 隊的快攻推進是極為有效的。從下方影片我們便可以看出,富邦的快攻推進,都對 S.Bhullar 有非常明顯的針對性,替補上來的曾祥鈞只要一有防守籃板或對手失誤,他就 是拔腿跑給 S.Bhullar 追,即使富邦快攻人數不具優勢,他們仍會確保在 S.Bhullar 抵 達前得到分數。 而光就打快這一點,領航猿是有做到的。在 J.Gillon 離隊前,球隊僅能做到快速將球傳 導至前場,快攻只要不具備人數,就會慢下來打陣地戰,其企圖心跟影片中的富邦有很大 的差距,而在 J.Gillon 離隊以後,J.Tolbert 自身就具備搶到防守籃板後,自行運球過 半場的組織能力,D.Robinson 的體能條件要擔任快攻箭頭,也確實沒有幾個本土球員擋 得住。另外本土球員們對於推進的意識也不錯,只是球隊在季前打出快打旋風的口號後, 多少也讓各隊更加地堤防。整體來說,快攻是領航猿以一支小球球隊來說,做的還不差的 環節,唯獨面對到巨人球隊時,籃板球會慘輸。 二、外圍投籃 領航猿表現:聯盟墊底 代表:12/11 台北富邦勇士 vs 新竹街口攻城獅 代表:12/04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vs 台北富邦勇士 同樣是 12/11 的比賽,富邦勇士看到了攻城獅祭出人盯人防守後,馬上就運用各種掩護 來製造外圍球員的空檔,逼迫 S.Bhullar 跑出禁區協防,若攻城獅不讓 S.Bhullar 出來 ,勇士就會一直用這招投到進為止,如下方影片所示。勇士安排讓 M.Singletary 來擔任 這種進攻方式的執行者,他前面三球都失敗,但富邦鐵了心要主打這一種方向,隨後, M.Singletary 接連投進了一顆三分與中距離,另外林書緯、蔡文誠也都有樣學樣的來共 襄盛舉,被這招不斷的得分後,攻城獅到第四節改守 2-3 區域,想透過外圍球員協防的 方式來替 S.Bhullar 作掩護,然而為時已晚,第四節富邦勇士的三分命中率來到 36 %, 當中包含了 M.Singletary 兩顆超大號三分,這種進攻方式區域防守是不太可能守到的。 通常,有巨人洋將的球隊,都會安排 2-3 區域的防守策略,好讓這些巨獸能夠盡責地待 在禁區,發揮他們護框的最大效益,然而區域防守最怕的就是對手三分投開,這邊筆者另 外再提到本季第一場夢想家對上勇士的比賽,該場比賽同樣是一次經典的以小剋大案例, 也同樣的有著 B.Gilbeck 第三節即五犯的相似狀況,不過整場比賽夢想家比較沒有靠前 一段文提到的「快攻」來致勝。相對的,他們是靠著壓迫防守與三分球搞死去年的冠軍, 德古拉在禁區予取予求,拿下 30 分 20 籃板,問題是富邦阻止不了夢想家的外線,整場 被投進 16 球,光是這樣兩分三分來回交換,對富邦來說是極為不划算的。 這一點就是領航猿做的很差的部分了,雖然球隊的三分命中率是聯盟第三 ( 命中率只有 29% ),但並不喜歡透過三分線出手,在這個禮拜打完後,三分出手下降至聯盟最後一名 ,場均出手 29.5 次三分球,更有意思的是面對到有 S.Deguera 或 S.Bhullar 的比賽中 ,他們反而更不會投三分,場均出手降到 28.3。拿出上半季所有以小剋大的比賽中,大 部分的小球球隊平均三分要出手 35 球,且命中率落在 35 % 左右,還高過聯盟平均值。 如果教練團真的不迷信三分出手,那起碼在對手守人盯人的時候,要有辦法像富邦在上述 影片那樣,多多利用巨人離不開禁區的特點在中距離出手,但由於巨人陣多半都會配上 2-3 區域,面對到既不喜歡投三分陣容又矮的領航猿,真的是做夢都會笑出來。 三、機動型防守 領航猿表現:聯盟中段班 代表:12/04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vs 台北富邦勇士 代表:01/15 新竹街口攻城獅 vs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籃球場上的防守有分成非常多種類型,所需的身體條件也都不同,對於有速度的球隊來說 ,補防、包夾、壓迫、回防這些都是必備的,因為矮個子球隊有本錢跟對手拚防守輪轉, 即使對手破解了內線的包夾,將球傳到外圍,球隊也較有機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原本 的防守陣型。我們可以透過下方的影片,看一下夢想家在 01/15 的第一節時,是怎麼限 制讓 S.Bhullar 一分未得的 ( 雖然也得歸功於 B.Dawson 過盛的進攻欲望 ) ,他們首 要做的就是讓 S.Bhullar 盡量離籃框遠一點,再者若 S.Bhullar 接到球,他們也會視狀 況決定要包夾或是下手,無論如何不要讓他輕鬆運球,這還僅是機動型防守最後的一道防 線。 而第一道防線就是來自於針對外圍球員的施壓,因為這些巨人不可能自己一個從半場運球 到前場,他們一定是接獲隊友的給球,才能發揮其影響力,那讓他們的隊友無法將球傳給 巨人,或甚至無法帶球過半場,都會是能夠將巨人影響力直接化為烏有的。12/04 夢想家 就是不斷地採取全場壓迫,富邦後衛只要一掉球,夢想家就會馬上在攻守轉換的當下拔三 分,整場比賽富邦發生 24 次失誤,夢想家則有 16 次抄截。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況,這 第一道防線就跟快攻一樣,有一定的發揮限額,且這種馬不停蹄又侵略的防守策略一定會 很累,但既然這是小球球隊的籌碼,那就勢必要拿出來跟對手交換。 關於這一環節,筆者認為領航猿是最有本錢在年假期間做出調整的,手上的牌一攤開,陳 昱瑞、黃泓瀚、施晉堯、關達祐、李家慷都是過去在機動性防守端有做出口碑的好球員, 再加上陣容之深,累了就換另一個充滿電的去做體力車輪戰,論 P. LEAGUE+ 的六支球隊 中,領航猿在機動型防守上,應該要是最強的,然而我們看到領航猿球員,似乎都將體力 花在半場陣地戰的跑動,防守端的強度其實並不高,甚至連全場壓迫防守都不常看到,而 理論上最適合守區域防守的領航猿,不僅鄭志龍教練不愛用,真的用上了也會因為溝通不 好被輕鬆破解,雖然防守效率仍是聯盟前三的水準,但就內容而言領航猿的防守並不是真 的那麼好。 四、技巧性出手 領航猿表現:聯盟 代表:01/23 台北富邦勇士 vs 高雄鋼鐵人 代表:01/08 高雄鋼鐵人 vs 新竹街口攻城獅 三分球平均命中率為聯盟倒數第二、且防守效率值為聯盟倒數的高雄鋼鐵人,又是怎麼贏 過攻城獅與富邦的長人陣的?當然他們的外線狀況有越來越好,不過另一個功不可沒的就 是陳又瑋與 K.Benson 慢慢地開始可以適應長人陣,這兩人的外線也都不靈光,卻仍可以 在 S.Bhullar 與 S.Deguera 的護框威嚇性下得到分數,陳又瑋在 01/23 與 01/08 這兩 場比賽平均可得 14.5 分,K.Benson 可攻下 20.5 分,相較於第一次面對到 S.Bhullar 時,那 21 投僅中 6 的低迷成績,K.Benson 很明顯已經開始適應如何在巨人面前取分, 他在籃框附近的投籃機式拋投已經越來越順,陳又瑋在拋投的技巧上也已經能有效地閃避 這些怪物的封阻。 在第二季 P. LEAGUE+ 巨獸來襲的背景下,拋投已經是職業球員一定得具備的能力,不管 是上述的陳又瑋或夢想家的林俊吉,都已經能在個頭偏矮的缺陷下,切入禁區挑戰長人中 鋒,可惜領航猿的本土球員似乎在適應上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尤其在星期天這場對攻城 獅的比賽,領航猿全員的外線當機,只有施晉堯與關達祐有三分進球紀錄,且全隊三分出 手僅 22 次而已。林正這場比賽守 S.Bhullar 的傑出表現不在話下,但他投 7 中 1 的 低迷進攻多數都是因為 S.Bhullar 帶來的壓力,其他像是林耀宗、吳家駿、陳冠全也都 無法在陣地戰為球隊帶來分數,因為他們殺到禁區後,會撞到一座山。但是這不應該發生 在璞園球團身上,像是陳冠全、林耀宗、施晉堯等老班底,早就都經歷過過去 SBL 的巨 人時期,他們勢必得趕緊重新適應這種內線高度,否則就只能在賽前擲骰子賭今天的三分 手感了。 領航猿沒能夠拿下上半季最後一場比賽確實可惜,因為攻城獅的狀況也不好,整場比賽共 發生 20 次失誤,當中是我們很熟悉的非受迫性失誤,整體的磨合狀況也還有待調整,領 航猿在打快攻與守大中鋒也做得比之前好,唯獨進攻端被 S.Bhullar 嚴重影響,才會拿 下 65 分的超低得分。最後,我們必須好好地稱讚本週的鋼鐵人,他們確確實實的靠著團 隊配合,擊垮了上禮拜讓領航猿完全沒轍的最高雙塔組合,雖然上述這些小球球隊的利器 ,他們也掌握的不如夢想家來的好,但絕對值得讓領航猿以「鋼」為鏡。 專欄來源: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1565?page=3#article_to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229.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ilots/M.1643314250.A.211.html

01/28 09:58, 2年前 , 1F
推,新洋將快點來
01/28 09:58, 1F

01/28 11:34, 2年前 , 2F
現在的問題真的是本土,這兩個洋將夠強了
01/28 11:34, 2F

01/29 23:22, 2年前 , 3F
本土要加油是沒錯,但是洋將找齊比較可以避免受傷問題
01/29 23:22, 3F
文章代碼(AID): #1XylnA8H (Pil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