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為何不做大容量冷媒的冷氣?

看板Physics作者 ( )時間6年前 (2018/04/29 22:41), 編輯推噓6(6035)
留言41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我們都知道為了降低尖峰電力負荷,電力公司都會實施尖峰跟離峰兩種電費。 為何不將冷氣的冷媒容量做的很大,利用離峰時間把大量冷媒做預壓縮, 要使用的時候由室內機做熱交換就好,壓縮機不做工。 這樣應該可以省下很多電費,為何沒有冷氣機廠這麼做呢? 因為冷媒貴,還是大量儲存有危險性呢? 還是因為熱交換後的冷媒必須馬上再壓縮不然沒空間儲存呢 甚至更極端一點,發電廠把機械能轉換成電力,冷氣機再把電力換回機械能驅動壓縮機 有沒有可能一開始就利用電廠的機械能去驅動壓縮機壓縮冷媒, 再透過管線輸送給家家戶戶做熱交換,就不用損失中間的兩次轉換了, 現實上有可能這麼做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87.101.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25012877.A.A3F.html

04/29 23:08, 6年前 , 1F
空間是一個問題
04/29 23:08, 1F

04/29 23:22, 6年前 , 2F
實務上有儲冰系統
04/29 23:22, 2F

04/29 23:50, 6年前 , 3F
儲冰式空調的冰就是冷媒呀
04/29 23:50, 3F

04/30 01:55, 6年前 , 4F
清大圖書館據說是這樣, 然後很不冷的樣子
04/30 01:55, 4F

04/30 03:47, 6年前 , 5F
大量冷媒在液態不是很危險嗎?一有熱漏進去就會爆耶,液氮瓶
04/30 03:47, 5F

04/30 03:47, 6年前 , 6F
封裝成那樣都會時常洩壓
04/30 03:47, 6F

04/30 05:46, 6年前 , 7F
絕熱很難做的
04/30 05:46, 7F

04/30 05:46, 6年前 , 8F
更廣義一點你的想法 其實就是能源存儲的概念
04/30 05:46, 8F

04/30 05:46, 6年前 , 9F
目前Tesla就是在努力發展電池做這個
04/30 05:46, 9F

04/30 05:47, 6年前 , 10F
另外現實中常用也相對還可以的主要是靠水力
04/30 05:47, 10F

04/30 05:48, 6年前 , 11F
近代也有在發展搞大電容做電能的存儲 但似乎還在發展中?
04/30 05:48, 11F

04/30 05:49, 6年前 , 12F
所以需要多想想 能量的存儲容量 轉換速度 轉換效率
04/30 05:49, 12F

04/30 05:49, 6年前 , 13F
能量的保存衰減 還有整套設備的耗損率
04/30 05:49, 13F

04/30 05:50, 6年前 , 14F
事實上綠能因為供應不穩定 最缺的也是能源存儲
04/30 05:50, 14F

04/30 05:51, 6年前 , 15F
你要是能想到比Tesla更便宜有效的能源存儲技術
04/30 05:51, 15F

04/30 05:51, 6年前 , 16F
保證你會比他更有錢
04/30 05:51, 16F

04/30 09:41, 6年前 , 17F
特斯拉不是在做固態電解質電池嗎?現在缺點就一樣是那些啊
04/30 09:41, 17F

04/30 10:20, 6年前 , 18F
晚上作冰塊,白天熱風吹冰塊,這樣就不用大冷媒了。
04/30 10:20, 18F

04/30 22:21, 6年前 , 19F
因為現在政府的腦殘電力政策(包括在野時幹的蠢事),其實台
04/30 22:21, 19F

04/30 22:21, 6年前 , 20F
灣的離峰發電成本是過高的,儲冰系統只是用來延緩預備容量
04/30 22:21, 20F

04/30 22:21, 6年前 , 21F
的緊張情勢,對於減碳或省錢並沒有甚麼幫助
04/30 22:21, 21F

05/01 10:28, 6年前 , 22F
這塊不是很懂,理論上尖峰是基載+非基載,離峰是基載only
05/01 10:28, 22F

05/01 10:29, 6年前 , 23F
如果只用基載的離峰都成本過高了,那意思是連基載都用了
05/01 10:29, 23F

05/01 10:29, 6年前 , 24F
成本太高的發電方式嗎?
05/01 10:29, 24F

05/01 13:27, 6年前 , 25F
如果是核能與燃煤發電,每度電大概低於1.5元,而天然氣大
05/01 13:27, 25F

05/01 13:27, 6年前 , 26F
概是兩塊半到三塊之間,但是現在天然氣發電的比例被大幅拉
05/01 13:27, 26F

05/01 13:27, 6年前 , 27F
高,所以夜間發電的成本也逼近兩塊了
05/01 13:27, 27F

05/01 13:30, 6年前 , 28F
而且現在台灣的發電備用容量被今朝亂搞到太低,夜間用電量
05/01 13:30, 28F

05/01 13:30, 6年前 , 29F
早就超過基載容量,已經用到中載發電了
05/01 13:30, 29F

05/01 13:32, 6年前 , 30F
在預備容量很充足且核電廠全開的時候,台灣的抽蓄水力發電
05/01 13:32, 30F

05/01 13:32, 6年前 , 31F
光靠日夜間的成本差,還能賺到利潤,現在則是每發一度電就
05/01 13:32, 31F

05/01 13:32, 6年前 , 32F
要賠三塊多
05/01 13:32, 32F

05/01 20:51, 6年前 , 33F
現在政府反著看,核能這種需要穩定的想用它補尖峰
05/01 20:51, 33F

05/01 20:52, 6年前 , 34F
可以快速升降載的燃油然氣當基載用
05/01 20:52, 34F

05/02 11:47, 6年前 , 35F
電力唯一正確方向”省著用”.歐美不管水火核,最重要發
05/02 11:47, 35F

05/02 11:48, 6年前 , 36F
電方式就是漲價.要你省點.台灣何止政府腦殘學者鄉民更殘
05/02 11:48, 36F

05/02 14:23, 6年前 , 37F
然後就會有人質疑科學家都沒突破是在幹什麼吃的。
05/02 14:23, 37F

05/02 14:24, 6年前 , 38F
包括我爸,退休數學教授……
05/02 14:24, 38F

05/03 08:45, 6年前 , 39F
發電的突破嗎?核融合啊 已經搞了幾十年了 聽說還要幾十
05/03 08:45, 39F

05/03 08:46, 6年前 , 40F
年...
05/03 08:46, 40F

05/03 14:36, 6年前 , 41F
真把科學當成黑魔法了,是說連煉金術都還講究等價交換咧...
05/03 14:36, 41F
文章代碼(AID): #1QvTcDe_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