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直流電含交流電?

看板Physics作者 (小聖狗兒)時間6年前 (2017/11/24 16:15), 編輯推噓5(5056)
留言61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有人說理論上任何直流電源 都可拆解成「直流成份」和「交流成份」 我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難道說像手機這種「電壓不變」的純直流電 也可以拆解出交流成份來嗎? 這怎麼想都不通吧~ 請大大們指教,感謝。 -- posted from bbs reader hybrid on my samsung SM-G955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62.1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11511322.A.9E3.html

11/24 16:23, 6年前 , 1F
平均值+震盪部分 且 實務上直流電是小小的波浪
11/24 16:23, 1F

11/24 17:26, 6年前 , 2F
那像手機這種的直流電也是嗎?
11/24 17:26, 2F

11/24 17:37, 6年前 , 3F
手機沒有電壓不變吧 電壓太低他就會叫你充電了
11/24 17:37, 3F

11/24 18:05, 6年前 , 4F
可是電壓變化是很緩慢的,只有在尾端才會快速下降
11/24 18:05, 4F

11/24 18:36, 6年前 , 5F
一個直流電壓5V,加載在一條無窮長的導線上,請問電
11/24 18:36, 5F

11/24 18:36, 6年前 , 6F
壓升降為何?
11/24 18:36, 6F

11/24 18:36, 6年前 , 7F
有人跟我說搞懂這個就一切都通了!
11/24 18:36, 7F

11/24 20:11, 6年前 , 8F
在wiki,編輯群就會加註解“誰說?”XD
11/24 20:11, 8F

11/24 20:20, 6年前 , 9F
理論家腦子裡空想的直流電當然沒有交流成分
11/24 20:20, 9F

11/24 20:20, 6年前 , 10F
要嘛你就說這世上沒有真正乾淨獨自存在的直流電吧
11/24 20:20, 10F

11/24 20:21, 6年前 , 11F
如果這樣理解你比較甘心
11/24 20:21, 11F

11/24 20:23, 6年前 , 12F
去念Fourier啦,就是為了回答你所有這些問題才有這門學問
11/24 20:23, 12F

11/24 20:52, 6年前 , 13F
真的沒有乾淨的直流電啊...我還是不懂你想幹嘛
11/24 20:52, 13F

11/24 21:41, 6年前 , 14F
應該這樣講吧 電流有交流和直流的成份 直流在 time
11/24 21:41, 14F

11/24 21:42, 6年前 , 15F
domain 就是 DC offset,在 frequency domain 就是頻
11/24 21:42, 15F

11/24 21:43, 6年前 , 16F
率等於0的成份 真的建議原po好好去學傅立葉 同樣的觀
11/24 21:43, 16F

11/24 21:44, 6年前 , 17F
念反覆一直問 就是沒弄懂
11/24 21:44, 17F

11/25 07:11, 6年前 , 18F
為問而問?
11/25 07:11, 18F

11/25 23:49, 6年前 , 19F
其實真的想求知值得鼓勵。
11/25 23:49, 19F

11/25 23:51, 6年前 , 20F
但是知識不是靠路人三言兩語就可以傳授的。真心求知就要有
11/25 23:51, 20F

11/25 23:51, 6年前 , 21F
覺悟,投入相應的努力。
11/25 23:51, 21F

11/26 00:36, 6年前 , 22F
w大這句講得很棒
11/26 00:36, 22F

11/27 10:01, 6年前 , 23F
好好把大學的信號與系統、電子學、電路學再看一次。
11/27 10:01, 23F

11/27 12:33, 6年前 , 24F
我問一下,沒有真正乾淨直流電是因為再怎麼直流
11/27 12:33, 24F

11/27 12:33, 6年前 , 25F
都會參雜一些交流成份嗎
11/27 12:33, 25F

11/27 13:00, 6年前 , 26F
考慮一條導線 t=0時I=0,接通電路,使t=t_1時I= 1A
11/27 13:00, 26F

11/27 13:00, 6年前 , 27F
這段過程中I從0變到1A,因電流磁效應產生磁場
11/27 13:00, 27F

11/27 13:00, 6年前 , 28F
時變電流產生時變磁場,
11/27 13:00, 28F

11/27 13:00, 6年前 , 29F
時變磁場又會再產生反饋的時變感應電流
11/27 13:00, 29F

11/27 13:00, 6年前 , 30F
這過程不斷持續下去,以迴路自身的自感描述之
11/27 13:00, 30F

11/27 13:01, 6年前 , 31F
初等電磁通常會先忽略此一效應
11/27 13:01, 31F

11/27 13:13, 6年前 , 32F
照你這樣說感應電流應該會一直往導線前端推送
11/27 13:13, 32F

11/27 13:14, 6年前 , 33F
可是1A的電流穩定之後就沒了
11/27 13:14, 33F

11/27 13:14, 6年前 , 34F
感應電流磁場會以"抵抗"原本狀態的模式產生
11/27 13:14, 34F

11/27 13:15, 6年前 , 35F
而且那感應電流應該小到可忽略
11/27 13:15, 35F

11/27 13:15, 6年前 , 36F
所以你談的是無限長的導線,這交變的部分很小但不是0
11/27 13:15, 36F

11/27 13:16, 6年前 , 37F
忽略與否看問題需不需要如此精細
11/27 13:16, 37F

11/27 13:17, 6年前 , 38F
有限無限長也好,感應電流是一樣的吧
11/27 13:17, 38F

11/27 13:18, 6年前 , 39F
只用牛頓力學可以上太空,不用相對論解不了水星進動
11/27 13:18, 39F

11/27 13:21, 6年前 , 40F
理想直流只存於腦中就像pi對工程師通常就是3.1這個常數
11/27 13:21, 40F

11/27 13:23, 6年前 , 41F
可是用這個方法解釋無理想直流感覺怪怪的
11/27 13:23, 41F

11/27 13:24, 6年前 , 42F
因為感應電流只有最初那一小段
11/27 13:24, 42F

11/27 13:24, 6年前 , 43F
等電流穩定後就沒了
11/27 13:24, 43F

11/27 13:26, 6年前 , 44F
理想直流就是不存在啊,沒人可以把pi寫完但可以理解pi
11/27 13:26, 44F

11/27 13:27, 6年前 , 45F
電流永遠不會穩定,小波動一直存在只是隨時間越來越小
11/27 13:27, 45F

11/27 13:27, 6年前 , 46F
是不存在我知道,可是電流穩定後要怎解釋他非理想直
11/27 13:27, 46F

11/27 13:28, 6年前 , 47F
11/27 13:28, 47F

11/27 13:31, 6年前 , 48F
如何確定電流"真的"穩定,如何確定寫了十年的pi全寫完
11/27 13:31, 48F

11/27 13:33, 6年前 , 49F
我懂你意思,可是感應電流傳出去後,不就只剩下穩定
11/27 13:33, 49F

11/27 13:33, 6年前 , 50F
電流了嗎
11/27 13:33, 50F

11/27 13:34, 6年前 , 51F
要討論實驗量不出來的穩定或哲學上的穩定或不確定原理
11/27 13:34, 51F

11/27 14:05, 6年前 , 52F
即使不考慮感應部分,有開始或結束的I-t以傅立葉分析
11/27 14:05, 52F

11/27 14:05, 6年前 , 53F
也可以分解成一堆正餘弦的疊合,前面推文就是說這件事
11/27 14:05, 53F

11/27 14:05, 6年前 , 54F
切下某段電流視為理想當然可行,不過只在腦中就是
11/27 14:05, 54F

11/27 16:19, 6年前 , 55F
你都說「理想」直流了,當然是不會真的有這種東西
11/27 16:19, 55F

11/27 16:20, 6年前 , 56F
實際上你可以盡量讓它接近理想直流,可以比較直流和交流的
11/27 16:20, 56F

11/27 16:21, 6年前 , 57F
比例然後說你的訊號跟理想直流電的差距小於萬分之一,等等
11/27 16:21, 57F

11/27 16:22, 6年前 , 58F
但是真實的電流必然是理想直流和各種不同頻率理想交流的疊
11/27 16:22, 58F

11/27 16:22, 6年前 , 59F
加。
11/27 16:22, 59F

11/27 21:35, 6年前 , 60F
嗯嗯,我大概都懂了,感謝大大們!
11/27 21:35, 60F

11/28 05:25, 6年前 , 61F
超導體裡電流接近理想 不然一般至少有Johnson noise
11/28 05:25, 61F
文章代碼(AID): #1Q5zKQdZ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