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最是朗道不同群(三):列寧格勒的三劍客

看板Physics作者 (做一個有質感的好人)時間8年前 (2015/09/08 06: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是朗道不同群(三):列寧格勒的三劍客和爵士樂隊 日月星 1924年16歲的朗道和姐姐索菲亞相偕離開巴庫,去列寧格勒上大學,他們住在阿姨 安妮(AHHe)家。安妮是朗道母親柳波芙的姐姐,她是一個牙醫,和兩個女兒在市區 租住了一套很大的公寓。因此朗道和他姐姐各有一間寬敞的房間。 朗道在列寧格勒國立大學的數學和物理學院注冊入學,該校創建於1724年,是俄羅斯 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也是俄羅斯教育、科學和文化中心之一。他在那兒遇見了不少年 輕人,其中和來自波爾塔瓦的伊凡寧柯(Д. Д. ИвaHeHkο)以及從敖德薩來的 伽莫夫(Γ.A.ΓaMοв)關系特別密切。他們自稱為“三劍客”。彼此之間用昵名稱 呼,伽莫夫是“約翰尼”(Johny),伊凡寧柯是“迪莫斯”(Dimus),朗道是“道” (Dau)。據朗道自己解釋“朗道”的法語拼音L′âne Dau的意思是:“道那頭蠢驢”, 所以他喜歡別人稱呼他“道”。從1931年秋天起,加了一個從文尼察來的布隆斯坦(Μ. БpοHшTeйH)成為三人的密友,“三劍客”升級為“四人幫”了。稍後從柏林來 了一位佩爾斯(R. Peierls),他是泡利的學生。他倆也有各自的昵名,布隆斯坦是 “方丈”(Abbot),佩爾斯是“盧迪”(Rudi)。 “三劍客”的編制擴大成了“五個火槍手”。 此外和他們來往的有安謝琳(A.И. AHceльM)、克拉弗索夫(B.Κpaвцοв)和蘇柯列斯卡婭 (И.Cοkο льckaя)等。還有周末專程從莫斯科大學趕來的一位美貌少女波珂塞妮彩娃(Л.B οxMиHцeвa),伽莫夫親昵地稱她為“露”(Rho),後來成了他的第一任太太。 他們借用美國的時尚名詞“爵士樂隊”(Джaз-бaHд)來稱呼自己這一伙。爵士 樂隊的成員喜歡彙聚到莫哈瓦亞大街(Μοxοвaя yлицa)一棟木石結構的精 致小樓中,移居法國的原主人留下兩個繼女看守。這是一對迷人的姐妹花:姐姐歐根.卡 尼戈伊賽兒(Ε.H. ΚaHeΓиccep)是數學和物理學院的學生,她俏麗的外貌, 樂觀的性格和智慧的魅力吸引了每一個來訪的客人和朋友;妹妹妮娜.卡尼戈伊賽兒(H. H. ΚaHeΓиccep)後來成了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莫哈瓦亞大街位於列寧格勒 市中心,文化氣息十分濃厚,作曲家格林卡(Μ.И.ΓлиHka,1804-1857)、詩人 兼藝術家舍甫琴科(T.Γ.ШeвчeHkο,1814-1861)、化學家門捷列夫(Д. И. ΜeHдeлeeв,1834-1907)、作家岡察洛夫(И. A. ΓοHчapοв,1812- 1891)和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斯托雷平(Π. A. CTοлыπиH, 1862-1911)等人 都曾在那兒居住過。小樓的客廳裡鋪著陳舊厚實的伊斯法罕地毯,這些青年學生和教師橫 七豎八地或坐或躺在上面,恣意忘情地談論著芭蕾舞、詩歌、弗洛伊德和文學;伽莫夫和 朗道惟妙惟肖地模仿著厚臉皮的教師在課堂上出洋相,逗得大家笑不可抑;伊凡寧柯和 布隆斯坦分別負責地對大家解釋著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一些最新發現;銅茶灶不停冒汽, 煙鬥紙煙競相吐霧,毫無顧忌地灑下一堆堆的灰燼和斑斑駁駁的汁痕留給女僕打掃。院子 周圍栽種了一排四季常青的桃金娘,花朵盛開時分,燦若紅霞一片。美妙的盛夏,空氣清 新,他們坐在院中的粗木椅上仰望宇宙蒼穹和繁星皎月,思索著時間和空間的相對論意 義,吟詠著“Εщe Maйckaя Hοчь”中夢幻般的辭句 (“又一個五月之夜”,俄羅斯詩人費特A.A.ΦeT,1820-1892的作品)。 青春真是一支美麗的歌! 這些二十郎當的黃口學子可絕非等閑之輩,他們不僅滿腹經綸,對於摩登的量子理論 和相對論都了如指掌;而且眼高於頂,對於普朗克、愛因斯坦等聲名顯赫的學界大佬橫加 點評;更兼一個個氣貫牛鬥,對於那些未曾開墾過的科學處女地大肆踐踏。朗道幾乎和每 一個伙伴都一起發表過論文:和佩爾斯合作量子電動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 ;和伽莫夫 合作天體物理學(計算星體的內部溫度) ;和伊凡寧柯合作量子統計力學以及現代物理的 因果律;和布隆斯坦合作對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到膨脹的宇宙問題進行詮釋等,這最後 兩項研究曾在1928年舉行的第6屆莫斯科物理學討論會上作過專題介紹。這些風華正茂的 同學少年,指點江湖,激揚數字,傲視當代祖師爺。 “三劍客”為了追求他們共同喜歡的一個女孩,曾合作過一篇文章。在這三位物理學 巨擘漫長的學術生涯中,這是唯一的一篇由三人共同署名的文章,有必要專門介紹一下。 文章的題目是 “普適常數和有限轉變” (Über die Weltkonstanten und den Grenzub ergang),刊登在列寧格勒大學主編的《俄羅斯物理學和化學雜志》 的(物理學部分) 上,參見Zh. Russ.Fiz.-Khim. O-va., Chast Fiz. 60, 13 (1928)。該文是以幽默方式 的禮物贈送給一位他們共同喜愛的女學生。文章發表後數十年裡,“三劍客”中的任何一 人都未曾提及過此事,兩卷本的《朗道全集》中也沒有收入。對於這三位載入物理學史冊 的大師來說,這篇不到3頁的短文自然是不足掛齒的一碟小菜。但是近來愈來愈多的物理 學家們發現很多影響物理學發展的重大觀念追根溯源都可以歸結到這篇80多年前的短小文 章。 文章緣起於愛爾蘭物理學家斯棟尼(G. J. Stoney,1826–1911) 最早建議使用電子 的電荷e 、 光速c和引力常數G作為基本單位來定義物理量綱中的長度[ l ] 、時間[ t ] 和質量[ m ] 。而後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 M. Planck,1858–1947 ) 則提出用電子的 電荷e、光速c、引力常數G、約化普朗克常數h (這個h上應該有一條斜杠,其值等於普朗 克常數除以2π )和波爾茲曼常數k作為基本單位來定義長度[ l ] 、時間[ t ] 、質量 [ m ]以及溫度[ T ] 這四個物理量綱。物理學界關於這兩組量綱系統的評價褒貶不一。 伽莫夫、伊凡寧柯和朗道在文中將普朗克這一組量綱系統還原為3個普適常數:光速c、 引力常數G和約化普朗克常數h,並討論了植根於這些常數的未來理論的邏輯結構。他們使 用簡明的計算和清楚的論證,根據普適常數的數目與量綱的數目之間的關系,討論了在 非量子化(h = 0),非相對論化(1/c = 0)和符合萬有引力的(G ≠ 0)情況下電子的 電荷e和質量m。得出的結論是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上構築符合萬有引力的非量子化電子的 理論是難以成功的(h = 0, c ≠ ∞, G ≠ 0,彼時e = m = 0)。 伽莫夫、伊凡寧柯和朗道三人的文章中引用了他們三人的好友布隆斯坦的觀念(關於 他的個人情況將在下面介紹),布隆斯坦用二維平面圖方式對物理學理論進行了分類。在 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中,這些觀念得到不斷的發展並被推廣到三維空間。由光速c、約化普 朗克常數h和萬有引力常數G在三維空間中三個正交軸組成圖形的頂點(0,0,0)對應於非 相對論力學;頂點(c,0,0)對應於狹義相對論力學;頂點(0, h, 0)對應於非相對論 量子力學;頂點(c, h,0)對應於量子場論;頂點(c, 0,G)對應於廣義相對論;最令人 感興趣的頂點(c, h, G)則對應於符合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萬有引力。這就是為什麼近 年來物理學家們致力於建立萬有理論的緣故(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該理論試 圖統一自然界的4種基本相互作用: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電磁力。 目前被認為最成功的是M理論和超弦理論。 俄羅斯科學院理論和實驗物理研究所的歐鏗教授(Л.Б. ΟkyHь,1929年出生) 是當代國際理論物理學界的一位前輩,基本粒子中的強子(hadron)就是他在1962年國際 高能物理會議(ICHEP)上提出的。上世紀90年代初他曾打電話詢問當時唯一還健在的伊凡 寧柯,向他了解寫作該文的過程以及那位女學生的姓名。但是伊凡寧柯沒有回答,可能是 他已經記不得了,也可能是他不願回答。這位能讓年輕的朗道、伽莫夫和伊凡寧柯同時拜 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佳人芳名,我們後人是無緣得知了。可是因此留下一篇珠聯璧合的佳文 也是造福後世了。 上世紀30年代列寧格勒大學和研究院的學術氣氛在全蘇聯是最活躍的,這得歸功於主 持學校教育與科研的領導人約飛院士。他多次精心組織各種研討會,親自出面邀請世界上 第一流的學者包括玻爾、狄拉克、德拜、布裡淵等來校演講和蘇聯學者交流。朗道、伽莫 夫、伊凡寧柯和布隆斯坦等科學青年廣泛參與其間,打破了由於政治歧見形成的學術壁 壘。然而朗道對約飛卻並不待見。一次約飛請朗道對自己的課題“從理論上加以解釋”, 胸無城府的朗道仔細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約飛關於極薄分子膜的電絕緣性的觀念是錯誤 的。原本約飛對自己的這個想法寄於極高的期望,最後卻不得不接受這個年輕理論家的 意見。雖然後來的實驗證實了朗道的見解是正確的,資深望重的約飛院士在內心深處可是 牢牢地記住了這個不知深淺的後生小子。 有一次他在聽朗道彙報工作後,就不以為然地否定了。年輕氣盛的朗道當著眾人的 面,用他一貫的行事方式反唇相譏:“理論物理學是一門極其復雜的科學,不是每個人都 能懂得的……”為了顧及上司體面他把最後半句“自然也包括您閣下”咽下了肚中,可想 而知約飛勃然大怒。 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朗道看不起約飛,他故意將約飛的名字Иοффe錯念為喬菲 (Joffe)或者弱飛(Жοффe),而且把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上,聽起來就像用法文 在罵人似的。最後兩人之間的矛盾趨於表面化。一次學術討論會的專題是伽莫夫用質子代 替α粒子轟擊原子核的工作,朗道認為其數學演繹過程還不夠漂亮,約飛毫不客氣地打斷 他說:“不是數學方法的漂亮與否,重要的是觀念的創立。”最終的結果是朗道離開列寧 格勒去了哈爾科夫。 現在介紹伽莫夫其人。喬治.伽莫夫(ΓeοpΓий AHTοHοвич ΓaM οв,1904-1968)出生於敖德薩一個世代軍官家庭,他的父親是教師,母親在他7歲的 時候就教他讀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法國科幻小說作家)的作品。 1914-1920年他在敖德薩師範學校學習。1924年20歲的伽莫夫在紅十月炮兵學校教物理時 就被授予紅軍炮兵上校的軍銜。 (麥卡阿瑟時代在美國的伽莫夫還因這個軍銜遭遇過困擾) 1926年進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亞力山大.弗裡德曼(A. A. Φpид MaH,1888- 1925)學習宇宙物理學。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此後,分別在丹麥的哥 本哈根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跟隨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與盧瑟福做研究工作。當國際教育委員 會特派員梯思德爾(W. E. Tisdale)為洛克菲勒基金會搜索下一輪候選者時,波爾告訴 他:“伽莫夫是另一個海森堡”。他成功地將量子理論應用到原子核的研究,解釋了α衰 變。 1931年回到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但是伽莫夫感到自己的天性受到壓抑,心情不舒暢。 1933年出席在布魯塞爾召開的一次會議時,伽莫夫抓住機會轉赴法國,在巴黎的居裡研究 所從事研究。在居裡夫人的幫助下1934年移居美國,先任密執安大學講師,同年秋被聘為 華盛頓大學教授。1954年任加大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羅多大學教授。他是丹麥 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天文學會、美國哲學會、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 伽莫夫天性調皮幽默,卻又愛憎分明。列寧格勒時期,朗道和布隆斯坦由於言行出格 被很多人看不慣,而且遭到了以基米爾亞琪娃(A.Κ. TиMиpязeвa)和格斯 娜 (Б.Μ. ΓecceHa)這兩個馬列主義太太為首的一大幫哲學家的圍攻,於是在 一次院務會議上對朗道和布隆斯坦作出了暫停教學的結論。伽莫夫獲悉情況後,在 1932年 1月20日大義凜然地寫了一封信給斯大林,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哲學家的胡作非為,並抗議 院方對於朗道和布隆斯坦的迫害。奇怪的是這封措辭尖銳的信並未觸犯天威,給他帶來 任何厄運。 當伽莫夫逾期不歸,原來的護照過期之後,政府當局沒有立即宣布他為叛逃者,也沒 有剝奪他的蘇聯公民。有一段時間(大約一年光景)他一直被認為是借調的蘇聯科學家。 關於這一段時期伽莫夫和朗道之間的關系,很少被人提及。只是在朗道妻子珂拉的侄女瑪 婭的文字中有過一段描述:“他(朗道)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沉默很長時間以 後,哼了一聲:‘出賣給美元了!’。 接著朗道說:‘ 懶鬼,他從來沒有熱愛過自己的工作。這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很多朗道的同事和學生都認為這是不可靠的,是蓄意的編造和對事實的扭曲。須知這事 發生在朗道被捕之前,他是一個很誠懇和誠實的人,絕對不可能對於一個從青年時起就親 若手足的朋友作出這樣的評論,他絕對不會以此取悅公眾和向當局顯示自己的忠誠。 伽莫夫和朗道兩人之間的關系可以從朗道在1931年寫給卡皮查的信中看出“親愛的彼 得.列昂尼多維奇,你需要選約翰尼為院士。畢竟在蘇聯他無疑是最好的理論物理學家。 在這種情況下,阿勃拉姆,不是德索和喬菲(He Дюpcο, a Иοффe,這是朗 道用來揶揄約飛的兩個蔑稱)會帶著幾分忌妒而提出反對的。必須遏制這個把自己想像成 為什麼都知道的上帝的毫無約束的老頭。……我可以將這條信息和波爾的信同時發布在我 們自己的“真理報”和“消息報”上。……你的L.朗道。” 卡皮查的回信是“親愛的朗 道,這對於科學院的年輕化是很有用的,我同意。約翰尼 ------- 適用的猢猻腺體,是很 有可能選上的。但我不是巴甫洛夫博士,(生物學家宣稱用猴子激素可以恢復青春),不能 插手他們的事務,也不喜歡這樣做。你的P.卡皮查。” 在法籍俄裔物理學家阿勃拉姆( A.AбpaxaM1914 –2011) 的回憶錄中也有一 段提及三人之間的關系:“我告訴伽莫夫去俄羅斯的旅行並且和朗道會面的情形,他沉浸 在對往事的回憶中,然後說道我們三人,朗道、伊凡寧柯和我曾經是密不可分的朋友,我 們自稱三劍客。現在呢? 朗道 -------- 一個天才。伊凡寧柯,每個人都知道他是誰。至 於我,在這兒,他趴在沙發上指指鏡子。” 伽莫夫是一位興趣廣泛的天才。他早年在核物理領域中研究α衰變,其後又在天體物 理學上提出“大爆炸”理論,還探索過生物學中的“遺傳密碼”問題。這三項研究都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毫不誇張地說,伽莫夫三大貢獻中任意一項都可以問鼎諾貝爾獎,因此做 出了重要成就但未獲諾獎者常把伽莫夫當作典範來求得自己內心的安慰。 盧瑟福用α粒子探索原子內部結構時碰到一個問題:α粒子是帶兩個正電荷的粒子, 在距原子核中心3乘10的負12次方釐米處庫侖力形成的勢壘將阻止核內的任何α粒子向外 射出,因為α粒子的能量大大地小於庫侖勢壘。但是在半衰期中α粒子卻能不斷地從原子 核發射出來,對此盧瑟福無法解釋。 1928 年伽莫夫用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成功地解釋了這一現 像。在量子力學裡,粒子可以概率性地穿過勢壘,逸出原子核的束縛。伽莫夫因此創立出 一個原子核的勢壘模型,並導出了粒子半衰期與能量的關系式 (就是被朗道認為數學上不夠漂亮的那個式子)。 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在1932年由比利時牧師勒梅特(G. H. J. É. Lemaître, 1894-1966)首次提出的。1940年代,伽莫夫與他的兩個學生阿爾菲(R. A. Alpher, 1921-2007)和赫爾曼(R. Herman,1914-1997)一道將相對論引入宇宙學,提出了 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還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 1964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彭齊亞斯(A. Penzias,1933年出生)和威爾遜(R. Wilson  1936年出生)使用一具為早期通訊衛星設計的天線,接收到了來自天空的均勻、且不隨 時間變化的訊號。1965年,他們二人在《天體物理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在4080兆赫上額 外天線溫度的測量》的論文,宣布了這個發現。 隨後普林斯頓大學的狄克(R. H. Dicke ,1916 -1997 ) 等人在同一雜志上解釋 道,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為伽莫夫他們提出的宇宙大爆炸 理論提供了有力證據。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此獲得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3年,伽莫夫出席了在冷泉港召開的一次生物科學研討會,會上沃森 (J. D. Watson,1928年出生)和克裡克(F. H. C. Crick,1916-2004)介紹了他們新 發現的DNA雙螺旋結構。會後伽莫夫寫信給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DNA由腺嘌呤、胞嘧啶 、胸腺嘧啶和鳥嘌呤等4種核苷酸組成,蛋白質卻由20種氨基酸組成。4種堿基是如何排列 和組合形成每一種氨基酸的呢?這就是分子遺傳學中的“遺傳密碼”問題。伽莫夫應用排 列組合計算來研究遺傳密碼。DNA中的4種核苷酸,每次取3個來進行組合,其組合數是: (4+3-1)!/3!(4-1)! = 20 恰好與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數20相應。他於是提出遺傳密碼的三聯體(triplet)假說。 伽莫夫認為DNA的3個核苷酸組成一個密碼子(coden)來決定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 後來證明是對的。但伽莫夫的計算前提是“組合”(不計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後來則被 證明是錯誤的。遺傳密碼的三聯體是核苷酸按一定順序排列而成的。沃森和克裡克二人也 因此與威爾金斯(M. H. F. Wilkins,1916-2004出生於新西蘭的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共 同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伽莫夫還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 作品。他的許多科普作品風靡全球,重要的有:《宇宙間原子能與人類生活》(1946)、 《宇宙的產生》(1952)、《物理學基礎與新領域》(1960)、《物理學發展過程》(1961) 等。《物理世界奇遇記》更是他的代表作。 由於他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56年,他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 Kalinga Prize )。 下面再介紹三劍客中的伊凡寧柯。德米特裡. 伊凡寧柯(ДMиTpий ДMиTpиeвич ИвaHeHkο,1904-1992) 出生於烏克蘭的波爾塔瓦。1927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的物理與數學學院(ЛΦTИ)。 1927到1929年間,他與朗道一起工作。1929-1931年間,他任職烏克蘭物理技術研究 所(YΦTИ),然後又回到列寧格勒物理技術研究所(ЛΦTИ)。1935年伊凡寧柯作 為“社會的危險因素”在列寧格勒被內務人民委員部HΚBД(HapοдHый Κο MиccapиaT BHyTpeHHиx Дeл的縮寫)逮捕。被捕的罪名是“從事 謀殺基洛夫同志的(反革命)活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可笑成天思考原子結構和相對 論時空的書生竟然會被按上一個陰謀殺手的罪名,這些從事國家政治保衛工作的專家實 在是高明得緊! 經科學院院長瓦維洛夫(C.И. Baвилοв,1891-1951)和約飛 院士(A.Φ. Иοффe,1880-1960)的聯合說情,於同年12月從監獄中釋放,並流放 到西伯利亞的托木斯克。他在托木斯克大學教過物理,然後又前去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基輔和莫斯科等地工作。 從1943年起到1990年退休,他一直是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系教授。根據1983年出版的 “物理手冊”介紹,伊凡寧柯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對於二十世紀的物理科學作出了巨大的 貢獻,尤其是在核物理,場論和重力理論方面。 幾乎所有關於伊凡寧柯的資料中均未提及他的家庭出身,但是從他年幼時和母親以及 妹妹奧卡薩娜 (ΟkcaHa 1906–1997,一個很有才華的烏克蘭作家) 的照片看起來, 家庭條件應該相當優渥。1935年他被捕後寫給蘇共黨中央的一封申辯信中提及: “…… 說我出生於貴族家庭是不確切的。其實我父親是一個鄉村執事和牧師的兒子,他 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小官吏,主要做些統計工作,也兼任《波爾塔瓦之聲》不拿薪的 記者和編輯。”看來我黨講階級路線看家庭成份這一套政策也是從老大哥那兒進口的 舶來品。 伊凡寧柯在申辯信中一再表明他曾踏踏實實地為蘇聯物理學的發展工作過:“我的科 學工作領域包括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以及原子核理論的聯系。我已在蘇聯和外國發表了大約 30篇論文。我的許多方法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關於量子幾何的觀念以及量化空間),並 已取得了一些成效,遠遠超越了通常使用的方法。…… 我在1932年提出的原子核模型, ( 為此我曾與狄拉克探討爭辯和切磋了數月之久) 不僅被反復引用而且始終被認為是最前 沿的理論 ( 參見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諤以及其他人的評價) ……我親自翻譯和編輯了 十幾本書,包括各種德語和英語版本。” 申訴信的抬頭是蘇共黨中央,最終自然落入葉 若夫( H. И. Εжοв,1895 - 1940)的手中。這個血腥的侏儒( Κpοвaвый k apлиk,因其殺人如麻,且身材矮小,比斯大林還矮一個頭,而獲此美稱)的教育程 度僅僅達到小學水平,又何嘗知道什麼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諤?至於翻譯和編輯德語 和英語版的書本在他眼裡更是“裡通外國”的罪證! 可憐書生最誤計。 但是,伊凡寧柯在上世紀四十到五十年代被蘇聯科學界公認為一個令人憎惡的形像。 1948年成立了全蘇大學和高等研究所物理系主任委員會( BCЗΚΦYИB) 這樣一個機 構,旨在與唯心主義,阿諛西方,泛世界主義等物理學界的不良傾向做堅決的鬥爭。仿效 臭名昭著的蘇聯農科院在李森可主持下展開的對於“資產階級生物科學理論”的討伐。 在主持者的策劃下。從哲學和政治上對一些物理學內容進行否定性的評價,包括約飛 院士、馬爾科夫( Μ.A.Μapkοв; 1908 - 1994 ) 和法蘭克( Я.И.ΦpeHke ль1894-1952 ) 等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成了批判的對像和靶子。 1949年舉行的第42次會議伊凡寧柯上台發言,他說:“蘇維埃的理論物理學家有一切 理由和義務,承擔起創造世界圖像的任務。國內物理學界盲目追隨西方的資產階級物理學 的由來已久……” 伊凡寧柯認為在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中都必須首先突出蘇聯科學家的影響,強調蘇聯科 學家的貢獻。半個多小時的整篇發言充斥了“馬赫主義”、“投降主義”、“資產階級的 機械唯物觀阻礙了蘇維埃物理學的健康發展”等標簽和帽子,當然發言的中心內容是伊凡 寧柯抱怨由於某些人利用自己權威的影響,使得蘇聯的物理學教科書從來不提他創立的質 子-中子的原子核模型。 盡管他譴責的具體對像是列昂多維奇( Μ.A.ЛeοHTοвич ,1903 -1981) 和金茨堡,但是大家都知道站在他們兩人背後的正是朗道。伊凡寧柯的講話遭到了普遍 的反對,包括塔姆(И. Ε. TaMM,1895-1971,195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福克 (B. A. Φοk,1898–1974) 等都強烈抵制他的講話。伊凡寧柯在這次會上的表演 與那位“不幸生在中國”的何祚庥院士頗為相似。只不過伊凡寧柯是有真才實學的科學 大師,他創立的質子-中子的原子核模型已載入科學史冊,何祚庥是個“無所不能”的 政治打手,他提出的 “無子”(無產階級子)和“毛子”(不是“老毛子”、“二毛子” 而是“毛澤東子”)的概念則可榮登舔痔吮癰的無恥榜首。 關於朗道和伊凡寧柯是怎樣交惡的,目前仍然不清楚。但是兩人都表明他們的友誼 終止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有各種版本的傳聞,其中之一是伊凡寧柯譴責朗道,當他1935 年被捕時,始終有一個女人“貫穿”在他們之間。而朗道則認為伊凡寧柯是將自己送進 監獄的重要推手。在40年代中期,朗道和伊凡寧柯已成仇敵,彼此不遺余力地攻擊對方。 伊凡寧柯的名字是和物理學上原子核的質子-中子模型密切相關的。在《物理百科詞典》 (ΦЭC)中載有:“1932年英國科學家J.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鈹證實中子的存在後, 伊凡寧柯隨即提出原子核是由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觀點”。 對此朗道不屑地說過: “中子發現後,大家都知道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但只有他伊凡寧柯把 這個東西拿去發表了。” 事實當然不像朗道說的那樣輕巧。其實海森堡在1932年也提出了同樣的想法,不過 他從更深的層次進行了探討,引進了同位素自旋的概念,並表明存在核力。伊凡寧柯另一 著名的工作是與塔姆同時應用場論對核力進行研究,但是伊凡寧柯的工作更勝一籌,他 得出了定量的計算結果。 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索尼婭( A.C. CοHиH ) 認為:“伊凡寧柯的研究涉及 理論物理學的很多不同領域。廣為人知的質子-中子的原子核模型,對同步輻射的預測, 和以及許多其他領域,包括在量子理論和萬有引力理論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等都是同時代 的最高水准。”斯大林去世後,蘇聯科學院和高等教育部的領導班子作了調整,對科學 界的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清洗的一些頭面人物都下去了。但伊凡寧柯的地位並沒有受到什 麼影響,他仍然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系任教授一直到他去世為止。畢竟他是國際上第 一流的物理學大師。可是享壽88高齡的伊凡寧柯一直未曾評上科學院學士。相比之下, 朗道則早在36歲那年已經戴上了院士的桂冠,伽莫夫年僅28歲即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通訊 院士,是蘇聯科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成員之一。 接下去提一下布隆斯坦這個人,這個話題很沉重。馬特維.布隆斯坦(1906-1938) 出生於烏克蘭中西部文尼察市的一個猶太醫生家庭,他有一個姐姐米哈麗娜 ( Μиxa лиHa )和一個孿生兄弟伊斯多爾( Иcидοp БpοHшTeйHы ,經濟學 家 )。布隆斯坦畢業於列寧格勒國立大學,他的導師弗裡德曼是膨脹宇宙學說的先驅, 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發,研究了“穹形”結構,討論了曲率分別為正、負、零時的三種 情況,即弗裡德曼宇宙模型。布隆斯坦和伽莫夫被稱為弗裡德曼門下的雙子星座。布隆斯 坦在天體物理學、半導體、量子電動力學和宇宙學等領域中都作出了傑出的成就,最早 確定太陽表面溫度的計算被稱為霍普夫–布隆斯坦關系(Xοπфa–БpοHшTeй Ha фοpMyльHοй),他和伽莫法創立的cGh物理學體系試圖統一相對論、重力 理論和量子力學(c代表光速,G代表引力常數,h 代表普朗克常數),如前段介紹。 1937年,他證明了光子不可能衰變和宇宙膨脹之間的聯系。他還撰寫了《太陽物質》、 《X射線》和《無線電發明家》等科普書籍。1937年8月6日他和妻子在基輔度假時被逮捕, 1938年2月18日被判死刑,並在同一天槍決。布隆斯坦的遺孀利迪婭(Лидия Κο pHeeвHa Чykοвckaя,1907-1996)是一個作家和人權鬥士,她與安娜. 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納克、索爾仁尼琴以及薩哈羅夫等都是好朋友。 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爾費洛夫院士(Жοpec ИвaHοвич A лфёpοв, 1930年出生)在給利迪婭的信中指出:“回顧我們國家科學的損失,謀殺 布隆斯坦無疑是最悲慘和無限沉痛的。我們已經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和作家, 我們已經失去的是整個國家科學領域的未來。”朗道認為如果不是大清洗驟然奪去布隆 斯坦的生命,他肯定會是蘇聯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朗道還說過方丈是唯一用 “風格的發展”(выpaбοTke cTиля)影響了他的人。與布隆斯坦差不 多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好友福克(B. A. Φοk, 1898-1974)。福克與朗道兩人被卡 皮查譽為全蘇聯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傷,從青年時起福 克就已經是個聾子。這樣一個完全聽不到人間閑話雜聲,整個身心埋首於物理世界的書 生竟然被逮捕過二次。 第一次是1935年3月8日,但是在同一天被釋放。 第二次是1937年2月11日,因為牽連到普爾科沃天文台(Πyлkοвckaя acTp οHοMи1924年16歲的捆D和姐姐索菲亞相偕離開巴庫,去列寧格勒上大學,他們住在 阿姨安妮(AHHe)家。安妮是朗道母親柳波芙的姐姐,她歐根.卡尼戈伊賽兒 ( Ε.H.ΚaHeΓиccep,1908-1986)與佩爾斯結婚了。 後來他們一齊返回德國,適值納粹上台。佩爾斯有猶太血統,他們不得不轉往英國。 他們的小家安在牛津,二女一男三個寶寶的相繼降生,給他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1940 年3月佩爾斯與奧地利的弗裡許(O. R. Frisch,1904-1979)發表了一篇短文介紹了 利用少量可融的鈾235可以建造原子彈,他們的估算量值是建造一顆原子彈需要1公斤左 右的鈾。這以前,物理學家認為一顆原子彈至少需要好幾噸鈾,因此是一個不切實際的 空想。該文引起了英美兩國研究原子武器的權威部門的重視。 1943年8月佩爾斯加入曼哈頓計劃。值得一提的是當核材料被運往洛斯阿拉莫斯國家 實驗室後,是佩爾斯用手裝入炸彈中的。這顆原子彈被取名為 “小男孩”(Little Boy)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死於這顆原子彈的直接襲擊及核輻射傷害的人數 總計超過20萬! 然而包括洛侖茲獎章以及恩裡科.費米特殊獎等各種榮譽和桂冠卻接踵而 至地降臨到佩爾斯的頭上。 佩爾斯也被遴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並於1968年被封為 爵士。當年漂亮的列寧格勒姑娘歐根.卡尼戈伊賽兒也成為了優雅的英國佩爾斯爵士夫人。 順便說一句,佩爾斯的副手克勞斯.福克斯(Klaus Fuchs),一個年輕,有禮貌,沉默 寡言,有才華和勤奮的物理學家是英國間諜,他將原子彈的圖紙和技術出賣給蘇聯。 1950年1月,福克斯承認自己是間諜,被判處14年監禁,並剝奪英國公民身份,1959年 獲釋。 1968年後移居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原東德),當選為科學院院士和德國統一社會 黨(SED,東德執政黨)的中央委員,1979年退休;在柏林牆倒塌之前的1988年去世,倒 也死得其時! 這些都是題外的後話了。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浪花淘盡英雄。 ( 第三篇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11.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441663527.A.037.html

09/08 23:15, , 1F
推!!!!
09/08 23:15, 1F
文章代碼(AID): #1LxWed0t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