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bootstrap(ontological)悖論?導引悖論?

看板Physics作者 (i服了u)時間9年前 (2014/11/21 23:00), 9年前編輯推噓2(2022)
留言2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剛才研究一下著名的 祖父悖論、命定悖論...以及鮮少人提的bootstrap悖論.. 其他的悖論都相對很好懂 但這個被稱為"導引悖論"的bootstrap paradox(或稱為ontological paradox) 就難理解了-.-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http://ppt.cc/Ixyf 導引悖論似乎像是無中生有!? 所以是因為物質/訊息被送往過去..再延續至未來..永久持續... 因此一切就被卡在因果迴圈之中 無法找到最初的來源!? 可是這樣不是不合常理嗎? 怎麼把一個東西送往過去的時空可以讓它一直輪迴? 這樣有意義嗎? 還是說我解讀錯了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7.133.4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hysics/M.1416582032.A.117.html

11/21 23:38, , 1F
比如說你回到過去,告訴愛因斯坦相對論
11/21 23:38, 1F

11/21 23:38, , 2F
然後愛因斯坦其實是照抄你的話,發表了相對論
11/21 23:38, 2F

11/21 23:39, , 3F
然後過了一百多年,你現在讀到了相對論,並完全理解
11/21 23:39, 3F

11/21 23:39, , 4F
然後你回到了過去......請問現在相對論是哪來的?
11/21 23:39, 4F

11/21 23:55, , 5F
其實我從來沒理解過悖論在哪裡,不就是個closed time-like
11/21 23:55, 5F

11/21 23:55, , 6F
loop嗎?
11/21 23:55, 6F

11/22 19:42, , 7F
悖論就在"事出有因"論吧,所有後果都有前因,前因又
11/22 19:42, 7F

11/22 19:43, , 8F
更有前因,可以這樣一直回溯到宇宙誕生。
11/22 19:43, 8F

11/22 19:45, , 9F
那連我們解op-amp feedback用的數學都不合邏輯了...
11/22 19:45, 9F

11/22 19:46, , 10F
因果鍊,一端往宇宙誕生延伸過去,一端往未來。
11/22 19:46, 10F

11/22 19:47, , 11F
所以這不算是paradox,因為問題出在你不能接受前提,而不是
11/22 19:47, 11F

11/22 19:47, , 12F
給定前提之後會導出什麼矛盾的結論
11/22 19:47, 12F

11/22 19:47, , 13F
我這麼說應該沒錯吧?
11/22 19:47, 13F

11/22 19:48, , 14F
而這種Loop就是頭尾閉合的因果鍊。
11/22 19:48, 14F

11/22 19:52, , 15F
也許吧。然如果前提是有因果論又允許影響過去,那就
11/22 19:52, 15F

11/22 19:52, , 16F
是前提中內含矛盾了?
11/22 19:52, 16F
可是這樣的bootstrap循環有意義嗎? 怎麼判斷這種事情的起源是必然發生? 誰知道當初一定會這樣做呢? ※ 編輯: ifooleru (61.57.133.45), 11/22/2014 20:02:16

11/22 20:10, , 17F
說不定Loop只要換個觀點就不是Loop了。因與果,關係
11/22 20:10, 17F

11/22 20:14, , 18F
可以互換。舉1樓的例子,你在過去告訴愛因斯坦相對論
11/22 20:14, 18F

11/22 20:16, , 19F
,所以你帶著相對論的資料到了未來。一百多年後,
11/22 20:16, 19F

11/22 20:17, , 20F
(句號後刪除)
11/22 20:17, 20F

11/22 20:19, , 21F
另外一方面,愛因斯坦聽了時空旅行者的話以後,寫了
11/22 20:19, 21F

11/22 20:22, , 22F
相對論,然後一百多年後被你看到。 所以看起來有2條
11/22 20:22, 22F

11/22 20:23, , 23F
鍊,它們的一端都各接在愛因斯坦那邊,另一端都接在
11/22 20:23, 23F

11/22 20:24, , 24F
一百多年後的你準備要踏上時空旅行那邊。
11/22 20:24, 24F
嗯..感覺又好像變成 命定悖論了XD ※ 編輯: ifooleru (61.57.133.45), 11/23/2014 18:10:51
文章代碼(AID): #1KRrEG4N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