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觀察者效應與不確定性原理的差異

看板Physics作者 (高能兒)時間10年前 (2014/01/12 02:33), 編輯推噓11(11037)
留言48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請問兩者是否存在差異 就是說即使發明出了技術可以完全避免觀察時對物體所造成的影響 不確定性原理仍然存在 還是說兩者是等價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29.100

01/12 09:32, , 1F
等價吧,從數學角度來看,波就是有測不準的性質
01/12 09:32, 1F
狀況是這樣的 1.用觀察者效應來推導(康普吞效應和顯微鏡的鑑別率) 算出來是2h,比用德布洛伊-愛因斯坦關係式導出來的h/4pi還大不少 2.維基百科說: "長久以來,不確定性原理與另一種類似的物理效應(稱為觀察者效應) 時常會被混淆在一起。" http://ppt.cc/uwpN

01/12 09:45, , 2F
換角度想也不可能發明出這種技術
01/12 09:45, 2F
是呀,不與被觀察物有交互作用想起來的確很匪夷所思 但最近好像有人做出實驗用一些迂迴的手段突破海森堡當時推導出來的觀察者效應 叫"Weak measurement"可惜我看不懂詳細內容QQ http://ppt.cc/hxLl(中文說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ak_measurement

01/12 11:41, , 3F
不一樣吧,理論上就算發明出來還是不確定
01/12 11:41, 3F

01/12 11:41, , 4F
是因為同時確定的根本不存在(?
01/12 11:41, 4F
恩恩我是這樣認為的 可惜我目前還看不懂詳細推導 對它△x,△p,△E,△t的精準定義還不太了解><

01/12 13:11, , 5F
Heisenberg當初是用你所說的觀察者效應的model來解釋測
01/12 13:11, 5F

01/12 13:12, , 6F
不準原理,而單純從波動性質的角度來看測不準原理一定成
01/12 13:12, 6F

01/12 13:12, , 7F
立(數學角度)。
01/12 13:12, 7F

01/12 13:15, , 8F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若是實驗上證明出來可以精確測量
01/12 13:15, 8F

01/12 13:16, , 9F
那就證明當初Heisenberg的model是錯的,但是測不準原理
01/12 13:16, 9F

01/12 13:16, , 10F
還是成立,但觀察者效應不等於測不準原理
01/12 13:16, 10F

01/12 13:18, , 11F
學到了一些東西 謝謝
01/12 13:18, 11F
有此一說是我們不應該把最終導出來的結果翻譯成測不準原理 應翻成不確定性原理 翻成測不準原理就很容易聯想到測量,進而與觀察者效應混淆在一起

01/12 13:20, , 12F
代數關係是一定成立的,因為那些量的定義並不參考物理現
01/12 13:20, 12F

01/12 13:20, , 13F
實,問題就在於說,你覺得自己量到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是你
01/12 13:20, 13F

01/12 13:21, , 14F
寫下的事情。K. Fujikawa這兩年有寫一些文章就是想要去釐
01/12 13:21, 14F

01/12 13:21, , 15F
之間的一些差別
01/12 13:21, 15F

01/12 13:22, , 16F
有興趣可以看 Phys. Rev. A 85, 062117
01/12 13:22, 16F

01/12 13:22, , 17F
及Phys. Rev. A 88, 012126
01/12 13:22, 17F
所以他的結論是兩個理論不完全等價摟? sorrry小弟很弱,之前看幾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就快死掉了>< 原諒我暫時不打算去看這兩篇期刊,直接求結論

01/12 15:42, , 18F
我覺得一般來說PRL都比較難懂
01/12 15:42, 18F

01/12 15:47, , 19F
天阿 Landau都覺得難~~
01/12 15:47, 19F

01/12 19:03, , 20F
不確定性原理是必然存在的 與觀察者本來就無關
01/12 19:03, 20F

01/12 19:03, , 21F
所以說測不準其實是一個非常沒水準的翻譯
01/12 19:03, 21F

01/12 19:04, , 22F
我打完才看到原PO已經加註了-.-
01/12 19:04, 22F

01/12 22:43, , 23F
現代量子力學裡面對「測量」的定義就是完全不影響系統
01/12 22:43, 23F

01/12 22:44, , 24F
等於你去卜卦擲筊把物理量變出來,也還是會改變系統的量子態
01/12 22:44, 24F

01/12 22:45, , 25F
當然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公設很難自圓其說...但是物理
01/12 22:45, 25F

01/12 22:45, , 26F
不是數學
01/12 22:45, 26F
所以對現代量子力學來說 "測量"和"觀察"代表的是不同的意思嗎?? ※ 編輯: ppu12372 來自: 114.34.29.100 (01/12 23:12)

01/12 23:19, , 27F
量力是把相空間的組態分布的波寫成density matrix
01/12 23:19, 27F

01/12 23:20, , 28F
經過operator就是observable....狄拉克量力原理有
01/12 23:20, 28F

01/12 23:21, , 29F
至於測量的問題似乎有impulse跟convolution輸入輸出
01/12 23:21, 29F

01/12 23:23, , 30F
一直等不到樓上的發文好傷心
01/12 23:23, 30F

01/12 23:29, , 31F
樓上說的我已經有頭緒了。首先就是把2nd order PDE三大式
01/12 23:29, 31F

01/12 23:29, , 32F
弄清楚:wave eq是平衡態;heat equation是非平衡態有flux
01/12 23:29, 32F

01/12 23:30, , 33F
基本上非平衡態的flux流向只會設定單一,其他gauge invaria
01/12 23:30, 33F

01/12 23:31, , 34F
但是在量子相態(quantum/geometric phase)會有deconfine
01/12 23:31, 34F

01/12 23:32, , 35F
就是所謂spin charge separation/fractional 要拓普量場
01/12 23:32, 35F

01/12 23:33, , 36F
你看法拉弟定律只有磁場才有時變率,環封閉電場只能算
01/12 23:33, 36F

01/12 23:33, , 37F
emf能量,因為noneq wave propagation只設定單一磁場
01/12 23:33, 37F

01/12 23:34, , 38F
把電場也考慮進來太複雜(有興趣在量子凝物的異向性費米面
01/12 23:34, 38F

01/12 23:35, , 39F
可以嘗試) 至於安培定律Maxwell要加入一個displacement
01/12 23:35, 39F

01/12 23:35, , 40F
是因為這時候非平衡的傳播項(propagator)是電場
01/12 23:35, 40F

01/12 23:36, , 41F
我剛剛好像語意不清...
01/12 23:36, 41F

01/12 23:36, , 42F
量子力學的測量 = 卜卦擲筊
01/12 23:36, 42F

01/12 23:37, , 43F
就是那種不會動到系統的理想狀況
01/12 23:37, 43F

01/12 23:37, , 44F
但是照樣會改變量子態
01/12 23:37, 44F

01/13 01:11, , 45F
似乎好像我覺得我剛又想到 vs 數學應該要嚴謹
01/13 01:11, 45F

01/13 01:16, , 46F
這樣不行 是中小學程度
01/13 01:16, 46F

01/13 13:01, , 47F
蘭道對測量的看法似乎是「就是從古典觀點看微觀物質」
01/13 13:01, 47F

01/13 13:02, , 48F
所以必然不準。近代對於微觀巨觀的釐清就是decoherence啦
01/13 13:02, 48F
文章代碼(AID): #1IqOvbW0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