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遭解約的背後 -- 的背後

看板Philharmonic作者 (引戰不成)時間15年前 (2008/12/26 16:56),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李雲迪遭解約的背後 -- 的背後 Benjamin Ivry 轉錄自 http://tinyurl.com/7bv9w6 --------------------- 註:以下分隔線中為原文 --------------------- 可能各位已經在古典板或其他地方看過這篇文章了,我不知道這位口沫橫飛, 鼓舌如簧的評論員 -- 如果他還夠資格的話,在取笑郎朗,譏諷DG之餘,自己又呈現 出怎樣的"高水準" ...亦或跟郎朗一樣,只是個"裝腔作勢",譁眾取寵的文字裝飾家? ==== 今年11月12日﹐英國音樂評論家諾曼‧萊佈雷希特(Norman Lebrecht)透露﹐著名 鋼琴家李雲迪(Yundi Li)已被他所在的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解約。對於音樂 愛好者來說, 這個消息著實是一種悲哀。李雲迪1982年出生於中國重慶市﹐相對於 同樣簽約在Deutsche Grammophon門下的另一位中國鋼琴家郎朗(Lang Lang)那種取悅 大眾、但卻極為平庸粗糙、毫無藝術感可言的風格﹐李雲迪的演奏一直都在維繫一塊 寶貴的淨土。 ==== 本段對於李遭解約感到遺憾,並以郎朗作為反例,意味著DG做出錯誤的抉擇. 不過 在此我旨不在比較這兩位鋼琴家的優劣,只針對內文做探討. ==== 很明顯﹐郎朗的事業如今可謂蒸蒸日上﹐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出現﹐更讓他 家喻戶曉。穿著(美國鋼琴家)Liberace那種式樣的服裝﹐郎朗在開幕式上演奏了 一曲民謠﹐雖然藝術上淺薄鄙俗﹐但技巧還算嫻熟。不過﹐在我看來﹐郎朗出版的 自傳《千里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卻是一場 災難。在自傳中﹐這位藝術家表達了從小力爭“第一名”的歷程﹐然而他可能沒有 意識到的是﹐“第一名”只在體育競技場上或者極權政府裏才有意義。郎朗的父親是 一位軍人﹐正是他逼迫郎朗無休無止的練習鋼琴。有一次郎朗練琴遲到﹐還被父親 下令“要麼跳樓、要麼喝藥”自殺。 ==== 一位父親為了讓兒子成為樂界翹楚,高壓的要求,嚴格而粗暴的強迫其過分練習... 唉呀這個故事好像有點兒熟悉? 這不正是貝多芬的故事嗎?! 您要不要同樣的也來批評一下? 好好,我知道因為 他的兒子後來成了"樂聖",而郎朗不過是個爛咖,反正結果好,過程再爛也能接受,反之 就...啊? 那閣下豈不是雙重標準"倒果為因"? 這種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馬後炮,竟然 可以逆向操作,得意洋洋的拿出來大鳴大放?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在這本自傳中﹐生活和藝術被描繪成由憎恨和自我驅動的權力爭鬥。郎朗憎恨 他所有的鋼琴老師﹐直到他獲得費城科蒂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的獎學金﹐ 師從鋼琴大師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但是﹐郎朗在自傳中沒有提到的是, 格拉夫曼曾語帶譏諷地表示﹐如果舒曼聽到郎朗對他的音樂的詮釋﹐他可能會突發 心臟病﹐儘管“可能不至於致命”。 相反﹐李雲迪關注對音樂作品內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樂會 贊助商所懼怕並鼓噪著要湮沒的。李雲迪以詮釋浪漫派作曲家蕭邦和李斯特的作品 見長﹐他的演奏極富詩意。這從他為DG錄製的倍受讚譽的唱片﹐還有他最近於10月11日 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都可見一斑。當晚﹐李雲迪演奏了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 (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us 9, No. 2)和《馬祖卡舞曲》(Four Mazurkas, Opus 33)。在他的手下﹐琴鍵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聯想到一個溫馨和令人留戀的 舞蹈世界。這種演奏所表達的情感﹐是郎朗那種技藝粗糙而裝腔作勢的鋼琴家所不可 企及的。難怪目光敏銳的紐約樂評家哈裏斯‧郭德史密斯(Harris Goldsmith)也對 李雲迪讚不絕口﹐稱他的演奏表現出“貴族式的高雅”和“精湛的藝術造詣”﹐堪稱 “多年來甚至幾十年來浮現的最偉大鋼琴天才”。李雲迪上個月在卡內基音樂廳原本 打算演奏莫札特和貝多芬的作品﹐以展示他對音樂本身和作曲家個性的內在詮釋。 然而﹐他卻演奏了由李斯特改編自舒曼Widmung這一首歌的浮華樂曲以及中國民謠 --後者可謂郎朗的“老幾樣”。李雲迪演出的最長曲目--莫傑斯特‧穆索爾斯基 的巨作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 --也被人們過分強調和誇大了﹐似乎如果沒有外力 將穆索爾斯基的陳腐樂曲強加在他身上的話﹐李雲迪會更喜歡演奏舒曼或者海頓那些 他所熟悉的作品。 ==== 請注意這兩句 "李雲迪關注對音樂作品內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樂會 贊助商所懼怕並鼓噪著要湮沒的。" 怎麼湮沒? 強迫李雲迪演奏"浮華"和"陳腐"的樂曲,我們姑且相信作者引用 事實都是對的--展覽會之畫也很"陳腐"--請問演奏這樣的曲目,是否將使得李在 處理高級/高雅/貴族式曲目的能力隨之下降? 很抱歉,作者沒有告訴我們,我們 頂多知道李雲迪的演奏會或錄音曲目會受到贊助或合約商的左右 -- 但是請問 哪一位藝人(尤其立足未深的)是完全自主,完全無視於合約限制的? (好啦,楊X緯除外 囧rz) 更詭異的是,我們來看看同時郎朗除了那些"老幾樣"以外,還在DG錄了什麼? 蕭邦鋼琴協奏曲,柴氏,孟德爾頌鋼琴協奏曲,貝多芬鋼琴協奏曲1,4號,拉赫曼 尼諾夫2號鋼琴協奏曲等...難道這也是作者所謂的"浮華又陳腐"的曲目嗎?? 或者DG為了摧毀李雲迪,硬塞給它粗俗不堪的作品,而將高級/高雅/貴族式的曲目 都獨厚給郎朗了? 各位看官,您覺得有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我們頂多可以推測,有可能李雲迪和唱片公司有歧見,也有可能 DG在兩者間做了較差的選擇,但若說唱片公司和贊助商要"湮沒李雲迪對音樂作品 內在精神的深入探求",那就實在太可笑了. ==== 不管他的前東家是否對此次演出節目的改變負有責任﹐DG顯然在李雲迪的市場 行銷方面遇到了麻煩。幾年前﹐我在其紐約經紀人辦公室採訪過李雲迪。那時候﹐他 舉止笨拙﹐身形瘦削﹐亂蓬蓬的頭髮上壓著一頂棒球帽﹐他看上去就是原來的他 -- 一個土裏土氣的中國青年。後來﹐我驚訝地發現﹐Deutsche Grammophon很快把李雲迪 包裝得面目全非。在他精湛演奏的蕭邦和李斯特樂曲的唱片上﹐李雲迪化著濃妝﹐擺著 自我陶醉的姿勢﹐還有一個強加給他的不男不女的造型。這種市場行銷的錯誤恐怕會 毀掉整個新一代亞洲和亞裔鋼琴家。 這些新生代鋼琴家包括出生在中國旅居紐約的Di Wu。Wu是一位敏捷的年輕女性﹐ 她那熱情、有力、真摯的演奏應該很快會為她帶來唱片合約﹐希望她將來簽約的唱片 公司不會試圖把她包裝成一個惹人愛憐、濃妝豔抹的玩偶。1987年出生於北京的王羽佳 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鋼琴家﹐她剛剛與DG簽約﹐雖然她的加盟還未正式宣佈。Universal Music Classical的公關總監芮貝卡‧大衛斯(Rebecca Davis)表示﹐王羽佳的首張唱片 將於5月份發行。即便是對於年紀更小的天才﹐例如神童鋼琴演奏家、作曲家陶康雷和 龔鵬鵬﹐唱片公司也應該推出更加成熟的市場策略﹐以免重蹈李雲迪的覆轍。陶康雷 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厄本那﹐而龔鵬鵬來自中國。這兩位少年鋼琴家目前均在朱麗婭 音樂學院預科班就讀﹐他們的演奏要比多數成人鋼琴家更加嫻熟。 ==== 這裡作者提出了DG摧毀李雲迪的第二部 -- 錯誤的包裝. 在作者眼中,李雲迪是個 "舉止笨拙,身形瘦削,亂蓬蓬的頭髮...一個土裏土氣的中國青年",是否這個形象,就是 DG"應該"將他塑造的理想形象? 作者閉口不提. 這裡我替他答了,我想,"不是". 那應該是怎樣的形象呢? 且看文中作者如何形容李的音樂, "演奏極富詩意" "琴鍵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聯想到一個溫馨和令人留戀的舞蹈世界" "貴族式的高雅" 這不正是DG所塑造的李雲迪的貴公子形象嗎?!! 怎麼個又是錯誤的包裝? 簡直動輒得咎,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 好好,我們不看偶像劇,也不屑只活在少女言情小說中不切實際貴公子,這樣說 起來,我記得這幾年有位鋼琴家,也是東方來的,留著像馬桶蓋的髮型,坐在鋼琴前 動作傻裡傻氣的,活像隻跑錯了場地的大貓熊... 這樣應該可以符合作者的期待? 靠,這不是郎朗嗎?!! 我的老天爺! ==== 現在的問題是﹐難道古典音樂市場已經萎縮到只容一個郎朗或者一個李雲迪生存 的地步了嗎?精湛的藝術能否和當前備受追捧的浮華、空洞表演共存?在好萊塢明星 鋼琴家何塞‧伊圖爾維(José Iturbi)(1895-1980)風靡的年代﹐觀眾仍然對魯道夫‧ 塞爾金和莫伊塞維契 (Benno Moiseiwitsch)這些大師們嚴肅、樸實無華的表演趨之 若鶩﹐而且永遠都不會把他們和流行音樂的演奏者混為一談。 DG解約李雲迪只是眾多類似個案之一﹐它們傳遞出的訊息就是有音樂造詣不等於 能簽到唱片合約。大約10年前﹐Sony Classical與藝術造詣堪稱爐火純青的臺灣小提 琴家林昭亮解約。據林昭亮本人表示﹐‧‧解約的原因是他不願意或者不能錄製讓 大提琴家馬友友在流行音樂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的那種“跨界”的准流行音樂。也是在 那個時候﹐我記得曾問過鋼琴家梅裏‧佩拉希亞(Murray Perahia)﹐他是否很快會隨 小甜甜一起出現在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Die Winterreise)的唱片封面上。 佩拉希亞大笑著回答說﹐“如果我真那麼做的話﹐我的孩子們肯定會喜歡得不得了。” 對於全世界的鋼琴愛好者來說﹐幸運的是﹐他們還有很多如日中天的鋼琴大師﹐ 如梅裏‧佩拉希亞、理查‧古德(Richard Goode)、安德拉斯‧希夫和彼得‧塞爾金 (Peter Serkin)等﹐他們尚未被唱片公司馬戲團式的叫賣所腐化。我們只能希望﹐ 他們以及年輕的鋼琴天才們能夠得到更好的呵護﹐而不是象李雲迪這樣被選用、然後 又很快被拋棄。 ==== 把林昭亮解約,SONY真爛!! 普萊雅跟賽爾金,尚未被唱片公司"馬戲團式的叫賣所腐化","如日中天的"鋼琴大師, 敢問他們是哪家偉大的唱片公司的藝人? S O N Y "古典音樂市場已經萎縮到只容一個郎朗或者一個李雲迪生存的地步了嗎?" 當然! 如果全球樂迷都跟作者一樣眼中只有DG兩個字母的話. (看看同門的陳薩,不是還過得好好的嗎? 清醒點吧.) DG這家百年老店.從創業以來解約或不續約的藝人無數,他們自會衡量什麼 才是有利的,即便結果是不利的,也只能承受,要走什麼路,由他們決定. 評論家 有權批評其路線上的錯誤,可以替李雲迪打抱不平,甚至拿郎朗做反例,但是拜託, 動筆之前請先經過大腦. 從頭到尾東拉西扯,捕風捉影,自相矛盾,換來的將只是自曝其短,徒留笑柄. -- 拒聽閹過的布拉姆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3.23 ※ 編輯: sevenfeet 來自: 218.166.153.23 (12/26 18:44)

12/26 19:58, , 1F
Rafal Blechacz跟李的外型類似 被踢不意外
12/26 19:58, 1F

12/27 12:22, , 2F
你這篇回應很中肯 完全同意
12/27 12:22, 2F

12/27 18:24, , 3F
中肯到爆
12/27 18:24, 3F

12/29 19:15, , 4F
借轉~
12/29 19:15, 4F

12/29 19:36, , 5F
板規第五條是太久沒宣導了嗎?!
12/29 19:36, 5F
文章代碼(AID): #19L9nBpM (Philharm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