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參加研討會的必要性?

看板PhD作者 (邁向研究生)時間8年前 (2016/03/04 17:00), 編輯推噓11(11036)
留言47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個想法,跟各位博士生討論。 我的系上有一筆錢可以給博士生參加研討會,但是我老闆說他只會允許我參加頂級研討會 才能動用,其他研討會他不排斥我參加,但是要自己解決一切開銷。 能夠參加頂級研討會,應該要到我的博士最後一年才有希望。之前我曾經得到幾次研討會 的acceptance,但是礙於自己出錢的負擔實在太大而雙雙放棄。 (這裡講的都是國際研討會,由於我不在臺灣,台灣的也算是「國際研討會」。) 由於三番兩次因為沒錢而無法前往,我現在對於投稿研討會的興趣越來越低。我想起之前 在中研院認識的幾個教授,他們都很少參加研討會,但是國際期刊還是狂發。而就算能夠 被頂級研討會接受,最後檢視我戰力的標準還是在期刊。 撇除研討會就是可以跟學術同行交流,順便旅遊還有見朋友(我都會跟它校朋友計畫一起 用研討會名義在某地見面),其實我感覺研討會的效用不大,能寫出好的期刊就自然有人 會找上你(我出國後才知道許多大人物你可以直接打他/她的辦公室電話聊天,比寫信還 方便。我就有這樣直接要論文,順便認識一下XD)。 我當然承認研討會的實質意義在於推銷自己,還有尋找簡介的合作夥伴(我才知道一些跨 國合作計畫都是在研討會談出來的),但是我這一枚小小研究生,似乎期刊論文還是最要 緊的事情…。 大家,怎麼看待研討會的去或不去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0.56.218.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57082045.A.166.html

03/04 17:50, , 1F
我在台灣跟美國的兩位老師的做法都一樣 就是只投頂級會議
03/04 17:50, 1F

03/04 17:51, , 2F
如果沒上就改投頂級期刊 不是頂級會議就不投
03/04 17:51, 2F

03/04 19:34, , 3F
領域內大拜拜式的研討會可以去看看,知道自己有多差或
03/04 19:34, 3F

03/04 19:34, , 4F
多好也不錯,但去體驗一次就夠了,還是要靠期刊文章
03/04 19:34, 4F

03/04 19:45, , 5F
我覺得要看研究環境和研討會的品質啦
03/04 19:45, 5F

03/04 19:46, , 6F
如果身處在頂尖學校 很容易可以接觸到各種最先進的研究
03/04 19:46, 6F

03/04 19:47, , 7F
不管是透過老師 來演講的人 或是你的同學等等
03/04 19:47, 7F

03/04 19:49, , 8F
如果是大拜拜形式的研討會 品質如果不高的話 去了收穫不大
03/04 19:49, 8F

03/04 19:50, , 9F
而且在頂尖的學校 要建立人脈也容易 反正大部分知名的教授
03/04 19:50, 9F

03/04 19:51, , 10F
靠著老師和學長姐就好
03/04 19:51, 10F

03/04 19:53, , 11F
但是我覺得如果身處在不是頂尖學校 我覺得參加研討會
03/04 19:53, 11F

03/04 19:53, , 12F
就蠻有意義的 因為可以一口氣聽到很多人的研究
03/04 19:53, 12F

03/04 19:54, , 13F
聽到好的題目 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
03/04 19:54, 13F

03/04 19:54, , 14F
聽到壞的題目/演講 可以讓自己反省
03/04 19:54, 14F

03/04 19:55, , 15F
上面我的推文被吃掉了沒注意 人脈的部分我是說靠著老師
03/04 19:55, 15F

03/04 19:55, , 16F
選法 1.去跟人談合作 你老闆會酥麻的去 2.假裝說要去作net
03/04 19:55, 16F

03/04 19:55, , 17F
work 實際上去找博後下家 其他的真的就拜拜而已 orz
03/04 19:55, 17F

03/04 19:56, , 18F
和學長姐就可以認識不少人 比自己去研討會搭訕教授容易多
03/04 19:56, 18F

03/04 20:13, , 19F
而且跟你研究的領域也有關係 有些領域的研討會特別重要
03/04 20:13, 19F

03/05 10:46, , 20F
主要目的是認識人,頂尖會議才會遇到值得認識的強者(雖然
03/05 10:46, 20F

03/05 10:46, , 21F
聽起來很現實...)
03/05 10:46, 21F

03/05 22:33, , 22F
研討會通常可以找到一些觸類旁通的想法或方法。就看參加者的
03/05 22:33, 22F

03/05 22:34, , 23F
別先把自己給限制死了。老闆們不去,通常是没多少時間,只得
03/05 22:34, 23F

03/05 22:35, , 24F
選規格高一些的,期望值高一點的,還有補助經費充裕的。
03/05 22:35, 24F

03/06 00:36, , 25F
BTW, 國際研討會的定義不是在國外就算國際。
03/06 00:36, 25F

03/06 07:43, , 26F
參加者來自世界各國方得稱國際研討會
03/06 07:43, 26F

03/06 22:10, , 27F
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在經費管理單位
03/06 22:10, 27F

03/06 22:11, , 28F
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正常的思考你會希望補助學生參加
03/06 22:11, 28F

03/06 22:11, , 29F
阿里不達研討會,還是頂級研討會?
03/06 22:11, 29F

03/06 22:12, , 30F
再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人民,你希望你的納稅錢在同樣
03/06 22:12, 30F

03/06 22:12, , 31F
宣揚國內的研究時(通常應該都有寫致謝吧?XD)
03/06 22:12, 31F

03/06 22:13, , 32F
在阿里不達的研討會上說這是臺灣的研究? 還是在頂級
03/06 22:13, 32F

03/06 22:13, , 33F
研討會上宣揚臺灣的研究? 如此一來就可想而之
03/06 22:13, 33F

03/06 22:14, , 34F
至於期刊論文和研討會,就樣看領域...
03/06 22:14, 34F

03/06 22:14, , 35F
有聽過朋友的領域是最新最頂尖的東西一定要在研討會
03/06 22:14, 35F

03/06 22:14, , 36F
親自發表Demo,反而次等的才會在期刊論文.
03/06 22:14, 36F

03/06 22:15, , 37F
(原因是她們那個領域覺得期刊論文發表至少也要個半年或
03/06 22:15, 37F

03/06 22:15, , 38F
一年,等刊出來的時候已經太慢了...)
03/06 22:15, 38F

03/06 22:57, , 39F
樓上指的是資科嗎?
03/06 22:57, 39F

03/07 16:02, , 40F
基本上我認識的大頭參加研討會是希望長期接觸,最後被
03/07 16:02, 40F

03/07 16:02, , 41F
提名當fellow
03/07 16:02, 41F

03/07 16:03, , 42F
博士生距離或者想到這點,的確有點太遙遠。
03/07 16:03, 42F

03/07 16:07, , 43F
我記得曾經領域內某大頭不到現場,大家就在猜測是不是人
03/07 16:07, 43F

03/07 16:07, , 44F
要離開領域了XD
03/07 16:07, 44F

03/08 00:18, , 45F
看領域正解 CS的conference>journal
03/08 00:18, 45F

03/29 06:56, , 46F
有機會可以多去,社交對至少博後以上才有幫助,但感
03/29 06:56, 46F

03/29 06:56, , 47F
受研究氣氛很好,通常會有三五天我要好好做研究的效果
03/29 06:56, 47F
文章代碼(AID): #1MsKwz5c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