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先知清大教授曾孝明的卦

看板PhD作者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時間8年前 (2015/09/15 13:53), 8年前編輯推噓5(5013)
留言1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只敢對這段話提出意見 曾孝明教授提到電機系為提前教專業課程,不但將大一共八學分的微積分濃縮成 六學分。更甚者是有教師向數學系表示,只希望一學期的微積分課程,以讓電機系能在 大一下開工程數學。事實上微積分學得非常紮實的學生,根本不需要目前九學分的工程 數學。 ------ 我是小孬只分享在FB心得,我可不這麼認為八學分的微積分學完就不需要學工數, 我是自己最清楚學習的過程,這真是美麗的誤會,甚至自己想不開從工學院跑去念數學系 很多科目都太基礎且太重要的學科以至於當然都要努力按部就班學,所以這點我十分不同 意曾教授說的微積分學得非常紮實的學生,根本不需要目前九學分的工程數學。 我自己覺得在學習過程蠻悲哀的,當時念高中已經會算困難微積分卻沒任何數學思想, 在某四大工學院念書更是對讀書早已失去興趣,更沒想到10多年後那個學校大一要補救微 積分,以前微積分和普物根本沒人想去上,所以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其實早就很嚴重了,這些 事情都在中國無論在產業和學術沒崛起的時候大家視而不見 我在大一微積分遠遠超過班上同學,每次都拿滿分,但是現在來看還是很弱, 後來在大學物理系嚴格的師資和曾教授不屑的研究所補習修羅場練的,這真是美麗的誤會 唯一欣慰的是看四大力學Jackson的電動力學和Landau的理論物理書像是看小說一樣,不然 也無法寫出像樣的學位論文了 我覺得在那段研究所補習修羅場最無奈的是其實已經對台灣的產業失去信心,我 遇到一個大學重考醫科的同學,他當時有考上一個冷門物理相關研究所他爸不讓他念 當下我實在是覺得超無奈自己回到當時考大學聯考的選擇 重考醫科 Yes or No? 我還是選擇NO!!! 即使念物理窮困潦倒一輩子死在路邊,也不想回到台灣的腐儒教育 大學有一陣子對歷史很著迷,我對李約瑟難題非常有興趣,大學有研究過這個難題, 當時真的是研究這個問題走到物理這領域的,我的偶像是牛頓Maxwell和愛因斯坦,極度崇拜 這些偉人可以用數學來研究宇宙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但是我越想就覺得李約瑟難題這問題 真的是很難的問題,就是如果現在還閉關自守的話我們輸給西方沒話講,現在整體實力還 是大輸西方,無論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學人家的皮毛而已,這問題應該跟儒家文化 的腐敗有關,後來認為儒家思想和科舉對當代封建制度的統治者也許有幫助,對民主政治 和科學發展那可是嚴重的迫害,這點和西方對基督教的反思而產生科學大大的不同 所以即使我們今天念的是西方的科學,中國的科舉和考試制度其實影響西方很大 甚至西方產生的文藝復興很一部分是間接學習到科舉制度的優點,但是我想起一個笑話 西方人說的中國人很早就知道用木頭發明斧頭,一千年都沒變,西方都已經知道用更好的材 料比如鐵,中國的科舉最自傲的是培養一堆技術官僚維持統治,現在最好笑的是現代的真正 所謂的技術官僚所學的方式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後的西方強國和日本,華人的腦袋和骨子 裡就是腐敗的儒家思想,這遺毒太難改了,所以100年後華人圈無法出現真正本土出產的大師 我也不意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77.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42296380.A.5B0.html

09/15 13:59, , 1F
還是以本科需要什麼來討論才有意義
09/15 13:59, 1F

09/15 14:34, , 2F
我覺得工程領域的一學期就夠了...
09/15 14:34, 2F

09/15 14:34, , 3F
說真的作研究遇到很難積的還不就摸摸鼻子把微積分課本
09/15 14:34, 3F

09/15 14:35, , 4F
拿出來查表或者查公式...能即時在黑板上解題很重要嗎?
09/15 14:35, 4F
我自己做研究的經驗是 把東西全部想清楚和算乾淨很重要 當然書架上就有一本微積分數學公式大全,太複雜的算不出來的能不用就不用 我的論文刻意只有微分而已,還是一堆教授和博士看不懂 我想物理學家 Lev Landau也會說 非常重要 因為他的Landau位壘就是要先有這能力,現在的人當然是差Landau的標準更遠了 ※ 編輯: Schwinger (114.36.77.32), 09/15/2015 14:47:44

09/15 16:44, , 5F
我必續反駁儒家思想的那段 你對儒家思想的理解應該也是
09/15 16:44, 5F

09/15 16:44, , 6F
錯誤的 你那段話 如果改成
09/15 16:44, 6F

09/15 16:45, , 7F
華人的腦袋和骨子對於儒家思想的錯誤認知 導致現在
09/15 16:45, 7F

09/15 16:46, , 8F
巴拉巴拉 或許還算中肯
09/15 16:46, 8F

09/15 16:47, , 9F
過去儒家思想的教育被斷章取義非常嚴重 建議可以看看
09/15 16:47, 9F

09/15 16:47, , 10F
相關的文獻
09/15 16:47, 10F

09/15 16:47, , 11F
大概從清朝到國民黨時代都差不多
09/15 16:47, 11F

09/15 22:19, , 12F
旁聽過他的課 他是天才 但我不敢選 .. 太恐怖
09/15 22:19, 12F

09/15 22:26, , 13F
推 最讚成儒家思想那段 講得超好
09/15 22:26, 13F

09/16 00:45, , 14F
心胸保持開闊點比較好,有些領域就是被心胸狹隘的大師引領
09/16 00:45, 14F

09/16 00:46, , 15F
到最後後繼無人...新世代都興趣缺缺...
09/16 00:46, 15F

09/16 00:49, , 16F
心算再強,人家計算機按按也是能得到結果。微積分再強,現
09/16 00:49, 16F

09/16 00:50, , 17F
在一堆數學軟體鍵盤敲一敲也是能得到答案,只是速度慢些..
09/16 00:50, 17F

09/16 03:22, , 18F
你認為的儒家思想並不是真正得儒家思想 顆顆
09/16 03:22, 18F
文章代碼(AID): #1Lzx8yMm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