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貼]商界精英是怎樣煉成的?美國MBA的教育理念

看板Peitou29t316作者 (快樂比較重要)時間16年前 (2008/08/17 2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alary 看板] 作者: selina1982 (星光淚痕) 看板: Salary 標題: [轉貼]商界精英是怎樣煉成的?美國MBA的教育理念 時間: Sun Aug 17 19:00:14 2008 大家好,我是郎咸平 . 最近我們接到很多人的投訴,我為什麼用投訴這個詞,因為大家講實在是不公平,我的兒子,我的女兒這麼用功,成績這麼好都考不上美國沃頓商學院,郎教授看到你的傳記裏面你小時候這麼差,你怎麼能夠去呢?這實在很不公平。 首先我提一個問題給民營企業家和大大小小的老闆,你們有沒有覺得當你在公司推行各種政策的時候,你發現你跟你的下屬很難溝通。甚至我常常聽到很多老闆抱 怨,我的下屬不理解我,也不替我著想,搞了半天都自己在那邊忙,忙到最後忙到什麼程度呢?每天晚上 5 點以後,都不敢關手機,打手機打到 12 點才敢關手機。每天在那邊忙啊忙的,我常想就憑這水準你想你能做大做強,根本不可能。你只要 5 點鐘以後不敢關手機的人,你就別想做大,這麼個小攤子,都能把你搞得這麼忙,你怎麼能做大?問題是為什麼你不能信任你的下屬 ? 除了能力的問題,就是信譽的問題。你不信任他,你根本就不曉得這些下屬會不會把你的錢偷走,當然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個我暫時不談,就算你有個很好的 控制機制,你保證你的錢不會被所謂的職業經理人偷走,你發現你跟他還是很難溝通。因為這是我們的商學教育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商學教育出了個什麼問題?你拿 今天任何一家公司跟美國通用電氣做比較,你發現美國通用電氣上至韋爾奇 也就是前任首席執行官,現在換成伊梅爾特,下至普通員工,每一個人都講一樣的話,每一個人都在同一個平臺溝通,每一個人都學習一樣東西,甚至每一個人都曾 經學過同一本書,每一個人都做過同樣的作業。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美國MBA 教學的成功 ! 我以通用電氣為例,很多工程師是升不上去的。你最多升到總工就到頭了。四十幾歲就準備被炒魷魚了,五十幾歲總工就很少了。在美國的高科技行業裏面,就更很 少了。工程師或者是 IT 技術人員你想轉到管理層的話,你一定要念 MBA ,至於美國 MBA 到底有什麼特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這是我們國內教育者,甚至我們國內想去讀書的學子們所沒有體會到的。美國整個所謂的 MBA 市場是非常龐大,每一個學校都有很多MBA ,比如像沃頓商學院,我們一年收 700-800 學生 , 這麼多人難道都是好的嗎?不一定的,差的也是很多的。可是它為什麼要這麼大量製造?而且我跟各位這樣講,整個美國除了哈佛大學以及維吉尼亞大學以外,其他 學校都是一樣的,這兩個學校是案例教學。所以在哈佛大學的教授,每一年只需要教一門課,在這一門課裏面他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詳細瞭解每一個案例的前因後果。 他能夠完全掌握這個案例,因此哈佛大學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就會跟學生進行一個所謂直接的互動。他會把案例當成一個互動的工具,比如通用電氣這種情況,你們 怎麼處理?你們的處理跟韋爾奇當初的處理方式不一樣,比如他們今天收購了霍尼威爾,收購霍尼威爾以後股價大跌。從此以後通用電氣的威風不再,通用電氣立刻 泡沫化,它的泡沫立刻爆破,老師就問學生,如果你們是韋爾奇的話,當初你為什麼做這個決策。如果你能重新來一遍的話,你會不會做這種決策。所以講這個案例 教學,做學生之間就有很好的互動。這是哈佛大學 ! 維吉尼亞大學也是一樣的,它們也是類似的教學方法。加拿大的話就是西安大略大學,它們也是這種方法。大概北美洲就這三所大學,其他大學完全都不是這樣的。 其他大學不管是麻省理工學院、或者是斯坦佛大學、沃頓 商學院 都是教科書教學。這教科書教學很有意思的。不管是誰寫的教科書,它的章節的區分都是非常類似的,而且教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可能 有些教科書它是用一種比較文字的方式表達,比如像麻省理工學院用的教科書就非常注意文字的表達,像沃頓商學院它們用的教科書就比較注重數字的表達,這不太 一樣的。但是不管你用什麼方式表達,你表達方式可以不同,可是內容是完全一樣。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各位內容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在美國教書,當我在 1986 年拿到博士的時候,我留在沃頓商學院留了一年,留了一年教書,我覺得還比較好教,為什麼這麼說?絕對不是美國人傻,美國教學這麼沒有變化,不是的。這是美 國整個 MBA 教學一個特殊設計的課程。什麼意思?就是全美國的 MBA 學生,除了哈佛的和維吉尼亞大學以外,其他所有的學生都學一樣的內容。甚至這個習題,我不敢講完全不一樣,基本大同小異。做類似的習題,學一樣的內容,做 類似的習題,甚至考試我們都有考試題的版本。每次我當教授的時候,我們考試就把它抽出來隨機找些題目稍微改下數位就上了。這很方便,所以在美國當教授很容 易。 這種教學方式有什麼好處?這種教學方法會讓所有受過 MBA 教育的人,都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對話,這就是講的問題的重點。 通用電氣我剛才講過的,從韋爾奇開始一直到最底層的員工,如果受過 MBA 教育的話,他們都用一樣的教科書,學一樣的內容。因此上面人講一句話,下面完全明白了。你的教科書裏面第一章節講什麼的,你這個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存 在的目的就是要為股東創造財富,就這麼簡單。所以你任何政策,如果韋爾奇講了個政策,不是替股東創造財富的話,你就容不下美國的文化。如果替股東能夠創造 財富的話,你就能夠容下這個文化。就這麼個情況,而且美國的教科書裏面,非常強調什麼?責任,你對股東的責任 ! 這種責任發揮到極至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記得有個實際的案例,美國一個投資銀行,最有名一家叫高盛。我很多學生在裏面做事,高盛很有意思,大家工作非常繁忙,到了八點以後下班的話,高盛公司會 有很多車來送你們回去。每個人拿一張乘車券上一部轎車,你要去哪里都可以,通常很晚才回家。所以很多高盛員工明明七點可以下班的,就等到八點。因為可以坐 公司的轎車回去。實際上這都是租來的車子,每天晚上八點都排著上百部的車子在華爾街,它叫作 Broad way, 中文翻譯過來就叫寬街 , 排著一百多部,你上它的車就可以載你回家了。 但是有一個合夥人,位置非常高的合夥人,他的女朋友,還不是太太,剛好就在隔壁公司做事,她不是高盛的。所以他回家的話他女朋友順便回去,坐他的車回去。 像我們中國人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順便一下,反正你也要回家 . 但這是不行的。就因為這件小事情這合夥人被炒魷魚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做 , 你明顯地侵犯到股東的利益,所以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這些 MBA 的教育它是用這樣的邏輯,這樣的理念來訓練你的話,如果公司上上下下都學同樣一套邏輯,同樣一套理念的話,因此他們對所謂的追求股東財富極大化理念都沒有 問題,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學的。所以這一句話講下來,大家都聽得懂,因此每一個人當他在擬訂部門政策的時候,他一定會以這個為目的。當然能不能做得好,是另 外一回事。你的理念和實際總是有差距的,雖然很多美國公司做得不是很理想,而這也為什麼很多公司股價會大跌,或者很多公司 CEO 首席執行官會被炒魷魚,這是一定的。 但是不管怎麼講,美國的教育體系,確實給了美國整個商界一個共同對話的平臺,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美國整個國家可以以全民利益為依歸,怎麼為依歸呢?就是 這個以全民利益為依歸,也就是以股東利益為最高前提,完全可以灌輸在教科書裏面 ,並形成一個整個國家商業機制的一致性。我們在美國教書,不管去哪個學校 教書,它課程就這麼幾個,像我們金融學,它就是六七門課,沒有多少可以學的,就這六七門課。反正我們去就教這幾門課,反正它有固定的教科書,固定的模式, 你去教就是了。可是到中國來做MBA 教學,你發現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是各吹各的號,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做法。比如你看最近有幾個上海的高校,我發現它有證券系,我簡直不可思議。怎麼會有證 券系,還有投資系,這怎麼能成一個系呢?事實上這個就是在美國教學一門課而已,我們可以把一門課拆開成一個系,這個是一個什麼本質上的問題?我們甚至認為 我們可以在證券方面或者在投資方面,我們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他們所不知道的知識。當然這點方面來看是可取的,可是這不是 MBA 教學的目的。你把原來就六七門課的一個系,改成六七個系,每一門課一個系,證券系、投資系、國際金融系或者是風險投資系,變成這樣子的。你把原來所謂的 MBA 的一致性完全打破了,你造成什麼?造成差異性。所以到最後你發現不同的學校,還有不同的教科書,甚至不同的授課方法,甚至不同的理念。我甚至還知道有些學 校它非常注重什麼?資本運作 ! 資本運作這四個字在英文裏面是不存在的,我在美國教過這麼久的書,發表這麼多篇論文,沒有什麼資本運作的問題。因為公司任何的運作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前提,就是以中小股民利益為前提,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法則。 但是在國內我們討論很多案例,講到資本運作,竟然會以大股東的利益為前提,就是你怎樣圈錢,怎樣透過一些技術轉換的方式,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剝離舊資產丟給 國資局,然後你就注入新資產,注入新資產以後,就有個新的概念,然後到股票市場上去套現,拉抬股價,然後套現離場,就這麼做的。像這類問題竟然還能夠教育 我們下一代,教育學生,讓他們知道怎樣來操縱股市,這種事情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到最後我們國內的 MBA 教學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反而造成很多的差異性,不同學校出來,甚至不同老師教的,甚至不同課程,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這對於所謂 MBA 教學的理念本來原先的目的,至少以美國來講,我們不講它是不是對的,至少它原來的理念就是一個所謂的,創建一個共同對話的平臺。讓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能夠 為教科書,所提倡的唯一的真理,就是創造股東的財富。唯一的真理幫助形成一個公司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這個造成美國今天富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不 可能是所有的原因,但這個也被打破了。 打破了以後,我們現在是零零散散的。每個 MBA 學生學不同的東西,到最後我們對話的平臺是依然不存在。因為這些 MBA 的學生出來以後,根本不知道到底他建這家公司的追求是什麼,不曉得。當然我們不要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你們一定要追求中小股民利潤極大化,事實上 在美國他們是這麼做的,可在中國我也不敢這麼要求。但是各位要知道的,我們的 MBA 教學,教學下來以後你發現,我們企業老闆,原先認為無法溝通,到今天還是無法溝通。而且我們 MBA 學的基本上都是理論。真正的案例教學,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我們學了這麼多理論,到公司去做事,竟然發現你跟其他的同事,甚至跟你的直接老闆,或者最大老闆 之間都是在不同的平臺上,你怎麼對話?而且你學這個理論,坦白講根本沒什麼太大的用處。而這也是為什麼在香港也好,在我們這也好,我們發現 MBA 學生的加碼並不是太多,不像在美國到學校去念兩年的 MBA ,出來你的薪水可以加一倍。通常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話,年薪大概是三萬美金到五萬美金 . 出來以後比如從沃頓出來,我們學校的 MBA 學生大概都可以拿到一倍,可以拿到十萬以上。為什麼在中國的商學院對 MBA 的加碼遠遠低於美國商學院的加碼?因為在美國的 MBA ,你創造了什麼?你創造了一個和諧,創造了一個齊一性、一個一致性,你對公司的貢獻是這麼來的。同時有另外個說法,因為我們講在同一個平臺對話,你的加入 你不會破壞這個均衡,你反而可以在這個共同的平臺之上更能夠充分發揮你個人的能力。因為大家都講一樣的話,一樣的理念,你個人能力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能夠 發揮,因為你可以少掉很多囉囉嗦嗦的事情,這也是一個事實。但是為什麼這些名校它的學生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薪水?因為當初你進來的時候,你就要考 GMAT ,像在沃頓的話,當初我們進沃頓的時候我是考 GRE ,我沒考 GMAT ,我們班同學總分 800 分,我們班同學大概都是 700 多分,我沒有看到哪個人 700 分以下的,都是 700 多分,好象這是一個自然現象。各位想想看,它收什麼學生?都收最好的學生,不但成績好,而且 GMAT 考得好,而且介紹信也是寫得最好的。一個人能夠經歷這麼多的選擇,才到了哈佛到了沃頓,因此他成功的機會要比別的人要大得很多。 所以各位想想看,他們加碼加這麼多的原因,這些學生到了公司以後,他的理念跟公司原來的人是一模一樣的理念,在共同的文化下,共同的價值觀之下的話,個人 的能力更能夠充分地發揮。而你從這些名校所挑出來的 MBA 學生,經過這麼多年的篩選,不管是考試也好,或者工作機會也好,他的能力已經可以被證明出來了,因為他肯定是比較好的。所以這些人到公司以後在同樣一個結 構之下,同一個文化基礎之下的話,他更能夠發揮個人能力。而這也是為什麼你要給他高薪的緣故。像這一套東西,在國內目前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辦法每個學校 出來的學生是懂一樣東西,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透過MBA 教育,讓整個公司的理念變成一致或者讓整個公司追求同樣一個價值觀,這根本就不可能。如果你還是這 麼混亂的一個思維,或者這麼混亂的公司成績之下的話,你個人的能力有機會充分發揮嗎?當然可以發揮,但是你發揮的是不是公司所想要的,你都不知道。因為你 不曉得這個公司到底理念為何。我們常常會強調說個人能力是最重的,學歷還不是那麼重要的,你要看你將來能力好不好。能力好的給你加薪。但在美國不是的,為 什麼他們可以這麼做呢?就是因為美國人肯定你能夠進哈佛、能夠進沃頓的學生將來出來的,你成功的機會就比較大。因為你已經經過了一輪的篩選 , 不管是工作也好,學業也好或者是考試也好,你們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的話,更容易發揮,這是個理念的差別。在中國的話,我們 MBA 教育沒有辦法創造同一個平臺,每一個人還要憑個人能力打拼,由於你每一個人還必須要在一個沒有平臺情況下憑個人能力打拼,因此他在聘你的時候,就不可能給 你太高的薪水。因為你的風險是特別大,是這個原因。這就是我們跟美國 MBA 教學制度一個最基本的差別。 當然很多人對我很好奇,問我說 : 郎教授,你當初進沃頓你怎麼進去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我小時候確實比較差,我談我小時候的經歷,我相信我今天講的話,很多父母會非常高興。看看 郎咸平那麼差,到今天混得還算可以,混得人模人樣的,我們的小孩子也不比郎咸平笨,看起來也比較聰明,肯定可以混得更好。我相信我談談我個人的經歷以後, 很我父母會非常高興的。坦白講我進沃頓的時候,我成績並不好,我的託福考了,大家不要介意我託福考了 550 分,我的 GRE 考了 1640 分,應該等於 GMAT 500 多分。很多觀眾就很氣憤說郎教授你這麼差,怎麼進得了沃頓商學院呢?坦白講是我的運氣比較好,人不能跟命爭,因為我當初申請的時候我不曉得這學校好不好, 因為在 1982 年的時候申請的,當時我是申請博士班,我申請的是商業經濟系,那個系是新成立的系,所以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系,所以基本上 OK 的人它都會收。我相信這是它收我的原因之一。至於我為什麼會改念金融財務專業 , 講起來也是有點不好意思。因為當時我一去商業經濟系,我們這個系主任特別兇悍,他跟我講 : 郎咸平 , 你進來要考微積分的資格考試 ! 微積分我早就忘了,我就哀求了半天能不能不考,我是外國學生,我可憐,我家裏窮,反正我找了一大堆理由。他還說不行,非讓我考不可。我無奈之下在校園裏閑 逛,看到沃頓商學院裏面出來幾個面露苦色的老美,我就跟他們聊聊天,胡扯一通。我第一句話就問他們,你們這要不要考微積分?他們說我們不考的,我說那我可 不可以轉進去。他們說可以,你可以跟我們系主任談一下。當時的系主任日後也成了我的同事,我們的交情還是不錯的。我就去見系主任,我就說我能不能轉進來, 我們系主任說當然可以,因為我們收了 26 個國際學生都很傑出,可是兩個禮拜下來已經被淘汰了 1/3 到一半,我們有很多的空缺。你只要有興趣的話,歡迎你轉進來。我就問他要不要考微積分,他說不用。我就很激動,我就趕快轉進去。轉成功了以後我就問他一句 話,一句很不好意思的話 我說系主任我想請問什麼叫金融財務?沒聽過。然後等我轉進去以後,我才知道我要學什麼。坦白講都是我個人的誤打誤撞,走到這一步的。不是以我的實力好而進 去的,而是因為運氣好。不曉得各位觀眾聽了以後心裏會不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觸,但這是個實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64.161

08/17 19:42,
可以排版一下嗎..@@
08/17 19:42

08/17 20:14,
END
08/17 20: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30.69
文章代碼(AID): #18g4NyrL (Peitou29t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