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韓日主權專利基金走向私有化,淡化官方角

看板Patent作者 (zxcvxx)時間4年前 (2020/06/09 15:0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韓日主權專利基金走向私有化,淡化官方角色 https://bit.ly/2MTUrSR 韓國Intellectual Discovery(ID)和日本IP Bridge,曾經是亞洲兩個最重要的主權專利 基金(sovereign patent fund, SPF),係分別由韓日兩國政府將國家預算投入到這兩個 非實施專利實體(NPE)中,藉以進行專利聚合業務(patent aggregation),也就是所謂 IP國家隊依據不同產品技術累積堆疊相關專利之運作機制,近期似乎漸漸走入歷史並轉型 為私有化。 依據Iam報導[參考1],兩者經過多年摸索實驗營運後,最近這兩個由政府主導的主權專利 基金所有權朝私有化方向進行,由原本政府編列預算維持基金運作,逐漸轉變為由民間公 司注資主導營運,如此可說是標誌著亞洲主權專利基金時代的終結。 韓日主權專利基金係因應歐美專利聚合業者的產物 這兩個亞洲主權專利基金形成的背景原因,基本上係因應歐美專利聚合業者Intelligent Ventures(IV)與Acacia成立後,對韓日廠商產生具強大威脅性[參考2],迫使韓國日本 政府構思出來的策略性防禦活動。韓國ID基金於2000年成立,期望藉由ID基金先匯總累積 高價值專利,然後ID基金再將這些專利授權給韓國國內產業;避免這些高價值專利,直接 轉變成是IV與Acacia威脅韓國廠商的專利侵權籌碼。依據2017年資料,ID基金累計收到超 過5億美金(US$ 500M)營運資金,擁有超過3800件專利。基於類似策略,日本IP Bridge 基金於2013年成立,由公有的日本創新網絡公司(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 of Japan, INCJ)投入2780萬美金(US$ 27.8M)。 韓日主權專利基金完成私有化,淡化防禦性業務,營運轉型更以重視利潤為導向 關於韓國ID基金,於2020年1月,張姓韓國創投資本家(Jang She-ik)買下ID基金旗下專 利授權業務的大部分股權,並接任執行長。目前張執行長持股雖未過半,且韓國政府仍持 有ID基金約10% 股份;但ID基金已確認將不再從事傳統的專利授權業務,亦即將停止提 供某些防禦性的公共服務;未來營運將更著重於產生利潤方向進行。 日本方面,隨著日本創新網絡公司INCJ退出,並改由IP Bridge基金管理階層成立的控股 公司買斷了IP Bridge基金的所有股份,至此IP Bridge基金已經完全私有化。並且於此次 私有化收購完成,所有權變更的同一天,IP Bridge基金宣布與日本金融巨頭大和證券( Daiwa Securities)建立新關係。 Iam報導同時指出,除了上述兩家比較活躍的主權專利基金,在中國與台灣也有類似以國 家預算資助進行專利聚合活動的構想,例如:中國IP銀行、天津濱海國際IP交易所和台灣 IP銀行,但這些構想似乎很快就被擱置,並未在全球專利授權或專利交易市場上,留下太 多公開的活動紀錄。 ID和IP Bridge兩個基金已經是相對較為成功的主權專利基金案例。目前,法國公共機構 的France Brevets仍然維持專利主權基金之運作機制。 結語 一、韓國和日本廠商仍然是歐美NPE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的部分主要目標,因此實證說明: (1)成立ID和IP Bridge這兩項主權專利基金,並無法徹底解決歐美專利聚合業者IV、 Acacia和其他NPE提起大量專利侵權訴訟的風險; (2)另一方面,ID和IP Bridge基金多年來自市場收購大量專利,避免於這些專利落入歐 美專利聚合業者或NPE之手,如此為韓國和日本產業降低多少侵權訴訟風險及創造多少實 際效益? 其實,也很難用具體金額量化。 二、依據本網站先前報導 「全球最大咖Intellectual Ventures在專利投資報酬率如何? 」,專利聚合業者IV營運績效累計到2018年的收益率,仍遠低於同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 股票平均收益率;顯示專利聚合業者若單純仰賴談判取得會員會費或專利授權金收入,似 乎很難回收前期投入購買專利的巨額資金。專利聚合業者終究還是要積極提起大量訴訟, 透過訴訟取得較高和解金才可能來產生足夠收益。韓日國家主權專利基金如此私有化轉型 為民間公司後,或許將會有較大彈性來進行授權談判或提起專利訴訟,較能實現獲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tent/M.1591686367.A.716.html

06/10 07:56, 4年前 , 1F
原來叫做專利聚合業阿,這是被廣泛使用的名稱嗎?
06/10 07:56, 1F
文章代碼(AID): #1UtpJVSM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