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4 ]「來自1066」German France--法國角度2

看板Paradox作者 (滷肉飯超人)時間8年前 (2015/08/19 22:14),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1444年以來,歷代法蘭西公爵都有一個夢想—成立德意志帝國。 經歷二百多年的奮鬥後,1646年,法國已經控制了南德大部分地區和小部分北德地區,只 是中間的連接被尼德蘭(荷蘭)所切斷和北德主要由大斯控制而已。 當年,法國已經擁兵二十萬,成為了陸軍第一的國家。外交方面,又和阿娜托莉亞及喬治 亞結盟,和西班牙及阿爾巴關係也不錯,至少不會在和大斯或荷蘭戰爭時背刺。 於是,一直管治着法國的VDFG(王朝?)(也就是我,也可腦補成卡佩?)便把公爵之位交給 johnlons (王朝?)(我的朋友,也可腦補成波旁?),順便改改地名(才不會說把巴黎改成 蘿莉,勃艮第改成吹雪),然後去西方旅行去了。 1769年,正當VDFG回到法國時,發現發生的事情根他的認知完全不同,甚麼時候法國和西 班牙鬧翻了?甚麼時候法國比大斯兵少?甚麼時候法國殖民了?為什麼johnlons去阿茲特 克了? 眼看法國被大斯打得一敗塗地,盟友盡喪的情況下,剛回來的公爵便立刻和西班牙、阿娜 托莉亞以及荷蘭商討,務求打贏大斯以獲得北德,或使用外交壓力使荷蘭退出德意志地區 。 可是,在大斯、西班牙和荷蘭秘密商討的《阿姆斯特丹會議》中,卻選擇維持和平穩定均 勢,任由法國被大斯魚肉。 最後,法國在北德的地和不知何時拿下的立陶宛地區盡數割讓給大斯,並在歐洲裏沒有擴 張的可能性。 因此,法國為了彌補失去的生存空間,不理會大多列強的反對,在南美、西非和東亞大肆 擴張。 南美方面,因為荷蘭的威脅下,法國只能放棄殖民地國家以外的所有領土,空手而回。 西非方面,法國成功把西非內陸在步入新時代前先預訂了下來,封鎖住列強們殖民馬里地 區(不是國家)的路線。 東亞方面,法國拿下了香港、爪哇、福建北部,並不是很重要。 十九世紀初,隨著舊時代快要結束,革命熱潮也影響着法國,最後公爵只好同意人民的要 求,法國正式走向共和。同時,法國決定要向大斯報仇。先是和荷蘭結盟,以保證收復路 上沒有任何障礙。然後不斷擴軍,務求在兵力、人力都比大斯多。 1824冬,在確保沒有人背刺的情況下,法國正式向大斯宣戰。宣告著舊時代中最大,也是 最終的一場戰爭開始。 戰爭初期,法國憑著數量優勢和大斯防守上的漏洞(只有一個要塞)使法軍佔領了整個北 德並擊退大斯主力軍團。可是法軍被一個日德蘭半島上的8級要塞堵住了,只好把部分兵 力轉至南德防止被大斯偷襲奧地利。途中法國認為穩握勝卷,因此並無持續擴軍。以上兩 個決定導致了法軍的失敗,使大斯有時間重整陣容。 戰爭中期,大斯憑著總動員,把軍隊擴大成450k左右,而法國只有250k。大斯在日德蘭半 島上的進攻把在圍城中的法軍擊敗,法軍因兵力分散導致了在該場戰役的失敗。法國眼見 450k的軍隊勢不可擋,只好地所有軍隊撒回首都地區,整個北德讓回大斯,並在瑞士地區 建立幾個要塞以防大斯攻下富得流油的北意。 戰爭末期,雙方因為大斯的兵力優勢和法國的要塞+人力優勢而陷入了膠著狀態。眼看大 斯的人力慢慢恢復,法國總統決定放手一搏,在1831年春發動了春季攻勢,繞過重兵駐守 的法蘭克福,通過低地直攻北德,意圖一舉攻進斯德哥爾摩。可是在不來梅附近,被大斯 一支軍隊截住,雙方均把所有部隊派出支援,導致了400多k對200多k的戰鬥,也是舊時代 中最大規模的戰鬥。最終,以人數較少的法軍落敗結束,法軍只好退回本土。法國失去所 有人力,也失去了任何獲勝的機會。 http://i.imgur.com/xY31Tgv.jpg
就在這時,大斯突然提出以大斯承認戰敗結束戰爭,法國總統除了接受外別無選擇。雖然 不能收復失土,但也是一個體面的和平了。 1831年二月,斯法七年戰爭正式結束。 1832年,舊時代完結。新時代,法國在非洲的擴張使其外交再度陷入不利局面。連總統本 人也不知道將來的法國會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09.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radox/M.1439993677.A.31E.html

08/19 22:51, , 1F
就要轉檔了 也只能簽約吧 XD
08/19 22:51, 1F

08/19 23:00, , 2F
不停戰的話會把戰爭直接帶入VIC嗎?
08/19 23:00, 2F

08/19 23:06, , 3F
不行 會被洗掉
08/19 23:06, 3F

08/20 16:23, , 4F
450k是個甚麼樣的概念....
08/20 16:23, 4F

08/20 23:50, , 5F
別說阿我800k大君都放在歐洲生鏽
08/20 23:50, 5F
文章代碼(AID): #1Lr8zDCU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