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2 ] 1204年斯里蘭卡開局雜感

看板Paradox作者 (CM)時間10年前 (2014/03/28 21:37), 10年前編輯推噓6(6012)
留言1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入手ROI資料片後, 第一個正式開局的國家選了斯里蘭卡王國(後期劇本碩果僅存的佛教政權), 劇本是1204年拉丁帝國建立時, 這個劇本剛好處於伊斯蘭勢力完全進佔北印度的關鍵期(佛教大國Pala王國被整個砸爛), 且是伊兒/金帳/阿茲特克醞釀侵略狂潮的前夕, 剛好藉此觀察新版本下侵略者大軍會如何改變他們的戰略方針. 以下,將分享遊玩過程中較主要的幾個心得: 1.在印度地區的部份政權,P社認為難以考證史實王朝與統治者的國家, 會讓他們隨機化,除了統治者的領地/文化/宗教外, 其他東西像是家名/家徽/君主名/年齡/能力/特質都會亂數決定, 包括要命的種姓歸屬也是,而且開局時孤家寡人, 這局好死不死地開到婆羅門/守貞(Chaste,降低生育率),而且已經38歲了, 因此開局要務,便是想辦法生出第一個繼承人. 2.生來便受種姓束縛的印度人,在CK2的世界中若要結婚,當然優先選取同種姓的對象. 若挑了不同種姓的太太,會面臨哪些懲罰呢? A.他人觀感懲罰:在CK2中登場的印度教人物,對人觀感天生受到種姓的制約, 不管是臣下附庸還是外族異教徒, 若此人身為統治者,種姓與其領地類型不合, 打破了婆羅門-寺廟/剎帝利-城堡/吠舍-都市的原則; 或是無種姓者(外族或異教徒)領有任一型領地, 將獲得15點的觀感懲罰. 而具種姓者對於無種姓的外國人, 也會因為歧視而減低15點好感. (遊戲中婆羅門與剎帝利倒是不會歧視吠舍) 此外,具種姓者若娶了不同種姓的正妻, 即使此人與其他印度教徒非親非故, 也會獲得30點的觀感懲罰. B.後代種姓的降級:依CK2的設計,遊戲中只出現前三階的種姓, 而不同種姓間的通婚,其後代並不會如現實般變成賤民種姓, 而是變成父母種姓中較低階者,婆羅門與吠舍的子女會變成吠舍, 而剎帝利與突厥配偶的子女會失去任何種姓. 總而言之,受這些懲罰影響者主要是印度教徒, 或是要和印度教政權保持良好關係的異教國家, 如果佛教或耆那教君主不考慮日後轉印度教,或是打定主意要侵略週邊的印度教國家, 甚至不在意於家族種姓不可逆的下滑,則配偶的種姓可列為次要考量. 但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度,Lowborn的婆羅門/剎帝利或名門的吠舍也是有可能登場的角色, 同種姓但不同門第的婚姻,也有可能讓玩家的威望值受損. 3.若開局君主無法找到適合種姓或門第的配偶,但王朝缺乏讓遊戲進行下去的繼承者, 讓君主納妾(Take Concubine)是最可行的應急之道, 藉由納取國內門第不合但種姓相合的女性, 所生下的後代只會獲得庶子天生的1點外交懲罰,但不會招致其他印度教人物的厭惡, 玩家可讓庶子擔任繼承人的備胎,等待適任人選出現後再迎娶正妻. 4.繼承人一個接一個呱呱墜地後,王朝面臨的問題便轉為繼承法的挑選, 印度三教的繼承法只有三種選擇,其一是不限王權的諸子分封制(Gavelkind), 其二是低王權以上能起用的幼子全領制(Ultimogeniture), 其三是高王權以上才能選用的長子繼承制(Primogeniture), 若是印度教君主,在王權提高到第四段前只能承擔前兩型繼承法的風險, 但若是其他兩教,初期可毫不猶豫地選擇幼子全領制, 因為佛教與耆那教允許君主任選繼承人, 玩家能在幼子全領制的名義下, 實際上無視幼子優先繼承的原則,指定賢能的年長王子來繼承整個王國, 作為低王權時期替代長子繼承制的權宜之計, 從而避免國家分裂或幼主繼位的危機. 5.信奉印度三教的國家,無法相互以聖戰的名義來進行侵略(視同天主教與東正教的關係), 只能藉由(偽造)宣稱權/替他國王族奪取王位,以及強迫臣服的名義來發動戰爭, 而對於鄰近穆斯林國家,印度教能以聖戰名義打下公爵領級領地, 佛教的聖戰只能打下一個伯爵領,耆那教則不能發動聖戰. 6.目前已知印度君主能進行的特殊決議如下: A.統一全印三大帝國領,取得轉輪王的稱號. B.在國內領地有其他印度宗教的前提下改奉此教. C.改變君主尊奉的信仰流派. D.印度教可選取特別尊奉的主神. E.獵虎大會,君主可決定要當武松(讓不適任君主自殺?)還是讓小兵打頭陣. F.印度特有的宴會,偶而會有隨機事件. G.尋找國師(能力值爆高),隨機事件讓玩家能在國師的指導下改善能力與特質. 7.目前版本印度地區較顯著的問題, 在於省分特別容易出現讓當地陷入動亂的負面特質, 像是信仰衝突,邪教流行等等讓省分叛亂率往往50%起跳, 從而讓當地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而且幾乎沒有消除負面特質的成功案例. ------------------------------------------ 以下將分享新版本中其他國家/人物較顯著改變: 1.(修正) 在新版本中,性格缺陷會讓具備對立特質的角色厭惡, 只有信奉佛教者能藉由個人目標來消除這些負面特質. 2.派系叛亂的整合,讓叛亂盟主取得與抗爭對象同等級的暫時爵位, 像是與神羅皇帝對抗的叛亂盟主,暫時能以皇帝級的身份來統領加盟者, 在新版本中玩家趁亂襲奪陷入動亂的鄰國小伯爵更加困難了, 你得向盟主宣戰且要擊敗聯盟大軍才有機會拿下那一小片領地. (補充) 此外,由於叛亂派系更加組織化, 連帶也影響玩家拘捕附庸與強制沒收領地時承擔的風險, 在這版中,一次失敗的附庸拘捕行動, 很可能讓逃過一劫的附庸召集不滿主君的其他附庸,聯手推翻玩家的暴政, 瞬間讓全國大半附庸納入叛軍的旗下. (以1066年的塞爾柱作實驗,只是漏抓一個小公爵就搞到全國過半領地高舉反旗.) 3.關於共和國的改變: 在某些條件下發生的叛亂,有可能讓新的神權國或商人共和國出現, 而AI共和國搶奪商港的積極性提高了,開局50年左右地中海與大西洋幾乎被佔滿了, 此外發現了一個小bug,原本共和國總督只能讓最高票的成年候選人擔當, 但這局威尼斯選出了未成年的總督. (補充) 另外,新版本允許非基督教君主藉由分封整個伯爵領及公爵頭銜, 讓市長成為商人共和國元首. http://ppt.cc/WzLf 而新成立的伊斯蘭/印度教共和國有機會逐次進佔印度洋商港, 這些人為創立的共和國可藉由讀取存檔進行遊玩. *共和國角色不論種族宗教,平時的衣著幾乎是共用的(戎裝則有差異) http://ppt.cc/6FY- 4.關於蒙古/阿茲特克的問題: 在新版本中,伊兒(P社把蒙古第一次與第三次西征混在一起打了) 與金帳會在新疆西側出現,並對週邊國家進行侵略, 但新版本在此出現了大問題,以這局為例,伊兒入侵在打過週邊國家一輪奠定汗國基礎後, 除了偶爾打打無關痛癢的小規模戰爭(只一次拿一個伯爵領), 幾乎沒進行過以王國為單位的大規模侵略, 導致到了1264年竟然還放著花剌子模不滅...... 至於金帳更慘,大汗比較像是讓這12萬大軍充軍伊犁(Ili行省) 而不是讓他們替蒙古帝國開疆擴土, 金帳大軍在滅掉當地政權後,由於週邊省分都是伊兒汗國的地, 以致這12萬蒙古鐵騎不是龜在伊犁一省, 就是充當伊兒汗國的小弟,在伊兒汗國往南進軍時(小規模的侵略)派出援軍. 1264年,愛好和平的蒙古人: http://ppt.cc/GauD 阿茲特克的情形也是差不多,他們在伊比利上岸後只拿下一個葡萄牙, 即使手上有20萬大軍,即使週邊一堆未簽下和約的國家, 阿茲特克入歐十年仍舊在葡萄牙按兵不動...... 總結來看,過往有能力席捲地圖大半的侵略者們失去了鬥志, 算是目前這局發現最嚴重的Bug. 5.(新增) 新版本出現在橫死者肖像下方的紅骷髏圖示, 不限於因暗殺致死者, 若此人在戰場上遭敵將討取,或是被某國國君處決,或是枉死獄中, 系統都會指示出凶手的下落. 6.(新增) 與基督教君主類似,印度三教君主能藉由聯姻與暗殺操控繼承權, 因此基督教君主篡奪他國女主領地與頭銜的三角公式: A.君主想辦法與未婚女主結婚(或想辦法讓具繼承資格的太太坐上大位) B.在與女主生出長子後立即暗殺女主,讓長子拿到母親手上的爵位 C.之後弄死剛坐上大位的長子,這時他的領地與頭銜會落到玩家手上. 也適用於印度君主,即使太太是其他王國的附庸公爵, 玩家在執行上述三角公式後,也能強制將太太持有的領地劃歸己有. ---------------------------------------------------------- 新增9個成就翻譯(皆得在鐵人模式下完成): 1.The British Raj 君主在信奉印度三教的情形下統治不列顛尼亞帝國. 2.Beyond the Indus 非印度宗教君主成功取得印度王位或帝位. 3.My Very own Subcontinent 統一印度三大帝國且執行"成為傳說中的轉輪王(Become Samrat Chakravartin)"決議. 4.Kali Maaa 信奉印度教並選擇尊奉時母(Kali)為主神的玩家, 成功以特殊決議將俘虜的國王或皇帝獻祭處死. 註:印度教君主若在6大主神中選擇遵奉Kali, 在舉行宴會時會有個選項讓玩家進行血祭, 玩家可選擇獻祭大象/奴僕/俘虜, 但印度教的俘虜獻祭要的是他的血, 俘虜有可能在取血後生存下來, 而不像阿茲特克100%必死. CK2印度教的6大主神及其影響(主神與流派是分開的): A.濕婆(Shiva) 武力+1 外交-1 B.毗濕奴(Vishnu) 外交+1 武力-1 C.梵天(Brahma) 謀略+1 理財-1 決議第四項可換到下一頁 D.時母(Kali) 武力+1 學問-1 宴會有機會獻祭囚犯與俘虜 E.象頭神(Ganesha) 學問+1 謀略-1 F.恆河女神(Ganga) 理財+1 武力-1 5.I can see its Stripes 玩家成功讓君主親自獵殺老虎. 6.Great Indian Sultanate 穆斯林Rajastan皇帝成功讓印度全境省分皈依伊斯蘭教. 7.Saint Thomas's Dream 玩家扮演印度領域的國王或皇帝,順利讓全印改宗基督教. 8.What Schism? 印度三教君主成功讓羅馬與君士坦丁堡改信此君尊奉的國教. 9.Red Sea Resort 印度三教君主成功讓麥加改奉國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10.12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aradox/M.1396013845.A.175.html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2:02)

03/28 22:15, , 1F
關於Kali Maaa那achievement 代表印度教有把人獻祭的選項?
03/28 22:15, 1F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2:37)

03/28 22:20, , 2F
沒用過幼子全領制,請問"玩家能在幼子全領制下指定賢能的
03/28 22:20, 2F

03/28 22:20, , 3F
年長王子來繼承整個王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03/28 22:20, 3F

03/28 22:30, , 4F
佛教有ambition可以戒除不好的trait 比如戒貪吃 戒殘忍
03/28 22:30, 4F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2:43)

03/28 22:39, , 5F
感謝分享 不過 婆羅門管寺廟 剎帝利管城堡 這邊有誤
03/28 22:39, 5F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2:46)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3:01) ※ 編輯: Comartin38 來自: 114.34.110.129 (03/28 23:12)

03/28 23:17, , 6F
感謝板友指教.關於幼子全領制,由於預設分封制會讓國家
03/28 23:17, 6F

03/28 23:17, , 7F
分裂,初期只能用幼子制維持國家統一(但若老年突然得子
03/28 23:17, 7F

03/28 23:19, , 8F
就麻煩了)而佛教與耆那教允許玩家任選繼承者,因此可以
03/28 23:19, 8F

03/28 23:21, , 9F
利用這個規則漏洞來規避幼主繼位的麻煩.
03/28 23:21, 9F

03/28 23:22, , 10F
關於種姓與領地的問題,的確是如csdcy板友所言,
03/28 23:22, 10F

03/28 23:23, , 11F
已修改行文,原本的意思是要表達印度教徒厭惡拿錯領地
03/28 23:23, 11F

03/28 23:24, , 12F
的任何角色,以及任何不具種姓的統治者(連冰島伯爵都
03/28 23:24, 12F

03/28 23:25, , 13F
被印度教徒討厭是哪招?)
03/28 23:25, 13F

03/29 00:11, , 14F
就異教徒吧
03/29 00:11, 14F

03/29 00:34, , 15F
印度教徒對沒種姓的異教徒觀感減成有一項是Lower Caste
03/29 00:34, 15F

03/29 01:42, , 16F
推 順便問一下 佛教聽說有轉生 是真假
03/29 01:42, 16F

03/29 18:01, , 17F
http://ppt.cc/96sS 轉生的trait
03/29 18:01, 17F
※ 編輯: Comartin38 (114.34.110.129), 03/30/2014 09:07:18

03/30 09:08, , 18F
剛剛內文已作部份修改與補充
03/30 09:08, 18F
文章代碼(AID): #1JDNiL5r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