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 漱石客、迎薊子、識壺公

看板Palmar_Drama作者 (非也)時間15年前 (2008/10/02 15:15), 編輯推噓18(1806)
留言24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漱石客 《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 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 ,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 其齒。」 孫楚不小心講錯一句話,居然能拗回來,而且「洗耳」 還暗用了許由的典故,不但機智,並且顯示他嫻熟掌故 ,難怪「枕流漱石」會成為名句。而且有了「洗耳」的 典故,「枕流漱石」也就專門用來形容隱逸之士清高不 同流俗的風骨。 後世也很多人用「漱石」為自己取字號。比如大家最為 熟悉的日本文豪夏目漱石便是。 看漱石客這個名字,本當是與世無爭的隱逸之士,沒想 到一出場就趕上了孽角的便當列車…… 二、迎薊子、識壺公 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關內昔分袂,天邊今轉蓬。驅馳不可說,談笑偶然同。 道術曾留意,先生早擊蒙。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長嘯峨嵋北,潛行玉壘東。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 髮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望雲悲轗軻,畢景羨沖融。 喪亂行仍役,淒涼信不通。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杜老先生這兩句話隱含兩位仙人的名字。 《後漢書‧列傳‧方術第十》 薊子訓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陰宛句。有 神異之道。嘗抱鄰家嬰兒,故失手墮地而死,其父母驚號怨 痛,不可忍聞,而子訓唯謝以過誤,終無它說,遂埋藏之。 後月餘,子訓乃抱兒歸焉。父母大恐,曰:「死生異路,雖 思我兒,乞不用復見也。」兒識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 ,母不覺攬取,乃實兒也。雖大喜慶,心猶有疑,乃竊發視 死兒,但見衣被,方乃信焉。於是子訓流名京師,士大夫皆 承風向慕之。 這位薊子訓,拿人家的小孩來玩,故意把人家小孩玩死之後, 再讓小孩復活,一死一生,拿人家的生命開玩笑,真的是別人 的小孩死不完?不過這種術法當時覺得很神奇,畢竟連後世的 人都不相信有誰真的可以操控生死,王羲之還說:「一死生為 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而這位仙人卻可以拿人家的生死來開 玩笑,無怪乎會「流名京師」了。 某個姓麻倉的怪物因為是動漫人物就不列入討論了……←聽說這裡可以開燈 同樣在《後漢書‧列傳‧方術第十》: 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 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 樓上識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 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 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 約不聽與人言之.後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 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 別。」長房使人取之,不能勝,又令十人扛之,猶不舉。翁 聞,笑而下樓,以一指提之而上。視器如一升許,而二人飲 之終日不盡。 這個故事影響到後世遊仙傳奇的敘事模式,也產生了「懸壺濟 世」這句成語。後世《封神演義》記述姜子牙在朝歌賣卜,那 門上對聯是「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姜子牙自己的解釋 ,是捻指能算過去未來之事,謂之袖裡乾坤;壺中日月長,指 的是有長生不死之方。事實上這是明代道士借小說為道教做宣 傳的說法。 杜老先生這首詩,是他早年也曾醉心於遊仙生涯的鐵證。他所 說的「司馬山人」名叫司馬承禎,是玄宗朝有名的道士。玄宗 兩個妹妹金仙公主跟玉真公主,都拜在司馬承禎的門下為女道 士。杜甫早年跟著李白遊梁、洛,也受到李白的影響,跟道士 交往,還差點跟著李白受「道籙」。從杜甫後來寫給李白的信 來看,他對當時錯過這個機會一直有點遺憾,不然唐代的詩仙 就不只一個了。 迎薊子、識壺公跟前面的漱石客,應該都是屬於隱逸之流。但 是不知道為什麼偏偏都趕上孽角的便當列車…… -- 《施氏食獅史》 趙元任 ┌──┐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 │施石│ 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 │氏室│ 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 └──┘ ,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試釋是事。 ψ 非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44.5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63.13.144.5 (10/02 15:22)

10/02 15:21, , 1F
完全莫名奇妙的三個人= =
10/02 15:21, 1F

10/02 15:43, , 2F
還先拍匾額我以為甚麼高人 結果不過是出來獻頭的
10/02 15:43, 2F
好像很多名字很有梗的人物都死很快……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63.13.144.5 (10/02 15:50)

10/02 15:57, , 3F
專業..
10/02 15:57, 3F

10/02 16:04, , 4F
嗯阿 還在想說又是哪個組織的 直到看到孽角出來就笑了 :p
10/02 16:04, 4F

10/02 16:09, , 5F
可能是黑暗兵法,公子獻頭
10/02 16:09, 5F

10/02 16:15, , 6F
可惜了三個好名字~~推
10/02 16:15, 6F

10/02 16:27, , 7F
10/02 16:27, 7F

10/02 16:30, , 8F
秒殺
10/02 16:30, 8F

10/02 16:30, , 9F
這麼早領便當幹麻還用這好典故???@@
10/02 16:30, 9F

10/02 16:33, , 10F
推一個啊~
10/02 16:33, 10F

10/02 17:05, , 11F
這些梗居然用不到5分鐘...
10/02 17:05, 11F

10/02 18:11, , 12F
這麼雜的場景....竟然還取名字阿
10/02 18:11, 12F

10/02 18:13, , 13F
意思就是連這些退隱的人都被孽角拿去啃了= =||..
10/02 18:13, 13F

10/02 18:47, , 14F
我比較想問繫鈴人這名字到底從哪來的= =
10/02 18:47, 14F

10/02 19:03, , 15F
解鈴還須系鈴人﹐其實系鈴人已經說的很白了﹐你們要找的
10/02 19:03, 15F

10/02 19:04, , 16F
兇手是我同伙﹐可那三隻學海無涯的還是傻傻被牽去找孽角
10/02 19:04, 16F

10/02 19:05, , 17F
他們在學海無涯的學分可能是倒數的XD
10/02 19:05, 17F
順便來補充一下。 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在眾日,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 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 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泰欽禪師(後世又稱法燈禪師)是清涼山文益禪師(南唐中主李 璟賜諡為『大法眼禪師』,所以後世又稱為法眼文益,是『法眼 宗』的開山祖)的徒弟,因為性格比較豪邁,不大理會戒規,所 以他的同學們都不大看得起他。但是文益卻單單器重他。 有一天文益問眾人:「老虎脖子上的鈴鐺有誰能把它解下?」大 家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泰欽剛好來到,文益又拿同樣的問題問他 ,泰欽便回答:「當初把它繫上去的人能解下。」 這是設詞譬喻,以虎項金鈴比喻心頭的貪嗔煩惱,要如何解脫覺 悟?泰欽的回答正是說,貪嗔煩惱都是自找,只有自己想通,一 念頓悟,方能解脫。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202.159.132.66 (10/03 00:30)

10/03 00:34, , 18F
好文推
10/03 00:34, 18F

10/03 01:29, , 19F
好文推!!!
10/03 01:29, 19F

10/03 09:25, , 20F
總覺得第2個死的那個的偶頭是憶X年改的.....Orz..
10/03 09:25, 20F

10/03 14:17, , 21F
10/03 14:17, 21F

10/03 14:25, , 22F
其實這一段還滿重要的,可說是為有三部的神州系列作結,
10/03 14:25, 22F

10/03 14:26, , 23F
更是為神州三標題「天罪」破題,所以霹靂的官方英文譯名是
10/03 14:26, 23F

10/03 14:28, , 24F
「天罪」:「THE LAST SIN」用西方宗教代表原罪的"SIN"代表
10/03 14:28, 24F
文章代碼(AID): #18v7KCqV (Palmar_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