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PSY ]
討論串[徵求] 「遭受親密伴侶暴力對待者」訪談對象
共 3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hitienpumei (25歲生日快樂!)時間14年前 (2009/12/15 17:5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感謝這位版友對我研究議題之認同,很開心 ^^. 會選擇這樣的議題做研究,一方面除了所學、興趣之外也是因為最近這樣的議題. 實在太常在新聞中出現,可是目前台灣對於這樣兩性中暴力之情形研究較多是. 針對婚姻中的婦女,未婚的族群則較少著墨,因此引發我研究的興趣!. 您說提到的寬恕概念我本來也是不太清楚,不
(還有465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hitienpumei (25歲生日快樂!)時間14年前 (2009/12/16 21:28),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創傷除了主觀感受之外,也會有一些外在表現出的行為,作為是否受到創傷之依據. 就像一個常見的心理學名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創傷後壓力疾患通常在創傷事件發生的三個月內出現,但也可能在事發後數個月至數年. 延遲發作(delay o
(還有490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funnyxo (~XO~)時間14年前 (2009/12/25 16:59),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我到覺得原PO舉出PTSD只是作為一個例子,用以解釋創傷的症狀跟情緒。. 但PTSD也只是創傷後的病症解釋之一,不應該作為創傷的整體解釋。. 創傷的定義的確因人而異,每個人對於相同的事件所引發的知覺感受不同。. 分手亦會是一個創傷,不一定需要的被性侵或暴力行為對待才符合創傷。. 也許有些人分手後沒多
(還有221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