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活動紀實|7/7《紅書:讀者版》深度論壇

看板PSY作者 (Less is More)時間8年前 (2016/07/08 18: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活動紀實|7/7《紅書:讀者版》深度論壇】 圖文連結:https://goo.gl/Vdequ2 「我對你們吐露的這些歲月,我追尋內在圖像的那些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其他 一切都源於此。我整個生命就是闡釋那爆發自無意識的謎,如河流般淹沒了我,威脅要擊 潰我。但包含了一切的神祕開端,始於當時。」 以「閱讀《紅書》:重獲靈魂的本質」為題的《紅書:讀者版》深度論壇,心靈工坊總編 輯王桂花即以榮格在1957年對創作《紅書》的回應為開場,適逢心靈工坊十五週年與出版 業萎縮交錯之際,展露為出版好書,以社會企業的態度,不惜奮力與堅持,就像榮格為了 追尋靈魂,面對個人夢境與靈魔的勇氣。 *** 呂旭亞老師以敘述自己在蘇黎世學習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生活紀錄為開頭,像呼應榮格創作 《紅書》前後那段幽暗晦澀的時空背景:於38-39歲時與佛洛依德決裂,又遭逢內外在生 活重大變故。 在1913年底,他便以積極想像的方式,在清醒時關掉意識,讓無意識內容浮現,寫成「黑 書」,算是《紅書》第一層次幻想的紀錄。之後騰寫在紅色書皮大開本的羊皮紙上,加上 其對幻想的解釋與擴大、圖像描繪、打字修潤,稱做「新書(Liber Novus)」也就是《 紅書》,這是第二層次的一個解釋學實驗、擴大與反思。一般人可能僅僅只做到夢境的紀 錄,但榮格強迫自己更要對記錄的內容進行分析,將心靈現象客觀化。 呂提醒《紅書》無需逐頁閱讀,隨意翻閱而與內容有心領神會之際,感受那神祕、美麗、 詩意,因為不確定的道路是通往深度潛意識的道路;通往個人的低處,體驗榮格所說「只 有在那裡(低處),我們才可以獲得關於我們自己的明確知識。」 *** 「『乖』是我的陰影,也是我的光明」鄧惠文醫師以自己與靈魂的對話做為開場,在現場 笑聲中開始分享靈魂、欲求與阿尼瑪的議題。 當個人從時代靈魂轉向往深處靈魂時,挖掘自己深處,孤獨似乎不可免。從過去與一位思 覺失調症女個案聊愛情為例,提到若有人希望證明榮格瘋狂與否來決定是否閱讀《紅書》 ,或許只是對自己是否會瘋狂、面對靈魂而感到恐懼。榮格曾說「其實他的靈魂是在世事 與他人之中,但盲目的抓住世事與他人,卻抓不到其中的靈魂。」那驅動也許只是恐懼。 談到阿尼瑪時,或許區分男人與女人是過於簡化的方式,因為榮格提到「身為一個男人, 你並沒有靈魂,因為它在女人中;身為一個女人,你並沒有靈魂,因為它在男人中。但是 如果你成為一個人,你的靈魂就會到來。」 最後提到愛,如果未能察覺衝突發生在內,就會向外對抗他人。「如果一半的人有錯,那 麼每個人都有一半的錯」,或許能夠不把壞的東西切割而只保留好的,而是接納與融合, 可能是更高層次。 *** 現場幾個提問都相當深刻,其中一位曾用180天,每天創作15分鐘圖畫與記錄夢境的民眾 提問,如何對自己的圖畫與夢境有更深的理解。這問題經主持人王桂花總編輯擴大,也試 問每個人要如何創作自己的《紅書》。 呂旭亞老師與鄧惠文醫師都認為,榮格的《紅書》並非提供解答的道路,而是他個人追尋 靈魂的旅程記錄。或許不能提供閱讀的民眾任何解答,但當一個人願意留多點時間給自己 ,與自己對話,做畫與記錄夢境這些相對於社會現實的「無用之事」,其實就是更誠實面 對自我的方式,也是照顧自己的開始;如果需要更進一步的理解,理性與知識上的學習就 變成必要的功課。 在這颱風侵擾的夜晚,感謝仍有許多與會者不畏風雨的出席,願各位學習豐收,身心平安 與寧靜。 . 《紅書:讀者版》深度論壇 【榮格論壇】閱讀《紅書》:重獲靈魂的本質 主講:呂旭亞、鄧惠文 主持:王桂花 時間:7月7日(四)晚上7:00-9:30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81.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M.1467973540.A.A94.html
文章代碼(AID): #1NVt-agK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