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有關認知心理學的考題

看板PSY作者 (草)時間9年前 (2014/11/06 17:25), 9年前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對於認知心理學的申論題一直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去寫,上課也請教過老師之後,自己試 著寫了,但總覺很不順...想跟板友討論一下,麻煩了! 台大103 認知發展 3. 學生在課堂聽老師講課抄筆記是台灣的常見上課方式,請你以人的認知特色討論這種 學習的利弊。 (1)你認為好的或有效的學習判準是什麼? 要判斷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可以從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或是學生在使用 此學習方法時對所學內容的注意力等多層面來看。比如從記憶力方面來說,使用再認測驗 測試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正確率,可以了解學生是否有記住課堂內容。 (2)你根據那些認知特色或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作為判斷學習方式利弊的證據?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具有後設認知的能力,可以知覺、監控自己的認知系統。根 據這個發現,可以知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使用自己的記憶力去記住 課程重點或者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在課堂內容上→接下去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結尾QAQ (3)請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為何這種方式是比較有效或無效的學習? 有效:邊聽老師講課邊抄筆記可以集中注意力放在筆記上,複習課堂內容。 無效:在邊聽邊抄的過程中可能沒有理解內容就抄在筆記上(沒有進行精緻化複誦) (4)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你覺得比較好的教學方式是什麼?老師與學生的任務是什 麼? 在課堂時針對課程內容相互討論。老師可以先講解大略的內容,然後和學生一起討論 。這種方式可以讓老師在討論過程中了解到學生是否有真正理解課程,而學生也可以就不 懂的地方提問,直到真正了解為止。 老師任務:監控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並負責將學生的問題釐清和解答。 學生任務:注意並理解在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對於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精緻化複誦, 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 對看到這裡的板友先說聲謝謝了,之前有問過老師針對這種應用的申論題該怎麼去寫 ,老師是認為可以先用一般的陳述然後搭上認知的專有名詞,但是要把認知的專有名次插 在句子裡面真的有點困難(感覺句子變的怪怪的),想問一下大家對於這類的題目是怎麼思 考的? -------------------------------------- 昨天有和朋友討論了一下,她也說列點會比較清楚也比較好解釋。謝謝s大的指教,我 會再嘗試去寫寫看。可惜認知通常都是上學期的課,沒有旁聽到QAQ 關於C大的問題,我自覺我第一題的部分沒有寫得很好,應該是會先寫這樣(如下) 判斷學習有沒有成效就是要去測試學生有沒有吸收到知識,所以考試大致上可以去判定學 生使用這種學習方式有沒有效。考試的時候會牽涉到學生對於知識的記憶力、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等等認知功能。 然後再來列表去解釋舉例上述所說的功能這樣。(這邊目前還須努力OTZ) 不過其實有再想說有需要寫這麼多嗎,因為這一大題總共是15分,也就是說每一小題 大約4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20.9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SY/M.1415265948.A.ED8.html

11/07 18:19, , 1F
我覺得認知是個特別難抓老師口味的科目 建議旁聽
11/07 18:19, 1F

11/07 18:19, , 2F
其他的大原則是概論之後要條列點 當作自己在寫科普
11/07 18:19, 2F

11/07 18:20, , 3F
如果你覺得插入term很怪 就再簡短扼要解釋term
11/07 18:20, 3F

11/07 22:06, , 4F
圈外人.只是對於(1)的答案覺得有趣.所以有效學習的評斷標
11/07 22:06, 4F

11/07 22:08, , 5F
準是"記憶準確度的高低". 更重要(或說更高層次?)的學習成
11/07 22:08, 5F

11/07 22:08, , 6F
校判準反而沒舉例.系統組織能力?邏輯思辨能力?這些呢?
11/07 22:08, 6F
※ 編輯: kusano0215 (61.230.120.92), 11/08/2014 09:42:50

11/17 00:07, , 7F
請當做一分一行去寫
11/17 00:07, 7F
文章代碼(AID): #1KMpwSxO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