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新聞-心理健康司喊卡!諮商師全聯會:遺憾

看板PSY作者 (Tristan)時間11年前 (2013/07/28 12:56), 編輯推噓2(2015)
留言1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正式掛牌!然而,衛生福利部的組 織與先前規劃略有落差,原本依規劃應獨立設置的「心理健康司」,轉與口腔健康合併, 成立「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對此結果,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修慧 蘭表示相當遺憾。 根據調查 台灣民眾普遍對生活滿意度低 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健康,指的是身心靈的平衡,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 等。根據2010年美國蓋洛普民調機構調查各國民眾的「幸福程度」,發現台灣受訪民眾有 64%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待加強,有14%的人覺得生活痛苦。無獨有偶,國內遠見雜誌2012公 布民眾的快樂程度,也發現數據逐年下降。 台灣民眾心理健康狀況可從社會事件窺見一二,包括情殺案件數逐年增加、家庭暴力十年 來暴增10倍,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表示相當憂心。林萃芬表示, 即使數據反映台灣民眾普遍不夠快樂,政府對民眾心理健康的態度並非事先預防,而是偏 向事後補救。 心理健康 應從事後補救轉為事前預防 林萃芬建議,如果政府對心理健康的政策由補救性的治療轉為預防性的諮商,才能避免悲 劇一再發生。台灣社會中,心理諮商風氣並不盛,甚至有時會引來異樣眼光,可能是影響 政策態度的原因之一。然而,根據美國自然雜誌統計,5成以上美國人在人生路上遭逢巨 大創傷,需要接受心理諮商治療。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身體健康,民眾切勿對心理諮商有錯誤認識,導致有需求時不 敢求助。此外,政府態度也相當重要。林萃芬代表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出呼籲,希望 政府能夠落實三級心理照護,包括:初級預防(致力修除引發心理疾病的起因)、二級防 護(著重及時介入處理)、三級防護(努力防止問題復發),讓民眾的心理健康也能受到 全方位的照護。 原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891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http://www.mohw.gov.tw/cht/DOMHAOH/ --------------------------------------- 心理跟口腔還是合併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63.244

07/28 13:16, , 1F
我居然看不懂這一篇在寫什麼......
07/28 13:16, 1F

07/28 15:24, , 2F
諮商界:跟口腔合併很遺憾;從情殺及家暴量推論台灣人
07/28 15:24, 2F

07/28 15:25, , 3F
心理不健康;台灣人要多諮商喔!;政府要落時三級預防
07/28 15:25, 3F

07/28 17:21, , 4F
沒想到還是合在一起了…感覺有點遺憾…
07/28 17:21, 4F

07/28 21:19, , 5F
經過二樓的翻譯,我突然讀懂了!這根本是企業訴求......
07/28 21:19, 5F

07/28 21:20, , 6F
創造需求、請政府補助、請民眾多多消費......
07/28 21:20, 6F

08/24 00:48, , 7F
心理健康,不等於心理諮商啊!通常走到要諮商是因為已經出
08/24 00:48, 7F

08/24 00:52, , 8F
限比狀況了才會去諮商。這就是為什麼要推三級及心理健康司
08/24 00:52, 8F

08/24 00:53, , 9F
需要獨立的原因啊!初級預防做的好,就像生體衛生習慣養好
08/24 00:53, 9F

08/24 00:55, , 10F
就比較不需要看醫生同樣的道理,就不需要到二級的防護(找
08/24 00:55, 10F

08/24 00:56, , 11F
諮商師、看精神科醫師啊!
08/24 00:56, 11F

08/24 00:59, , 12F
猶如成立衛生署,不是要推廣大家去看醫生,而是保護民眾健
08/24 00:59, 12F

08/24 01:00, , 13F
康,心理健康司也不要是大家或政府去看心理師啊!有很多東
08/24 01:00, 13F

08/24 01:01, , 14F
西或方案的推展,反而可以減少看諮商師啊!
08/24 01:01, 14F

08/24 12:03, , 15F
樓上推文真長,你大概沒看到文中"預防性的諮商"幾個字
08/24 12:03, 15F

08/24 12:05, , 16F
那就是發言人所謂"初級預防"的方式之一
08/24 12:05, 16F

08/25 04:12, , 17F
請注意推文行數
08/25 04:12, 17F
文章代碼(AID): #1HzAHxCs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