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改變的五個階段

看板PSY作者 (ya)時間12年前 (2012/08/15 00:01),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上轉貼自 http://lovelifelonglearning.blogspot.tw/2012/01/blog-post_04.html 你在哪個階段?》改變五階段 心理學家研究出人類改變過程的五個階段模式。 這些模式是現實狀況的概述,實際上人們和環境的互動, 可能交織出更複雜的組合。 從身旁的的觀察,大家通常在這些階段中搖擺不定,在某特定時刻, 可能不止一種行為模式。藉由這個模式,可以對改變的過程有更多的了解, 以此為引導,評估自己正處於哪個階段。 一、思考前期 這是你開始感到不安的階段—你開始感到不舒服, 這也是改變的契機。 在這個時期,你不一定真的想要改變,也沒有任何具體計劃成形。 你覺得有些事情不對勁,但不一定知道錯在哪裡。 針對自己的困擾,你尚未理出頭緒,也沒有找出解決方法,更別說是實際行動。 反之,你只覺得自己正經歷了低潮,或是必經的不安和挫折時期。 在這個階段中,「改變」還是個模糊、遙遠、不太可能的抽象概念。 從你抱怨某事很麻煩、希望情況可以快點改變的方式,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忽略這種不對勁的感覺,或只試著分散注意力,那麼, 這個時期可能無限延長,無法進入下一階段。 二、思考期 到了這個時期,你已經了解到自己出了問題,而且開始思考問題所在、 自己有沒有辦法等等。 此時你還是不想改變,但開始在拒絕改變、有所行動間勘酌。 你常常為了要不要採取行動而掙扎不已, 懷疑自己是否有改變的能力,因而心情憂鬱不定。 你和自己的對話的方式,透露出改變是必要的, 但是你還沒有付諸行動的勇氣。 在這個階段, 會常說:「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我得做點什麼,我真痛恨自己還是……」 以及「我應該要……」這些敘述當中, 發現本時期最重要的兩個特質,是不確定和猶豫不決。 這些慣性的陳述還包含:「可能要去做很多事,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了。」 「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成功;搞不好根本不需要改變,我也可以度過難關。」 「我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半途而廢,為什麼要大費周章開始,然後最後又放棄呢?」 還有,「不然,改天再說好了。」 三、準備期 當改變成為勢在必行的事實,你開始採取一些必要的步驟,這時, 你就邁進準備時期了。 即使你的行動是暫時的,或是你仍然習慣有所保留,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積極活躍的階段。 你開始蒐集資料,上網找詢課程,想要重回學習時光。 你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程,騰出時間, 開始以改變為前提來思考和行動。 這時候的你會說:「我要這麼做。」 然後確定時程,例如,「我即將從2012年開始改變。」 在這個階段,人們已經確定,做出改變的承諾。 四、行動期 在這個階段,所有人都可以明顯感覺到你的改變。 改變已經完全融入你的生活。 在改變的過程中,你會和支持你的人,建立深厚且相互依存的情感。 五、維持期 歷經上一階段改變的混亂後,接著到來的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時期。 維持,雖然聽起來有點單調,卻是改變過程中最重要的部份。 因為此時你將盡所有努力,來「鞏固」這新的改變。 這是個一切趨於穩定的階段,改變已經深入影響你的生活。 你花越多時間來維護和堅定你的新習性,一切就能越快定型。 沒多久就可以到達一個怡然舒適的狀態,用全新的習性運作你的人生。 觀察身旁的人,有80%想改變的人都停留在準備期, 訂下新年新希望的目標之後,過著一樣的生活, 明年的這個時間點,又把去年訂的新年目標再訂一次, 不斷再訂目標,而沒有進到下一個階段「真正有所行動」。 而進入行動期的20%,可能又只剩下不到5%是會維持下去。 即使一開始興致勃勃,大部份的人為改變所做的努力,很快就會被自己的慣性所超越。 因為「改變」是需要投入大量努力,而非常艱苦的過程, 要反抗人的本性,保持原狀、執著舊的觀念、舊的方法、 選擇容易好走的路。 養成壞的習慣很容易,在一開始有壞習慣就要警覺,戒除壞習慣; 養成好的習慣不容易,一旦養成就要維持。 在行動期,要看到改變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久,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有行動,但無法改變的原因-- 因為改變需要時間,並非短期發生的事件, 不會有短時間魔術般的改變。 你無法為了其他人,或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原因而改變自己。 我在明天再說期XD 提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232.39

08/15 09:25, , 1F
這是很一般化的模式,可以套用在很多狀況.
08/15 09:25, 1F

08/15 09:26, , 2F
可惜有時這就顯得有點籠統
08/15 09:26, 2F

08/15 20:58, , 3F
心理學的理論和理論都有這樣的麻煩,看似有道理,類推有限
08/15 20:58, 3F

08/15 21:02, , 4F
理論給我們架構思考,用在人身上,是需因人而異。
08/15 21:02, 4F
文章代碼(AID): #1GAdPshy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