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在諮商諮詢文之前的問題

看板PSY作者 (choc.)時間13年前 (2011/06/15 02:16), 編輯推噓6(6024)
留言3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插個有點介乎倫理與版務的界線議題: 請問在看板的,有正接受或完成國內外正規臨諮心理學研究所訓練的,可以喊個聲嗎? 會這樣說是今天跟臨床的朋友在聊這件事。 順著 作者 phyche (balance) □ [集思] psy版的諮商諮詢文 這串文章為主,跟其他相關文章的脈絡。 我們暫時收斂目前的版務問題為:PSY版上的諮商諮詢文應該如何進行? 我覺得phyche的定義非常好,請借ref.: -------------------------------------- ※ 引述《phyche (balance)》之銘言: 以ptt的條件 最多最多能做到的只有諮詢 關於"諮詢" 請參考本版此文及相關討論串 293 m 2 9/30 phyche R: [轉錄][問題] 心理治療 coaching vs consultation (引用自己文章應該沒有不尊重原po或抄襲問題@@") 也就是說 我所定義的諮商諮詢文是可以在版上討論跟"諮商"相關議題 │ 文章代碼(AID): #1DyZTtMW (PSY) [ptt.cc] [集思] psy版的諮商諮詢文 │ -------------------------------------- 所以在這點上,我想討論的是諮商諮詢文能夠成立的先決條件。 我的觀點一直是:定位 就是PTT有很多看板,甚至從事類似諮商工作的專業看板也有不少。 會來這個版討論,除了 │ 文章代碼(AID): #1Dyfgl72 (PSY) [ptt.cc] [Talk] 對不起 跟 謝謝 │ imo大在數篇推文中不斷給出的諮商諮詢文心得, 分享了本版的版風如何溫馨適合、見證對他個人的幫助, 還有就是,相信這裡的板友們有較多的心理諮商專業知能對吧? 我不知道,我強烈的覺得對心理學有興趣修過心理學課程、 乃至於接受過完整臨床/諮商心理學專業訓練經過完整全職實習, 這四個都會是截然不同層次的能力。 我覺得在立定一個版規去規範一個討論如何進行前, 我們應該思考,我們目前的看板,是否有能力提供這樣的專業給人家, 還是讓良莠不齊未來可能更加混亂的意見, 造成台灣PTT的使用者對台灣心理學的期待砸鍋? -- 我想我要跟某種類Nazi的學閥純血思維劃分。 我絕對反對要所有板友,在發文前自爆家門、師從與碩論。 我第一種建議可以這樣做:明星駐站制。 一般板友的回復自然照常,要推文的推文要回應的回應, 但應該徵得足夠數量的自願板友,而這些板友的學經歷是我們認可的, (我會建議以 1.臨床諮商研究所在讀中 2.具心理或社工師證照,且現從事相關工作 3.具一年以上機構工作經驗,且現從事相關工作 三擇一的指標) 具這樣指標的板友,我們相信她具有一定的諮商知能, 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直接鼓勵他們以該ID回完整意見的文章。 我並非是鼓勵大家以這樣的意見為依歸, 其他人的意見都不夠好、別說了(我必須承認很可能變成這樣。)。 正好相反:我希望在一個多元的異議化的社群空間內, 有些簡單辨識的自願人士,我們相信他自主回報的專業經歷, 故我們相信,無論我們的討論多麼不周延或多麼的危險 我們這個看板,都有前輩, 有機會指出我們不足的地方,並真正幫助到諮詢者的問題 (就是一個簡單的網路督導的概念) 這是個很幼稚的政見但很可行, 例如避免明星化大頭症,我們可以使用公用帳號、板主轉貼A,B,C駐站專業人員的意見。 希望大家加以激盪。 -- 我自我批判一下,提供一些常見反面的思維, 給大家思考:為何在知道這些思維的情況下,我仍然要這樣主張與徵詢? 1. 心理治療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不一定需要心理專業,甚至意見無分好壞 2. 三折肱成良醫 3. 就像腦力激盪一樣,意見越多,大數法則、就更容易有好意見。 4. 面對諮詢,只需要部分的心理學或諮商知識就夠了,例如XX跟OO課程 我只能說,這是一種責任問題。 一種即使在匿名制看板上,依然對對話保持無盡責任的態度。 希望大家不認同我這個爛解決方法,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問題的確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18

06/15 02:18, , 1F
我有對這問題的不同面向想了兩三個可能方案出來啦
06/15 02:18, 1F

06/15 02:19, , 2F
先丟一個比較有噱頭的,探探水溫
06/15 02:19, 2F

06/15 02:27, , 3F
我很贊同這個想法。如果說在此版沒有得到更有專業知能的回應
06/15 02:27, 3F

06/15 02:27, , 4F
那麼好像去哪裡po諮詢文都一樣了。
06/15 02:27, 4F

06/15 02:28, , 5F
但是徵到人的可能性不知道如何...已經算少了,還要願意熱心
06/15 02:28, 5F

06/15 02:29, , 6F
另,個人也認為是否受過專業課程的訓練,相對補習啦自修啦,
06/15 02:29, 6F

06/15 02:29, , 7F
是差很多的。(考研時有去聽補習班,有時候會不能認同老師講)
06/15 02:29, 7F

06/15 02:30, , 8F
或是敏感度,也不是看看書就能訓練的。
06/15 02:30, 8F

06/15 02:30, , 9F
徵不到人無妨,制度先在,才有人浮水?
06/15 02:30, 9F

06/15 02:31, , 10F
至於跨考與補習的問題我覺得很難定義,畢竟諮商課也
06/15 02:31, 10F

06/15 02:32, , 11F
是很難被當 : P 不如簡單看待一點我想
06/15 02:32, 11F

06/15 02:33, , 12F
見習總有差了XDDD
06/15 02:33, 12F

06/15 02:34, , 13F
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浮出水面 :))
06/15 02:34, 13F

06/15 02:34, , 14F
也好幾個心理系沒這個制度的說 而且基金會也是個見習
06/15 02:34, 14F

06/15 02:35, , 15F
管道 很難說怎樣才算是合格的
06/15 02:35, 15F
※ 編輯: skylikewater 來自: 203.73.6.18 (06/15 02:38)

06/15 05:55, , 16F
老實說這個想法很好,但實行起來恐怕很困難。PSY版畢竟
06/15 05:55, 16F

06/15 05:56, , 17F
不是大版,光要找到有一定心理學學養的版友來撐起具建設
06/15 05:56, 17F

06/15 05:56, , 18F
性的討論就很困難了,更何況是明星駐站.......
06/15 05:56, 18F

06/15 09:22, , 19F
所以我只能推文了!
06/15 09:22, 19F

06/15 09:23, , 20F
就是小天使制度吧
06/15 09:23, 20F

06/15 09:54, , 21F
感謝sky大的分享與整理,但有些部分有所疑慮,待分別回應
06/15 09:54, 21F

06/15 22:55, , 22F
明星只是形容詞啦XDD 嗯YM大解釋成小天使制度很不錯
06/15 22:55, 22F

06/15 22:56, , 23F
可以想像成有不限定主人的一群小天使這樣
06/15 22:56, 23F

06/15 23:05, , 24F
明星駐站(XD)要不要把"現任輔導教師"也納入?
06/15 23:05, 24F

06/15 23:08, , 25F
然後培訓心理師或社工/社工師需有實習或接案經驗(越來越嚴)
06/15 23:08, 25F

06/15 23:09, , 26F
嗯我其實覺得很難定,可能要靠大家投票去通過
06/15 23:09, 26F

06/15 23:10, , 27F
我的想法就是在學中or執業中這樣,但像kmb再次指出的
06/15 23:10, 27F

06/15 23:11, , 28F
其實我們這些討論,都還沒有聚焦在要改變那些地方上
06/15 23:11, 28F

06/15 23:46, , 29F
同意討論尚未聚焦.所以我會很希望版友能定期摘要,以摘要來
06/15 23:46, 29F

06/15 23:48, , 30F
連結大家於不同時空背景或採用不同方式參與之討論內容.
06/15 23:48, 30F
文章代碼(AID): #1DzwLehM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