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Episode. 01 對心理劇的概觀

看板PSY作者 (Metaphor)時間14年前 (2010/04/10 00:0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這是我一邊修心理劇的課程 一邊閱讀 與一邊學習的筆記 摘錄自 我的BLOG 想說也可以與對心理劇好奇與有興趣的人分享 --- 心理劇(Psychodrama)是由J. L Moreno M.D. (1898-1974)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心理治療 方法。 依照Kellermann(1992)對於心理劇所整理的一個定義為 『 心理劇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在其中個案被鼓勵透過戲劇化、角色扮演、繼續自我 呈現,去持續和完成他們的行動。使用口語與非口語溝通,演出了許多場景,描繪了 過去發生的特殊記憶、為未完成的情境、內心戲、幻想、夢、為未來的冒險所做的準 備、此時此地未經預演的精神狀態表達。這些場景若不是接近真實的生活情境,就是 內在心理過程的外化。如果需要,其他的角色由團體成員或無生命的物品所扮演。會 使用到許多技巧,如角色交換、替身… 』 由上述的整段描述,我想是可以提出來有幾項重點做描述的,由於本次只是對心理劇 做一個簡單的概述,其他的內容在後續會加以介紹 1. 心理劇本身是一種心理治療,其與一般以談話為基礎的心理治療(talkative therapy)不同之處在於其強調行動(action)的元素,並不只仰賴語言的素材,同時 強調非語言、身體感覺等。 2. 一般的心理劇課本都會提到心理劇的五項要素,在這裡也約略提到,他們分別為 a. 導演:引導主角展演其生命故事的人,他們通常會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同時也 精熟心理劇的原理,像是角色理論、社會計量等 b. 主角:提供其生命故事於心理劇舞台上開演的人。心理劇與其他治療不同在於 ,其他的治療學派往往會將尋求協助者稱為個案,但心理劇裡面則將其 稱之為主角。 c. 輔角:心理劇的執行往往是透過團體治療的形式來加以運作。所以,對於團體 成員中那些被主角挑選來扮演主角生命故事中角色的人,我們稱之為輔 角。有時候,導演也會邀請主角從中挑選一個人來扮演自己,這樣的輔 角有個特別的名稱,稱之為替身(double) d. 舞台:很簡單的來說,就是進行心理劇的地方,通常是會在團體治療室等地 e. 觀眾: 心理劇在本質上是團體治療,主要是透過針對主角的問題去進行個別心 理治療,但透過主角的故事,可以勾起其他觀眾內心中相似的議題,透 過看劇、之後的分享,來達到療癒的效果 [ 待續 。 ] [ 參考文獻 。] 心理劇的核心:心理劇的治療層面(歐吉桐、韓青蓉、陳信昭等譯)(2008年)。 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2 年) 全文請見 http://donleer.pixnet.net/blog/post/260445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28.124

04/10 16:48, , 1F
04/10 16:48, 1F

04/10 19:09, , 2F
推一下 這本我想看一直沒時間看>"<(好好噢有心理劇的課)
04/10 19:09, 2F

04/15 01:02, , 3F
很棒的分享:) 羨慕有心理劇的課QQ
04/15 01:02, 3F
文章代碼(AID): #1BlqzPy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