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MSI Z790MPOWER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AreL1e5)時間1月前 (2024/03/03 23:35), 編輯推噓9(9018)
留言27則, 12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i.imgur.com/yMzxFz4.jpg
DDR5 超頻主機板普遍看來都比較貴,穩定性也是個值得觀察的問題,更何況也不好買,這 對口袋不夠深,又想玩超頻的玩家可不是件好事,這樣的大環境由誰造成不好說,值得一提 的是微星即將打破這個困境,推出了一款主打 CP 值 (不貴) 的 1DPC 記憶體超頻向主機板 ,名為 Z790MPOWER! Z790MPOWER 是正確的寫法,不是 Z790 MPOWER,也不是 Z790M POWER,是有意為之還是不 小心沒空格,這留待微星自行解說。本篇將會以比較簡單的方式介紹, 讓讀者們了解這款 主機板在 DDR5 以外的硬體設計,為不太重視 DDR5 性能的使用者提供一些參考。 認為擴展性夠用就好 / 又不是不能用的使用者,不妨看下去;認為我可以不用,你不可以 沒有的消費者也不必看下去,因為以下的確只是 B760M MORTAR MAX WIFI 的設計,至於超 頻介紹我們將另有一篇文章進行詳細測試。 超頻主機板的現況 DDR5 超頻和其穩定性一直是使用者的惡夢,就算 INTEL 以 14TH 8000 XMP 作為宣傳,使 用者看起來還是不買單。 板廠為改善 DDR5 穩定性,從 Z690 第一天起就不斷推出新 BIOS 修修改改,使用者更新主 機板 BIOS 已是常規操作了。 硬體上要追求極致 DDR5 性能,板廠往往會選擇推出只有 2 根記憶體插槽的主機板 (1DPC / ONE DIMM PER CHANNEL),而這種以記憶體超頻作為定位的主機板一般都很貴。 近期內首家把這類型的主機板從高高在上的定位降下來的板廠,應該是技嘉的 B650E AORUS TACHYON,但是也沒便宜多少,因為 AM5 本來就不便宜,而且這款主機板有錢也不容易買 得到。 由於 1DPC 的設計,加上定價與定位都比較高且特殊,這種板子一般都是限量販售,廠商大 多不打算長期量產,華碩 Z790 APEX 缺貨時,甚至有店家把價格大幅提高販售。 MPOWER 龍盟做法 目前查詢微星官網,Z790MPOWER 只有在中國和台灣上架,鄰近的香港、或是其他國家都沒 有販售!這張主機板採用 MATX 板型,命名也是相當不同,並沒有分類在微星常見的 MEG / MPG / MAG / PRO 系列中,而是像 Z790 GAMING PLUS 那樣獨立存在於 Z790 產品線中。 微星這張超頻主機板之所以重要,倒不在於能超多少、能保證至少超多少,而是微星有意打 破傳統以來,記憶體超頻向主機板定位定價偏高的習性,而且因為價格比較便宜,長期量產 的難度也比較低。 定價在 NT$ 7590 以 Z790 主機板來說並不算貴,比 REFRESH 的 PRO Z790-A MAX 更便宜 ,微星在定價踏出正確的第一步,雖然筆者認為還是有降價的空間,可是考慮到競品都沒有 同類型的作品,這價格顯然是可以接受的。 主機板的外型設計,除了 2 根記憶體的做法外,基本上就是以 B760M MORTAR MAX WIFI 作 為原型,加入了 MPOWER 的元素。簡單來說,Z790MPOWER 可視為 B760M MORTAR MAX WIFI 的 2 DIMM 版本,而不是 MORTAR II WIFI,就算不考慮那顆外置的 BCLK 晶片。 筆者在 MSI MAG B760M MORTAR WIFI II 的文章中提到,MORTAR II 的晶片組擴充性分配 有進步,如果嚴苛地從這角度來看,這張超頻主機板還有不少進步的空間,也可能是因為微 星一開始並沒有打算推出,但中途又決定要產出的作品。為了控制成本而選擇以現有的產品 再進行改造,而非由零開始重新設計,是相當合理的做法。 換上 Z790 晶片組避開 CEP 限制,和迎合超頻向的 INTEL ME FIRMWARE 是細心的表現,只 針對其晶片組擴展性就失去這款產品的存在意義了。 Z790MPOWER 外觀介紹 UH 收到的 Z790MPOWER 不是台灣已經開賣的零售版,真的是只有一塊主機板,很可惜連最 亮眼的配件"EZ DASHBOARD"都還沒附上。 金屬散熱器上明顯加入 MPOWER 的特色,主要是以文字做為設計語言,大量見到 MPOWER / TIMING / MHZ / VOLTAGES / CLOCK / PROFILES / OVERCLOCKING / MSI / CL 等等字樣, 不過也能讓人一眼就認出,這是微星專為 DDR5 超頻而設的特別版本。 砍掉那 2 根 DIMM 的區域,在 PCB 位置加入了 MPOWER 等字樣,加深使用者對這塊主機板 的印象。 灰色明顯是主機板的主配色,在 PCB 背後的區域淨空 (螺絲孔) 也被改用灰色設計。 無論是這張主機板、B760M MORTAR II WIFI、或是 B760M MORTAR MAX WIFI,官網資料均顯 示 PCB 設計用上 IT150GS 伺服器等級 PCB 材質,板層是 6 而且含 2 倍銅設計。 比起競品以 DDR5 超頻做為主打的極限主機板,Z790MPOWER 所使用的板層數量是最少的, 例如華碩的 APEX (ENCORE) 使用 8 層板 / 技嘉的 TACHYON 使用 10 層板 / EVGA 的 DAR K KINGPIN 使用 14 層板。 UH LAB 針對相關 MSI 主機板 PCB 研究分析後,推論可能是因為 MSI 想推出一片 MATX 和 1DPC 規格的主機板,所以再以 B760 MORTAR 當作原型,設計出一張較平價的記憶體超頻 主機板,但微星沒有相應調整板層至 8 層或更多,也許有考量價格成本控制因素,最終推 出了 Z790MPOWER,但這將考驗微星的主機板記憶體超頻調校能力。 https://i.imgur.com/fOBPwBc.jpg
https://i.imgur.com/X6wUfLU.jpg
https://i.imgur.com/KsW4FEW.jpg
https://i.imgur.com/2eMxFlc.jpg
供電散熱 CPU 供電散熱片的外型與體積看起來與 B760M MORTAR 的十分相似,以巨大的延伸式散熱片 壓制負責核心電壓的 12 顆 75A SPS,這是微星的老本領了。 70A 75A 90A 等不同的供電模組,都是在特定測試環境和負載下的名義值而已,在主機板的 實際應用上不能反映 90A 比 70A 的強 20A,倒是換上更好的散熱設計更實際,例如補上一 根 6MM 熱導管。 https://i.imgur.com/A1oDUFH.jpg
LGA1700 LGA1700 插座通吃三代 CPU (12TH / 13TH / 14TH),且因為配有外置 BCLK 晶片,和微星 特別製作了 BCLK 102.5 模式,讓其支援所有 CPU (包括 12TH / 13TH NONK) 降壓降溫降 功耗同時不降性能的完美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同價位的競品無論是 ATX 還是 MATX,又或著是 2DPC 還是 1DPC,絕大多數 都沒有配備外置的 BCLK 晶片。Z790MPOWER 也用上微星在 REFRESH 系列上使用的新款 ILM 壓桿,尾部成扁平狀。 微星比較高階的主機板型號,例如 MPG EDGE TI MAX,其 CPU 插座中會有一個小孔作用測 量 CPU 底部溫度,這張主機板則沒有,某程度上也是反映定位。 https://i.imgur.com/Hdt8QcM.jpg
https://i.imgur.com/sdnIWY6.jpg
MPOWER DDR5 2 根 DIMM 的設計,是指 CPU 內 2 個記憶體通道各連接至不同的 DIMM 上,使每 1 個記 憶體通道只有 1 根 DIMM,是為 1DPC。 這種設計自然不是 T-TOPOLOGY,也不是 DAISY CHAIN,因為這兩種設計同樣是意味多於 2 根 DIMM。 2 根 DIMM 的做法由於每個記憶體通道的線路完整不用分拆,整體訊號更強,穩定性更高。 微星在官網資料中稱這個設計為 1SPC,ONE SLOT PER CHANNEL,當中的 SLOT 和 DIMM 同 義,也都是插槽的意思。 微星採用單邊扣,特別針對 MATX 板型和使用第一槽位作為 CPU PCI-E X16 的設計,讓使 用者在不拆顯示卡的前題下也能輕鬆拔出記憶體。卡扣雖然位於上方,但微星也同時淨空了 該區域,使用者在拔插記憶體時就不會被針腳插傷。佈線上微星繼續沿用表層 (PCB 兩面) 屏蔽的設計,使用內部走線。 據官網資料顯示 MPOWER 的中文是龍盟,意義在於 MSI 主動與全球各家知名記憶體廠商合 作推出 MPOWER 記憶體,也會與廠商們分享研發資訊,甚至為不同的 DDR5 導入專用的 BIO S 功能。 如果只追求便宜的 1DPC (2 DIMM) 板子,其實也有不少 B760 比 Z790MPOWER 更划算, 那種板子要做到 ~7600 MHz 應該不困難。 微星在 DDR5 的目標據說是保底 8000 MHz,也就是讓更多人無論是否熟悉 DDR5 超頻,都 能輕鬆做到 8000 MHz 且穩定使用。 客觀地說 DDR5 8000 在不少 2DPC (4 DIMM) 的 REFRESH 板子上都有機會做到,這張主機 板更像是把 DDR5 8000 的難度再降低,目標是讓更多人隨時隨地,更容易享受 DDR5 8000 。 https://i.imgur.com/XPQE66z.jpg
I/O 一體式的 I/O 檔板已被預先安裝在 I/O 上。 ‧4 個 USB 2.0 ‧1 個 HDMI 2.1 (4K60) ‧1 個 DP 1.4 (8K60 HBR3) ‧3 個 10 Gbps USB TYPE-A ‧1 個 20 Gbps USB TYPE-C ‧1 個 2.5 Gbps RJ45 ‧1 對 Wi-Fi 6E 天線連接 (SMA) ‧5 個音源孔 ‧1 個 OPTICAL OUT 由於沿用 B760M MORTAR 設計,所以就算這是 Z790 的主機板,也欠缺微星絕大部份 Z790 型號都有配備的 FLASHBIOS 功能 (欠缺相關晶片)。 8K60 HBR3 是 B760M MORTAR MAX / II 都沒有的功能,背後依賴一顆強大的中繼器晶片達 成。 https://i.imgur.com/XndUsYx.jpg
友善設計 ‧EZ DEBUG LED (4 顆 LED 反映不同硬體的開機過程)。 ‧微星以配件形式提供外掛式的 DEBUG CODE 顯示,那個 EZ DASHBOARD 就是一塊小 PCB, 顯示 2-DIGIT DEBUG CODE。 ‧板子上的 CPU 8-PIN 和 ATX 24-PIN,同樣用上實心針腳設計,增加電流負載能力和耐用 性。 ‧JDASH1 5-PIN 是簡化後的版本,搭配 EZ DASHBOARD,提供物理開機鍵和重啟鍵和 CLEAR CMOS 鍵。 根據微星官網資料顯示,B760M MORTAR MAX 和 MORTAR II 上沒有表明使用了實心針設計, 這似乎是 Z790MPOWER 一個明確的小升級,雖然從實物圖片可判定 B760M MORTAR 其實也用 上實心針設計。 完整版的 JDASH (13-PIN) 還支援 BCLK 加減和 JOCFS1 SAFE BOOT 功能、開機、及重啟功 能這都是這張主機板所欠缺,原因當然與 B760M MORTAR 本身就不支援這些有關。 因 5-PIN JDASH1 的特性,EZ DASHBOARD 須接上多個接頭 (JDASH1 / JBAT1 / JFP1),所 以這張主機板便會出現接頭被 EZ DASHBOARD 佔用,導致機殼無法佔用 JFP1 而失去機殼開 機的功能。但只要準備的線材足夠長,以上的都不是問題。 https://i.imgur.com/LJ1d670.jpg
https://i.imgur.com/ADLmf5S.jpg
https://i.imgur.com/PGbMn4M.jpg
https://i.imgur.com/uUHfbDI.jpg
M.2 與 PCI-E 插槽 提供 3 根 PCI-E 插槽和 2 根 M.2 插槽,M.2 插槽上都配備獨立的散熱片和 EZ M.2 CLIP 快拆設計,PCI-E 插槽只有 CPU X16 那一根的卡扣有用上 MSI XL CLIP (有凹槽)。 ‧M2_1 位於 ATX 第 1 槽之上,物理規格支援 2280 / 2260 / 2242,接頭是金屬版本 (從 PCB 背面焊接),其通道由 CPU 提供 PCI-E 4.0 X4。 ‧M2_2 位於 ATX 第 3 槽,物理規格支援 2280 / 2260 / 2242,接頭是金屬版本 (從 PCB 背面焊接),其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 PCI-E 4.0 X4 和 SATA。 ‧PCI_E1 位於 ATX 第 1 槽,物理規格是 X16,用上金屬插槽 (以貼片式固定),其通道由 CPU 提供 PCI-E 5.0 X16。 ‧PCI_E2 位於 ATX 第 3 槽,物理規格是 X1 (不開口),用上普通黑色插槽 (從 PCB 背面 焊接),其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 PCI-E 3.0 X1。 ‧PCI_E3 位於 ATX 第 4 槽,物理規格是 X16,用上普通黑色插槽 (從 PCB 背面焊接), 其通道由 Z790 晶片組提供 PCI-E 4.0 X4。 PS. ‧標準 ATX 板型支援最多 7 槽 PCI-E,MATX 板型支援最多 4 槽 PCI-E,兩種板型每槽位 置相同。 ‧因應 Z790 晶片組的特性該 PCI_E1 應該支援 X8+X8 的配置 (B760 不支援)。 ‧兩根 M.2 插槽在 2242 與 2260 之間有 1 顆黑色軟墊作為 SSD 底部的支撐。 ‧M2_2 支援 SATA SSD,但會禁用 SATA_8。 https://i.imgur.com/ltASPqd.jpg
https://i.imgur.com/GZ7lqsL.jpg
SATA 6 個原生的 SATA 的設計在 B760 晶片組上是無法做到的,所以 B760M MORTAR 才用上額外 的 SATA 晶片,透過 PCI-E 通道換取更多 SATA (B760 只支援 4 個)。 可是微星仍然保留使用那顆額外的 ASM1061 晶片,以提供其中 2 個 SATA,這可看為微星 的確用上 B760M MORTAR 的設計,也沒有跟據 Z790 晶片組的特性作調整 (Z790晶片組支援 最多 8 個原生 SATA)。 成本上,使用額外晶片當然會比晶片組原生方案來得更高。 我們可從另一點看出微星雖然用上 B760M MORTAR 的晶片組擴展方案,卻沒有拿掉一些應該 可省掉的晶片,例如 SATA_8 上的 ASMEDIA ASM2480B PCI-E 4.0 X2 通道切換晶片。 在 Z790 晶片組上,原生 SATA 所在的 HSIO 同時與 PCI-E 通道重疊 (二選一),可是在 B 760 晶片組裡 SATA 所在的 HSIO 卻禁用了 PCI-E 通道 (只能選 SATA),所以在 B760 主 機板上這 4 個獨立的原生 SATA 不能被換作提供 PCI-E 通道以連接其他東西。當板廠要為 M.2 插槽提供 SATA SSD 支援時,就不得不借助 PCI-E 通道切換晶片,把 B760 晶片組的 原生 SATA 切過去給 M.2 插槽使用。 可是在主機板上我們同樣發現這顆 ASM2480B 晶片沒有被砍掉,加上 Z790 晶片組的 8 個 SATA 同時可被調整為 PCI-E 通道,也就是不必使用額外晶片來提供 SATA SSD 支援,所以 到底是微星忘記縮料,還是微星認為第三方方案 (額外晶片) 更可靠? https://i.imgur.com/pFyPgoE.jpg
https://i.imgur.com/UDumddr.jpg
前置 USB 與其他擴充接頭 ‧前置 TYPE-C 是 10 Gbps 規格,前置 19-PIN 是 5 Gbps 規格 (支援 2 個 TYPE-A)。 ‧2 個 USB 2.0 9-PIN 作為前置連接。 ‧ARGB 3-PIN (V2) 有 2 個,分別位於 PCB 右上方和 PCB 下方;RGB 4-PIN 只有 1 個, 位於 PCB 的左下方。 ‧關於外置 THUNDERBOTH 接頭,微星沿用 B760M MORTAR MAX 而非 B760M MORTAR II 的做 法。 B760M MORTAR II 雖然提供了最新的 17-PIN JTBT_U4_1,可是因為 B760 晶片組的 PCI-E 4.0 通道數目有限,第 2 根 PCI-E X16 插槽只提供 PCI-E 3.0 X4 通道,也就無緣使用 A SMEDIA ASM4242 等級的 40 Gbps USB4 因為須佔用 PCI-E 4.0 X4。 Z790MPOWER 與 B760M MORTAR MAX,第 2 根 PCI-E X16 插槽的通道都是 PCI-E 4.0 X4 , 只是沒有改用新 TBT 接頭,而是繼續沿用在 B760M MORTAR MAX 上的 15-PIN JTBT_1 舊接 頭。 不過微星其實並沒有公開指出只有新的 17-PIN 才能支援 GEN4X4 40 Gbps USB,可能少 2- PIN 的舊接頭,也可以透過一些手法提供 GEN4X4 40 Gbps USB 支援。 https://i.imgur.com/ocjJRlB.jpg
https://i.imgur.com/F6QBTQQ.jpg
https://i.imgur.com/7T7BTYp.jpg
主機板拆解介紹 I/O 檔板的背面含有軟墊,VRM 散熱片底下的導熱貼有深刻的壓痕,反映下壓力良好。 https://i.imgur.com/l9QSVf0.jpg
PCB 裸板 PCB 有 MPOWER 獨有的灰色圖紋,24-PIN 與記憶體插槽之間的空間在移除所有散熱片 後更為顯眼。 https://i.imgur.com/A320g4i.jpg
12+1+1 DUET RAIL 電源系統 CPU EPS 採用 2 個 8-PIN 輸入,再搭配 1 個輸入電感,整體 CPU 供電設計為 12 + 1 + 1,分佈為上 6 + 1 左 6 + 1。 12 + 1 + 1 分別負責 Vcore、VccGT 和 VccAUX,微星為這三路電壓一共用上 6 顆輸入電 容和 13 顆輸出電容。 ‧RENESAS RAA229132 PWM 控制器,以 6 + 1 模式控制 12 顆負責核心電壓 Vcore 的供電 模組,和 1 顆負責內置顯示電壓 VccGT 的供電模組。 ‧12 顆負責核心電壓 Vcore 的供電模組是 RENESAS RAA220075R0 75A SPS 一體式供電模 組。 ‧1 顆負責內置顯示電壓 VccGT 的供電模組是 RENESAS RAA220075R0 75A SPS 一體式供電 模組。 ‧微星採用多顆日系固態電容作為輸入電容 (271uF 16V),和輸出電容 (561uF 6.3V)。 ‧MPS-SEMI M2940A PWM 控制器,直連 1 顆負責 VccAUX 的供電模組 (MPS-SEMI MP87670 80A 一體式供電模組)。 https://i.imgur.com/DJbsebD.jpg
https://i.imgur.com/3Lce47K.jpg
https://i.imgur.com/8c96BBI.jpg
顯示晶片和 USB 晶片 ‧TEXAS INSTRUMENTS TUSB1046A 是 1 顆支援 DP ALT 且內建中繼器的晶片,這裡用作增 強 DP 1.4 的輸出,使該 DP 1.4 支援 8K 60Hz。 ‧由於 TUSB1046A 在 DP1.4 上支援 8.1 Gbps,四通道下 8.1 Gbps X 4 = 32.4 Gbps,故 滿足 HBR3 要求,可推動 4K 120HZ 10 BIT 444/RGB 等級的輸出。這是 B760M MORTAR 系 列 (MAX / II) 都沒有的功能。 ‧HDMI 2.1 4K60 由 ITE IT66318FN 6 Gbps 負責,6 Gbps X4 = 24 Gbps,與真正的 HDMI 2.1 48 Gbps (12Gbps X4) 有距離。 https://i.imgur.com/DFamr6u.jpg
https://i.imgur.com/KCV7xIp.jpg
‧ITE IT8851FN 是 1 顆 TYPE-C PD3.0 控制器,負責後置的 20 Gbps TYPE-C。該 TYPE-C 的中繼器晶片是 DIODES PI3EQX2004,負責增強由 Z790 晶片組至後置 20 Gbps TYPE-C 之間的訊號。 ‧GENESYS GL3590 10 Gbps USB HUB 晶片,以 1 個上行 10 Gbps USB 擴展最多 4 個下行 10 Gbps USB,負責後置 3 個 10 Gbps TYPE-A。 ‧由於 B760 晶片組最多只能同時提供 4 個 USB 10 Gbps 和 2 個 USB 5 Gbps,故不得不 用上 GL3590 擴展更多 USB 10 Gbps。可是 Z790 則可同時提供最多 10 個 USB 10 Gbps, 所以原則上微星可在 Z790MPOWER 上改用直出提供 3 個位於後置的 USB 10 Gbps TYPE-A, 從而省掉 GL3590 (仍須補上中繼器)。 ‧承上,這張主機板上有 4 個 Z790 晶片組的 USB 10 Gbps 閒置,因為在 B760 晶片組內 這 4 個 USB 被禁用。 ‧GL3590 的中繼器位於 PCB 背面,型號是 DIODES PI3EQX1002 (此顆僅能借助特殊器材才 以肉眼看到),支援增強 USB 10 Gbps 的訊號,確保由 Z790 晶片組至 I/O 的 GL3590 的 訊號完整。 ‧ASMEDIA ASM1543 TYPE-C 控制器負責前置 USB 10 Gbps TYPE-C,其中繼器是 DIODES PI 3EQX1002,負責增強由 Z790 晶片組至前置 TYPE-C 的 10 Gbps 訊號。 ‧前置 2 個 USB 9-PIN 可提供 4 個 USB2.0 TYPE-A,背後由 GENESYS GL850G 以 1 個上 行 USB2.0 擴展而來。 https://i.imgur.com/QQQ2h9q.jpg
https://i.imgur.com/d4szJag.jpg
https://i.imgur.com/lp1h5GG.jpg
https://i.imgur.com/AoAtypL.jpg
網路與音效設計 ‧REALTEK RTL8125BG 2.5 Gbps 有線網路控制器,提供 1 個 RJ45 連接。 ‧INTEL AX211 CNVIO2 Wi-Fi 6E 模組,不佔用 PCI-E 通道,支援最高 160 MHz 2.4 Gbps ,同時內建 BT 5.3。由於 Z790 晶片組擁有充份的 PCI-E 通道數量,未知這張主機板的 W i-Fi 插槽是否支援 PCI-E 界面的 Wi-Fi 模組例如 AX210 甚至是 BE200。 ‧REALTEK ALC897 音效編碼解碼處理器,搭配 4 顆音效電容提供高品質音色。 https://i.imgur.com/6cBVxUk.jpg
https://i.imgur.com/Q16U5Dr.jpg
https://i.imgur.com/cITASMK.jpg
其他主要晶片 ‧ASMEDIA ASM1061,利用 PCI-E 2.0 X1 通道提供 2 個 SATA3 6G 連接埠,但因 PCI-E 2 .0 X1 連接速率問題,這 2 個 SATA 連接埠 (A1 A2) 的速率未能同時達到 6 Gbps。 ‧如果砍掉 ASM1061 改用 Z790 晶片組直接提供所有 SATA,不但全是 6 Gbps,更支援 SA TA RAID (ASM1061不支援RAID),當然以上改動涉及重新佈線。 ‧BIOS 晶片是 MXIC MX25U25673G。 ‧ASMEDIA ASM2480B PCI-E 4.0 X2 通道切換晶片,負責把 SATA 8 背後的晶片組原生控制 器切換到 M2_2 來提供 SATA SSD 支援。 ‧NUVOTON NCT6687D-M SUPER I/O 微處理器,主要負責電壓偵測 / 溫度偵測 / 風扇管理 和開機。 ‧NUVOTON NUC1261NE4AE 微處理器,管理 RGB 4-PIN 和 ARGB 3-PIN 和板載燈效,以及少 量電壓偵測。 ‧RENESAS RC26008 外置時鐘震盪器晶片 EXTERNAL CLOCK GENERATOR,被微星稱之為 OC E NGINE,只存在於頂級的 MEG 系列和 MAG 等級的 MORTAR MAX 上。 Z790MPOWER 雖然沒有加入 MAX 一詞,但也比 REFRESH 的 Z790-A MAX / TOMAHAWK MAX / EDGE TI MAX / CARBON MAX 強,因為它們都沒有配備這顆 BCLK 晶片。 BCLK 晶片除了支援透過調整 BASE CLOCK 來超頻外,也使 DDR5 超頻變得更豐富,尤其對 於一些無法支撐高倍數 (例如 100X80) 的 CPU IMC,便可透過增加 BCLK (>100) 來降低 D DR5 倍數 (<80)。 BCLK 晶片在微星的調校下,提供獨有的 102.5 MHz 模式,以一鍵開啟的方式,做到降壓、 降溫、降功耗,且保持原有 CPU 性能 (K 系列 CPU 甚至可提升 CPU 性能),NON K CPU 也 可利用這模式來達到 NO UVP MICROCODE 的效果。 https://i.imgur.com/PV7Qidd.jpg
https://i.imgur.com/dKuLPpf.jpg
https://i.imgur.com/i6Ip4En.jpg
https://i.imgur.com/acECagj.jpg
Z790 晶片組 Q1LS 曾出現在 UH 開箱的 Z790 CARBON WIFI 上,應該就是 Z790 工程版的代碼。Z790 晶 片組能同時提供 20 組 PCI-E 4.0 通道,和 8 根 PCI-E 3.0 通道,還有 10 個 USB 10 G bps。 由於 Z790MPOWER 只利用了 B760M MORTAR 的擴充方案,所以有很多 Z790 晶片組裡的可用 通道都沒有用上。 28 組 PCI-E 通道估算: ‧M2_2 佔用 GEN4X4 ‧PCI_E3 佔用 GEN4X4 ‧PCI_E2 佔用 GEN3X1 ‧RTL8125BG 佔用 GEN3X1 ‧ASM1061 佔用 GEN3X1 ‧Wi-Fi 插槽佔用 GEN3X1 ‧SATA5678 佔用 GEN3X4 ‧剩下 12 組 PCI-E 4.0 閒置 10 組 USB 10 Gbps 通道估算: ‧後置 20 Gbps TYPE-C 佔用 X2 ‧後置 GL3590 佔用 X1 ‧前置 10 Gbps TYPE-C 佔用 X1 ‧前置 USB 19-PIN 佔用 X2 ‧剩下 4 組 USB 10 Gbps 閒置 14 個 USB2 通道估算: ‧後置 20 Gbps TYPE-C 佔用 X1 ‧後置 GL3590 佔用 X1 ‧前置 10 Gbps TYPE-C 佔用 X1 ‧前置 USB 19-PIN 佔用 X2 ‧後置 4 個 USB2 佔用 X4 ‧前置 GL850G 佔用 X1 ‧Wi-Fi 模組的 M.2 插槽 (BT) 佔用 X1 ‧NUC1261NE4AE 佔用 X1 ‧剩下 2 組 USB2 閒置 https://i.imgur.com/InLR5w2.jpg
結論 在中國有傳出部分玩家 (當然也可能只是網軍) 不太滿意這款主機板,他們認為 DDR5 8000 MHz 在新板子上,哪怕是 2DPC 也能做到、Z790MPOWER DDR5 極限未能追上華碩 APEX (EN CORE)、技嘉 TACHYON、甚至是自家的 EDGE ITX,價格也還沒低到能包容例如擴展性還不夠 好等等問題。 如果有詳細閱讀這篇開箱介紹,可能已經有讀者看穿筆者對於這塊板子的態度和評價,不如 筆者假扮成板廠,想想要怎麼多賺一點錢。 首先先砍掉 TUSB1046A、ASM1061、ASM2480、GL3590,M.2 插槽不值錢,多給一兩個滿足大 眾需求充份利用 Z790 晶片組,再來把 MPOWER 定位在 ~7600 MHz,參考 ROG CERTIFIED 把 ROG DDR5 定在 6600 ~ 7200 MHz 的做法,售價維持 NT$ 7590,也因為多賺了,量產起 來賣往全世界,成本再下降! Z790MPOWER 能夠問世,本來已是不容易的事,很明顯微星不願意 (換位思考應該多數人也 不想) 從零打造,所以無可厚非會造成一點浪費。全新開案成本高昂,微星在製作設計過程 趕出這一塊主機板,價格落在新台幣一萬以下,也就無謂與新台幣兩三萬的華碩 APEX,又 或是技嘉的 TACHYON 比較。 只能說理解微星的做法,也欣賞微星不在 ACE / CARBON 之上製作 MPOWER,但銷售面筆者 也不會過於樂觀,除非微星能把售價壓到 NT$ 6000。 網路上有人表達他不想理解、不想明白、不想管微星的做法也是毫無問題的,畢竟消費者還 是真金白銀拿錢出來買,不是人人都含金湯匙出生,錢也不是天掉下來的。 但如果這次的企畫以失敗告終,市場將繼續由頂級的 1DPC 主機板霸佔,US$ 700 – 800 沒在跟你開玩笑,誰能保證未來 Z890 1DPC 主機板不會開價到 US$ 900! 以現今的顯示卡厚度來說,筆者是認為 MATX 板型是沒有前途的,隨便一張 3.5 槽厚的顯 示卡已足以擋住其餘的 PCI-E 插槽,這意味不支援任何 PCI-E 擴充卡,但是這也是目前全 部 MATX 板面臨的問題,大家只能買 2 槽散熱器的顯示卡嗎? 筆者觀察中國玩家分享 MPOWER 目前 DDR5 大概是 8400 MT 100%,以 2024 年來說 8400 M Hz 不算特別高,但大家別忘了,以 6 層板來說 8400 MHz 很強。 定價不算太貴的 Z790MPOWER,不便宜的 MPOWER DDR5 8000 MHz,這是連競品都未曾進入過 的領域,筆者靜看 MPOWER 龍盟的發展。 PS. 據說 Z790MPOWER 現擁有 AI TRAINING 選項之餘,更有多達 10 個 AI PAYLOAD ENHAN CE 模式調整 CPU IMC 曲線,這是連 EDGE ITX 都還沒支援的獨有功能,加上微星光在 2 月就發了六七個 BETA BIOS,這是當年 MSI Z690 的更新速度。由此可見微星研發部還是相 當重視 Z790MPOWER,瘋狂在調 6 層板的 1DPC,接著就要看超頻玩家賞不賞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36.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09480101.A.798.html

03/03 23:40, 1月前 , 1F
感覺可以值得一試XD
03/03 23:40, 1F

03/03 23:43, 1月前 , 2F
搭12600K 或 12700K 還可以。
03/03 23:43, 2F

03/03 23:47, 1月前 , 3F
玩記憶體超頻的人少之又少,願意開發這塊
03/03 23:47, 3F

03/03 23:47, 1月前 , 4F
是值得鼓勵啦,但不看好後續,微星砍了又
03/03 23:47, 4F

03/03 23:47, 1月前 , 5F
開的系列還少了嗎
03/03 23:47, 5F

03/03 23:52, 1月前 , 6F
讚啦 ALC897
03/03 23:52, 6F

03/04 00:23, 1月前 , 7F
以為是M-POWER 結果是Z790M-POWER
03/04 00:23, 7F

03/04 00:25, 1月前 , 8F
砍了MEG UNIFY-X,出這個MORTAR 雙槽
03/04 00:25, 8F

03/04 00:25, 1月前 , 9F
板,這操作我看不懂
03/04 00:25, 9F

03/04 00:26, 1月前 , 10F
然後MPower的EZ Dash Board 砍了一堆
03/04 00:26, 10F

03/04 00:26, 1月前 , 11F
功能,還要分三條線接
03/04 00:26, 11F

03/04 01:44, 1月前 , 12F
以為中階以上的板子至少給ALC1220起跳了.
03/04 01:44, 12F

03/04 01:44, 1月前 , 13F
..
03/04 01:44, 13F

03/04 02:06, 1月前 , 14F
想當初MPOWER超酷的,結果現在變這樣,不
03/04 02:06, 14F

03/04 02:06, 1月前 , 15F
勝唏噓
03/04 02:06, 15F

03/04 06:37, 1月前 , 16F
上不上下不下的板子。
03/04 06:37, 16F

03/04 06:38, 1月前 , 17F
又要顧慮的成本跟價錢,變成高不成低不
03/04 06:38, 17F

03/04 06:38, 1月前 , 18F
就的產品。
03/04 06:38, 18F

03/04 16:10, 1月前 , 19F
感覺Z790 是因為PCIE跟SATA是整個HOST
03/04 16:10, 19F

03/04 16:10, 1月前 , 20F
切換 所以才延用ASM1061 並不是用B760
03/04 16:10, 20F

03/04 16:10, 1月前 , 21F
M MORTAR設計
03/04 16:10, 21F

03/04 17:56, 1月前 , 22F
這張版子在對岸還蠻紅啊,用最便宜的A-d
03/04 17:56, 22F

03/04 17:56, 1月前 , 23F
ie小綠條就超到8400C36,算是低成本高頻
03/04 17:56, 23F

03/04 17:56, 1月前 , 24F
的好選擇,也不用去買ITX犧牲擴充性
03/04 17:56, 24F

03/04 17:58, 1月前 , 25F
MEG UNIFY比這張貴一萬 就玩玩還行吧
03/04 17:58, 25F

03/05 12:58, 1月前 , 26F
好奇現在U2.0都拿來幹嘛?除了當鍵盤滑
03/05 12:58, 26F

03/05 12:58, 1月前 , 27F
鼠接收器之外
03/05 12:58, 27F
文章代碼(AID): #1bv9YbUO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