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PCIe介面發展邁入新階段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ilinker)時間2年前 (2022/01/27 23:34), 編輯推噓10(11134)
留言46則, 1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3.0、4.0、5.0、6.0四世代規格同堂並現】PCIe介面發展邁入新階段 文/張明德 | 2022-01-27發表 https://s4.itho.me/sites/default/files/1061-feng_mian_-p2-960.jpg
作為個人電腦、伺服器、儲存設備基礎I/O介面的PCIe,也可以稱作「I/O介面的I/O介面 」,幾乎所有周邊裝置或其他I/O介面,都是直接或間接透過PCIe的介接,來與運算核心 連結。這也意味著,PCIe介面規格的更新,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在IT架構的發展上,勢必 影響與帶動所有周邊裝置與其他I/O介面的發展。 自2003年問世以來,迄今PCIe的發展正好經歷了20年時間,然而自2010年代初期以來的10 年間,整個PCIe規格的應用長期停滯在3.0,直到過去半年多以來,PCIe介面規格與應用 才終於出現重要的新進展。 PCIe 4.0終於度過漫長、艱苦的推廣階段,開始進入主流應用。而新一代PCIe 5.0的應用 則進入推廣的起步階段,第一波支援PCIe 5.0的產品已陸續問世,另一方面,負責規格制 定的PCI-SIG組織(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也於2022年初,完成下一世代PCIe 6.0規格的制定。而這一系列新發展,將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成為推動高速裝置與I/O介面 發展的源頭。 PCIe規格的更新週期 依照過去PCIe介面的發展與應用歷程,我們可以把PCIe介面規格的發展與普及過程,分為 4個階段:「新規格發布」、「推廣期」、「進入主流應用」,以及「成熟期」。 (1)新規格發布:每一代PCIe規格應用的起點,是始自PCI-SIG組織完成新一代PCIe規格 的制定與發布。在新規格發布前、後,相關的元件廠商,也將陸續推出搭配新PCIe規格的 控制元件產品。 (2)推廣期:大約在新PCIe規格制定完成後12至18個月,開始會有廠商推出支援新PCIe 規格的周邊裝置產品,如SSD、高速網路卡或GPU加速卡,推廣與帶動新一代PCIe規格的應 用。 (3)進入主流應用:在周邊裝置開始支援新PCIe規格過後12至18個月,電腦與伺服器的 處理器與晶片組也開始支援新PCIe規格,讓新PCIe規格進入電腦與伺服器,從而開始提供 主流核心平臺的應用。 (4)成熟期:當伺服器開始支援新PCIe規格過後12至18個月,儲存陣列等外部儲存設備 也開始導入新PCIe規格。一般來說,儲存設備的核心架構更新,要比伺服器慢一個世代, 所以當儲存設備也開始採用新PCIe規格的時候,也代表著這一世代PCIe規格進入成熟期, 開始全面普及。 總體來說,PCIe規格大約每隔3至4年便會更新一代,而每一代PCIe規格大約也需要3至4年 時間,才會度過從規格發布到成熟期的4階段歷程,逐步滲透到IT基礎設施的各個環節, 而當一個世代的PCIe規格全面普及時,下一世代的PCIe規格也會跟著問世,開始下一輪的 PCIe規格更新循環。 在典型的PCIe規格更新週期下,市場上通常只會同時存在2個世代的PCIe規格,最多不超 過3個世代,當新一代規格發表時,上一代規格正處於主流應用與成熟期階段,而上上一 代規格則會淡出市場。 四代同堂的PCIe應用特殊現象 以典型的PCIe規格更新週期來看,2010年問世的PCIe 3.0,應該早就退出市場主流,現在 的主流規格理當是PCIe 4.0,而下一代的PCIe 5.0則將開始進入推廣階段。 但由於PCIe 4.0的普及速度較預期慢了許多,導致PCIe的主流規格繼續長期停滯在PCIe 3 .0,接下來,隨著PCIe 5.0與6.0規格陸續推出,以致在近半年來,形成PCIe 3.0、4.0、 5.0、6.0等4個世代PCIe規格並存的異常情況。 姍姍來遲的PCIe 4.0 當前PCIe「四代同堂」異常狀況的形成,是PCIe 4.0推廣過於緩慢所致,而PCIe 4.0的應 用之所以如此姍姍來遲,主要可以歸因於這兩點: 首先,PCI-SIG制定PCIe 4.0規格的時間,就已經延宕了。依照PCIe 1.0到PCIe 3.0的規 格更新節奏來看,相對於2010年發布的PCIe 3.0,PCIe 4.0規格應該要在2014或2015年發 布,但實際上,PCI-SIG直到2017年中才發布PCIe 4.0,較預期晚2、3年,這連帶也推遲 了應用的時間。 其次,是作為處理器平臺龍頭廠商的Intel,未能及時支援PCIe 4.0。當PCIe 4.0於2017 年底發布後,在2019年前後進入推廣期,除了獲得一些網路卡與SSD產品的支援之外,在 主機與伺服器平臺方面,也有IBM的Power 9,以及AMD的Zen 2架構處理器平臺支援,而後 者的支援,也讓PCIe 4.0進入了x86平臺應用領域。 然而身為處理器平臺領域領導者的Intel,遲遲不願支援PCIe 4.0,導致PCIe 4.0一直無 法真正進入主流應用階段。這個僵局直到2020年後才打開,但Intel平臺對PCIe 4.0的支 援,仍要等到2021年中才落實,至此,PCIe 4.0也才算是開始進入主流應用階段。 在前述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大大延遲了PCIe 4.0普及的速度。依照過去幾代PCIe規格 的應用歷程,自新的PCIe規格發布到進入主流應用階段,大約只需2年多。然而在PCIe 4. 0上,從規格發表到開始進入主流應用,卻花了將近4年,再加上PCIe 4.0規格發布本身就 「遲到」2、3年,導致整個PCIe規格的更新節奏,在4.0這一世代,出現了5、6年以上的 遲滯。 PCIe規格演進延遲的影響 PCIe 4.0的「遲到」,造成了兩項重大影響: 首先,導致PCIe 3.0的生命週期大幅延長,進而對儲存與網路傳輸架構的發展形成了障礙 。 歷經10年的發展與應用後,PCIe 3.0依舊是當前的主流規格。最初這沒有帶來太大負面影 響,在過去的應用環境中,需要耗用大量PCIe資源的裝置並不多,PCIe 3.0已能因應絕大 多數伺服器或儲存設備的應用需求,少數需要大量PCIe通道的裝置(如GPU),也能透過 匯聚多條通道的PCIe 3.0 x16來滿足。 但問題在於:當SSD也開始使用PCIe通道作為傳輸介面時,便讓主機板的PCIe傳輸通道( lane)資源,頓時陷入緊繃。 隨著NVMe介面在SSD應用的普及,使得伺服器或儲存設備的PCIe傳輸通道耗用大幅增加。 為了獲得足夠的傳輸頻寬,一臺NVMe SSD便需占用4條PCIe 3.0通道,因此,1臺標準的2U 伺服器若插滿24臺NVMe SSD,便須占用多達96條PCIe 3.0傳輸通道,從而耗掉伺服器主機 板大多數的PCIe資源。 此外,新一代的100GbE、200GbE與400GbE等高速網路連線規格,也需要耗用更多的PCIe傳 輸通道資源,才能實現更高的傳輸率。 無論如何,隨著電腦、伺服器、儲存設備採用需更多PCIe通道的裝置,也意味著,若單靠 PCIe 3.0,勢必將成為制約儲存與網路傳輸架構發展的瓶頸。 面對這個情況,除了持續增加伺服器主機板的PCIe通道數量,根本的解決辦法便是引進 PCIe 4.0——因為PCIe 4.0擁有兩倍於PCIe 3.0的單一傳輸通道頻寬,因而能透過較少的 傳輸通道,來為周邊裝置提供足夠的傳輸頻寬。 新舊規格並存的局面,可能將長期維持 在NVMe與高速網路應用的帶動下,使得伺服器與儲存設備領域的PCIe架構應用,終於在 2021年開始進入4.0時代。 而在PCIe 4.0緩慢的應用普及過程中,新一代的PCIe 5.0與6.0也接踵而來。 歷經PCIe 4.0規格制定的嚴重延宕後,PCI-SIG組織加速制定新規格的腳步,更新節奏縮 短到2年。PCIe 4.0規格是2017年6月正式發布,2年後,PCI-SIG組織便在2019年5月正式 發布PCIe 5.0規格,接著只隔了1年半多,便又在2022年1月發布PCIe 6.0規格。 而在實際應用方面,剛剛發布的PCIe 6.0自然還尚無具體進展,不過PCIe 5.0已經進入初 步的推廣期,自2021年底開始,便開始有廠商推出支援PCIe 5.0的高速網路卡與SSD產品 。 因而,這也讓當前的PCIe應用環境,形成了3.0、4.0、5.0、6.0「四代同堂」的奇特現象 。 整體而言,PCIe 4.0近期進入主流應用,先後滲透到伺服器與儲存設備,但上一代的PCIe 3.0,多年來累積龐大應用基礎,短期內仍不會退出主流,加上新一代PCIe 5.0與PCIe 6 .0崛起,陸續投入應用,因而我們可以預期,當前這種4個PCIe世代並存局面,仍將繼續 維持。 PCIe規格的更新時序 從PCI-SIG組織發布歷代PCIe規格的時間,我們可以明顯看出:PCIe 3.0到PCIe 4.0之間 ,間隔了特別長的時間。自PCIe 1.0到3.0之間,大約是3至4年更新一代,而從4.0到6.0 ,縮短到每隔2年便更新一代,但PCIe 3.0到4.0之間相隔將近7年。相較於「正常」的更 新節奏,PCIe 4.0的問世時間「遲到」了3年以上。 而PCIe 4.0的「遲到」,也導致PCIe規格的應用長期停滯在3.0上。接下來PCI-SIG組織加 速制定新規格的腳步,接連在2019年中與2022年初推出PCIe 5.0與6.0等2種新規格,但也 形成了PCIe 3.0、4.0、5.0、6.0等4世代規格,同時並存的情況。 https://i.imgur.com/mYdGDpc.png
歷代PCIe規格發表時間 2003年:PCIe 1.0 2007年:PCIe 2.0 2010年:PCIe 3.0 2017年:PCIe 4.0 2019年:PCIe 5.0 2022年:PCIe 6.0 依照規格普及與產品應用的情況,我們可以將PCIe規格的發展歷程,分成下列4個階段— —新規格發布、推廣期、進入主流應用與成熟期。目前,同時並存於市場上的4個世代 PCIe規格——PCIe 3.0、4.0、PCIe 5.0與PCIe 6.0,各自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問世於2010年,應用已超過10年的PCIe 3.0,雖然是早已進入成熟期的上一世代技術,但 目前仍然是主流規格之一,仍將繼續留存在市場上一段長時間。 在PCIe 4.0方面,自2017年中發布規格後,雖在2019年便滲透到伺服器應用,但直到 Intel平臺於2021年大舉支援PCIe 4.0,才算開始進入主流應用;緊接著,從2021年中, HPE、Pure Storage等儲存廠商開始將PCIe 4.0,用於儲存陣列產品,象徵這項規格終於 進入成熟階段初期。 再來是2019年中發布的PCIe 5.0,則於2021年底到2022年初,出現了第1批支援的周邊裝 置與電腦平臺產品,代表進入了發展的推廣期。 最後是PCIe 6.0,PCI-SIG自2019年中發布了最初的規格草案,經過2年半的發展,於2022 年1月正式發布了規格,讓這個最新世代的PCIe規格進入了應用的起點,預期2年之後,便 會有第1批支援的周邊產品問世。 PCIe的進化 PCI/PCIe帶動的傳輸頻寬增長 從1992年誕生的PCI技術起算,歷經過渡的PCI-X、2003年問世的PCIe,以至甫於2022年初 正式發布的PCIe 6.0,電腦I/O技術在30年內提升了200倍的傳輸頻寬,平均每3年提升了2 倍。 https://i.imgur.com/MR8qxkl.png
就應用方式而言,PCIe是一種高速串列匯流排,作為電腦內部各元件與CPU之間傳輸資料 的主要幹道。 自2003年問世到2022年初為止,PCIe一共推出6個世代,每個新世代的傳輸速率,都比前 個世代提高一倍,但2.0到3.0是例外,只提高60%。 https://i.imgur.com/LFh9XFc.png
PCIe匯流排的原始傳輸速率,是以GT/s為單位,即Gigatransfer per second。其實際的 傳輸速率,會隨著傳輸信號的編碼方式,以及所使用的通道(lane)數量而異。 自PCIe 1.0到5.0,都是採用不歸零(Non-Return-to-Zero,NRZ)編碼技術,其中1.0與2 .0是使用8b/10b型式的編碼,也就是10位元編碼輸出中含有8位元有效資料; 3.0、4.0與 5.0改用較新的128b/130b編碼,130位元的編碼輸出中含有128位元有效資料,有效頻寬更 高。所以PCIe 3.0的原始傳輸率雖然只比2.0提高60%,但憑藉編碼的改進,實際有效頻寬 提升近一倍。 至於PCIe 6.0,則採用了4級脈波振幅調變編碼技術(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4, PAM-4),但為了彌補PAM-4較高的錯誤率,另搭配前向錯誤校正(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雖然當中略為降低了有效頻寬,但仍實現大約2倍於PCIe 5.0頻寬 的設計目的(實際上是1.92倍)。 https://i.imgur.com/XzcE79k.png
依使用的傳輸通道數量,PCIe有x1、x2、x4、x8、x16等不同的連結傳輸寬度(link width),代表使用1條、2條、4條、8條與16條傳輸通道。 最初的PCIe 1.0,每條傳輸通道可提供2.5 GT/s傳輸率,到了最新的PCIe 6.0則為64 GT/ s,在20年內提高了25.6倍的速度。若從PCIe前身的PCI規格起算,1992年誕生的PCI 1.0 傳輸率為133 MB/s,相較下,PCIe 6.0的傳輸率足足提升為200倍之多,也就是說30年內 提升200倍頻寬,因而PCI-SIG組織宣稱,在PCI/PCIe技術的帶動下,I/O頻寬平均每3年可 提升2倍。 https://www.ithome.com.tw/tech/149041 比較有印象的就是PCI-E在3.0時期卡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還是以SATA SSD為主流, 顯卡又吃不滿3.0的頻寬。而PCI-E的SSD又貴的嚇死人,大約到2016~2017年價格才開始下 降(早期PCI-E SSD又分NVME和傳統AHCI兩種協定) PCI-E SSD成為主流後才開始注意到現有3.0傳輸速率瓶頸問題才開始加速4.0和5.0的推廣 -- 作者 ttmb (耶?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台積電市值超越Intel 謝金河:成全球最大 時間 Tue Mar 21 13:47:22 2017 ───────────────────────────────────────

03/21 13:48,
還不是代工
03/21 13: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0.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3297671.A.AD4.html

01/27 23:44, 2年前 , 1F
推,希望能讓更好的產品下放主流級
01/27 23:44, 1F

01/27 23:44, 2年前 , 2F
平台
01/27 23:44, 2F

01/27 23:47, 2年前 , 3F
pcie 3.0再戰十年
01/27 23:47, 3F

01/27 23:50, 2年前 , 4F
戰十年可能有問題,後面4.0的硬體價
01/27 23:50, 4F

01/27 23:50, 2年前 , 5F
格降下來就沒理由要撐在3.0硬體惹
01/27 23:50, 5F

01/27 23:51, 2年前 , 6F
前幾個月買的內接式USB 3.0 HUB
01/27 23:51, 6F

01/27 23:51, 2年前 , 7F
還是用PCI-E 2.0 *1的規格
01/27 23:51, 7F

01/28 00:00, 2年前 , 8F
圓剛的擷取卡也是2.0x4規格 有夠老
01/28 00:00, 8F

01/28 00:06, 2年前 , 9F
因為要靠台積電,gen4要12nm製程支
01/28 00:06, 9F

01/28 00:06, 2年前 , 10F
撐,gen5靠7nm製程
01/28 00:06, 10F

01/28 00:23, 2年前 , 11F
不好意思,因為整篇文章就一個重點
01/28 00:23, 11F

01/28 00:23, 2年前 , 12F
在不斷review,看得很煩
01/28 00:23, 12F

01/28 00:25, 2年前 , 13F
h610就有PCI-E4.0了,所以很快就會
01/28 00:25, 13F

01/28 00:25, 2年前 , 14F
普及
01/28 00:25, 14F

01/28 02:01, 2年前 , 15F
MB對訊號的要求、成本會增加
01/28 02:01, 15F

01/28 02:02, 2年前 , 16F
H610有規格只是好看,跑的到速度是
01/28 02:02, 16F

01/28 02:02, 2年前 , 17F
一回事
01/28 02:02, 17F

01/28 02:02, 2年前 , 18F
跟USB一樣,爛線材一樣慢
01/28 02:02, 18F

01/28 02:03, 2年前 , 19F
MB訊號沒處理好,問題更多,穩定度
01/28 02:03, 19F

01/28 02:03, 2年前 , 20F
更差
01/28 02:03, 20F

01/28 02:06, 2年前 , 21F
推廣慢除了周邊的主控IC成本高外,
01/28 02:06, 21F

01/28 02:06, 2年前 , 22F
連MB PCB線路要求也高
01/28 02:06, 22F

01/28 02:08, 2年前 , 23F
增加的成本,實際整套配合的環境,
01/28 02:08, 23F

01/28 02:08, 2年前 , 24F
01/28 02:08, 24F

01/28 02:08, 2年前 , 25F
就跟現在對大部分的人,電腦效能過
01/28 02:08, 25F

01/28 02:08, 2年前 , 26F
01/28 02:08, 26F

01/28 02:09, 2年前 , 27F
是否有必要一直衝規格,價錢拉的高
01/28 02:09, 27F

01/28 02:09, 2年前 , 28F
高的意義
01/28 02:09, 28F

01/28 03:51, 2年前 , 29F
成本降下來是廠商當然會普及沒錯,
01/28 03:51, 29F

01/28 03:51, 2年前 , 30F
對消費者同樣價格規格買新的比較潮
01/28 03:51, 30F

01/28 03:51, 2年前 , 31F
,不過一般使用體感上感覺不出來是
01/28 03:51, 31F

01/28 03:51, 2年前 , 32F
另一回事...
01/28 03:51, 32F

01/28 03:53, 2年前 , 33F
就像遊戲讀取上,走Sata跟pcle幾乎
01/28 03:53, 33F

01/28 03:53, 2年前 , 34F
感覺不出來差異,除非整體架構都改
01/28 03:53, 34F

01/28 03:53, 2年前 , 35F
變,但這樣向下相容性又是一個問題
01/28 03:53, 35F

01/28 03:59, 2年前 , 36F
當然對伺服器 工作站 影音工作者來
01/28 03:59, 36F

01/28 03:59, 2年前 , 37F
說用處就大了,距離消費性主機就能
01/28 03:59, 37F

01/28 03:59, 2年前 , 38F
當全家人的工作站又近了一部XD
01/28 03:59, 38F

01/28 07:55, 2年前 , 39F
intel:4.0.......
01/28 07:55, 39F

01/28 10:46, 2年前 , 40F
以後會不會有5.0 x2 的入門卡…
01/28 10:46, 40F

01/28 11:26, 2年前 , 41F
AGP512XX
01/28 11:26, 41F

01/28 12:15, 2年前 , 42F
就不能出新的嗎 一直pcie
01/28 12:15, 42F

01/28 12:59, 2年前 , 43F
我覺得應該把顯示卡做成主機板 然後
01/28 12:59, 43F

01/28 12:59, 2年前 , 44F
在顯卡上插cpu ram ssd
01/28 12:59, 44F

01/28 20:54, 2年前 , 45F
內接PCI-E,外接USB這樣不是很方便
01/28 20:54, 45F

01/28 20:54, 2年前 , 46F
嗎?
01/28 20:54, 46F
文章代碼(AID): #1Xyhk7hK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