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ASUS DUAL GTX1660 O6G EVO 開箱測試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巴比布)時間4年前 (2019/08/15 16:52), 編輯推噓18(1806)
留言24則, 1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 https://cmhsu1987.blogspot.com/2019/08/asus-dual-gtx-1660-o6g-evo.html ============================================================================== ============================================================================== https://i.imgur.com/LQsmfZv.jpg
目前 ASUS 在 GTX 1660 的產品有 TUF GAMING 、 DUAL 以及 Phoenix 系列,其中 Phoenix 為單風扇且適合小機殼的產品, TUF GAMING 則是有雙風扇以及三風扇的散熱 模組,而 DUAL GTX 1660 O6G EVO 則是加強散熱的而誕生的雙風扇版本。 GTX 1660Ti / 1660 是屬於圖靈架構 TU116 核心,減少了光追與 DLSS 的功能,為了要 切入萬元以下中階入門的顯示卡等級。 保固方面可以透過註冊登入享有四年保固,不過四年內差不多就可以換顯示卡產品了。 https://i.imgur.com/O1CvvMv.jpg
打開外盒可以看到這次包裝非常的不同,顯示卡主體還有用膠膜固定保護。 https://i.imgur.com/xbFpmXB.jpg
第一次看到 ASUS 採用這種方式固定產品,還是查一下說明才可以順利將產品從膠膜取出 。不過這樣子的包裝設計可增加可回收的材質,算是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吧。 https://i.imgur.com/vsq1WO3.jpg
DUAL GTX 1660 O6G EVO 主體一覽,本體的長度約 2420mm 左右,並且散熱模組還有用膠 膜貼在上面保護外殼刮傷,因為外殼是塑膠材質。 https://i.imgur.com/aKr8BTv.jpg
把保護撕開後,好看太多且有些許線條設計以及金屬髮絲紋增加質感, PCIe 接口的金手 指有使用保護套。 https://i.imgur.com/2SznBH2.jpg
風扇設計是使用軸向式風扇,從 ASUS 網站可以得知這是新一代 ROG 顯示卡才有,這樣 子的設計可以提供更長的扇葉,而外環圈可以提高向下的氣壓且保護扇葉不會斷裂。 https://i.imgur.com/iA0CsEx.jpg
強化背板使用鋁製材質,主要保護元件也可以防止板彎,使用前也是要將保護膜撕開。 https://i.imgur.com/FLsK9EB.jpg
撕開保護膜才可以讓開孔才有散熱的效果,當然看起來也比較舒服啦。保固貼紙還是貼在 螺絲位置上,而且也不方便將螺絲轉開,無法自行不破壞保固下將其拆開。 https://i.imgur.com/7GACdQx.jpg
為了加強散熱,散熱器模組會占用 2.7 個 PCie 插槽的厚度,約 5.3cm 的厚度是必須要 注意。除了金屬強化背板以外也有金屬防彎側條。 https://i.imgur.com/32QsFhF.jpg
DUAL GTX 1660 O6G EVO 需要 PCIe 8pin 的額外電源。 https://i.imgur.com/TWrN4zL.jpg
唯一會發光的地方就是這個小光條,另外散熱模組是使用兩根熱導管。 https://i.imgur.com/sN8kNuf.jpg
由於不能拆開,只能從旁邊看出散熱模組是使用鋁鰭,由於散熱片增加效能會優於鋁擠散 熱器。 https://i.imgur.com/CbE0tG4.jpg
視訊輸出的介面提供 DVI-D 、 HDMI 以及 DisplayPort ,當然都有使用防塵保護蓋去做 防護。 https://i.imgur.com/dEDICiN.jpg
直接上機,算是一張少光害的顯示卡。可以看到如果機殼空間不夠的話,顯示卡厚度會造 成較大的困擾,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機殼的空間。 https://i.imgur.com/expDuTX.jpg
雖然 EVO 是為了改善散熱而誕生的版本,但在 idle 下風扇停轉功能還是有支援。 https://i.imgur.com/T3gNlup.jpg
測試平台一覽: CPU: INTEL i5-9600 MB: B360N AORUS GAMING WIFI RAM: AVEXIR DDR4-2666 16GB VGA: ASUS DUAL GTX 1660 O6G EVO SSD: INTEL 760P 256GB / Patriot Burst 960G PSU: FSP DAGGER 600W CPU Thermalright AXP-100R OS: Windows 10 x64 https://i.imgur.com/j3pSQy3.jpg
在預設的情況下, DUAL GTX 1660 O6G EVO 的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3DMARK Time Spy 。 https://i.imgur.com/exNOXrf.jpg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 https://i.imgur.com/4GT03s3.jpg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https://i.imgur.com/VPOwpBS.jpg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 https://i.imgur.com/w0G4RNn.jpg
Boost 頻率為 1845MHz , 全境封鎖2在 FHD 的解析度且繪圖品質再往上調整至極高。 https://i.imgur.com/HgzKtgY.jpg
一連串的測試下,預設條件下 GPU 的最高溫度只有攝氏六十八度。 https://i.imgur.com/DcsCU08.jpg
再來透過 ASUS 的 GPU Tweak II 軟體去超頻,雖然內建有超頻模式,但只有將預設遊戲 模式的頻率從 1845MHz 稍微提升至 1875MHz 。 https://i.imgur.com/wksU7aa.jpg
透過自訂模式去調整頻率,隨手增加 155MHz , Boost 頻率直接提升到 2000MHz 的大關 。 https://i.imgur.com/k18U0wj.jpg
Boost 頻率為 2000MHz , 3DMARK Time Spy 。 https://i.imgur.com/5ETjLWJ.jpg
Boost 頻率為 2000MHz,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 https://i.imgur.com/8aFznIe.jpg
Boost 頻率為 2000MHz,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https://i.imgur.com/ZltH4Vf.jpg
Boost 頻率為 2000MHz,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 https://i.imgur.com/NrZJugw.jpg
Boost 頻率為 2000MHz, 全境封鎖2在 FHD 的解析度且繪圖品質再往上調整至極高。 https://i.imgur.com/TlodG8d.jpg
超頻後的 GPU 的最高溫度只有攝氏七十度。 https://i.imgur.com/obHNjMt.jpg
剛剛所有測試過的結果做一個整理,可以發現效能都可以透過超頻得到有效的提升,且溫 度提升方便也不高。 https://i.imgur.com/WATpKID.jpg
以中階遊戲機而言, GTX 1660 算是一張可以考量的顯示卡,在 FHD 的解析度表現上, 都有良好的遊戲體驗,而測試成績也算佳。 為了加強散熱, DUAL GTX 1660 O6G EVO 在散熱模組方面會增加厚度,對於部分機殼使 用 riser 擺法就要特別注意空間是否足夠。而在測試的時候發現 GTX 1660 的超頻可玩 性十足,不需要特別的調整就可以輕鬆達到 2000MHz 的境界,並且在溫度表現上都還是 可以保持不錯。 預算緊繃的消費者可以選擇 DUAL GTX 1660 O6G EVO ,雖然再貼一點點錢就可以升級到 GTX 1660Ti 的產品,但預算這種東西一直貼一點貼一點,乾脆就直接買 RTX 2060 甚至 RTX 2070 吧。 THX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205.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5859147.A.B96.html

08/15 17:03, 4年前 , 1F
阿蘇絲除了rog真的每張都超醜
08/15 17:03, 1F

08/15 17:17, 4年前 , 2F
眼睛也越看越膩
08/15 17:17, 2F

08/15 17:54, 4年前 , 3F
華碩真的有點久沒有改外觀了
08/15 17:54, 3F

08/15 17:56, 4年前 , 4F
這張我覺得還行啊
08/15 17:56, 4F

08/15 17:57, 4年前 , 5F
我覺得可以
08/15 17:57, 5F

08/15 17:57, 4年前 , 6F
evo系列就長那樣 我還滿喜歡
08/15 17:57, 6F

08/15 18:07, 4年前 , 7F
Evo快比自己rog好看了
08/15 18:07, 7F

08/15 18:12, 4年前 , 8F
本體長度兩公尺
08/15 18:12, 8F

08/15 18:26, 4年前 , 9F
1060 有需要捏一下上這張嗎
08/15 18:26, 9F

08/15 18:35, 4年前 , 10F
地獄犬還不錯啊
08/15 18:35, 10F

08/15 18:45, 4年前 , 11F
Good
08/15 18:45, 11F

08/15 18:58, 4年前 , 12F
瞞好看的
08/15 18:58, 12F

08/15 19:04, 4年前 , 13F
覺得EVO比ROG好看欸
08/15 19:04, 13F

08/15 19:05, 4年前 , 14F
鳳凰版最醜
08/15 19:05, 14F

08/15 19:12, 4年前 , 15F
雪原豹也不錯看吧,白色的也不多
08/15 19:12, 15F

08/15 19:13, 4年前 , 16F
ROG看起來有點俗
08/15 19:13, 16F

08/15 20:00, 4年前 , 17F
請問機殼是?
08/15 20:00, 17F

08/15 20:14, 4年前 , 18F
可以拆其他張顯卡散熱器來魔改,這樣厚度就可以進去
08/15 20:14, 18F

08/15 20:14, 4年前 , 19F
了(?
08/15 20:14, 19F

08/15 20:36, 4年前 , 20F
VII也是這種包裝說真的我不太喜歡....感覺卡壓的很
08/15 20:36, 20F

08/15 20:36, 4年前 , 21F
08/15 20:36, 21F

08/15 21:58, 4年前 , 22F
5700也是這種固定方式
08/15 21:58, 22F

08/16 08:17, 4年前 , 23F
rog越來越難看是正常的阿,因為這個設計版型已經是
08/16 08:17, 23F

08/16 08:17, 4年前 , 24F
好幾年前的了
08/16 08:17, 24F
文章代碼(AID): #1TLHrBkM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