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NZXT H510 Elite機殼開箱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港都狼仔)時間4年前 (2019/07/27 15:05), 4年前編輯推噓27(27015)
留言42則, 2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狼窩好讀版: https://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8209866 H510 Elite MID-TOWER(CA-H510E-W1)產品特色: 1.正面及側面均採用深色強化玻璃視窗,充分展現風扇及零組件的RGB燈光效果 2.內建Smart Device V2控制盒,搭配CAM軟體可控制兩個HUE2 RGB照明通道及三個風扇通 道 3.隨附兩個140mm AER RGB 2風扇和一個RGB燈條 4.頂部面板前置I/O埠配有一個USB3.1 Gen2 Type-C及一個USB3.1 Gen1 Type-A插座 5.專利整線固定套件,在底板預先安裝整線槽及魔鬼氈整線束帶,使線路安裝整理更為簡 便及美觀 6.可拆卸式前方風扇架,方便安裝風扇或水冷散熱排 7.下方/側面有進氣過濾網,底部電源進氣口有後抽式過濾網 8.整合顯卡垂直安裝槽,搭配PCI-E延長線,可將顯卡垂直安裝,將顯卡的正面特色凸顯 出來 H510 Elite MID-TOWER(CA-H510E-W1)產品規格: 1.尺寸:210mm(W)x460mm(H)x428mm(D) 2.材質:SGCC(熱浸鍍鋅板)、塑膠、強化玻璃 3.重量:7.5kg 4.支援主機板:Mini-ITX、Micro-ATX、ATX 5.前置I/O埠:一個USB3.1 Gen2 Type-C、一個USB3.1 Gen1 Type-A、一個耳機麥克風整 合式插孔 6.內建二代智慧裝置(Smart Device V2):3個風扇通道(每通道最大10W)、2個RGB LED通 道(可支援4個HUE2 RGB燈條或5個AER RGB 2風扇),內建噪音偵測模組(需將CPU風扇連接 至控制盒上) 7.前方風扇可安裝數量:2個120mm/140mm,隨附兩個140mm AER RGB 2風扇 8.頂部風扇可安裝數量:1個120mm/140mm 9.後方風扇可安裝數量:1個120mm,隨附一個AER F120機殼版風扇 10.預留空間:CPU散熱器高度165mm,顯示卡長度381mm,背板走線19-23mm,水冷散熱排 厚度60mm(前/後),水箱/幫浦180mm(沿著整線架)/86mm(從底板) 11.可擴充裝置數量:2.5吋磁碟槽2+1個,3.5吋磁碟槽2+1個,介面卡擴充槽7個 12.顯卡垂直安裝槽可安裝厚度:2槽位 13.保固:2年 ▼此外箱側面有H510 ELITE MID-TOWER字樣,以及外殼左側照片 https://i.imgur.com/GlYlJm9.jpg
▼此外箱側面有NZXT商標、強化玻璃警語、H510 ELITE MID-TOWER字樣,中央有整機安裝 完成示意照片 https://i.imgur.com/N3rO67k.jpg
▼此外箱側面上方為H510 ELITE MID-TOWER字樣及提把開口,下方有NZXT CAM軟體/專利 整線設計/兩片深色強化玻璃視窗/USB-C連接埠的英文介紹、產品型號/顏色/條碼黏貼處 https://i.imgur.com/YWjFlW4.jpg
▼此外箱側面上方為H510 ELITE MID-TOWER字樣及提把開口,下方有產品規格英文說明、 多國語言產品特色說明、產品型號/顏色/條碼黏貼處 https://i.imgur.com/KbBvpWy.jpg
▼外箱頂部有NZXT商標、H510 ELITE MID-TOWER字樣、產品顏色照片 https://i.imgur.com/1qplQUC.jpg
▼H510 ELITE本體,正面及側面均有深色強化玻璃視窗,搭配白色烤漆面板+黑色烤漆本 體 https://i.imgur.com/KZtBJ64.jpg
▼機殼正面面板上方四分之三為深色強化玻璃視窗,下方四分之一為純白色霧面烤漆面板 ,下方中央的NZXT字樣雖也是白色,但反光光澤略有不同。前方深色強化玻璃視窗透過左 右兩側螺絲固定其支架,有需要時可整片拆除 https://i.imgur.com/JwoAvrp.jpg
▼純白色霧面烤漆機殼頂部面板,後端中央有風扇網狀通風口,長條型螺絲孔通用120mm 及140mm風扇,前端右側有按鍵/指示燈/IO埠 https://i.imgur.com/Vbk2DZD.jpg
▼按鍵/指示燈/IO埠近照,由左至右分別是耳機麥克風整合式插孔、USB3.1 Gen2 Type-C 、USB3.1 Gen1 Type-A、帶電源/硬碟指示燈的電源開關 https://i.imgur.com/0sqH34i.jpg
▼機殼後方,有排風風扇、主機板IO擋板安裝孔、介面卡擴充槽、電源供應器安裝孔。風 扇位置可安裝1個120mm風扇(或單風扇水冷散熱排),下方電源安裝位置螺絲孔配置採用正 反皆可安裝的設計(安裝時風扇應朝下) https://i.imgur.com/gEINn67.jpg
▼顯示卡垂直安裝擴充槽採活動式設計,平常作為擴充槽的頂端擋板,當需要垂直安裝顯 示卡時就可成為固定支架 https://i.imgur.com/J2nw2ul.jpg
▼外殼底部,四個角落處有帶防滑膠墊的腳座,電源供應器下方的進氣過濾網可以從後方 抽出來清潔,前方長條形螺絲孔可以用來調整3.5吋硬碟架的安裝位置,或是固定其他的 配件 https://i.imgur.com/mhUvYVT.jpg
▼純白色霧面烤漆機殼右側板,採用兩顆手轉螺絲固定,側板前方有一整條的圓孔網狀進 氣口 https://i.imgur.com/ryPREmj.jpg
▼側板前方圓孔網狀進氣口的內側有可拆卸式過濾網 https://i.imgur.com/rdWK7pw.jpg
▼機殼左側上方四分之三面積採用深色強化玻璃視窗,覆蓋上方主機板及介面卡安裝區域 ,下方四分之一為固定式純白色霧面烤漆面板,左上角有強化玻璃三角形警告貼紙 https://i.imgur.com/SFRX5U3.jpg
▼深色強化玻璃上緣貼了金屬支架,上方球狀扣具可以協助支架固定在機殼上,整片透明 視窗側板只需要一個手轉螺絲就可固定 https://i.imgur.com/jJ7clyZ.jpg
▼機殼左側面結構,主機板/介面卡安裝區與下方電源/3.5吋磁碟安裝區隔離開來,白色 整線擋板蓋住線路出口,主機板安裝底板上方鏤空方便拆裝CPU散熱器背板,底板的各支 撐柱螺絲孔旁印有對應Mini-ITX/Micro ATX/ATX的字碼,供使用者安裝時參考。底板與白 色整線擋板有NZXT字樣 https://i.imgur.com/Z19pCMs.jpg
▼白色整線擋板前方空間有風扇/水冷排安裝架 https://i.imgur.com/6A6oNGZ.jpg
▼鬆開兩顆手轉螺絲就可取出風扇安裝架,上方已預先安裝兩個140mm AER RGB 2風扇 https://i.imgur.com/nJJPO3G.jpg
▼風扇架可以安裝2個120mm/140mm風扇,長條形螺絲孔位可增加安裝的彈性,除調整風扇 位置外,也可以用來安裝雙風扇水冷散熱排 https://i.imgur.com/H4a1aax.jpg
▼140mm AER RGB 2風扇,軸心處有NZXT貼紙,扇葉周圍有一圈乳白色導光圈 https://i.imgur.com/AiRpMDh.jpg
▼中央有標籤貼紙,型號為HF-28140-FP,為12V/0.32A的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風 扇,四個角落處設有防震膠墊,PWM 4PIN線路長度60公分 https://i.imgur.com/RVzgqAX.jpg
▼蓋住線路出口的白色整線擋板,其後方有預留固定金屬夾具,可加裝RGB燈條 https://i.imgur.com/JDStN4Z.jpg
▼後方擴充介面卡槽共有七個,並額外設置兩個槽位給顯示卡垂直安裝使用,均使用圓孔 網狀護蓋 https://i.imgur.com/RdrAdCc.jpg
▼主機板安裝底板的中央支撐柱為定位用,可協助定位主機板螺絲孔 https://i.imgur.com/219FjdZ.jpg
▼機殼頂部有一個RGB燈條,與AER RGB 2風扇一起接到Smart Device V2控制盒進行控制 https://i.imgur.com/Sbef9fh.jpg
▼後方預先安裝的AER F120機殼版風扇,軸心處有NZXT貼紙 https://i.imgur.com/rJahNLK.jpg
▼中央有標籤貼紙,型號為RF-AF12C-RB,為12V/0.16A的RIFLE BEARING風扇,3PIN線路 長度60公分 https://i.imgur.com/x9BBgEK.jpg
▼主機板/介面卡安裝區下方隔板採圓孔網狀設計,讓氣流可以流動,靠近主機板安裝底 板及前緣處均有走線開孔 https://i.imgur.com/ECXVKXc.jpg
▼機殼右側面結構,主要藏線空間在此 https://i.imgur.com/oFMY2eH.jpg
▼下方電源/3.5吋磁碟安裝區,3.5吋固定架可視需求調整位置或拆除。固定架上可以裝 三顆硬碟,不過此處前方並無風扇提供主動循環及散熱 https://i.imgur.com/pJ9Mf2x.jpg
▼機殼前端下方的進氣濾網 https://i.imgur.com/W1mJwtD.jpg
▼下方進氣濾網只能從內部取下清潔 https://i.imgur.com/3OinJs7.jpg
▼預先安裝在底板的整線槽及魔鬼氈整線束帶 https://i.imgur.com/ItGGMdN.jpg
▼鎖在主機板安裝底板上方的Smart Device V2控制盒,可提供二通道HUE2 RGB照明控制 及三通道風扇控制,內建噪音偵測模組(需將CPU散熱器風扇連接至控制盒上)。特別注意 不可把PWM控制水冷幫浦連接至此 https://i.imgur.com/50MlWdS.jpg
▼主機板安裝底板背面有兩個使用螺絲固定的2.5吋磁碟固定架 https://i.imgur.com/dtPNadI.jpg
▼由左下至右上分別是前置開關燈號、USB 3.1 Gen1 Type-A主機板端接頭、耳機麥克風 整合式插孔的連接線 https://i.imgur.com/KOdQasJ.jpg
▼USB 3.1 Gen2 Type-C主機板端internal 20pin接頭,前端有保護蓋,不使用時蓋住可 避免金手指髒污或受損 https://i.imgur.com/xmCeRJM.jpg
▼Smart Device V2控制盒的SATA供電連接器及NZXT CAM軟體控制用USB 2.0連接線 https://i.imgur.com/Dpfl9Wj.jpg
▼Smart Device V2控制盒隨附一條風扇一對三分接線,使用時將主要風扇接上第一個 4pin接頭(具備轉速偵測),並注意不要將4pin PWM風扇與3pin傳統風扇混搭在同一條線上 使用 https://i.imgur.com/II6BQ15.jpg
▼機殼頂部RGB燈條還預留一個串接頭,使用者可以再擴充RGB裝置,接頭上有護蓋可避免 接點髒污或受損 https://i.imgur.com/OEcbN7f.jpg
▼配件小紙盒內有組裝用螺絲、塑膠束帶、開關燈號轉接線、音效整合插孔一分二Y型線 ,配件內還有一個支撐柱套筒,可以用十字起子來拆裝支撐柱,相當方便 https://i.imgur.com/lPaUN74.jpg
▼組裝完成示意圖(左側) https://i.imgur.com/uYk4ZYE.jpg
▼顯卡採水平安裝示意圖 https://i.imgur.com/63jUiPR.jpg
▼顯卡採垂直安裝示意圖 https://i.imgur.com/OivIibx.jpg
▼組裝完成示意圖(右側) https://i.imgur.com/KmKVjt3.jpg
▼開啟電源時,電源按鈕環形外框會亮起白色燈光(上圖),環形左側比較亮時表示硬碟指 示燈正在點亮(下圖) https://i.imgur.com/xHO3SSs.jpg
▼前方AER RGB 2風扇RGB照明示意圖 https://i.imgur.com/dM1kZIP.jpg
▼左側面RGB照明示意圖 https://i.imgur.com/lPfD5lN.jpg
▼內建的Smart Device V2控制盒,搭配NZXT CAM軟體,可提供風扇及燈光控制效果 點選CAM主畫面左邊功能列下方倒數第四個”風扇”圖示,就可以顯示目前已連接的風扇 通道及運作模式,按下通道名稱後面的筆可以重新命名及修改,點選通道後面的加號,就 可顯示該通道的風扇轉速百分比與風扇目前轉速 勾選通道名稱前面的方框,可設定運作模式,共有四種可選,分別是Fixed(固定)、 Silent(靜音)、Performance(效能)、自訂模式 更多的CAM軟體風扇操作說明請參閱這篇文章: https://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7670925 https://i.imgur.com/w3qosZt.jpg
▼CAM軟體也提供RGB燈光豐富的預設/智慧/音訊/遊戲/自訂模式及百萬種顏色控制能力, 充分發揮使用者的創造力,在各HUE2配件間同步燈光效果,點選CAM主畫面左邊功能列下 方倒數第三個”燈光”圖示,即可進行設定 H510 Elite的燈條及AER RGB 2風扇配置狀況如下 更多的CAM軟體燈光操作說明請參閱這篇文章: https://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7441344 https://i.imgur.com/9RZWEc0.jpg
▼H510 Elite各種RGB燈光預設模式影片: https://youtu.be/7u1ccF5D8jY
https://youtu.be/nvyzO7YooSk
結論: NZXT H510 Elite優點: 1.機殼正面及側面採用深色強化玻璃視窗,搭配金屬支架使其更好拆裝並增加強度,可充 分展示RGB燈光效果 2.電源/硬碟、主機板/介面卡分離式安裝空間,專利整線套件及底板開孔設計方便藏線, 使內部簡潔美觀 3.具備四個大尺寸風扇安裝空間以強化機殼對流,機殼下方/側面、電源進氣口有安裝可 拆式濾網,可過濾較大灰塵及異物。可拆卸式前方風扇/散熱排兩用安裝架,讓安裝更便 利 4.機殼後方已預先安裝120mm風扇 5.除了一體式水冷外,機殼底部及整線擋板上也有設計固定用鎖點來搭配自組水冷 6.顯卡垂直安裝擴充槽,可將顯卡垂直安裝,將顯卡的正面特色凸顯出來 7.前置I/O埠配有新式USB3.1 Gen2 Type-C插座,方便連接高速裝置 8.內建Smart Device V2智慧控制盒,搭配CAM軟體,可提供二通道HUE2 RGB照明控制及三 通道風扇控制,內建噪音偵測模組,並隨附兩個140mm AER RGB 2風扇及一個RGB燈條 NZXT H510 Elite缺點: 1.3.5吋硬碟架需要卸下才能拆裝硬碟螺絲,3.5吋硬碟安裝處無風扇主動對流散熱 2.擴充槽螺絲鎖點為外擴設計,拆裝介面卡時需要注意插拔角度 3.因無配置5.25吋安裝槽,所以不適合還需要安裝5.25吋裝置的使用者 4.機殼前方/側面進氣濾網要打開右側板才能拆卸清潔 5.前置I/O埠僅提供一個USB3.1 Gen1 Type-A插座 6.無配置Reset按鍵 H510 Elite與上一代H500i主要差異點: 1.正面增加深色強化玻璃視窗,側面強化玻璃視窗也改深色 2.多送兩組140mm AER RGB 2風扇 3.增加內接USB-C 4.Smart Device控制盒升級V2,可控RGB LED通道變兩組,且支援HUE 2規格 5.修改2.5吋硬碟架 6.少一個USB-A 7.耳機麥克風插孔變成整合式 8.硬碟燈整合在電源開關及指示燈內,且都是白色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58.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4211154.A.7F3.html

07/27 15:15, 4年前 , 1F
NZXT最近新機殼媒體送測不少 要準備預購 8月上市了
07/27 15:15, 1F

07/27 15:20, 4年前 , 2F
感覺沒差很多 買500i就可了!?
07/27 15:20, 2F

07/27 15:20, 4年前 , 3F
之前問小編的結果 相較H500 H510優化SSD Tray
07/27 15:20, 3F

07/27 15:23, 4年前 , 4F
優化SLI走線 前IO改良 USB3.1gen2 Hue晶片改良
07/27 15:23, 4F
主要就是加USB-C,然後控制盒改V2,多一組RGB LED控制及支援HUE 2 電源/硬碟指示燈及耳機/麥克風插孔整合

07/27 15:23, 4年前 , 5F
推狼大
07/27 15:23, 5F

07/27 15:30, 4年前 , 6F
推狼大
07/27 15:30, 6F

07/27 15:35, 4年前 , 7F
NR600 俗擱大碗
07/27 15:35, 7F

07/27 15:37, 4年前 , 8F
NR600底部硬碟架鉚釘鎖死不能拆...對我是大扣分XD
07/27 15:37, 8F

07/27 15:41, 4年前 , 9F
NR600 沒人工商,無意間看到。
07/27 15:41, 9F

07/27 15:48, 4年前 , 10F
07/27 15:48, 10F

07/27 15:56, 4年前 , 11F
對了 H500跟510鋼板厚度都是0.6mm
07/27 15:56, 11F

07/27 15:57, 4年前 , 12F
最近買H500頓時覺得比H2輕好多 但是做工也差好多==
07/27 15:57, 12F

07/27 16:17, 4年前 , 13F
H500 覺得不輸,是說買到現在還沒裝
07/27 16:17, 13F

07/27 16:17, 4年前 , 14F
看起來真的蠻薄的
07/27 16:17, 14F

07/27 16:18, 4年前 , 15F
NR600 H510 還加一堆不必要的塑膠感
07/27 16:18, 15F

07/27 16:19, 4年前 , 16F
前面板變成玻璃了!
07/27 16:19, 16F
前強化玻璃視窗可以移除

07/27 16:34, 4年前 , 17F
@deederl 前面板和上面板很薄 內架構也輕不少
07/27 16:34, 17F

07/27 16:34, 4年前 , 18F
但是走線自由度比舊殼好很多....
07/27 16:34, 18F

07/27 16:36, 4年前 , 19F
狼大必推~不過是說怎麼感覺前面進氣不是很優?
07/27 16:36, 19F

07/27 16:49, 4年前 , 20F
“看起來”前面進氣差 不過實測出來散熱好像有一定
07/27 16:49, 20F

07/27 16:49, 4年前 , 21F
的水準
07/27 16:49, 21F

07/27 16:55, 4年前 , 22F
H500散熱意外的不差 這咖表現應該不會差太多
07/27 16:55, 22F

07/27 17:17, 4年前 , 23F
推狼大,謝謝您幫小弟修好螢幕
07/27 17:17, 23F
(羞) ※ 編輯: wolflsi (114.40.158.186 臺灣), 07/27/2019 17:52:09

07/27 18:02, 4年前 , 24F
前玻璃可移除 感覺應該來個配件是可以換成網狀的X
07/27 18:02, 24F

07/27 18:02, 4年前 , 25F
D
07/27 18:02, 25F

07/27 18:14, 4年前 , 26F
狼大就推
07/27 18:14, 26F

07/27 19:04, 4年前 , 27F
問一下 我如果顯卡轉直立
07/27 19:04, 27F

07/27 19:04, 4年前 , 28F
是不是會影響到插卡式ssd(900p)
07/27 19:04, 28F
介面卡高度不超過固定支架,且不會干擾到PCI-E延長線安裝,應不成問題

07/27 19:25, 4年前 , 29F
主要視覺面都玻璃造型不錯~但看來犧牲也不少
07/27 19:25, 29F

07/27 20:57, 4年前 , 30F
推狼大
07/27 20:57, 30F
※ 編輯: wolflsi (114.40.158.186 臺灣), 07/27/2019 21:48:31

07/27 23:55, 4年前 , 31F
N的風扇不裝軟體可以發光嗎? 我只要很簡單的單色
07/27 23:55, 31F

07/28 02:02, 4年前 , 32F
只接電不會亮,一定要控制盒+軟體
07/28 02:02, 32F

07/28 10:35, 4年前 , 33F
這咖價格多少阿 有點想換了
07/28 10:35, 33F

07/28 11:07, 4年前 , 34F
淘寶900多+90RMB運費,關稅再加220台幣 只是我智障
07/28 11:07, 34F

07/28 11:07, 4年前 , 35F
選集運變成180RMB運費
07/28 11:07, 35F

07/28 11:08, 4年前 , 36F
我寄信給官網,他們說8月中到8月底台灣才會上市 換
07/28 11:08, 36F

07/28 11:08, 4年前 , 37F
香香機忍不住就淘了
07/28 11:08, 37F

07/28 11:37, 4年前 , 38F
樓上你退掉重買一次不就好啦 我也有看到官方直寄90
07/28 11:37, 38F

07/28 11:38, 4年前 , 39F
但依官方算法只有5kg 機殼空重6.7 再加包裝10差不多
07/28 11:38, 39F

07/28 11:38, 4年前 , 40F
只收90也是很神奇的事...
07/28 11:38, 40F

07/28 22:51, 4年前 , 41F
3900X裸機等這咖…想淘寶了QQ
07/28 22:51, 41F

07/29 01:53, 4年前 , 42F
07/29 01:53, 42F
文章代碼(AID): #1TE_VIVp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