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山岳] 登山杖

看板PCCU_HKMC作者 (單車上路~)時間12年前 (2012/01/21 12: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正確使用登山杖 1.登山杖的調整:一般情況,手臂自然下垂,接著舉起下臂到與上臂成90度,再加上 10 公分 (身高170cm的大約在120cm的地方)。 下坡情況,由於登山杖置於身體前側,因此落 差越大,杖長需要越長。不過還要加上個人的習慣,自己習慣用的長度用的最順,最好。 2.使用時可調長度:該登山杖可使用的長度,每款設計不一,需注意。可調長度的最上方 都有 Top 或 Max的刻線,登山杖調整的長度不得高於這條線,超過的話,會造成杖身強度 不足,容易折損。 3.使用腕帶:在登山杖的使用上,是由手腕經腕帶施力到登山杖。在平路或緩上坡,幫助 前進是用推的。而在陡下坡,緩衝身體下墜是用撐的。若您沒有使用腕帶而直接用手握, 你的手就很容易疲勞,身體就容易累。試想,有誰能握著棍子做一天的活動。這樣不是太 累 了嗎? 4.平路與上坡: 方法與走路時相似,同手不同腳(左腳與右手持登山杖同時著地)。登 山 杖的著地點要在腳後跟的後面。如此才能做出最大力量(槓桿原理)。手臂自然擺動,利 用腕帶使登山杖往後推 (PUSH)、自然的會將身體往前送,幫助前進。 5.高落差上坡:當落差過大,無法將登山杖置於身體後方,推自己前進或向上時。適時縮 短登山杖,將登山杖置於身體前方,多一兩隻腳,幫自己站穩住身形,也是不錯的使用方 式。 6.下坡:方法與走路時相似,同手不同腳(左腳與右手持登山杖同時著地)。不同的是, 登山杖的著力點變成在身體的前方,以吸收下坡的衝擊力。順勢分攤膝蓋壓力。 7.高落差下坡: 高落差下坡時,登山杖的著力點變成在身體的前方,手臂也同時打直, 讓 手臂透過腕帶與登山杖保持一直線。在身體穩住之後,才舉腳往踩下。讓膝蓋減少承擔下 坡的衝擊力。 8.腿部受傷時: 如果有腳踝扭傷或抽筋等問題,宜採同手同腳(左腳與左手持登山杖同 時 著地)。將登山杖使用在受傷同一側,雙手扶杖像受傷時使用拐杖一樣,來分擔部分腳的 出力。如此一來,受傷的人還能前進,最多大伙幫忙分攤背包。 9.使用一支還是兩支:這要取決於您的負重及路程。使用登山杖主要的目的是減輕身體負 擔。所以天數較少或負重在10~12公斤以下,使用一支就足夠了,當然兩支更好。如果是 長 程縱走或12公斤以上最好使用兩支。 ◇ 登山杖的優點: 登山杖的使用目的是為了在上下坡行走時,能減輕雙腳的負擔與肌肉能量的消耗,並增進 身體整體性的持續耐力。 ◇ 減輕雙腳的負擔: 使用登山杖最大的好處,是將原本僅由雙腳和脊椎所承受的所有重量,分攤部分給手臂來 承擔。並可以利用手臂來幫助自己前進。正確的使用登山杖,能在下坡時減少膝蓋衝擊力 。也減少腿部肌肉的負擔。根據統計,如果有效使用登山杖,一支登山杖,可以減少體能 耗費10-15%。兩支登山杖,可以減少體能耗費20-25%;不但能增加爬坡的速度持續力、 還能減輕膝蓋的負荷,還能提升身體的整體耐力與穩定性。最重要的是,延長登山者的登 山壽命。相信這是所以愛好戶外活動人最期望的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15.241
文章代碼(AID): #1F6a1p3E (PCCU_HK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