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稻埕。面對課本中被抹滅的歷史

看板Ourmovies作者 (640)時間10年前 (2014/02/12 15:4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部能夠被社會廣泛討論的電影是好的,正反兩陳的聲浪,能夠督促台灣電影品質向上提 升,但我覺得拘泥一個角度去攻擊,也不盡公平,一部電影的價值,還兼顧到票房、娛樂 、藝術和文化。 《大稻埕》我依然肯定它,我感激藉由這部電影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過去這一段歷史,雖 然劇情片面又錯置,但這是一個契機。我心裡頭著實有很多疑問,因為這段歷史在過去課 本中輕描淡寫,我覺得才是社會更要關注的議題。 建議閱讀圖文完整版:http://k640640.pixnet.net/blog/post/55890672 簡易文字版: 《大稻埕》不只是搞笑的賀歲片規模而已,也重現了大稻埕當年的繁榮,以及帶出了台灣 國父-蔣渭水的故事。 原先看預告片的時候,我就當作闔家歡樂的賀歲片去看待,片型類似台式笑料十足的《大 尾鱸鰻》、《雞排英雄》、《陣頭》、《總舖師》,但《大稻埕》又多了更多雜揉元素的 包裝。 有些人用歷史劇的角度去檢視,有很多細節考究不夠嚴謹,尤其在配樂上誤用《望春風》 、《雨夜花》等台灣歌謡年代飽受批評。其實當藝旦們一起唱林強的《向前走》,我有驚 喜也有惶恐,這應該是導演對於自身時代寄情所添加的劇情。 一部能夠被社會廣泛討論的電影是好的,正反兩陳的聲浪,能夠督促台灣電影品質向上提 升,但我覺得拘泥一個角度去攻擊,也不盡公平,一部電影的價值,還兼顧到票房、娛樂 、藝術和文化。 我分享幾位好友的評論,給大家參考。 P小姐:「如果凡事都講求史實或是過去的血淚,那娛樂也就不用討論了。你會去跟史學 家計較真實的歷史,但你跟小說家計較,不是很奇怪?就跟一系列武則天的電影一樣呀, 那個年代出現神龍也很詭異吧? 台灣的電影產業需要能相容更多聲音,才有機會在大量的產品與產業架構裡,出現真正質 的成品。如果好萊塢電影只有辛德勒之流,那回到未來就不可能發生,對吧!」 H小姐:「電影有創意、娛樂的部分,是否符合史實並非必要,甚至有的是一種藝術 (如 果不在意票房的話),特別是該片定位賀歲片,非紀錄片或史詩大作,從歷史考究的角度 去檢討此片不太適合。如果說這部片不夠好笑,劇本創意有點老套,或除了笑點缺乏意涵 或深度等等比較合理!」 縱使導演歷史考察的不夠明確,加了很多不符時代的娛樂效果,但我想一部電影本來就需 要兼顧商業和票房保證的需求。 我身邊所有看過這部片的人,都為片中蔣渭水致力於「倡民權,爭平等」,深受感動甚至 落淚,這部片的重點不是大稻埕,而是蔣渭水啟迪民智的故事,而是為自己爭取自由的勇 氣,也讓社會大眾明瞭為什麼過去這幾年開始推崇台灣的國父「蔣渭水」。 《大稻埕》我依然肯定它,我感激藉由這部電影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過去這一段歷史,雖 然劇情片面又錯置,但這是一個契機。我心裡頭著實有很多疑問,因為這段歷史在過去課 本中輕描淡寫,我覺得才是社會更要關注的議題。 你可曾認真看待,那些關於蔣渭水的紀念資訊?而我們為何紀念? 國道五號又名「蔣渭水高速公路」(陳水扁總統任內,行政院於2006年6月14日命名), 台北市大同區有一個蔣渭水紀念公園(馬英九台北市長任內2006年成立),拾元硬幣有一 款蔣渭水紀念流通幣(馬英九總統任內2010年發行),蔣渭水墓園位於台北市六張犁芳蘭 山。 我心裡頭起了好多疑竇,為什麼在過去的10年內,社會上不分藍綠紛紛推崇蔣渭水,而他 在我的記憶片段裡竟如此模糊,他為台灣留下甚麼貢獻,我幾乎不甚了解? 我馬上Google到了維基百科,馬上獲得清楚明瞭的答案: 蔣渭水一生有四項深刻影響台灣歷史的重要事業: 一、創立第一個全臺性的文化組織「臺灣文化協會」 二、創立第一份臺灣人的報紙「臺灣民報」 三、創立第一個現代意義的政黨「臺灣民眾黨」 四、創立一個全臺性的工會組織「臺灣工友總聯盟」。 在這四個足以代表蔣渭水各階段社會運動成就的組織當中, 發軔最早,並且對臺灣民眾最具有啟蒙意義的, 即是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的臺灣文化協會。 立會明列以「助長臺灣文化之發展為目的」。 他一系列推展民眾文化提升之作為,包含發行文化會報、辦理文化義塾、舉辦文化講演團 、設立文化書局、開辦各類知識講習會與夏季講習會等,不但成為1920年代臺灣啟蒙運動 之濫觴,更是20世紀臺灣「本土文化」與「世界文明」接軌的先驅。 當時人稱「文化頭」,他卻自比為「文化鐘鼓手」與「文協機關手」的蔣渭水,實可稱為 啟蒙臺灣文化的「臺灣新文化運動之父」,曾經協助國父孫中山推動二次革命。 看完這些史料之後,我更加納悶,若蔣渭水啟蒙了台灣文化,對於台灣歷史有深刻的影響 ,那麼過去的歷史課本到底交給了我們什麼,省略了哪段史實? 我翻開我這一代國中歷史課本,我想從過去的課本上找到蛛絲馬跡,重建我的歷史記憶。 ●國民中學教科書-認識台灣(歷史篇),國立編譯館主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試 用本。 ▼封面 ▼封底 第八章、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教育、學術與社會 第三節、社會運動 ▼80-81頁,要求政治改革 ▼82-83頁,啟迪民智 ▼84-85頁,改善農工待遇 ▼蔣渭水唯一出現一次名字的地方 翻完這幾頁,讓我最意外的大發現就是...蔣渭水的篇幅少的可憐,這段歷史裡一枝獨秀 是... 林獻堂(出現3次),不僅比蔣渭水有份量,還貼心的附上大頭照,蔣渭水在課本 中被稀釋到,只有陪襯的效用(出現1次)。 讀到高中,課本開放一綱多本,不再是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印,這段歷史的論述就不一樣了 ,林獻堂看似仍凌駕在蔣渭水之上,但對於蔣渭水有多所著墨了。 ●高級中學教科書-歷史(下),教育部審定,龍騰文化事業公司編印,中華民國九十年 十月第四版一刷。 第十二課、日據台灣 ▼181頁 ▼182頁 ▼183頁 那時代歷史課本上,尊林獻堂的因素是什麼?近年來開始把蔣渭水神格化是因為政治目的 嗎?由於我才剛開始研究,因此提出了假設性的疑問,都可以留待大家討論。 看完了自己年代的國高中歷史課本,我開始好奇當代課本會如何如何論述這一段歷史?有 空來去書局瞧瞧。 怪不得蔣渭水的歷史情結,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我只好私心的認為蔣渭水跟李李仁一樣帥 了(大誤),我又要被衛道的歷史學者批了...。 ▼補上蔣渭水先生照片 在網路上查詢到,原來民國40年適逢蔣渭水逝世二十週年,國民政府曾經盛大的舉辦一場 紀念會,當天高官雲集。 蔣中正甚至贈送「民族正氣」匾額,代表蔣渭水為民族尊嚴的不妥協精神,堅持到底,直 到生命燃盡的最後一刻。 歷史有太多弔詭,紀念也有很多目的性,功利的說也許是為了爭取民族認同的情感,到底 誰才是消費蔣渭水呢?期許大家能藉由這部電影,一起去珍視所有曾經為這片土地奮鬥的 人。 蔣渭水投入社會運動前,曾經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以及經營「春風得意樓」酒家 ,他的生活曾經不虞匱乏,甚至可以說是社會上流人士,後來他拋棄了富貴榮華,捨身投 入社會運動,因傷寒病逝享年41歲。 ▼大安醫院舊址(延平北路二段義美門市) ▼《臺灣民報》總批發處(義美食品門市隔壁) ▼車上載的就是《臺灣民報》 ▼整部片的靈魂出現了「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蔣渭水很聰明,因為台灣報紙管制嚴格,將《臺灣民報》在日本東京創刊,經檢查後輸入 台灣。 《臺灣民報》不僅開啟民智、介紹新知,更以批判立場反映本土輿論,被譽為「台灣人唯 一之言論機關」、「台灣人唯一喉舌」。 ▼莊協發 港町文史講堂,《台灣文化協會》在此成立講堂。 ▼李臨秋故居,1930年代譜出膾炙人口的《望春風》。 導演葉天倫一家三代世居大稻埕,不難想像為何導演要冒著竄改歷史的疑義,提早10年納 入了望春風曲目,畢竟這首歌不只是大稻埕的光榮,更是聞名世界的「台灣調」。 ▼整修好的「大千百貨」,台灣第一家引進電動手扶梯的百貨店,靜待古蹟活化利用。 大稻埕就在我家旁邊,過去這幾年,我慢慢的去了解,原來大稻埕曾經是台灣最一流的國 際城市,也是最悲傷的228事件原爆地。我希望會有更多人因為這部電影關注到大稻埕這 個地方,甚至願意走進去深度了解這個地方。 ▼228事件引爆地,感受時代拉扯傷口的震盪。「天馬茶房」前的查緝失控,開始延燒整 個台灣...。 大稻埕原先類似艋舺「副都心」,隨著艋舺河道淤積不再適合商船出入,這才讓大稻埕逐 漸興起,取代艋舺成為台灣外銷經貿中心。 19世紀末開港後,大稻埕外商雲集,做的是全世界物流貿易,各國領事館也都設在這裡, 甚至比現在台北大都會還要國際化,全台灣最熱鬧的戲院就在永樂座,最流行的歌曲都從 大稻埕發跡。 ▼陳天來故居 電影以台灣先驅畫家郭雪湖「南街殷賑」畫作做為美學設計,以動畫重現了大稻埕繁榮的 空照圖,整齊又美侖美奐的洋樓,美的令人驚奇這曾經是台北;劇組也在傳藝中心重現舊 時的迪化街景,這方面我有感受到導演的用心和誠意。 大稻埕是台灣唯一一條碩果僅存「活」的老街,仍然百年如一日的維持著商賈面貌,不似 台灣其他老街多已商場化、觀光化。如果有外國朋友來台灣,不妨帶他們來迪化街走走, 就能看見最真實的老街。 ▼霞海城隍廟 ▼求姻緣的好所在,我一直鼓勵大家直接在門口辦聯誼最快。 ▼有記茶行,保留百年製茶歷史。 台北市為了維護大稻埕老街,也付出了相當高的代價,由於這些老屋不能拆要修復歷史街 區,土地上不能蓋的樓層空間,都容積轉移到了其他地區。建商也因此以低價搶購大稻埕 老屋,獲得更多容積獎勵,得以在信義區和大安區精華地段蓋高價豪宅,賺取暴利。 這幾年大稻埕越來越多老房被修復,市府也在進行「URS都市前進再生基地」的活化,愈 來愈多文創店家一一進駐,每次來大稻埕都可以看見不同的新開店,但還是不要過度發展 才好。 ▼小藝埕-印花樂 ▼小藝埕-Bookstore 1920s,1920年代的世界和現今一樣精彩。 ▼民藝埕 ▼民藝埕-Le Zinc洛咖啡小酒館 ▼老桂坊-火柴盒就是過去的傳單一樣重要,保留了相當多歷史的發展軌跡。 這篇文章主軸不是影評,也不旅遊,也不文史,我不喜歡妄加褒貶,我只想用我的角度, 忠實的還原歷史,讓大家更認識大稻埕,想進一步走進大稻埕。本篇文章我已經截盡所能 的考究,若有缺漏還請大家包涵。 最後,期許大家都能為自己好好的打拼,勇敢創造自己的黃金年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54.215

02/12 21:27, , 1F
用心推
02/12 21:27, 1F
文章代碼(AID): #1I-oS4Qd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