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與愛別離》-林孝謙的導演復仇記

看板Ourmovies作者 (夏日)時間13年前 (2011/05/22 13:3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劉秀玲 還記得去年撫慰人心的貓咪純愛國片《街角的小王子》嗎? 影片中楚楚可憐的貓咪臉龐,男女主角間的情愫,皆觸動了每一位觀賞者的心靈, 打造出台灣首部動物電影的導演林孝謙,最近又推出新作《與愛別離》, 不同以往給人的清新療癒印象,這是部充滿著愛恨強烈的的電影, 由實力派演員曾珮瑜、尹昭德和周姮吟主演。 《與愛別離》中,玉華和國威是羨煞旁人的一對愛侶,玉華的好姊妹順芳 在得知兩人即將結婚之際,卻備感失落,原來她偷偷暗戀著國威, 然而這個不能說出口的秘密始終還是讓國威知道了,沒想到國威也接受順芳的心意, 一個懦弱的男人、一個背叛摯友的好姊妹,兩人用激情換來了罪惡感, 玉華的婚姻毀於一旦。當得知自己和順芳同時都懷著國威的骨肉, 原本溫柔善良的玉華再也不想委曲自己,她決定成全他們, 但必須要答應她的條件,那就是將自己和順芳剛出生的孩子互相交換…… 臺灣的米蒂雅 二千多年前著名的希臘悲劇作家尤里庇得斯作品「Medea」, 描述公主米蒂雅因為心愛的丈夫決定另娶他人,開始一連串的報復計畫, 她殺死公主和親生骨肉,唯一沒殺死的是她自己的丈夫。 導演林孝謙表示,米蒂雅是自己就讀外文系時所讀到的第一個作品, 劇本內容便是以此做發想,他想探討「恨」、「背叛」和「原諒」的觀點, 加上父母親表示看不懂上部作品《街角的小王子》, 為了拍一部父母親看得懂的電影,林導演決定以父母高雄住家附近的加工廠為背景, 撰寫出一段三角愛情故事, 導演說:「工廠老闆女兒愛上主管的傳統情節是容易理解的。」 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關係 「一般的故事裡第三者往往都是加害者,元配都是受害者!」, 導演卻故意扭轉這種既定印象,將原配變成加害者,採取報復手段去傷害第三者, 原本他還蠻擔心大眾會不會接受或融入這樣尖銳的題材, 因為東方人的觀念是虎毒不食子,一般不會把自己的親生骨肉當作交易籌碼, 但因為《與愛別離》裡的玉華還沒生過小孩,尚未能體會母子分離的痛苦, 加上第三者懷孕的時間點和自己相同,因而產生玉石俱焚的換子想法, 採取非常強烈的手段報復第三者,這內容也和1978年榮獲第十六屆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和優等劇情片的《一個女工的故事》非常相似, 該片同樣也在高雄拍攝。 在現今大家紛紛鼓勵元配勇敢面對小三的風氣中,原以為電影中會出現換子後, 元配如何將自身情緒發洩在第三者的小孩身上的過程,林導演不諱言地說, 其實有拍一段第三者的小孩考試作弊,被玉華大聲教訓的戲, 但他幾經思考後覺得這樣的玉華太壞,應該是要讓她秉持嚴格教育的觀念, 把小孩?好,同時,也呼應生活富裕卻被寵壞的第三者順芳,創造出一種強烈的對比, 所以並未將玉華大聲斥責小孩的片段剪進電影中,「要不然太像八點檔的劇情了!」。 在電影的後段,導演想要呈現玉華和順芳各自照顧小孩, 彼此間維持著一種避不見面的和平景像,不過,導演仍讓玉華和順芳在小孩 大學放榜中無意間相遇,多年未見的彼此眼神交會時僅露出淡淡微笑, 會有這樣的安排,林導演表示,他想呈現長達27年的感情衝突裡, 玉華雖稱不上原諒或釋懷,但她盡力將小孩教好、也知道親生小孩也過得不錯, 大家的生活都將回到正軌上。 同時擔任編劇的導演林孝謙,劇本第一次定稿時只花了三天, 但修改就改了30幾種版本,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找到電影該有的調性。 面對如此苦情的內容,他坦言寫劇本時因為要揣摩女主角的心境, 相當痛苦,一直在思考玉華該做些什麼、該不該原諒、該不該報復, 況且怎麼做都是種痛苦和折磨,導演也提到這其實與佛教有關, 「佛教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和求不得,尤其是愛別離」, 導演解釋因為人生是有定時的,很多東西時間到了就一定會離開, 創作很多時候是在找一種永恆,但現實生活裡事物是無法永久的 。 林孝謙導演亦感謝擔任《風聲》、《梅蘭芳》編劇的張家魯大力推薦《與愛別離》, 並稱讚林孝謙有勇氣重新詮釋這類通俗劇。林導演表示,台灣「新電影」時期極少 討論通俗劇(Melodrama),大多以事件的結果來刻畫主角的內心世界, 例如楊德昌導演《海灘的一天》中,胡茵夢回來家裡後,畫面隨即出現地上 有只破掉的花瓶,抽象地指出某種事件已經發生, 但通俗劇就需具體拍出事件發生的過程。通俗劇經過「新電影」浪潮, 已逐漸消失於台灣電影裡,林導演表示,這是因為通俗劇一來沒有電影感, 二來此類型電影赤裸裸地呈現衝突的情節,與呈現美化的藝術形成一種反比, 且容易流為「潑罵戲」或「催淚劇」,但相對的較為普羅大眾, 也和現今的大眾娛樂屬性的電影風氣相符合。 偏好拍攝「動物」和「女性」? 《與愛別離》是林孝謙導演第二部電影長片,早期的短片作品《自由大道》 和首部長片《街角的小王子》就分別以母女互動和動物為主角, 回答是否偏好這類的題材時,林導演微笑地說:「因為動物很可愛,女人很可憐!」, 並認為近期的台灣電影中,大多以男性為主,例如將上映的《塞德克˙巴萊》、 《痞子英雄》和五月天的3D電影等,這類英雄式的電影相當普遍, 但以女性為出發點的電影較少,即便是《與愛別離》中徘迴在兩女之間的 男主角尹昭德,其戲份也不多,主要焦點還是在玉華和順芳這兩人的戰爭上。 一眼就認定的演員陣容 挑選演員時,林孝謙導演表示,先前因為看了曾珮瑜在《停車》中的表現, 就確定要她演玉華的角色,而飾演第三者順芳的周姮吟則是導演看了她演出的 《獵豔》後開始注意的演員,導演說初與姮吟見面前,原本以為飾演偷吃的人妻 和裸露床戲的她,應該是個性活潑、大方不扭捏的人,但在見面時才知道, 緊張到有點發抖的姮吟是個秀氣、文靜,甚至有點怕生的女生, 「有點像受傷的小動物」,這是導演對她的印象,並說姮吟第一個問他的問題, 就是戲裡的小三裸露會到怎樣的尺度,還直問導演是不是就是要她脫, 導演認為這應該是因為一方面她覺得《獵豔》的演出不如預期,儘管對角色鑽研甚多, 但表現卻因非故事主線而不夠出色,一方面又擔心就此被定型為 只能飾演小三或是裸露身體的角色。 憂慮著導演會如何處理小三角色的姮吟,更向導演坦承並未演過哭戲, 劇場經驗豐富的周姮吟,舞台劇裡由於有時間醞釀情緒,演出哭戲不太費力, 但面對需一個個拍攝鏡頭的電影作業,哭泣的情緒容易中斷, 姮吟一度擔心自己無法三秒就落淚。製片還想撤換過度文靜而不似順芳的姮吟, 或是與珮瑜相互交換角色,但導演堅持周姮吟就是飾演順芳的不二人選。 幸好,周姮吟不負導演的信任,先後完成了《與愛別離》十場層次皆不同的哭戲, 也請影迷們注意那齣旅館裡三人的重逢鏡頭,當順芳欲握玉華手卻被撥開的表情, 那是周姮吟第一次在電影鏡頭前落淚。 挑選外遇男主角的過程頗讓林孝謙導演頭痛,直言他眼中1978年代的男性 多半有種溫柔的氣質,擁有像是秦漢或秦祥林風度翩翩的談吐, 同樣也就是如此優柔寡斷的個性才造就《與愛別離》裡, 男主角無法處理兩女紛爭的窘境,林導演左思右想著如何找到一個 擁有1978年代外型的男演員,剛好看到尹昭德在大愛戲劇《台九線上的愛》 中演出的壞老公,便向他提出電影邀約。 其實睽違大螢幕許久的尹昭德看到劇本時有點傻眼,不解導演為何要他 飾演一個懦弱無能的男人,林導演透露說,尹昭德接演前曾將劇本拿給老婆看, 以便讓老婆了解劇本中床戲的尺度,沒想到她竟對劇中的偷情丈夫角色很有興趣, 還鼓勵老公接演這部電影。在拍攝的過程中,林導演打趣地表示, 尹昭德還會在拍攝前帶領大家做些「靜心」的儀式, 和劇中需偷情的形象有著很大的不同。 面對如何協助這些戲劇經驗豐富的演員們,林導演說,因為男主角尹昭德 在演出的過程中一直都是狀況內,反倒是不要讓他處在過多的情緒中, 並數度將舞台劇的演出轉化為適合電影特寫鏡頭下的表現; 林導演則認為女主角周姮吟屬於煙火型的演員,表演多是燃燒自己、全心奉獻的, 所以必須和她培養出一種信任感,信賴導演所需的不同要求。 至於另一個女主角曾珮瑜,林導演則表示她是技術性的演員,擁有精準的表演技巧, 可連續演出十次同樣的鏡頭都有同樣穩定的表現,剪接工作毫不費時, 加上不怕鏡頭又上相的外型,可說是天生就是吃演戲這行飯的, 但導演不諱言,他就是要逼她跳離自有的框框,做出預期外的演出, 像是拍攝交換小孩的那場戲時,他先讓珮瑜按著自己的理解去詮釋元配 帶著小孩離開的部分,直到後來才將姮吟飾演順芳時激烈痛哭的反應給珮瑜看, 珮瑜看完之後不甘示弱地在鏡頭前回應,林導演說這才有後來電影鏡頭中, 玉華抱著小孩回眸落淚的瞬間,「珮瑜在這齣戲裡的演法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那個美好的八零年代-瓊瑤經典元素 由於電影設定在1978年,演員們的台詞也須符合當時的情境才行, 林孝謙導演說,為了讓電影中的對白能夠具有80年代的味道又兼具現代感, 已經修改了很多次,對鏡頭的要求也是,像是男女主角牽著腳踏車 漫步在樹林下的部份,也有著瓊瑤小說的經典元素, 林導演自招參考了許多當時流行的瓊瑤和金瑞瑤等作品。 電影裡十分考究的造型和服裝也花了林導演相當多的心神,為避免成為喜劇的可能, 男女主角的造型不能過於誇張,需具有些現代感,所以髮型的變化上收斂許多。 至於服裝方面,林導演感激說,媽媽為他從親戚收集了百來件的復古服裝, 甚至挖出自己的壓箱寶,要供劇組的造型師挑選,例如玉華結婚時身著的復古旗袍, 便是製片助理媽媽的訂婚服裝,導演更意外發現原來自己的叔叔和阿姨們 年輕時的穿著相當大膽時髦,而且可能是物資較缺乏之故,身型多半瘦削, 收集來服裝以貼身為主,演員要穿還必須要放大尺寸, 這點一度讓提供衣服的長輩們相當驕傲。 解釋拍攝場景時,林導演興奮地表示1978年也是他父母親談戀愛的時代, 接著便開啟電腦中的照片,一邊解釋著如何將父母親結婚、 出遊和慶生的相片轉換為電影中的場景。 導演表示,電影參考了許多舊照片的場景和服裝,最令導演印象深刻的是 親阿姨說過在以前開舞會是會被警察抓的,為了跳舞大家會將客廳的家具都挪開 ,隨著音樂就在家中開起舞會,《與愛別離》裡也有這樣的跳舞橋段。 導演說:「電影是夢的藝術,當演員努力演出之際,還需打造出讓觀眾也 能進入電影世界裡的環境。」 眼尖的觀眾朋友或許有注意到,其實每場戲中都有林孝謙導演堅持的元素-花, 例如花壁紙、花抱枕、花洋裝等,或者就直接用鮮花來裝飾拍攝現場, 這是因為導演覺得愛情就像是花朵一樣,綻放後就一定會凋謝, 正適合電影裡探討的愛情故事。 被稱為「水裡來霧裡去」的電影風格 林孝謙導演挺感激攝影師的鼓勵,讓他盡情發揮自己眼中的電影想像, 因為《與愛別離》攝影師是他首次合作的攝影師,先前曾拍過鄭文堂導演的《眼淚》 等電影,擅長寫實的拍攝手法,合作《與愛別離》時花了許多時間磨合彼此的習慣, 最後,攝影師說他終於了解林導演為何被稱為「水裡來霧裡去」, 「因為他說在我的電影世界是相當唯美的,幾乎沒有臨時演員, 對鏡頭有著異常的潔癖」,所以才會出現拍攝時,有人躲在樹後面灑葉子製造季節感、 逆光抖動雞毛撢子創造空氣的浮塵等,也是因為如此唯美的畫面, 柔化了電影中沉重且尖銳的議題。 電影配樂也有著林孝謙導演的堅持之處,請來JS量身訂做《與愛別離》主題曲和配樂, 其實是經過許多溝通的,因為普遍大家都認為第三者的行為是不合宜的, 故JS常用批判的角度打造配樂,但經導演一番解釋第三者在電影中的無辜和心路歷程, 重新以符合主角們的氣質打造音樂,才形成《與愛別離》中令人催淚又揪心的主題曲, 「我自己是覺得很有韓國片的味道啦!」林導演滿意地說。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4269&ctNode=6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97.116

05/22 22:02, , 1F
可能劇本著重在女性方面 男主角超平面.....
05/22 22:02, 1F
文章代碼(AID): #1DsA2kJQ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