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見....天冷.戲院冷.心更冷...

看板Ourmovies作者 (薔薇泡沫)時間20年前 (2003/12/21 10:2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強烈冷氣團壟罩的寒冬裡,和朋友約好了看早場的「不見」, 上片一週後只剩下惟二上映之一的學者戲院, 隔著玻璃窗向售票員說我要看十點半場「不見」, 她卻聽成了「魔戒」,或許他整個早上賣出的票看的都是魔戒吧, 直到我拿出之前買的預售套票要兌換,他愣了一下才恍然大悟。 放映廳在B3,對照於戶外的冷,戲院裡也冷,冷清的冷。 習慣國片裡常有的長鏡頭固定式鏡位, 在步調快速的現實生活中, 唯有躲進戲院融入電影畫面才能稍稍緩下腳步, 凝視這些出自我們生活週遭的片段, 偌大的幽暗空間裡仰望螢幕,安靜而專注。 電影的開頭正是如此, 爺爺(苗天飾)買了燒餅油條回來給孫子當早餐, 鏡頭固定在客廳的透明魚缸後,觀眾隔著魚缸看著金魚游, 也看著屋內人物的一舉一動,魚缸的意像在「你那邊幾點」出現過, 據當時蔡導的說法是因為小康的家裡也養了魚, 孫子(張捷飾)提了早餐出門,卻把它掛在公園的樹上, 走向網咖,走進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這是故事的第一條主軸。 公共廁所裡,陸弈靜飾演的阿嬤蹲在坐式馬桶上拉肚子的橋段令人莞爾, 一種很台式的幽默, 台灣有一半的人口在外頭遇到坐式馬桶都得用這種詭異的姿勢解決民生大事, 在電影裡卻是第一次看見,由此帶出故事的第二條主軸, 阿嬤上完廁所回到公園遊樂場裡,發現小孫子不見了, 開始了漫長而焦急的尋找過程,接下來約莫15分鐘在公園裡, 很像整人節目裡的偷拍, 虛構的故事情節對照於公園裡不知情的路人們真實反應, 導演的手法當然比綜藝節目高明許多, 人們言語上的苛責多過於行動上的幫忙, 我們可以體會路人的冷漠在城市中其來有自, 捫心自問哪天在路上遇見相同的情形只怕也是愛莫能助。 回家後,阿嬤急著播電話給兒子,小孫子的爸, 她還是在拉肚子,坐在家中坐式馬桶上, 和公共廁所裡成了明顯對比,電話怎麼也播不通,阿嬤又出了門,繼續找。 最令人動容的一段是求助無門的阿嬤來到老伴的靈骨塔前泣訴他的無助, 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裡,看顧孫子彷彿成了老人的唯一賸餘價值, 「我把小亦搞丟了,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我的!」 中堅的第二代永遠忙於工作,說是為了家,然而此時,家已不成家。 相較於阿嬤遺失孫子的急切, 沉迷於虛擬世界的張捷並沒有立刻察覺到爺爺的失蹤, 青少年對於生活週遭人事物的冷漠疏離, 在戲裡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唯一的表達是透過鍵盤, 在電腦螢幕上敲出「心情不好」「因為爺爺死了」, 或許少年的心從來不曾鮮活。 正如蔡明亮電影裡一貫描繪都市疏離感的孤絕, 從演員躍升導演的李康生在第一次執導的作品裡也有著相似的基調, 卻有著更為人性化的關懷與關注, 姑且不論導演所觀察到且想要突顯的社會眾生像 是否皆能自然融入在電影橋段中, 小巷裡蘿蔔糕叫賣聲就像你我偶而會在午後的, 那一段固然是精心安排的笑點,卻顯得造作, 誰不知道街頭上小販的叫賣聲是他們自製錄音帶的重複repeat, 又怎會穿插著「小亦,你的阿嬤在找你」的呼喊, 陸弈靜的聲音表情與肢體語言對照她老妝的滿頭白髮則顯的過於年輕, 不過鏡頭語言的運用與鏡位的安排上卻有驚喜的的成熟度與新鮮感。 尤其最後,阿嬤在夜裡的公園,尋找愛孫的心仍然急切, 腳步卻不得不隨著體力而放緩,逢人就問「你有沒有看見我的孫子」, 張捷遇上了此景也開始若有似無地尋找起爺爺, 兩條平行敘事線在此交融, 兩人一前一後進入公園裡鐵片圍起的施工地, 工地裡的積水映照出彼此落寞的身影, 此時失蹤的爺爺與孫子卻手牽著手從鐵圍牆外走過, 然而這片鐵圍牆隔開的是天涯咫呎的找尋, 還是咫尺天涯生死界限, 疑問會一直留在心底。 巴奈的泥娃娃低迴輕緩地流洩出 「他沒有親愛的爸爸,也沒有媽媽....」 電影中的片段反映著生活中的真實, 我想哭,可是冷空氣太乾燥了, 步出放映廳,天氣冷,戲院冷,心裡更冷。 -- http://mypaper5.ttimes.com.tw/user/cutelineva/index.html 希望在我反芻生活點滴的喃喃自語中 能有隻字片語觸發你的共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4.12

推 218.166.52.197 12/22, , 1F
寫得真好 鉅細靡遺
推 218.166.52.197 12/22, 1F
文章代碼(AID): #_vGL047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