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舉國體制與台灣體育的發展

看板Olympics_ISG作者 (calebjael)時間11年前 (2012/08/13 02:13), 編輯推噓36(36092)
留言128則, 2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由於台灣長期以來常貶低中國的體育制度﹐造成對中國體育制度的許多誤解。 其實中國的體育制度﹐或者說中國對待體育的態度﹐是很值得台灣參考的。 在中國﹐由於國家力量的推動﹐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譬如說﹐中國的國中升高中的入學考試(大陸稱為中考)﹐ 除了常見的語數英這些科目之外﹐體育也常常是必考的科目之一﹐ 雖然可能分數不會很多。 以中國幾個大城市為例﹐廣州中考的體育是60分﹐北京是40分﹐上海是30分。 分別佔總分數的5%-8%左右。 這就使得﹐在中國﹐體育其實是蠻被學生所看重的﹐一個普通的學生﹐ 體育可以不會很強﹐但必須有一定的體育能力。 試想一下﹐如果台灣的國中基測也列入體育﹐即使分數不用太多﹐ 僅佔總分的5%就好﹐20分也一定會有很多學生更參與體育的。 至於這20分具體考什麼內容﹐最好是能夠放開讓各地自己多樣化。 板上討論不也很多人有的認為發展A項目好﹐有的認為發展B項目好嗎﹖ 在早期可以放開由各地去發展自己認為值得發展的﹐譬如假設說﹐ 台北的國中基測體育科目考射箭﹐高雄覺得射箭不好﹐變成考遊泳等等﹐ 過幾年數據拿出來一分析﹐就能知道到底台灣發展什麼項目會更有成效了。 其實很多的普通人﹐對體育都有一定的興趣﹐不過是普通人的興趣難以持久。 象這次的奧運﹐一定會有人看了射箭比賽之後﹐對射箭有所興趣﹐ 但他們未必會把這種興趣維持到一個月後。 但如果說台北國中基測就包括了射箭﹐那體育就會變成一種產業﹐ 社會自己就會投資﹐就一定會有射箭的社團﹐甚至會有射箭的補習社﹐ 甚至台北自己會多出來不少射箭場。 這樣的話﹐學生的興趣就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維持﹐ 體育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僅僅看著別人在射箭。 為什麼台灣的家長們沒有鼓勵子女參與體育的風氣﹖ 不就是因為在台灣﹐參與體育並不能得到直接的好處嘛。 所以家長看重的是子女去參與各種國中基測會考到的科目的補習班﹐ 卻不願意子女花費時間在體育上。 如果給家長們看到﹐體育是可以有直接利益的﹐是能夠提高分數的﹐ 讓家長們認識到﹐體育並不僅僅是浪費時間的"玩耍"﹐而是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你的子女不參與體育﹐就會跟不讀補習班一樣﹐會落後別人十分二十分﹐ 家長們還會繼續不認同體育嗎﹖ 民眾的參與程度﹐是一切體育發展的基礎。 如果台灣有一百萬國中生、高中生參與過射箭、懂得射箭這個項目的規則﹐ 那麼即使其中的九十九萬人可能射箭不強﹐僅僅達到測試的及格標準﹐ 但當下屆奧運會開始的時候﹐台灣人對射箭的了解程度、捧場觀看的熱情﹐ 都會比現在高得多。因為他們看得懂﹐不會僅僅懂得酸選手。 而且﹐有這麼龐大的民眾基礎為支撐﹐還怕下屆奧運會時﹐射箭會青黃不接﹐ 會挑不出很有天賦的選手嗎﹖ 而這些其實又會花費到多少呢﹖體育是一種產業﹐是一種商業﹐ 任何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僅僅靠政府的投資來維持體育的。 政府所要做的﹐是開一個頭﹐建設第一批的基礎。 政府所要想的﹐是如何將社會的力量、民眾的力量調動起來﹐ 一旦社會參與進來﹐民眾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很多東西都會變得完全不同﹐ 這才是真正的舉國的力量。 台灣雖然有經濟基礎﹐但也是不可能立刻象美國那樣讓體育完全商業化的﹐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中國會是台灣很好的參考。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桌球很強﹐當年中國大陸是長期在國際上受台灣打壓的﹐ 桌球是從1950年代開始﹐唯一一個承認中國大陸會籍的國際性體育協會。 因此中國選手當時唯一能夠拿到的世界冠軍﹐就是桌球的世界冠軍。 中國自1949年建政之後﹐自到2000年﹐都還可以算是一個窮國﹐ 事實上中國也不可能有資金去投入體育﹐去搞什麼重獎金牌﹐ 更不可能是媒體經常報道的那樣﹐花費大量的金錢去產出金牌。 中國的舉國體制﹐事實上其基礎部分就是調動民眾的興趣﹐ 用舉國之力去宣傳和鼓勵體育﹐所以長期就是用桌球的世界冠軍去激勵民眾﹐ 在現在的中國﹐有上億的人會打桌球﹐這樣的運動人口基數下﹐ 中國的桌球又怎麼會差呢﹖ 中國的體育選手的培養機制是這樣的﹕ 首先﹐在小孩子還小﹐在國小甚至國小之前的時候﹐ 家長就會送自己子女去參加各種興趣班、培訓班﹐就是想知道小孩子的特長。 這些興趣班培訓班﹐事實上跟台灣的補習班是一樣的。 不但有體育的﹐也有繪畫、書法、外語、舞蹈等等。 這就是由於在中國﹐體育被認為是一種技能﹐是教育的一部分。 不少媒體在說到中國的體育訓練時﹐都會找一些小孩子受訓練的例子來說 中國的體育訓練多麼的不人道﹐但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中國的觀念。 就象台灣﹐如果有人來台灣采集一些小孩子要上補習班的例子﹐ 難道會沒有一些少數而且極端的天天要上各種補習班﹐周末還一堆安排﹐ 然後作業多到哭﹐寫到手酸的例子嗎﹖ 難道因此就夸大到說台灣的所有教育很不人道嗎﹖ 如果一個學生可以禮拜一上國文補習班﹐禮拜二上數學補習班而被認為是正常的﹐ 那麼一個學生禮拜一學遊泳﹐禮拜二學桌球﹐又有多不正常呢﹖ 說到底﹐還是觀念的不同造成的。 在孩子參與興趣班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就會發現孩子的不同天賦﹐ 大部分的孩子僅僅是作為一種技能去學習﹐懂得遊泳﹐懂得打桌球就夠了。 但有一些有天賦的孩子﹐就會被教練發現從而重點培養。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孩子就會面臨不同的選擇﹐有的家長選擇了其他的類別為主﹐ 譬如說﹐讓孩子繼續國中高中考大學這樣走下去﹐體育僅僅作為一種技能。 因為有時候孩子的天賦不僅一種﹐可能他還學了鋼琴﹐學了繪畫等等。 而有的家長則會選擇學業與體育並重﹐當然也有的家長﹐ 就會讓孩子轉而進入少年體校﹐接受更好的訓練和培養。 用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就象是棋靈王中的日本圍棋一樣。 在社會上有圍棋班﹐初學者可以通過這些機構得到入門知識。 隨後如果有天賦﹐可以自己再通過各種方式去進修﹐直到最後去當童生。 棋靈王中的童生﹐也一樣受到各種壓力﹐付出許多的時間和精力﹐ 卻未必一定能最終成為職業選手﹐每一年都有新人進來﹐也有舊人被淘汰。 這其實是蠻正常的事情﹐不過是媒體喜歡說成中國殘酷和暗無天日罷了。 當然﹐這樣的模式既歸益於體育的地域差別﹐反過來又加深了地域的差別﹐ 譬如棋靈王中﹐海王中學有優良的圍棋傳統﹐普通的學生更容易在海王中學被 發現圍棋天賦﹐也更容易在海王中學受到好的訓練。 如果進籐光不是有佐為附身﹐在葉瀨中學是絕對不會被發現圍棋天賦﹐ 也不會得到多少進步和提高的﹐甚至很可能就變成了將棋社的成員。 中國的體育也是如此﹐如果有關注中國的體育﹐就知道中國各省各地都存在這種差異﹐ 象舉重﹐主要就是廣東福建湖南湖北幾個省﹐羽球則是沿海的幾個省﹐ 水上芭蕾幾乎都是四川雲貴人﹐輕艇那些是湖北等地為主。 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形成了這種項目的傳統﹐從家長到教練﹐ 對傳統的強項都了解更多﹐也更清楚什麼樣的身體條件適合這種強項。 更容易發現有這種運動的天賦的孩子﹐也能更好地提供訓練的場所和經驗。 整一個的舉國體制﹐就是這樣從民眾基礎開始構建起來的﹐ 才能最終形成國家在某些項目集中全國最優秀的教練、最優秀的選手﹐ 到全國最完善的場所﹐去培養出最適合拿金牌的選手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難道美國的NBA不是集中了舉國籃球最好的一切﹖ 難道日本棋院(加關西棋院)不是集中了日本圍棋最好的一切﹖ 難道他們那些職業選手的身後﹐不是十倍百倍千萬倍的競爭失敗者﹖ 但是籃球已經是不少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學習和考試是台灣生活的一部分﹐ 難道台灣的考生就都能讀台大之類的好學校﹖可是學習和考試是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並不會給人覺得考不上台大就是多麼的黑暗和悲慘。 事實上﹐中國體育的被淘汰者﹐每年那麼多的從少年體校淘汰出來人﹐ 體育仍然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仍然有其他的生活﹐並不總是媒體所 抓住的少數特例那樣的黑暗和悲慘的。媒體要抓特例﹐哪裡又會找不到﹖ 當然﹐中國的這套制度也是有不足之處的。 它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畢竟由於長期國家財政的限制﹐象上述所說的體育的 興趣班、培訓班﹐大都是社會上的辦學機構﹐也是家長自己的選擇﹐ 而不是學校中的社團組織。 中國缺乏的就是象日本那樣﹐大批中學學校中的社團。 所以中國表現好的體育﹐都是單人體育為主﹐因為這些興趣班培訓班以及家長的 教育選擇﹐都是以單獨的個人為目標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參與並堅持參與體育的人越來越多﹐會有十個葉詩文﹐ 卻不會有一支水球隊﹐因為學校中沒有社團。 同樣﹐踢足球的人會有很多﹐但可能每個人單獨的足球能力不錯﹐ 卻缺乏社團的配合﹐缺乏團隊中前鋒後衛的分工配合和組織安排。 不過﹐這是中國需要考慮的問題﹐卻不是台灣需要考慮的問題。 台灣如果能夠先做到第一步﹐把社會力量調動起來﹐ 讓民眾不僅僅是停留在看體育上﹐而是改變觀念﹐認識到體育可以是一種生活﹐ 體育可以是一種技能﹐體育可以是升學考試的分數﹐認識到體育的利益﹐ 那在體育上﹐就已經可以大有改觀﹐大有作為﹐湧現許多的有天賦的人才﹐ 不管目標是全民體育﹐還是奧運金牌體育﹐都會取得進步的。 觀念一旦改變﹐就算沒有政府花十億公帑去建射箭場﹐難道社會上那麼多 想抓住商機的商家﹐就不會投資﹐不會建設象以前的保齡球館、台球館、補習社 一樣的商業場所、商業機構﹐舉辦各種民間賽事和運動嗎﹖ 體育是一種生活﹐體育是一種技能﹐體育更是一種有收益的商業投資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21.248

08/13 02:24, , 1F
讚! 分析得很棒 C大好文
08/13 02:24, 1F

08/13 02:25, , 2F
如果體育要算進升學考裡,會出現"體育補習班"的
08/13 02:25, 2F

08/13 02:25, , 3F
一定會
08/13 02:25, 3F

08/13 02:28, , 4F
推~
08/13 02:28, 4F

08/13 02:29, , 5F
push!
08/13 02:29, 5F

08/13 02:29, , 6F
好多頁...雖沒看完不過滿有道理的
08/13 02:29, 6F

08/13 02:32, , 7F
光棒球老用危險禁打就知道政府無心在推動體育了
08/13 02:32, 7F

08/13 02:32, , 8F
其實我有點同感 中國 政治歸一邊 台灣很多人還是
08/13 02:32, 8F

08/13 02:32, , 9F
直覺性的貶低 利用想像性的抨擊去做運動訓練這塊的
08/13 02:32, 9F

08/13 02:33, , 10F
評論(時常都是搭配一些莫名的傳言和中國人權紀錄)
08/13 02:33, 10F

08/13 02:34, , 11F
事實上,頂娟運動員的成就沒有一個輕鬆過關的
08/13 02:34, 11F

08/13 02:34, , 12F
重點是他有沒有選擇?是不是被強迫的
08/13 02:34, 12F

08/13 02:35, , 13F
單以邏輯推論,中國各項目一年出這麼多好手
08/13 02:35, 13F

08/13 02:36, , 14F
一人或數人放棄 教練也沒必要非得強迫這隊員留下來
08/13 02:36, 14F

08/13 02:36, , 15F
因為後頭還有更多人等著取代你的位置 教練何必苦心
08/13 02:36, 15F

08/13 02:37, , 16F
去用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你而訓練呢XD
08/13 02:37, 16F

08/13 02:37, , 17F
再來是訓練,看過很多偉大運動員的自傳和訓練內容
08/13 02:37, 17F

08/13 02:38, , 18F
除了自律外,另一點就是真的非常的嚴格和艱辛
08/13 02:38, 18F

08/13 02:40, , 19F
甚至得有近乎自虐式的練習才能達到其目的...
08/13 02:40, 19F

08/13 02:40, , 20F
樓上要不要回一篇?
08/13 02:40, 20F

08/13 02:42, , 21F
老梗問題了 名為舉國 實則小眾
08/13 02:42, 21F

08/13 02:44, , 22F
國家資源都放到競技體育 民間體育落後一大截
08/13 02:44, 22F

08/13 02:44, , 23F
健全的國家是金字塔 舉國體制是艾菲爾鐵塔
08/13 02:44, 23F

08/13 02:46, , 24F
R大 所謂金字塔 指的是整個體育制度 還是單項論
08/13 02:46, 24F

08/13 02:46, , 25F
比最高的高度 或許艾菲爾佔上風 但比群眾基礎
08/13 02:46, 25F

08/13 02:47, , 26F
金字塔才是完善的
08/13 02:47, 26F

08/13 02:47, , 27F
總覺得這想法挺不錯 很適合升學、分數至上的台灣
08/13 02:47, 27F

08/13 02:47, , 28F
若講單項 體操選手又有多大金字塔基底可以用?
08/13 02:47, 28F

08/13 02:49, , 29F
難在體育非常廣 無法強迫每個人學某一種 天賦有差
08/13 02:49, 29F

08/13 02:49, , 30F
如果你指的是整個體育制度 倘若此篇對中國的刻劃為
08/13 02:49, 30F

08/13 02:50, , 31F
真 那我想他們還是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台灣連第一點
08/13 02:50, 31F

08/13 02:50, , 32F
還有一堆不被老人認為是體育的 如國標舞(運動舞蹈)
08/13 02:50, 32F

08/13 02:50, , 33F
政府利用政策拉高民間體育的參與度都做不太到
08/13 02:50, 33F

08/13 02:52, , 34F
體育考試就有如對猴子考游泳 對魚考爬樹 天賦有差
08/13 02:52, 34F

08/13 02:53, , 35F
把資料攤開來看 台灣整個體育補助才真的是偏向競技
08/13 02:53, 35F

08/13 02:54, , 36F
像我自己 高中考桌球只能兩手一攤 根本看不到球阿
08/13 02:54, 36F

08/13 02:56, , 37F
我游泳能過海陸的甲等標準 改考游泳好不好 不行!
08/13 02:56, 37F

08/13 02:56, , 38F
這篇文章其實不錯 射箭那個部分我覺得很好
08/13 02:56, 38F

08/13 02:56, , 39F
不過可能會需要連帶修改其他傳統考科的計分方式
08/13 02:56, 39F
還有 49 則推文
08/13 03:28, , 89F
有時我都很懷疑哪種人可以坐在補習班保持70%以上的
08/13 03:28, 89F

08/13 03:28, , 90F
專注能力 說白了很多時候都是在浪擲時間 不如休息
08/13 03:28, 90F

08/13 03:36, , 91F
推 聯考基測考體育 考基本的就好了
08/13 03:36, 91F

08/13 03:38, , 92F
百米.游泳(捷蛙二選一).跳高.測體脂
08/13 03:38, 92F

08/13 03:49, , 93F
中國除了體校外﹐普通學校也有體育特長生。這些學生
08/13 03:49, 93F

08/13 03:49, , 94F
的錄取和畢業的通常科目標準比其他學生低一些。靠他
08/13 03:49, 94F

08/13 03:50, , 95F
們的體育特長來獲得這種特權。一般來說他們都能達到
08/13 03:50, 95F

08/13 03:51, , 96F
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這些人畢業後一樣也會面對普通
08/13 03:51, 96F

08/13 03:52, , 97F
學生要面對的生活問題﹐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08/13 03:52, 97F

08/13 03:53, , 98F
僅此而已。對很多人來說﹐讀書不過是敲門磚。對他們
08/13 03:53, 98F

08/13 03:54, , 99F
中的很多人來說﹐體育也是敲門磚。敲開之後還得繼續
08/13 03:54, 99F

08/13 03:55, , 100F
面對新的生活。成功與否在於個人不在於用過的那塊磚
08/13 03:55, 100F

08/13 04:04, , 101F
08/13 04:04, 101F

08/13 04:21, , 102F
有節目提到中國那種為了拿牌也造就非常多體育失業人
08/13 04:21, 102F

08/13 04:27, , 103F
補習有沒有用 真的要看人自己本身 對不自動念書的人
08/13 04:27, 103F

08/13 04:30, , 104F
體育變成考試大家多數也只是想辦法應付罷了 這是人性
08/13 04:30, 104F

08/13 04:34, , 105F
真的有學生會看了奧運有興趣 進而想去學習的嗎 = ="
08/13 04:34, 105F

08/13 05:51, , 106F
有的 前幾次跆拳道拿金牌的時候 就一堆想去練跆拳
08/13 05:51, 106F

08/13 06:01, , 107F
回luke72大 如果要開心那乾脆所有考試統統廢除好了
08/13 06:01, 107F

08/13 06:02, , 108F
有壓力才會有進步 人類大多數都是好吃懶做的
08/13 06:02, 108F

08/13 06:03, , 109F
不管唸書還是運動都一樣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
08/13 06:03, 109F

08/13 08:13, , 110F
這次的獎牌數 的確還是很難有讓人踏進運動圈的理由
08/13 08:13, 110F

08/13 09:06, , 111F
推你
08/13 09:06, 111F

08/13 09:19, , 112F
台灣人真的運動太少~~
08/13 09:19, 112F

08/13 09:39, , 113F
台灣人不但自己運動少,連去現場看比賽的都少 = =
08/13 09:39, 113F

08/13 09:40, , 114F
如果台灣能先慢慢養成欣賞不同種類運動的習慣,至少
08/13 09:40, 114F

08/13 09:40, , 115F
會有廠商看到商機願意投資吧!
08/13 09:40, 115F

08/13 09:48, , 116F
感覺用考試這種方式不太好
08/13 09:48, 116F

08/13 09:54, , 117F
(準備開體育補習班ing)
08/13 09:54, 117F

08/13 10:36, , 118F
Lesha大 不單是這樣 台灣的體育成就難以吸引人進場
08/13 10:36, 118F

08/13 10:38, , 119F
支持台灣的賽事 學生群也會看體育比賽 可惜都以國外
08/13 10:38, 119F

08/13 10:39, , 120F
比賽居多(典型的NBA.MLB不說,足球看歐冠...)
08/13 10:39, 120F

08/13 10:57, , 121F
http://goo.gl/VhxxB 教育部要把體適能放入超額比序
08/13 10:57, 121F

08/13 10:58, , 122F
裡了 不過體適能是基本體能 能進一步到某項運動會
08/13 10:58, 122F

08/13 10:58, , 123F
更好吧 不過的確應該從基層運動打起基礎...
08/13 10:58, 123F

08/13 12:18, , 124F
你看日本都能把長跑接力當成是一個能上電視轉播的運
08/13 12:18, 124F

08/13 12:19, , 125F
動了 一堆高中生在練 即使畢業後也會跑社會人組
08/13 12:19, 125F

08/13 12:19, , 126F
我們則是把當年的金龍旗搬出來 球場還不見得會滿座
08/13 12:19, 126F

08/13 16:54, , 127F
台人一直以為中國民間體育風氣跟我們一樣低.誤解很大
08/13 16:54, 127F

08/13 20:34, , 128F
基測有考體育 台灣體育風氣就會變好了
08/13 20:34, 128F
文章代碼(AID): #1G9_957x (Olympics_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