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冬奧/綠色科技玩轉冬奧 電子垃圾鑄獎牌

看板Olympics_ISG作者 (軍樂士)時間14年前 (2010/02/22 16: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2/22/ content_13023790.htm 「綠色」科技玩轉冬奧會 電子垃圾鑄獎牌 2010年02月22日 10:16:32   來源:張巍巍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2/22/xin_5520207221022437182763.jpg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其不僅為各國運動健將提供了一 個絕佳的競技機會,更在點滴間滲透著科技發展為賽會賦予的新含意。無論是外形 如波浪的「綠色」奧運獎牌,還是功能強大的軟硬件支持器材,以及環保節能的奧 運建築,都讓這屆冬奧會留下了不同於以往的印記。 另闢蹊徑:電子垃圾鑄獎牌 在本屆溫哥華冬奧會上,運動員獲得的獎牌均由14萬噸本應被埋進垃圾填埋場 的電子垃圾製成,這也是回收材料首次被用於奧運會獎牌的製作之中。各國運動精 英在把獎牌帶回故土的同時,也幫加拿大消除了大量的電子垃圾。 據《科學美國人》網站報道,負責提煉金屬的泰克資源公司表示,他們運用了 一系列不同的回收措施,將計算機、監控器、打印機和玻璃製品等粉碎,隨後分離 出鋼、鋁、銅、玻璃和其他有用物質,並將餘下的碎片倒入1200℃高溫的熔爐中, 以獲取那些不能通過簡單粉碎提煉出的金屬材料。每塊金牌中有1.5%左右的成分來 自於從陰極射線管、計算機配件、電路板和其他電子垃圾碎片中提取的金屬,每塊 銅牌中約含有1%的電子垃圾,而銀牌中也可覓得少量電子器件的身影,可謂將環保 及持續發展的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與此同時,本屆冬奧會的獎牌設計還創造了多個奧運史上的「第一次」。比如 ,其擯棄了傳統的平面設計,別出心裁地採用了如波浪般起伏的設計,仿若海浪、 飛雪和山巒等壯麗的景觀,也影射出溫哥華地區崎嶇不平的地形。獎牌正面的圖案 源自加拿大原住民設計師考琳·亨特創作的兩幅民族風抽像畫,每枚獎牌都由激光 隨機雕刻出畫作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任意兩塊獎牌的圖案都是各不相同。此外,雖 然冬奧會獎牌延續了普通的圓形設計,但冬季殘奧會獎牌卻運用了圓角的方形設計 ;其面積相等,這在奧運史上也是史無前例。每塊獎牌直徑為100毫米,厚度為6毫 米,重量在500克至576克之間,可算是奧運會歷史上最重的獎牌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6.248.186
文章代碼(AID): #1BWZu2pe (Olympics_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