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聽障奧運開幕預演 (有雷)

看板Olympics_ISG作者 (棉花糖小飛行)時間14年前 (2009/08/29 01:50), 編輯推噓7(7020)
留言27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去看聽障奧運開幕典禮預演, 還滿精采的! 但卻有很多美中不足的部份。 韓國那時候聽到台灣要辦聽奧, 他們也很想辦, 他們說: 「我們想辦聽障奧運, 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我們有辦大型國際賽會的能力, 我們早已經證明過了, 但我們需要藉著辦聽奧的方式,教育我們的人民。」 如果說聽障奧運是聽人與聾人溝通的橋樑, 那開幕式如果能出現更多教導聽人認識聾人的文化, 那一定會是個既感動又有教育意義的表演。 今天開心的是開幕是很盛大的, 是個很容易能取悅觀眾的表演, 豐富意涵、光鮮亮麗、數大便是美、聲光震撼、很有動感現代感, 這些元素都是可以支撐一整場好的表演。 但是如果假定聽奧是個可以教育大眾的機會, 我覺得以賴聲川導演的功力一定還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今天沒有太大的感受到。 「聽障奧運開幕大典」 我覺得重點應該是在前四個字,而不是後四個字。 以開幕典禮來說,這當然是個好的表演, 但對聽障奧運而言,我自己只有一種空虛的感動。 一開始的鼓陣,我有看過公視手語新聞的介紹, 是一群台中啟聰學校的學員們, 每天藉著眼睛看老師的示範,去學習聲音的律動, 我們可能可以說是他們克服先天的不足, 加入了所謂「正常人」的世界, 藉著音樂這個原不屬於聾人的東西, 讓他們的力量被我們大家所看見。 但是聽障奧運的標題不就是所謂的「無聲的力量」嗎? 他們被教導著用聲音加入聽人的世界, 但諷刺的是他們自有的聾人文化、聾人精神, 這個我相信是很有力量的這一塊, 卻沒有因為聽奧而被連接而被認識。 好吧也許那一次基礎志工培訓讓我們粗淺地認識了國際手語還有與聾人對話的注意事項, 但是這種造勢型的表面型的自嗨型的培訓, 是否能在廣大學生志工的人生中留下太多深刻的意義? 又偏題了! 拉回來。 接著就是一連串台灣意象的主題, 海洋島嶼、台灣水牛精神、農夫種稻刻苦精神、蓮花荷花生態之美, 這一段表現手法還滿讚的, 運用一些廣大的氛圍、立體的造型、還有豐富動態的點綴, 可惜後面有橋段因為彩排的關係沒有演,有點空泛。 接著阿妹的表演非常讚, 那個場面和歌聲, 讓我又再一次回到了之前參加阿妹演唱會的感動, 螢光棒腳踏車還有台上單輪腳踏車和舞蹈, 是很有豐富意涵的,這段超棒。 身為阿妹的小小粉絲, 但我卻還不理解唱歌與聽奧關係的點在哪裡......。 表演本身超級棒,但還是有點疑惑。 我想說的是,今天音樂的元素、節奏的元素, 不一定是要成為聽奧表達的重點, 但典禮中卻有一段是要大家打拍子, 也許音樂真的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 但是會不會太本位主義了一些? 一定有其它方式來烘托來呈現聾人文化之美。 拿手語來說,這個概念性抽象性的語言, 它好多表現單字的方式都會令我們會心一笑, 像是跌倒、滑倒、害怕等等隨便舉, 立體而且一看就明瞭,超生活化的; 此外,它的文法構造與我們一般講話是不同的, 並不是一個字就對一個手語, 為了表達一件事或一件概念, 文法上需要充分組合, 我學到現在半年還是覺得好複雜。 我覺得如果把手語這樣的特性抽出來成為表演的元素, 讓觀眾看到手語的有趣, 進而了解手語的內涵和手語的美, 這個效果一定會比打手語歌來得更突顯, 畢竟手語歌是一個字一個字硬湊, 離真正聾人彼此溝通的手語文法是完全不同。 拜讀過賴聲川導演的「創意學」這本書, 我其實也覺得有些創意並非憑空發想, 而是綜合許多知識內涵而昇華出的力量。 我自以為的「無聲的力量」, 在於語言表達並不是來自人類的聲音,而是來自人類的心靈。 而心靈的力量,是互通的, 只是有無去重視、有無去參考罷了。 我們當然可以用聽人的角度來看這場豐富的表演, 我們當然可以覺得如果沒有音樂的元素他的確是很容易會乾掉, 但是假設我們是聾人, 如果沒有音樂的話,我們還是會覺得很乾嗎? 我們應該用哪些方式的表達來讓以聾人角度為出發點的思維得到更多的開展? 再度離題...... 拉回.. 扣掉「關聯」、「主題」等等的這些東西, 還是覺得今天的表演實在是相當棒, 要對好多好多小朋友的表現喝采, 他們真是跑的好賣力!熱情的拉海浪、拉蓮花, 還有熱情的煮東西,小廚師那段實在是太讚了, 滷肉飯、牛肉麵、芒果冰,簡直是太XD了。 這麼富有視覺性的表演,在聽奧開幕式效果十足~ 也很有搭配到主題。 最希望的是,這不要成為只是單單取悅聽人的盛會。 當然同時也希望能為一些舉牌的模特兒準備更合腳的高跟鞋就是了......, 預演的慘狀真的很囧......。 我有被幾個點感動到, 都是很小的點,卻有大大的感動。 反而對煙火等等很大的東西,沒有太多的想法。 Google那本書的小標題-「小即是新的大」, 哈,剛好還滿Match的。 第一個是周美青出場和小朋友用手語溝通的橋段, 就是在幫運動員祈福的那段, 再搭配胡德夫的唱歌, 我真的超感動的, 那就像是聽人用音樂和舞蹈, 搭配手語將聽人世界的能量, 灌入聾人世界裡, 期待每位運動員都能發揮生命中最大的力量。 而且期待很久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到與聾人與手語相關的東西出現, 那種「終於到了,這就是我想看到的」感覺,很滿足。 可惜真的只有一瞇瞇......., 時間不長,動作也要比較仔細才看得清楚。 第二個是傳遞聽奧聖火的時候, 看到周國棟老師親自擔任第一棒傳聖火。 看著老老可愛的周老師,在跑道上熱情地跑著、交棒,就覺得很感動。 周國棟老師對於這次聽奧能在台灣舉辦, 付出的心力真的很多很多......, 我有幸看過周老師親手寫當初爭取聽奧事情的手稿, 真的是要說,沒有他們的付出也就沒有這次的聽奧, 再對照看當今的政治人物把聽奧當成是自己的政績, 然後大部分是以聽人的角度來舉辦聽奧, 感覺很複雜,也很不捨, 我也在思索今天郝龍斌說的「拉近與弱勢團體的距離」是什麼意思? 才疏學淺,我想得到的也只有表面功夫和場面話......。 嗯我只有這兩個點被真實的充實的滿足的被感動到, 至於煙火秀等等極具鋪張的大東西, 可能是為了彰顯主辦單位想把它營造成盛大盛會的感覺吧, 但是如果開幕式能夠用另外一種方式, 像是小而美、精緻但富有聾人文化精神的意涵, 我相信應該是會更能拉近與弱勢團體距離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35

08/29 02:03, , 1F
現在爆雷會不會不妥= =?(不安)
08/29 02:03, 1F

08/29 02:10, , 2F
恩...= =" 低調低調...
08/29 02:10, 2F

08/29 03:11, , 3F
應該有NDA.....才對吧= =
08/29 03:11, 3F

08/29 05:47, , 4F
大部分的聾人還是聽的到一些聲音的
08/29 05:47, 4F

08/29 06:51, , 5F
周老師真的很認真在演練 跑的很可愛
08/29 06:51, 5F

08/29 06:52, , 6F
離場時看到舉牌的女生都打光腳拎著鞋子走
08/29 06:52, 6F

08/29 06:53, , 7F
每個人手上的高跟鞋都超高的 很辛苦
08/29 06:53, 7F

08/29 06:54, , 8F
我覺得打拍子那段 如果改成大家一起比
08/29 06:54, 8F

08/29 06:55, , 9F
簡單的手語口號 (如"台灣加油") 比較好
08/29 06:55, 9F

08/29 08:23, , 10F
整個被雷光光..
08/29 08:23, 10F

08/29 11:25, , 11F
龍人並不完全龍耶~在我們學校受訓的
08/29 11:25, 11F

08/29 11:25, , 12F
聾人都聽的到聲音~還會講話XD
08/29 11:25, 12F

08/29 12:16, , 13F
結果推文也跟著雷XD
08/29 12:16, 13F

08/29 12:22, , 14F
謝謝回應與指教:) 我認識一些聾人朋友,輕
08/29 12:22, 14F

08/29 12:22, , 15F
度聽障中度聽障重度聽障到全聾都有,當然也
08/29 12:22, 15F

08/29 12:23, , 16F
有戴上助聽器就和聽人一樣可正常聽說的朋友
08/29 12:23, 16F

08/29 12:23, , 17F
,有些朋友很想回歸主流社會,所以他們除了
08/29 12:23, 17F

08/29 12:23, , 18F
學習手語以外也包括讀唇,然而也有些會希望
08/29 12:23, 18F

08/29 12:24, , 19F
聾人文化能夠被更多人知道。我想社會是多元
08/29 12:24, 19F

08/29 12:24, , 20F
的,能多認識這樣的一個族群,我相信一定能
08/29 12:24, 20F

08/29 12:24, , 21F
擴大我們不同包容的想法的。再次謝謝回應:)
08/29 12:24, 21F

09/02 00:37, , 22F
我覺得阿妹唱歌的那段 換個角度想 是唱出
09/02 00:37, 22F

09/02 00:38, , 23F
聽奧的精神並加以傳遞 讓更多非聽障者感動
09/02 00:38, 23F

09/02 00:40, , 24F
且歌也不是隨便挑的 是阿妹為聽奧親自譜曲
09/02 00:40, 24F

09/02 00:42, , 25F
和請專人填詞的 絶不是突兀地跑來助威而已
09/02 00:42, 25F

09/02 00:43, , 26F
聽奧要成功 除了要注重聽障者之文化和精神
09/02 00:43, 26F

09/02 00:44, , 27F
也不能不與外界作溝通啊^^(我粗淺看法)
09/02 00:44, 27F
文章代碼(AID): #1Ac1Z-LQ (Olympics_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