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情] 墨西哥灣漏油 -- 我的一點感想

看板Oceanography作者 (哈克說"huck已死")時間14年前 (2010/06/10 23: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1C3Iqca3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心情] 墨西哥灣漏油 -- 我的一點感想 時間: Tue Jun 8 01:32:19 2010 因為有板友寫信問我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情況 其實我也沒有第一手的資料 一樣是看媒體消息得知最新進展 但還是回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順便就貼在板上跟大家分享 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聲音加入討論~ --------------------------------------------------------------------- 這次漏油應該會是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環境災害 其實許多石油公司在第三世界國家開採,造成的污染與此不相上下 (e.g.奈及利亞的濕地飽受油污毒害 http://tinyurl.com/3a3by6m ) 但是消息都被掩蓋,簡單給點賠償意思意思就拍拍屁股走人, 這次是因為發生在美國家門口, 重創了許多美國沿岸居民的生計(捕魚、觀光), 所以才得到夠多的報導追蹤, 也讓很多美國人深切體會到家園被污染的痛苦 我這陣子在路上、公車上常常聽到漏油事件成為閒聊的話題, 跟以往其他環境公害相比, 美國人在這次事件接受到的資訊,還有關注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希望這股覺醒的力量,能夠在未來讓更多美國人願意選擇放棄石油為主要能源 或是訂出更嚴格的規範管理油礦開採, 這樣也算是這次災害中能得出的些許正面教訓吧。 對於BP,其實我的感覺很複雜, 在這次漏油事件之前,BP的環境與人權紀錄在各石油公司中算是好的, (許多提倡環保消費、環保企業的評比中,都提到BP是石油業者中 比較有心提倡環保的) 所以我的車子要加油都會盡量找BP或相關副牌 就是希望在這些「萬惡」石油企業中,找出一個還算好的, 可惜這次出包的卻是BP,實在非常遺憾, 雖然說,我覺得換成其他公司,處理的速度與能力大概只有更糟, 但BP處理得不及格仍是事實 而且,最大的問題在於, 所有的石油公司都沒有技術能因應這麼大規模又困難的深海漏油, 以往他們認為出事的機率很低, 又以為手上有的工具和技術可以有效控制此類漏油, 但這次很顯然地看見所有頂尖工程師都手足無措, 只能用trial-and-error的方法瞎碰, 才讓很多人驚覺, 原來我們的環境與健康一直承受如此巨大的風險, 卻只是滿足了石油公司的荷包。 我相信BP已經沒有辦法掩飾甚麼數字, (頂多砸錢打廣告挽回一點形象XD) 現在有衛星每天監控海面浮油擴散, 而且墨灣沿岸各州也都有政府、當地居民、保育團體在密集巡視, 狀況是好是壞一目了然, 而且美國政府為了日後要求完整賠償, 一定會努力清算油污帶來的破壞與影響。 之前BP倒了很多「化油劑」, 這些化學物質會把表面的浮油包裹後,一起沉入海底, 但卻被發現這些化學物都沒有經過嚴格測試, 而且對珊瑚礁的毒性比油污更高, 被EPA緊急喊停, 所以太「積極」卻不夠嚴謹的「救援」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破壞。 有很多美國的保育團體早已持續在救援海洋生物, 或是在重要濕地外海佈放攔阻油污的設施, 雖然是消極治標,但這大概是目前除了堵住漏油點外, 所能做的最實際的行動, 一般民眾能給予的支持大概就是捐款給這些保育單位, 假如住在附近也許還能去當志工幫忙, 我也有看到呼籲大家多去墨灣海邊賞鳥,(http://tinyurl.com/27uoxqb ) 回報鳥類的分佈狀況,讓科學家與保育團體有最即時的資料, 評估投入救援行動的地區與時機。 我看新聞還有保育團體傳來的消息, 這些浮油因為已經在海面上很多天,已經開始有些分解, 變成帶紅褐色的懸浮物,被潮水帶上海灘、濕地之後, 就變成一層薄薄的泥狀物覆蓋在表面, 雖然不會立即造成動植物死亡,但是長期的影響可能很大, 這幾天則有看到消息說,死掉的海鳥與海龜數量加速上升。 影響比較輕微的地區,則是在沙灘上出現砂礫大小的黑色顆粒, 用手搓開會發現是黏膩的油污,這些油質顆粒對生態的影響也沒甚麼人知道, 只希望能夠自然分解掉。 至於接下來的狀況會如何發展, 要看漏油點是不是真的止住了(據說還要48小時觀察), 佛羅里達東邊的海灘有些已經受到影響 從一些電腦模式的計算來看(可以參考我前幾天在板上po的那篇最後的連結), 油污有機會被海流帶到美國東岸,甚至到達更高緯度的大西洋, 不過油污也是會緩慢自然分解的,所以實際擴散的情況很難預測 雖然在台灣要直接幫忙不太容易, 但可以考慮間接、有長期影響的方式, 像是多去找英文的媒體報導, 把事件的完整經過紀錄下來, 幫助日後在台灣宣導少用石油, 還有提醒大家所有的原物料都是在犧牲了環境下開採或種植所得, 要更加珍惜每一分資源,而且要更仔細要求物資的產地與擷取方式, 因為這類環境事件會發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類需要使用資源, 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要背負的責任, 也必須共同承受這個後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9.162.115.204

06/08 07:51,
sad~~~
06/08 07:51

06/08 08:00,
我想這是讀書會可以做的事~
06/08 08:00

06/08 09:30,
維基百科的這個條目還沒有被翻譯勒
06/08 09:30

06/08 09:30,

06/08 11:17,
事發三天緊急應變提高為區域層級後建立的訊息窗口:
06/08 11:17

06/08 11:22,
http://ppt.cc/szEv 另有事件懶人包(時序表)可參考:
06/08 11:22

06/08 11:25,
http://ppt.cc/QIAb 六月四號前時序是順向,目前提供的
06/08 11:25

06/08 11:26,
文件則是最新的情況放在最上面。
06/08 11:26

06/08 11:32,
自己追蹤認為有用大部分資訊,都還是BP自己提供:
06/08 11:32

06/08 11:34,
06/08 11:34

06/08 11:40,
「沒有技術能應付…」很像是首次記者會第一個開砲的問題
06/08 11:40

06/08 11:43,
不過BP似乎是很"正確"地用風險來回應,企業究竟該投注多
06/08 11:43

06/08 11:46,
少資源在防範風險低但損失卻極大的可能災害? 如果bp這次
06/08 11:46

06/08 11:50,
就被罰到倒地不起,其他公司也許……只會稍微多禱告些:p
06/08 11:50

06/08 11:54,
當我在下載BP網頁的資料時,突然有個想法,十多年前台塑
06/08 11:54

06/08 11:59,
汞污泥事件,企業公開給民眾的消息,只有一紙新聞稿。這
06/08 11:59

06/08 12:02,
次仁武廠污染的事,不知道會不會公開些什麼資料。順道找
06/08 12:02

06/08 12:06,
找了一找(默)…BP出運,全世界都在看;FPCC出運,在地人
06/08 12:06

06/08 12:06,
都看不到。
06/08 12:06

06/08 12:30,
06/08 12:30

06/08 14:24,
這…是"看不到"的例證XD。私人出包反而是官方瑣碎資料多
06/08 14:24

06/08 15:32,
油油的照片>.< http://bit.ly/d4ViHg
06/08 15:32

06/08 18:45,
閃過第一波分散劑與攔油索上岸後的巧克力慕斯最後就是變
06/08 18:45

06/08 18:46,
成那令人頭痛的黏稠蠟油... -___-
06/08 18:46

06/08 21:28,
推文有專業 但是不好閱讀 還是希望推文長長的前輩能夠回文
06/08 21:28

06/09 06:07,
...ph和air、cd一樣都是順著wait的呼籲在一旁幫忙拋磚的
06/09 06:07

06/09 06:11,
專業的都在前線搏命中。也許日後等寫進教科書或NGO有拍
06/09 06:11

06/09 06:12,
回顧時就自己較熟的細節作些後見之明罷了。目前沒有評論
06/09 06:12

06/09 06:12,
的念頭。
06/09 06:12

06/09 12:54,
XDhttp://blog.roodo.com/airportman/archives/12631319.html
06/09 12:54

06/09 19:21,
我有徵得原作者同意轉載喔
06/09 19:21

06/09 21:27,
推!! 借轉個版
06/09 21:27

06/10 23:23,
歡迎轉錄 :)
06/10 23:23
-- 五花綁 忽而將出換美久 千斤囚 與爾同消萬古仇 氣候異常 人也是: http://huck2.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24.162
文章代碼(AID): #1C4GiMaD (Ocean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