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澎湖石滬轉型休閒 面臨瓶頸待克服

看板Oceanography作者 (我要當個好老師)時間15年前 (2009/06/26 22: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H-sea 看板] 作者: smilelong (smilelong) 看板: PH-sea 標題: [新聞]澎湖石滬轉型休閒 面臨瓶頸待克服 時間: Fri Jun 26 22:19:43 2009 澎湖石滬轉型休閒 面臨瓶頸待克服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6/26 17:29" (中央社記者高茂雄澎湖縣26日電)澎湖近年來漁源逐漸枯竭,過去曾經盛極一時的石滬 漁法也隨之式微,在縣府與旅遊業的推動下,澎湖石滬已從傳統捕魚設施轉型為休閒娛樂 功能,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待克服。 澎湖石滬為以玄武岩在潮間帶堆砌的陷阱漁法設施,範圍廣達200至300公尺,漲潮時魚群 不知不覺游進滬裡,退潮後卻因石滬巧妙的設計與構造游不出去,漁民再輕鬆入內捕捉。 過去近200年來,石滬是澎湖漁民的重要漁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石滬的海洋 生態專家洪國雄指出,以前的漁村擁有石滬股份就等於是擁有財富。「滬中自有黃金屋」 ,例如吉貝村民楊順良在民國36年時曾經1天內早晚各1次有大量魚群湧入他的石滬內,光 是這1天的收入讓他蓋了1間房子。 但曾幾何時,由於少數漁民及大陸漁船的不當漁法,澎湖海域漁源逐漸枯竭,早年漁村風 光不再。澎湖縣政府和觀光業者於是合力推動傳統漁業轉型為休閒漁業,鼓勵來訪的觀光 客品嚐海鮮之餘,還可實地參與牽罟、抱墩、巡滬、定置網、海釣等澎湖傳統漁法,體驗 「1日漁夫」的生活。 例如「巡滬」就是近年來頗受觀光客歡迎的活動,在老漁夫的帶領下,遊客一起進入滬內 圍網捕魚,捉到的魚當場烹煮,既可瞭解傳統漁村文化,又達到娛樂休閒的目的。縣府農 漁局強調,休閒漁業活動的型態已從以前的「海鮮烹煮後」跨越到「海鮮烹煮前」。 但是石滬轉型休閒功能卻也面臨種種問題,首先是大量遊客日復一日踩踏其上,結構較弱 的滬體難免毀損,但漁村青壯人口已經流失,無力定期修復。 石滬休閒活動也常碰到潮汐問題,澎湖觀光研究會會長陳猛指出,遊客下滬體驗只能選在 退潮時,但大多數旅行團行程安排緊湊,時間上未必能完全配合得上。 澎湖石滬如從高空鳥瞰,造型各異,非常優美,但一般遊客只能看看影片和照片,無緣升 空觀賞,這是石滬休閒活動的最大障礙。對石滬有深入研究的澎湖科技大學教授李明儒指 出,觀光客升空觀賞石滬造型的方法有滑翔翼、熱汽球、拖曳傘、直升機等,都是值得考 慮的方式。 陳猛指出,升空看石滬除了要配合潮汐以外,安全性也是大問題,業者必須能作好周全準 備,確保安全無虞。而且遊客的素質與品味也必須相對提高,才願意多花這筆費用,也才 有業者願意投資。 另1位研究石滬的文史工作者林文鎮表示,過去曾有業者以滑翔翼教學的名義,載運旅客 升空觀賞石滬,可惜後來沒有持續營運。林文鎮建議可在吉貝島的東北角興建高塔,那裡 地勢較高,沿海石滬群集,遊客登上塔既可觀賞石滬造型,又無安全顧慮。 任教澎科大觀光休閒系的李明儒指出,目前雖然沒有升空觀賞石滬的旅遊形態,但就實際 旅遊操作經驗而言,遊客進入滬內圍網捉魚,隨後上岸烹煮的活動已經讓遊客玩得很high 。對於都市來的觀光客而言,能夠下場體驗當個「1日漁夫」,又能吃到自己抓到的魚, 是個快活的難得經驗。 如何將石滬這種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資產充分運用,發揮最大功能,既能入滬體驗,又能高 空觀賞,正等待著公部門和業者通力合作,再造石滬第二春。980626 -- 改變!我相信!我們可以!! Change! I Believe ! We Can!! 江龍的世界:http://blog.yam.com/smilelong/article/21444645 沿著菊島旅行:http://www.phsea.com.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194.73

06/26 22:24,
也許這就是七美雙心石滬的優勢吧..可以俯瞰~~
06/26 22:24

06/26 22:38,
借轉海洋學板,謝謝^^
06/26 22: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37.202
文章代碼(AID): #1AHDs3DX (Ocean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