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轉載-現代提燈女郎

看板Nurse作者 (我是牛奶人)時間15年前 (2009/07/21 12:46), 編輯推噓9(905)
留言14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現代提燈女郎 日期:2009-06-30 作者:陳耀昌 出處:財訊月刊 328 期 提燈女郎」南丁格爾所創立的「護理」這個行業, 到了東方國家,所得到的尊重與待遇卻遠不如在西方國家。 一八四五年,在那個東西方都有男女授受不親觀念的時代, 一位英國上流家庭出身、年方二十五歲的小姐, 矢志要把她的一生奉獻於病人和窮人的照顧。 她的家庭強烈反對,要她回歸英倫上流女性的角色:扮演好妻子、好媽媽。 她則一方面自我教育,研習照護病人的科學與藝術; 一方面忙著拒絕來自貴族子弟的提親,她認為婚姻會妨礙她的事業。 這樣一方面要在內心自我肯定,一方面要向家庭及社會抗拒婚姻, 內外交迫的壓力,有一陣子,她幾乎心神崩潰。 一八五三年,她終於站了起來,草創了「Care of Sick Gentle Women」的授課班。 一八五四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她和三十八名學生也遠赴戰場。 那時傷兵因感染及營養失調,死亡率高達四二%, 她的科學化護理,讓這個數字在六個月後降到二‧二%,將士們暱稱她為「提燈女郎」 (The Lady With The Lamp),南丁格爾的事蹟立刻揚名全歐洲。 南丁格爾的毅力與努力,讓「護理」成為一個全世界公認的科學而神聖的專業。 一八六○年,她在倫敦的聖托瑪士醫院成立了「南丁格爾訓練學校」, 這是全球第一所專業護理學校。 南丁格爾也是非常傑出的統計學家。她曾任牛津大學應用統計學的主任。 一八五九年,她成了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第一位女性院士,她也是美國統計學會院士。 現在英國街頭上有南丁格爾的雕像,有她的博物館,克里米亞有她的紀念館。 女性主義者也尊她是先驅。 她對這個世界的健康及心靈的貢獻遠超過被封為聖徒、 榮獲諾貝爾獎的Mother Theresa。 我之所以重提這些老掉牙的故事, 是因為「提燈女郎」南丁格爾所創立的「護理」這個行業, 到了東方國家,所得到的尊重與待遇卻遠不如在西方國家。 在日治時代,「護理」這個行業,由於是女性行業中少數接觸到異性肉體者, 再加上日本傳統極端的「男尊女卑」,因此,雖是醫療體系之一環, 護理人員只是「看護婦」,而不是專業的「護理師」。 好不容易近年來,「專業護理師」的地位在台灣社會漸獲肯定, 卻又因日本情色產業的扭曲,讓這個科學而神聖的專業一直未能獲得應有的尊重。 影藝人士應自我節制,不要汙名化這個崇高的行業, 而護理師公會若遇這種情形,應出面控告,申請妨害名譽賠償 (例如賠償公會會員每人一萬元),好好教訓這些不尊重專業者! 在英、美,護理還可以結合各領域的研究 有各種專業證照,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與收入。 東非的坦桑尼亞與肯亞,三分之二的護理學生一畢業就被挖角到英國。 英國的護士分成八個等級。 美國有各種專科的護理師,就像台灣醫師也分為麻醉科、心臟科、腫瘤科……一樣。 每個證照,就代表著專業地位及收入,有些護理師還可以像醫生一樣開具處方。 最近我曾在台大醫院住了幾天,這個護理站只有一位「提燈女郎」值大夜班, 除了病人的照護外, 第二天清晨,她竟然一個人包辦了整個病房的抽血,令我好佩服。 台灣資深護士的打針與抽血技術是一流,比起一些菜鳥醫師好太多了 (現在不少醫學生視抽血、打針為「routine」而不屑為之)。 而在美國,這些都不是護士的職責。 台灣對這些默默貢獻醫療、忍受委屈的女性專業人士,真應該說聲抱歉而重新評價。 大家口口聲聲要「提高醫療品質」,卻常以使喚的態度、 有色的眼光來面對這些現代南丁格爾,寧無愧乎!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護理這行業其實是愈來愈重要的,比醫師還重要! 經建會指出,現代人晚婚(首次結婚年齡,男性三十一歲,女性二十八歲), 適婚女性大半不婚(二十五至二十九歲的女性,六八%為未婚), 五十歲以上婦女離婚率大增(○八年五三五七人,二○○○年,才二三五二人), 平均壽命增加(近八十歲),小孩很少(現在一對夫妻平均生不到一個小孩), 高齡產婦蔚為風氣(可生時不生,不可生時偏要生)。 未來所謂「兒孫滿堂」的場景大概已不多見,倒是「長輩臥床」會成為常態。 目前的台灣,如果家裡有人住院,除加護病房外,醫護人員做的只是醫療相關照護, 而台灣的病人也習慣有家人全日陪伴。 這幾年,因小家庭制及夫妻幾乎都全職上班,大都聘請本國或外籍看護代勞, 因此,病家的支出其實不少,否則就得醫院及住家之間疲於奔走, 全家在醫院輪流「值班」。 然而,在絕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醫院的護理方式早已邁入「全責照護」(Total Care) ,連病人的吃飯、洗澡也由醫院來負責,醫院設有護佐來幫助沒有能力執行者, 家屬則成了訪客,在固定時間內才准予到病房探視,但不須另聘看護。 如果住的是單人病房,則家屬逗留的時間較不受訪客時間之限制。 為什麼做不到「專業全責照護」?很簡單,專業分工不足。 有一段時間,高學歷護理師大量流失轉業 ,因為這些專業護理師被迫必須做許多較非專業的護佐工作。 如果台灣能有足夠的護佐,讓專業護理師能安於位與盡其才 (如發展「居家護理」),讓醫院可以做到「全責照護」,才是大家皆蒙其利。 「護佐」是日本用語,在日本,屬於醫院正式編制。 在台灣,則或稱「病患服務員」、「照顧服務員」或「看護」,不屬一般醫院之編制, 然而事實上又是醫院內不可或缺的一種工作類別。 因為不屬正式編制,專業的要求上也較低, 在醫院的短期訓練班(約一百小時)結業之後,就有考證照的資格。 台灣高齡化時代即將來臨。政府必須培養出大量具專業水準的護佐, 正式列入醫院編制,才能做好「全責照護」,提高醫護品質,落實未來的「長照」政策, 也才能因應高齡社會的醫療新困境。 要把「護佐」正式列入醫院編制,自然相當程度會增加醫院的成本與支出, 而健保的財務目前已經非常吃緊,立法院和民間對健保保費的調整甚為敏感。 但這個問題如果不突破,「全責照護」、「居家護理」、「老人長照」等, 在台灣就永遠是個夢! 台灣醫療體系的照護水準就永遠無法提升到已開發國家的境界, 甚至會影響到台灣在「旅遊醫療」上的競爭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4.247.3

07/21 17:41, , 1F
大推!!!!!!
07/21 17:41, 1F

07/21 19:08, , 2F
在這一塊,市立聯合醫院做得很好,病房助理員幫了大忙
07/21 19:08, 2F

07/21 19:08, , 3F
讓護士不必翻身擦大便,不必灌食,減輕很多很多的負擔
07/21 19:08, 3F

07/21 19:08, , 4F
可惜私立醫院無法跟進...
07/21 19:08, 4F

07/21 19:36, , 5F
這點,康寧就還不錯
07/21 19:36, 5F

07/21 20:55, , 6F
台大醫院抽血的不是提燈的吧
07/21 20:55, 6F

07/21 21:21, , 7F
我同意市立醫院做的很棒~
07/21 21:21, 7F

07/21 22:05, , 8F
大推陳大~GJ~
07/21 22:05, 8F

07/21 22:14, , 9F
低調的說,市立聯合哪有做的好...
07/21 22:14, 9F

07/21 22:58, , 10F
推本篇~~寫的真好@@
07/21 22:58, 10F

07/23 09:53, , 11F
政府真的有責任培訓與規定醫療院所設置病患照護員
07/23 09:53, 11F

07/23 09:54, , 12F
或是護理助理,但要設置又會被醫療大老抗議~ = =
07/23 09:54, 12F

07/30 20:26, , 13F
推!!!
07/30 20:26, 13F

08/01 17:12, , 14F
"卻又因日本情色產業的扭曲"...不會影響吧?
08/01 17:12, 14F
文章代碼(AID): #1APKX2-M (N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