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文院盃提案

看板NtuHisBasket作者 (德光)時間11年前 (2012/12/30 01:0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得之前我有想過、也有跟一些人討論過文社盃、文管盃想法 屆臨2013,決定重新整理,準備日後於文院板提出這個建議 先在系籃板試試水溫,看看是否有人贊同、反對或是有什麼想法呢?? -----正文開始----- 大家好,2013即將到來,在此對於每年第二學期的文院盃比賽有一些建議。 建議可以考慮轉型而與社科院學生會或管院學生會合作,成為文社盃或文管盃 這樣的提議之背景源自於其實各學院內的比賽規模本來就較小,即便文院已經是相當大的 學院了(八系),但再大也就如此而已。 以下我統計了近年文院盃的規模(近四年資料): 項目 學年 隊數 與賽隊伍: --------------------------------------------------------------- 男籃:100 七 中、外、史、哲、人、圖日、戲 99 八 中、外、史A、史B、哲、人、圖日、戲 98 七 中、外、史、哲、人、圖日、戲 97 七 中、外、史、哲、人、圖日、戲 女籃:100 五 中、外、史、圖、戲 99 四 外、史、圖、日 98 四 外、史、圖、日 97 五 外、史、圖、日、戲 混排:100 男排:五 外、人、日、哲(棄賽)、史(遞補) 女排:六 中、外、史、人哲、圖、日 99 九 中、外、史、哲A、哲B、人、圖、日、戲 98 七 中、史、哲、人、圖、日、戲 97 七 中、外、史、哲、人、圖、戲 壘球:100 六 中、外、史、哲、人、戲 99 六 中、外、史、哲、人、戲 98 四 中、史、哲、人 97 四 中、史、哲、人 觀過去四年之紀錄各項之可能隊數: 男籃七-八隊 女籃四-五隊 混排七-九隊(or男排五、女排六) 壘球四-六隊 這樣的規模實在是蠻小的。 例如混排,之所以會打混排而不是分男排、女排 我想個人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在於文院內部沒幾個系有獨立的男排與女排(後者很多啦) 而形成是混排的情況,此時交流聯誼性質大概就大於競技比賽。 顯然與其他項目顯示出來的情形是不太一樣的。 不僅於混排,在文院盃現況的規模下,其實各項目也都有相同的情形,交流性質似乎真的 大於運動比賽的競爭性。這故然並非壞事,但目前而言,競技與聯誼兩者間並不存在很 良好的平衡。也就是說,兩者無法間即而卻有負面的導向,目前可以說是處在一個定位 相當不明確的型態。在此之下,每支隊伍對於比賽的認知大不相同,這是蠻可惜的! 所以我有一個提議 若有機會的話,與社科院、管院合辦相信會是利大於弊的情況 藉由擴大比賽規模,一來競爭性質增加,二來交流的隊伍層面更廣。 社科院、管院與文院同為人文社會領域為主,可謂同源,彼此之間實有著相當血緣關係。 實際面而言,社科院盃目前的型態類似文院盃,也是再下學期5.6月間的周末舉辦 詳細內容可參考NTUSSSA版 同時我們可以參考一些其他學校的案例: 1.中興大學:文社盃 2.成功大學:文管盃 3.世新大學:文管盃 4.中央大學:文管盃 當然,擴大與合辦有相當之難處,諸如時間配合、人力整合等問題,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的文院盃,大概都是在假日舉行如大X盃式的密集賽程, 也許其實也可考慮其他的形式,參考全校各院,其實頗多差異。 近年都是院學生會定好時間借好場地安排全部,而與賽隊伍在賽前對於籌備作業、一切 情形的關注實在不太多、積極度不高,這樣的情形想必不是很理想! 例如派出素質不佳的裁判、記錄人員,甚至是不負責任直接放鳥! 這樣的情形其實都是可以預先避免,並且達到更好的效率、品質。 其實辦比賽、參加比賽都是學習、磨練。 藉由擴大規模、提升競爭性,比賽必能得到更高的重視,各方面運作也能更有效率, 進而全方位的提升、走向更高品質的比賽。 以上想法,還希望各位先進不吝於批評指教! ----------- 「話說完,誰贊成,誰反對?」 試試水溫,請大家給給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08.43 ※ 編輯: kohoccm2002 來自: 111.240.208.43 (12/30 01:20)

12/30 19:51, , 1F
我贊成可以提
12/30 19:51, 1F

12/30 20:57, , 2F
贊成+1
12/30 20:57, 2F

12/31 02:12, , 3F
女子!!!
12/31 02:12, 3F
文章代碼(AID): #1GtoAAM3 (NtuHis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