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述要

看板NtuBaChi作者 (神釣大俠)時間23年前 (2001/02/03 13: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八極述要   「八極拳」為今著名拳法之一,流行於河北省滄縣、鹽山縣、南皮縣及寧津 縣一帶,發源於滄縣東南鄉。土名原為「巴子拳」,巴讀「鈀」音,為鈀字之省 寫。(辭海鈀鉏字解鈀屬五齒平土除穢用之,俗稱為耙,見正字通。)因此拳法 握拳時,五指屈作鈀形故名。另有「巴子棍」,練法亦甚剛猛,活把、穿梭、摔 把,與眾不同。   巴子拳不知創自何人。明o戚繼光著紀效新書:「……古今拳家……楊氏槍法 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可見此拳在明代已有,而且已「有名」。推其 時間,當不至晚於明初。自明而上,憾無可考。但此拳之風味,質實古璞;起始 之時代,當非太晏。唯確切之期,不能妄度耳。   巴子拳名甚粗俗,創造此拳之人,可能根據拳形而定名。而八極二字則甚為 文雅,想必以後門中擅文之士,感於「巴子」之名太嫌粗俗,乃改稱「八極」《※ 註》。推其時間約在明末清初。   蓋北方讀巴子、八極(二字皆入聲)之音近似。易其字而不改其音,加以拳 術十九不文,茲既不拗其囗舌,又復不改其故稱(之音)則雖易其文字,彼亦不 知計較。   因此,逮於清末,八極拳之名,漸已通行。除本門發源地──河北省,滄縣 東南鄉一帶而外,鮮有人知巴子拳之土名矣!   至於為何擇取八極二字?除音近之外,是否尚有特別意義?已因全無紀錄, 而難可考知。然據推究,可作三解;當初擇字易名時之所命意,或不出於此乎?   北方稱武術曰「把式」,亦作「八式」。學武之人,便叫「八(把)式匠」, 「練八(把)式的」。   是故命名八極,即是勉勵門中弟子,努力用功,將本門「八」式(武術)練 至「極」點之意。是為一解。   又因本門訓練,講求「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字,亦人體之 八部位,以提醒學習者注意。   因之,八極二字,亦可解作:時時提高警愓,要求將此「八」個部位,精求 熟練,達到「極」點之意。是為二解。   漢o劉安o淮南子:「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 是故,八極又係八方極遠之地之稱。   而本門所練之勁,曰「十字勁」。亦即是向四面「八」方,盡量向外撐、向 外發,期其達於「極」度。則又與八方極遠之意相合。是為三解。   此拳發源於河北省滄縣東南鄉,離城七十華里(※約卅五公里)一帶之村鎮, 此一地帶,俗名便叫「八極窩」。其實,除八極外,此地也是「劈掛掌」之老家 ──尤盛行於羅畽一帶。   滄縣自古為武術極盛之地,因有「鏢不喊滄」之諺;意謂鏢師到了滄縣,無 人敢「喊鏢」的。而滄縣武術,又以東南鄉一帶最強,俗稱「雁過拔毛」的,便 是此處地方。   惜此地風氣保守,武術家門戶謹嚴。雖有此等好拳術,但卻並不外傳。外人 豔羡,窺得一二,亦萬難盡其全藝。即連滄縣城?,所練之八極,已與原來相去 不可以道里計! ※以上節錄自【八極拳術述要】──劉公雲樵先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mirado.g2.ntu.edu.tw

10/01 22:39, , 1F
10/01 22:39, 1F
文章代碼(AID): #wUvBU00 (NtuBa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