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考三年心得 通訊所 (上)

看板Non-Graduate作者 (路人)時間18年前 (2006/05/20 15: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說起來有一些丟臉 考了三次才有學校念 藉此分享一些心得 若有人看了我的文章 進而能夠考上 那就是最好的回應了 個人私立大學畢業 最初也是跟著同學 補習班來推銷 就傻傻的也跟著去補習了 不過那時並沒有仔細去調查清楚 反而多上了一些不必要的課 EX:通訊所很少考工數 而我則去上了快半學期 之後 或許是大學混的太兇了 一直無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雖然也是補習 不過並沒有及時去複習 等到4上開始後 再追進度就險的很匆促 最後讀的半生不熟的就去考 結果只有一些私大有備取 感覺都不會備到 當下就決定延畢 沒想到這個決定的影響性比我想的還大 到了當年九月份時 之前有間學校奇積似的備取到了 不過已延畢也沒辦法就讀 只好繼續準備吧 重考時 心想第一年就能考這樣了 第二年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 雖是有在準備 不過並算不上認真 依然照著以往的讀書方式 有時混晚一點就睡到中午才起來 第2年的結果 則並沒有比第1年好太多 依然只有私校備取 不過這次名次較為前面了 當時我將之怪罪於考試的粗心 學校題目出的較偏 事後想起來 這些都是因為不夠熟練的關係 不過既然名次比較前面 總還是能備取到吧 抱著這樣的心情持續的等待下去 備取的生活是很難熬的 你永遠不知道哪天才會接到通知說備到你了 熟識的朋友三不五時就問你備取到了沒 感覺更是.... 果然 造化弄人 到了9月附近確定備取停在我的前面 這真是天打雷劈的感覺阿 前面的同學重榜這麼多 有些還有上國立的 怎麼不一個去別的學校就好 本想算了去當兵 不過在極度不甘心的心情下 決定再挑戰一次 為了重新來過 從學校搬回家中 希望能改掉一些陋習 期間什麼拜拜算命的我都試過了 哈 ====================廢話完畢========================= 以下是個人的一些讀書心得 重考的時候 務必把自己當作什麼都不會 從頭好好學習 並認真的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 即便粗心 老師題目出偏 這些都不能夠成理由 因為你必須克服他才能上榜! 以理工科而言 我想原理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真的能好好去應用的人卻不多 各種題目都幾乎能以原理解決 以往解題時 因為類似題很多 便會自然的自己歸類出一套"公式" 看到什麼就把數字套進哪裡 這是很不好的方式 不過我相信可能不少同學也不自覺是這樣解題的 這種方式 碰到出題較死的學校 或許運氣好可以上 不過那畢竟是運氣 況且較好的學校 必定是完全行不通的 很多同學 開始寫考古時一定會覺得不知道怎麼下手吧 情況有2種 一種是你看不懂題目問什麼 那麼請加強英文XD 一種是沒有概念怎麼去解 這時試著以原理下去推導解題 想想這個題目跟原理有什麼關聯 千萬不要急著看答案 雖然這是人之本性 請務必克服 慢慢的 會比較有一種解題概念 熟了以後 一般的題目應該難不倒了 這時便立於不輸的情況 不輸才有機會贏 ========================以下是線代================= 線代機率個人認為是考試時比較容易掌控的 因為多半出題型式較為固定 多熟練的話大半都能解 線代的話 個人蠻推薦看黃子嘉的書 時間夠的話 也建議可以上他全套的課 雖然書看起來很厚 東西很多 其實是排版的問題 排版比較寬鬆 所以頁數也跟著多了 而且東西多 書後有關鍵字列表查東西方便 考試自用都不錯 讀的時候可以看看後面的例題 自己考的系所多不多來區分是否重要 如果題目都是寫數研所之類 那自然可以跳過了 以黃子嘉的書來書 上冊很重要 前面幾章是基礎 基礎好的話才能夠繼續 台青交等學校考TRUE OR FALSE也有一定分數 完全就是看你的基礎觀念了 每小節都有一些簡易例題 可以計算練習 比較艱難的可以先不要理 之後的對角化 內積 GS正交化 都是考試重點 多做考古題自然能明白出題方向 建議以A4紙 將各章節整理起來 章節中有些較為簡易的證明則可以抄下來 畢竟證明這種東西就是有背有分的 別人沒背到 你有背那就贏了 說背好像不大好 應該是多推導自然能理解 也能從中學習證明的技巧 觀念 畢竟考試的證明不一定會是死板版的 算是較容易準備的科目 重點在於時常的複習 並反問自己這樣的觀念是否有誤 沒想到廢話還不少 分成上下篇吧 觀看的同學辛苦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32.17
文章代碼(AID): #14RiQKM6 (Non-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