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家庭會傷人

看板NewAge作者 (有事請來信)時間10年前 (2014/08/02 19:55), 10年前編輯推噓14(14035)
留言4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016504 這是一本少見的書。 我所謂的少見,是指這本書是作者透過自身經驗所寫成的書,這種帶有經驗基礎的書,直 接打趴了一整沓腦中模擬實驗所寫出來的腦補心理書。這本書沒有完美的標準(我們應該 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也沒有給讀者設立什麼心靈成長的目標,更沒有華而不實的怪口號 ,有的只有幾個中心思想:對自己誠實、承認不能控制一切,以及臣服,而更甚者,在這 些中心思想的背後,有著彼此共通的概念在。 這本書並不好讀,這意思並不是這本書的行文脈絡不清或主題雜亂;相反地,這本書的條 理清晰,想陳述的訊息也明確。不好讀的地方在於,這本書切切實實地讓我們去看、去面 對自己。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謊言,因為我們需要透過某些可以沉迷的東西,來讓我們逃 避面對某些我們不想或不願面對的事物,比如說我們自己。因為我們自己並不完美,我們 不是全知全能,我們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好,所以面對自己是件難事,因為這代表我們得 承認自己不完美。 其實這可以再探討下去,為什麼我們希望完美?或者說,為什麼我們需要完美?那是因為 我們成長的環境與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完美,而藉由表現完美,我們才得以在那些環 境中生存下來。相同地,過早成熟的小大人、耽溺於某物的小孩,以及投射、上癮,都是 類似的情況:正因為有需要,所以才會出現。 所以,假我被創造出來,那是我們用來面對日常生活的自我。假我並不是我,而是我們建 立在「這樣做可以讓我繼續活下去」的前提下,所得到的一群行動模式。當人只透過假我 而活時,人就變成了固定而僵化的行動者,意即,這個人的行動一致,行為模式僵化,他 沒辦法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而是用「應該這樣活著」的方式活著。當用這種生活方式 生活久了,便可能出現下列幾種狀況。這些狀況不是絕對會出現,這裡也沒涵蓋全部可能 出現的情形,只是略提幾點: 1. 不知道自己是誰。 2. 對自己生命的意義感到疑惑。 3. 內心好像有一個大洞,但是怎麼做都填不滿。 4.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5. 害怕自己會變好。 6.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沒有情緒。 7. 不敢犯錯。 8. 認為自己有很大的缺陷,無法與人建立關係。 9. 這個世界只有我不正常。 10. 不是容易過於自大,就是容易過於自卑。 我們在面對這些困境時,很容易把這些呈現當成問題來看待,而通常的解決方式不外有二 :壓抑,或者逃避。這些在處理外在問題時具有效果的方法,被整套搬來處理內在的困境 時,效果卻是奇差無比。我們越想要透過這些方法來處理困境,就越是沒辦法從困境中逃 脫。這樣的原因有二: 1. 這些困境只是某些癥結點的結果,該處理的是癥結點,而不是癥結點呈現在表面的樣 貌。 2. 不論是逃避或者壓抑,都只會提供讓這些困境持續下去的動力。 實際上,方法只有一個:承認並放棄。承認意指我們承認我們做不到,也找不到解決的辦 法,承認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這個前提下,我放棄處理這個問題,並且承認之前所做 的種種努力,其實只是我不願正視現實的一些手段。放棄,其實指的是放棄逃避,並且讓 這些問題成為並進入自己。成效如何,在此無須贅言,我只能說這樣子的過程具有非常強 大的療癒效果,而這個放棄抵抗,通常就是我們能夠繼續往前、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另一點值得提的部分是,雖然作者在書中採用了匿名戒酒會的十二步驟,使得過程好像與 基督教的上帝有所牽連,但這之間的本質是不相同的。傳統的信仰建立在依存關係上,相 互依存所指的,是人透過外在的沉迷,來逃避或閃躲內心的不安與情緒;但透過匿名十二 步驟後所達到的,並非是依賴性的信仰,而是將自己開放給更深刻的整體生命。在這種開 放中,我們能活出自己,但也知道自己是有限的,同時我們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是怎麼一回事,那即是,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本身,所有事物本身就是自己的意義,而且 意義變得不再重要,整個世界沒有需要特意關注的東西,世界就是世界,我即是我;我活 著,但我也活在這大千世界之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5.7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ewAge/M.1406980550.A.5AC.html

08/02 21:45, , 1F
08/02 21:45, 1F

08/02 22:14, , 2F
08/02 22:14, 2F

08/03 00:30, , 3F
我在台北羅斯福路上的"校園書房"有喵過這本書~
08/03 00:30, 3F

08/03 08:56, , 4F
這就是eckhart 所謂的臣服 也是byron katie 所說的
08/03 08:56, 4F

08/03 08:56, , 5F
loving what is 所以痛苦的來源還是來自於頭腦小我的認同
08/03 08:56, 5F

08/03 08:57, , 6F
超越痛苦的方法,就是超越小我對當下的抗拒 臣服於生命之流
08/03 08:57, 6F

08/03 08:58, , 7F
並隨順生命之流而行動 佛家說色即是空 又說空即是色
08/03 08:58, 7F

08/03 09:01, , 8F
又說空有不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重點是無所住 而非無所求
08/03 09:01, 8F

08/03 09:07, , 9F
道家說無為無所不為 不執著 而不是不追求
08/03 09:07, 9F

08/03 09:08, , 10F
常見對空性的錯解會落入斷滅空 頑空的方向去
08/03 09:08, 10F

08/03 09:11, , 11F
色即是空不難理解 一切都是假的 人生都是一場大夢
08/03 09:11, 11F

08/03 09:12, , 12F
一切都不真實 一切終歸虛幻 只落入這樣的見解尚不完整
08/03 09:12, 12F

08/03 09:22, , 13F
因為心經還說空即是色 一切都沒有意義 所以一切都有意義
08/03 09:22, 13F
哇...你引用了好多人的句子,但是問題是,你自己的呢? 別人知道什麼、說什麼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己知不知道這些句子在講什麼?心經說了 就對嗎?艾克哈特說的就對嗎?拜倫說的就對嗎?你直接預設了一個前提:他們說的都 是對的,而且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這個前提是對的? 別管這些句子在講什麼了,你為什麼要讓自己變成一台背書的機器?這樣做對你有什麼 好處?或者為什麼你需要讓自己變成這樣?

08/03 22:51, , 14F
這篇文章讓我有所領悟,謝謝原波
08/03 22:51, 14F

08/03 22:52, , 15F
另外,lamda提到的色即是空,根據我的理解..佛教裡的"空"
08/03 22:52, 15F

08/03 22:53, , 16F
是指"變化",而色即是空的意思是"一切現象皆變化(無常)"
08/03 22:53, 16F

08/03 22:56, , 17F
而這和"一切都是假的"是有所不同的..
08/03 22:56, 17F
暫時先放下佛教,以及佛教帶來的空和色,那些只是次要的、在觀察這個世界跟自己之 後,拿一些字排列組合得到的陳述。我可以在智性上同意你講的:「對,空是指不斷的 變化,所有東西都處在變化之中」,但是這樣的理解有沒有背後的基礎? 換句話說,這樣的理解是下面哪一種情形? 1. 我覺察到,所以我說 2. 我說,所以我知道 因為只要涉入名詞的討論,就會牽扯到智性的辯論,這樣子的辯論往往只是在展現「我 讀了多少書」「我累積了多少知識」「我看起來像個大師,因為我引用的這些大師不會 錯」等等的觀點。 有一點在書中有提到,而我沒在這篇文中打出來的是:治療上癮的人,會轉而對治療過 程本身上癮。舉例來說,有個酒鬼,他透過對酒精上引來逃避面對認為自己很糟、完美 主義等等的痛苦經驗,開始治療以後,他的確成功戒了酒,但同時也開始鑽研戒酒的技 巧,他只是把對酒精沉迷轉向對技巧沉迷上。 看起來行動模式變了,但是背後的逃避還是不變。 所以,我會說先跳過那些名詞的辯解,那只是種理智上的遊戲。如果真的願意,請對自 己誠實,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那些東西在講什麼,以及自己(或開起討論者)是不 是只是透過展現了解了多少的知識,來建立某一些他欠缺的東西(如自尊感)? 智性上的陷阱很容易掉進去,要小心。

08/04 22:59, , 18F
回Ar大的那一段真棒,感謝提醒。
08/04 22:59, 18F

08/05 09:05, , 19F
智性上的探討不是沒有意義 而是要看智慧夠不夠
08/05 09:05, 19F

08/05 09:05, , 20F
智慧夠的話 智性上的探討才能辯證出真實
08/05 09:05, 20F

08/05 09:06, , 21F
智性不夠 就落入小我的執著之中 以為是智性的探討 其뤠
08/05 09:06, 21F

08/05 09:07, , 22F
實還是落在小我的執著 所以智性上的思考可以幫助你明心見性
08/05 09:07, 22F

08/05 09:07, , 23F
那麼這時候的思考是有幫助的 如果越想越煩 那就不要想了
08/05 09:07, 23F

08/05 09:09, , 24F
實際去體會生活就是了 運用名相時有時候不是要特別深入解釋
08/05 09:09, 24F

08/05 09:09, , 25F
只是一個提醒 當然要深入解釋也可以的 只不過這每個名相
08/05 09:09, 25F

08/05 09:11, , 26F
認真解釋起來都可以寫好幾本書了 還是回去實修吧
08/05 09:11, 26F

08/05 09:15, , 27F
再來 我又要掉書包了 佛說如我說法如筏喻者 法尚應捨
08/05 09:15, 27F

08/05 09:16, , 28F
何況非法?拿來對治煩惱妄想的法門處理好後 連這個方法
08/05 09:16, 28F

08/05 09:16, , 29F
最後也是要放下的 如果方法放不下 對法產生了執著
08/05 09:16, 29F

08/05 09:17, , 30F
就如同你所謂的 把對酒精沉迷 轉向對技巧沉迷
08/05 09:17, 30F

08/05 09:18, , 31F
雖然滅去了一個問題 但還是產生了新的問題 但仔細分析起來
08/05 09:18, 31F

08/05 09:20, , 32F
這只是階段的問題 透過不斷的覺察 發覺自我重複出現的模式
08/05 09:20, 32F

08/05 09:21, , 33F
執著總會慢慢放下的
08/05 09:21, 33F

08/05 09:23, , 34F
不好意思上面是有感而發 主要是對自己說的 如果你覺得離題
08/05 09:23, 34F

08/05 09:24, , 35F
或是干擾到你的原意 就把他砍掉吧
08/05 09:24, 35F
你好:文字是脫離不了生活的,你所謂的智慧、實修、辯證,這些都是無意義的字眼 ,在看清楚自己這方面上,唯一重要的是一個問題:這能不能帶入我的生活中?或者 換句話說,這到底關我什麼事。 不要管佛陀,我很喜歡說這句話,那是因為佛陀很容易變成另一個權威。我想我沒說 清楚的是:我不反對文字上的辯證,只是如果目的是看清楚自己,那這樣的遊戲多只 是在繞圈子,並且創造出一道又一道的門來。我不了解的是,為什麼要採用這麼沒有 效率的方法?

08/06 11:17, , 36F
謝謝原波提醒,我是很講求理智的人,但漸漸發現這樣有時會
08/06 11:17, 36F

08/06 11:17, , 37F
局限了自己,因此我同意的確是要小心智性或名詞上的辯論。
08/06 11:17, 37F

08/06 11:17, , 38F
不過仔細想想後,我覺得我在推文裡提出那一點,
08/06 11:17, 38F

08/06 11:18, , 39F
主要是因為我覺得色即是空的原意太重要了,
08/06 11:18, 39F

08/06 11:18, , 40F
至少前一陣子當我感到非常痛苦時,它點破了我,
08/06 11:18, 40F

08/06 11:18, , 41F
如果不是了解那一層意思,我想我當時是很難被點破的
08/06 11:18, 41F

08/06 11:19, , 42F
(雖然被點破之後,還是很痛苦啊~ @_@)
08/06 11:19, 42F

08/06 11:20, , 43F
由於我覺得它如此重要,所以想要分享我所知的那個部分囉:)
08/06 11:20, 43F
哈囉你好:謝謝你的分享,我回那些的理由是:即便我知道了這些文字的意義,但我 仍然很容易陷入這樣的處境:「我好像知道,但困境還是在」。換句話說,困境還是 沒有解決。如果對你來說那是個有效的句子,而且對你產生了某些作用,那麼恭喜你 。 我想附帶一提的是,沉迷常常被寫得像是一個問題,但實際上那只是一種我們面對痛 苦的方法。沉迷文字、酒精、菸、毒品、電玩、工作、金錢、關係,會讓這些東西成 為我們生命的重心,必然有我們自己的理由。 這些都不是問題,除非我們把沉迷視為問題,並且想要解決它。不然其實是無所謂好 或不好的。

08/10 17:45, , 44F
我覺得應該可以說,被點破之後,遇到了另一種困境
08/10 17:45, 44F

08/10 17:46, , 45F
原本是 我被劈腿了,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啊,好痛苦
08/10 17:46, 45F

08/10 17:47, , 46F
後來是 原來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 啊,好痛苦...
08/10 17:47, 46F

08/10 17:49, , 47F
(另外,我覺得沉迷比較像是 "逃避痛苦的方法" 欸 o_o)
08/10 17:49, 47F
我會選擇用面對兩個字,是因為我們要逃避,也得要先面對到一個甚麼才能逃吧?不 過也像你說的,那是逃避。 如果你對心經很有興趣,那「顛倒夢想」這四個字你應該不陌生,思考一下這四個字 是什麼,以及思考出來的答案怎麼用在自己身上,這跟痛苦有直接的關係。 ※ 編輯: tatty5566 (163.25.99.65), 08/11/2014 16:58:46

08/14 11:24, , 48F
謝謝..最近想看的書很多,有先稍微了解了一下顛倒夢想四字
08/14 11:24, 48F

08/14 11:26, , 49F
看完手上的書後,會再空出時間來好好想一想 :)
08/14 11:26, 49F
文章代碼(AID): #1JtD76Mi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