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光] 巴夏:受害/中性處境

看板NewAge作者 (幸運的星星)時間15年前 (2009/03/03 18: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前面的三篇巴夏訊息已經分享到第四章的一半 既然這樣,我想把全章都整理出來比較完整^^ (PS.我發現如果想要整齊的排版,用「CleanBoss 文章清潔老大」這個軟體 很方便喔~可以直接指定字數,按個鍵就能排完成,不用一行一行慢慢修!) 以下是《2027:來自巴夏的生命訊息》第四章 「生命會發揮它的功用」 P.82-87 ------- 受害 讓我臨時插入一項解釋。我們在與某些人所作的互動過程中,已經逐 漸了解到,你們有時候會以十分消極的方式來聽取我們的話。最近有一 個例子:我們在討論大家所關注的受害觀念。我們很清楚。這對很多人 來說都是一項重大議題,而且在你們的星球上已存在很久。 你須了解,我們的大前提常常是,你就是自己的一切經驗實相的創造 者。這個與你們分享的觀念是,我們將永遠把力量交還給你,讓你知道 自己能夠開創所想要的人生,不管我們說了什麼——或別的存有說了什 麼,在這裏,或任何其他層面。我們將與你分享那個曾對我們有用的生 命觀點,我們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在積極創造你所渴望的東西時絕對地 控制著你的生命。因為,那是我們的特別選擇。 那麼,我們已了解你們自幼所接受的生命觀點;這關係到你們大多數 人都帶有的信念和恐懼。在與那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了解他所相信的 是,告訴一個把自己創造為受害者的人,說他就是一手寫作整個劇本的 人,這是一種危險的哲學。他相信,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在把這個受 害觀念加以寬肴並合理化。這是不對的,這根本不是我們的意圖。 我們能夠解釋受害者之賴以被創造的那個機制,但解釋不就等於寬肴 或合理化。然而,由於那人的教育方式,所以便會畏懼,認為能夠解釋 那個機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把它合理化,並且支持在你們的社會中存 在著受害者的想法。不過,我們的動機永遠都是讓你們直接碰到事實, 知道自己的手正安全地操縱著人生的槓桿:即使在這個有關製造受害的 觀念中。你仍然一直掌控著。 我們知道,你們必須創造受害觀念,以便親身加以體驗。你在生命中 的任何時刻都擁有選擇或機會,可以停止製造受害,並且創造無拘無束 的喜悅與狂喜。這不需要任何目的。就我們的了解而言——而且,這已 一直在幫助我們——在你們的信念系統中,你必先對生命中正負兩面的 所有事物擁有絕對的承認和所有權。因為你無法改變非你所有的事物。 故此,在所有互動過程中,我們都會作出要求和提示,指出我們所必須 說的話是否對你們有用——我們不管是否有用,因那些話語乃是出於 愛——若你發現有用,那麼就用它,否則就不要用。 倘若你能以中性觀點來了解我們所正在分享的話語,你就能夠賦予任 何意義,因你決定,那個意義與你的生命關係最深。不過我們也必須指 出,你必先中性地了解我們或任何人所說的話。所有哲理都可正向或負 向地加以應用;任何中性的哲理都不具有固有的危險性。若有任何危險 性,那只是來自一種認為任何哲理都可能帶有危險性的信念。於是,某 人如果畏懼某個哲理,相信它是危險的東西,他便是創造這個危險的人 。而且——當然啦——既然每項信念部是一個絕對的、自動實現的實相 體系,那麼,假如他把這種信念施用在人生中,他便只會體驗到這項哲 理的負面意義和危險性。 中性處境 我們想繼續討論這個觀念;在你的肉身經驗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處境 、狀況,基本上都是彼此相關的中性工具,除了你所給予的意義以外, 本身並不其有任何固有的意義。一切空白、空虛、中性的事物,它們都 容許你透過賦予適當意義而從中抽取你所希望的結果。這只是機械原理 :正向意義進去,正向結果出來;負向意義進去,負向結果出來。 讓我們再多了解一點。我們已討論過,你所經驗的肉身實相,在某個 意義上是不同波動頻率的組合。這個組合代表了所有可能存在或潛在的 實相。它們此時此地即已存在。它們形成了所謂的背景實相。這並非說 ,有任何比其他更為真實的「真的實相」存在,也沒有任何一項真理可 用以衡量所有真理或實相。並以此證明它們的有效或真實性。沒有。這 個背景實相是所有實相、真理的組合,一個立體的組合:相疊、相纏、 交織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它們是在潛伏狀態,等待某個刺激把某個 實相帶到那個普遍背景的表面,那麼,你將可以稱它為經驗次元。或宇 宙實相。 你是通過信念、態度,通過你替自己所創造的波動而喚起那些特定的 波動頻率,並且讓自己去經驗那個實相。如此,在某個意義上,不是經 驗引生了意義,而是意義引生了經驗。 當你把自己投射在生理實相中,並且——作為非肉身意識——決心創 造某些類型的經驗時,那就是你——作為非肉身實體——替這個人世所 賦予的意義,這個人世是你為自己所創造的,於是你——作為有限肉身 實體——便可以經驗它。那就是意義,那就是整個渴望。以某個頻率在 震動;然後,透過某種交感同步作用,它會從背景波動喚起所有必要 的狀況,這些狀況足以代表你在這個你正要以肉身存有來經歷的生命主 題或架構中所注入的意義。 或許,以更簡單的方式來表達,這個觀念便是;所有狀況都是中性的 。你所選擇相信的意義,你所選擇創造的生命意義,或關於你的人生的 意義,正是這些意義釀造了你所經歷的那些狀況類型。那些狀況也強化 、反映並代表了你所創造的意義。給予意義就是創造的實際行動!將意 義給予某些事物,就是在你的特殊經驗領域中把它創造為某種存在。 為了表明這個觀念,讓我們假定,你正在往火車站趕搭班車的途中。 你到了車站;火車剛剛開始離開。那是中性的處境。其中沒有任何意義 :你站在月台上;火車在移動;你搭不上了。結束了。 那個舊的你可能會有負面的反應。「噢,糟糕了,噢,該死!」你或 許會說:「搞錯了。真糟。我非常生氣。那些開火車的,太早了吧。我 可沒有遲到,沒有沒有沒有,是他們太早了。找要去找人投訴。」好吧 。這是你的選擇。 或許是:那個新人,你知道自己已經轉化為那個人,他正在趕搭火車 。你到了月台;火車已開。這仍然是中性處境:你站在月台上;火車在 移動;你搭不上了。但你知道自己已經不一樣。你知道,你生命中的一 切都有一個正向的理由;相同的象徵符號是不緊要的。因為你會信任它 ,不會跑去投訴,你的憤怒不曾遮蔽了眼睛,看不見剛走出火車的正是 睽違了十年的朋友。如果以舊方式反應,怒氣沖沖地走開,你可能就錯 過了朋友。但你會在後續事件由發現,為了一些正面理由,你在那時確 實有碰見他的需要。 故此,讓自己知道,就最後而言,你就是自己所經驗的人生的界定者 。而且,正如你為自己的人生下定義,將意義賦予它,那麼,它便只帶 有——只能夠帶有——那些色彩、特徵、味道或氣氛,它們都是來自你 為自己人生所決定的意義。你將看見那些東西反映在那個立體背景—— 那個所有可能的普遍實相的模型裏面。 -- 千秋:「自從遇到她以後,就開始一直有好事發生......」 - Nodame Cantibile Special Less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72 ※ 編輯: twcomy 來自: 140.112.211.172 (03/03 21:40)

03/03 21:48, , 1F
喜歡火車這個譬喻 :)
03/03 21:48, 1F
文章代碼(AID): #19hGd0zt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