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二戰戰俘家屬 金瓜石風雨追思先人

看板N_E_Coastal作者 (西臺人)時間6年前 (2017/11/13 00:19),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二戰戰俘家屬 金瓜石風雨追思先人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2日電)新北市金瓜石曾是二次大戰盟軍戰俘傷心地,戰俘紀念 日儀式今天在「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舉行,家屬越洋來台追憶並獻花向曾在保家衛國 犧牲生命的先人戰士表達敬意。 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成立20週年,今天舉辦二 戰戰俘紀念日,由大英國協的澳洲駐台辦事處主辦,金瓜石勸濟堂及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協辦。 加拿大籍協會長麥可(Michael Hurst)表示,二戰期間自西元1942年至1945年,超過 4350名聯軍戰俘被拘留在台灣的16個戰俘營,他們受到日本軍人惡劣對待,數百人失去生 命。 麥可說,協會致力於找尋台灣的戰俘營,並讓後人永遠記得這段戰士為保衛國家、家庭所 流血流汗的歷史,也追思那段曾經悲傷的歲月,向這些戰士們致敬,「我們會每天懷念他 、永遠懷念他」。 戰俘船「英格蘭丸」於1942年11月14日載著大英國協戰俘1100人,由從新加坡駛抵基隆, 其中有523名戰俘被送到金瓜石。因此,每年的11月第二週日舉辦紀念儀式。 歷年紀念日偶有國外戰俘的後代子孫、親友來台追思。曾有戰俘的女友終生未嫁,來台憑 弔。今年適逢協會20週年,有9名前戰俘家屬來台。 畢克勞夫特(Nick Beecroft)父子首次來台,在陰雨綿綿的金瓜石追思,他告訴中央社 記者:「讓孫輩瞭解,我們永遠懷念祖父,永遠不會忘記他。」 戰俘營原是礦工寮,紀念園區原僅保留營區門柱與一小段圍牆遺址,1997年金瓜石台灣戰 俘紀念碑落成,紀念牆上紀錄著協會所整理的戰俘名單。 與畢克勞夫特一樣來自英國的福倫(Louis Follon )都到紀念牆尋找並擦拭父親名字上 的雨水,也留下紀念照片。福倫告訴記者,他也是首度來台灣,當年父親投入戰場從新加 坡被送往金瓜石戰俘營,此行很有紀念意義。 根據戰俘紀念碑文上的記載,當時,日軍設立的第一戰俘營,關押以大英國協成員國為主 的同盟國戰俘,他們是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被俘擄。戰俘勞役為採掘銅礦,以供戰爭所需 的子彈與炮彈,因生存與工作條件差、管理嚴苛、醫藥不足且水土不服,不少戰俘在炎熱 的氣候遭控制凌虐、奴役挖礦以致喪命。 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總會理事長特別助理宋海笙受訪表示,保家衛國在戰爭中犧牲的軍 人值得尊敬,協會與世界各退伍軍人都站在一起,20年來從未缺席。歷史無法改變,但戰 士的精神永遠被懷念。 山上雨冷,在蘇格蘭風笛與長號聲樂中,協會與前戰俘家屬、黃金博物館長王錦華、基隆 榮民服務處代表,逐一在紀念碑默哀、獻花追思致意。1061112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711120120-1.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8.73.210.2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_E_Coastal/M.1510503558.A.8DC.html

11/14 04:25, 6年前 , 1F
抄襲王Ttruespace
11/14 04:25, 1F
文章代碼(AID): #1Q27I6ZS (N_E_Coa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