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金瓜石] 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黃金神社

看板N_E_Coastal作者 (李高高)時間15年前 (2009/03/03 08: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a9070201/26320654 金瓜石這座曾經因為採金礦而繁榮,也因為採礦而沒落的城市, 總是比其它台灣的景點多了一些人文的味道。它不像九份那般的熱鬧擁擠, 反而有股安詳寧靜的氣息,似乎與來訪的遊客低吟述說著它的故事。 我不只是喜歡金瓜石漂亮的自然景觀,還有新舊時代交替的建築景色。 政府近幾年在金瓜石打造了"黃金博物園區",這也是台灣第一座生態博物館, 所以園區內有當地民眾的房子、郵局、警察局等,甚至整個園區並沒有圍牆, 為的就是要將金瓜石最完整的一面保存下來。 我們當天選擇從瑞芳上去,先經過九份才到達園區,這時大概才接近十一點, 不過停車場就已經停滿了(停車場超小!!!)... 於是我們只能將車子往上開到勸濟堂這邊再往下走至黃金博物園區。 勸濟堂這邊還挺寬闊的,車子可以隨便停沒關係XD 大概走約十分鐘之後就可以到達黃金博物館,中間會先經過一些住家, 順便體驗一下當地風情~這一棟就是黃金博物園區最重要的建築-黃金博物館。 另外,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台北縣政府配合消費券優惠方案, 在98年5月31日以前,民眾只要憑當月發票,就可以免費參觀黃金博物園區、 陶瓷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林家花園、淡水古蹟博物館 (可以點進連結看看到底可以省下多少錢XD),真是超讚的!!!, 所以今天我跟冰棒就各省下100元的門票錢!!!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一整片用黃金打造的牆面(當然不是真的黃金XD), 讓你還沒參觀就先體驗黃金的震撼! 館內主要介紹礦業的文化、黃金的特性等,其中還有一區展示各國用黃金打造的佛像, 只可惜這區禁止拍照,無法拍下來。 倒是這個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鎮館之寶則是歡迎大家拍攝,這塊金磚可是重達220公斤, 價值兩億台幣!! 博物館逛完之後,接著便到隔壁的"本山五坑坑道體驗區",親自體驗採礦情景。 這邊要另購門票,而且不適用"發票免費兌換門票"的方案,每人的票價為NTD50元。 除了門票之外,這50元還包含了意外保險(因為礦坑還是有一些危險性)、 礦坑派工卡(其實就是當年礦工的工時記錄卡),還有一個頭套 (就是下圖男麻豆頭上那個藍藍的東西)讓你的頭不用直接接觸這些公共的安全帽。 坑道內有人數控管,所以服務人員會一批一批的放人進去(一次大約10人左右)。 要進去之前,服務人員也會先解說坑道內的地理環境。 解說完畢後就帶我們到坑道口啦~大家都開始猛拍~ 坑道內利用蠟像展示當年礦工的採礦情形,並且有分情境, 然後重複播放先行錄好的對白,因此裡面不需要導覽員, 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一一逛完每個點。 大概15分鐘不到就可以全部逛完了,重見天日的時候還覺得好像有點短, 回來google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段全長只有180公尺,不過沒看過的人值得一看啦~ 出坑口的時候發現,原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得從地勢低的地方爬到地勢高的地方, 也讓我們發現館方聰明的小設計,下圖這個黑黑的東西,將遊客們的安全帽往裡面丟, 就可以滑到遠方的黃金博物館啦~~這樣服務人員就不用親自跑下去一趟了~~ 從本山五坑的出口往上走,就可以到達黃金神社,不過得先經過一連串的上坡。 沿途可以看到神社的一些遺跡,首先看到第一對石燈籠。 再來就可以看到日本神社的象徵-鳥居。(日本的神社都看的到這類建築喔~ 當你看到鳥居,再往裡面走一下下,就是神社了) 最上方的神社目前只剩下石柱還有主殿遺跡了。雖然殘破不堪,但有一種淒涼的美感在。 從這裡往下看,是金瓜石景觀最好的地方,可以盡覽整個金瓜石地區, 可惜今天天氣很糟,濃霧覆蓋著山頭,若是天氣好,連陰陽海都可以看的到~ 待續... <參觀資訊> 黃金博物館 地址: 臺北縣瑞芳鎮金瓜石金光路8號 電話: 02-2496-2800 開放時間: 平常日 9:30-17:00, 假日 9:30-18:00 (星期一休館) -- 旅行的意義 http://www.wretch.cc/blog/a9070201 浪跡世界的每一角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46.138
文章代碼(AID): #19h7JmTT (N_E_Coa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