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機械人才不是黑手

看板NUU_ME作者 (cst)時間15年前 (2009/08/16 15:2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又到了一年一度選填志願的時間,大學博覽會也即將展開。 長久以來,由於對大學科系的認識不清與大學教育的誤解, 準大學新鮮人與其家庭在此時都會面臨許多爭辯與猶豫 。 例如,電視的提神飲料廣告裡,一群皮膚黝黑粗獷的男性在工廠裡賣力的工作著, 旁白說著:「我們不是甚麼高科技,是真正的黑手…」, 這就是一般人對機械的印象-- 惡劣的環境、粗重的工作、黑手的生涯。 這樣的印象使許多人不想讀機械系,許多家長不讓子女讀機械系。 許多人對大學科系的認知僅止於顧名思義,單憑印象而已。 筆者所任教的機械系,是個典型的例子。 由於機械等於黑手的印象,讓人以為這是女生的禁地。 筆者曾於大博會場,遇到急著找機械系教授一談的女生, 原來她只是想確定自己沒問題,因為她對機械很有興趣, 而周遭所有人都勸她不要選填機械系。 筆者一位女導生的母親,在得知女兒要去唸機械後, 如晴天霹靂,憂心纖細的女兒如何忍受黑手的生涯。 機械給人的另一個錯誤印象是,它屬於傳統產業, 工作環境不好薪水又低。曾在本校所舉辦的新生家長座談中, 一位家長問到:「阮子讀機械,做黑手,是否會很危險,斷手斷腳?」 我看看自己,讀機械近二十年了,不僅雙手雙腳健在,而且還白白嫩嫩的。 這些誤解其來有自,是產官學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產業界方面,這些年電子業很強勢。 年終尾牙的舖張,分紅配股的宣揚, 配合媒體的報導,造成外界高科技等於電子業的印象。 相對的,其他產業,像機械,就是傳統產業,也就不是高科技。 殊不知,許多電子、光電、甚至生醫等當紅產業, 其關鍵技術落在機械,卻受制於日本等國。 而近幾年,許多機械業其實「惦惦吃三碗公飯」,賺很多卻很低調。 在政府方面,這幾年的政策也是嚴重地往電子、生醫相關領域傾斜。 例如,幾年前的卓越計畫竟無一項是以機械為主; 矽島計畫、SOC計畫更是電子領域的大利多; 國家型計畫也很難看到機械的身影。 機械相關的大計畫都必須小心地包裝在電子、生醫等漂亮的外衣下, 才有獲得青睞的可能。 在學術界方面,多數人都知道機械遭誤解甚深。 可悲的是,大家解決這問題的方法不是向政府發聲,向民眾宣導, 以扭轉錯誤的形象,而是媚俗地迎合這樣的趨勢。這幾年, 許多機械系都大張旗鼓地改名了,加入光、電、通訊、電腦、甚至生醫等, 以吸引優秀學生。 許多教授的實驗室也換招牌了,否則很難爭取到經費、收到學生。 放眼全世界,機械領域並不沒落,也是先進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 換言之,高科技的研發,機械不可或缺。 而大學機械系所要培養的也絕不是黑手, 那頂多是高工機械科的訓練。 大學要培養的是基礎原理與分析能力, 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工程師或研發人才,而這與性別無關! 我國的高科技產業(不只是指電子業)若要技術升級, 絕對需要這樣的人才, 機械的出路其實無限寬廣。 話又說回來,大學其實不是職訓局。 大學唸機械系,未來工作不必然是機械相關行業。 筆者的大學同學中,有從事人類學研究的、有在金融業的、 還有當記者主跑政治新聞的。 大學的訓練,重點不在把你培養成某個行業的人才, 而是透過專業技能的學習,培養你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即便未來你從事不同專業技能的行業,也能適應良好。 因此筆者想提醒準大學新鮮人,如果能確定你的興趣,最好。 即使興趣還很模糊,只要不要差太多,都是適合你的好科系。 最怕道聽途說單憑空泛印象,或受到壓力勉強自己 選填不喜歡的科系,這樣是最容易後悔的。  (作者為中正大學機械系副教授) 中國時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2.56 wind110119:偏偏很多人不這麼想 當初我填志願時 我爸要我填電機 08/28 12:13

08/28 12:14, , 1F
我還跟他吵了一架
08/28 12:14, 1F

10/17 08:58, , 2F
一定要選自己有興趣的~將來才不會後悔!!
10/17 08:58, 2F
文章代碼(AID): #1AXxGLpN (NUU_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