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新手登山配備/登山裝備

看板NUU-EE-97A作者 (幹勁)時間14年前 (2010/07/28 11: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iking 看板 #1CIPhIHM ] 作者: soweina (一個人的灑脫) 看板: Hiking 標題: [心得]新手登山配備/登山裝備 時間: Fri Jul 23 21:36:15 2010 -- 因為從雪山登山完成後,得到很多朋友的迴響 很多人預計八月也想去爬雪山 因為是第一次去登百岳,裝備上也不太齊全 想把一些新手 或是第一次的登山經驗或裝備作分享 (很常去爬山的人 或是登山達人,也可以幫忙補充... 這只是我小小的心得啦!) 其實平時我就有在爬郊山, 但是對於「台灣百岳」(突破3000公尺以上的大山),之前完全沒有經驗。 要去爬「雪山」的前陣子, 我去過南澳的朝陽步道、新店獅頭山、土城山區。 爬山前的準備 分成「個人體能」「設備器材」來說, (一)體能方面: 平常如果有爬郊山,爬大山適應也比較容易。 因為爬山就是「走很長的路」,通常都走了好幾公里。 但是登百岳需要克服的是「高度適應」、「氣溫溫差」、「重裝上肩」的問題。 高度適應,因為海拔高、氧氣量少~另外有高山症、高山肺水腫…等現象 感冒、身體不適都不應該強行上山。 而重裝備又要走好幾里路,是非常辛苦的! 但是為了要減輕負擔,「登山背包」非常重要!!!! 俗語說:「好的背包讓你上天堂!」 (二)設備方面: 1.登山背包(超級重要) 好的背包可以減少肩膀負擔70%, 無論如何一定要借到、租到或是買一個。 2.雨衣(二截式的) 因為垃圾袋雨衣或是一整件式的猶如穿裙子爬山 很容易被樹枝勾到、絆倒。 3.衣服 排汗衫(一定要買!!!!) 最好是長袖的,不要穿純棉的 在山上每一天都不能洗澡, 穿純棉的四、五天後可能會出疹子。 要帶一件「風衣」、「羽絨或鋪棉外套」, 山頂的氣溫真的很冷! 通常爬很多天,也只會帶一件排汗衫備用 除非遇到下雨才會想換衣服。 4.地圖、指北針 如果是跟團體出發,就不用帶了。 5.杯子、筷子 當兵的人 好像都有鋼杯... 也可以去五金行買 我是用哥哥當兵的「鋼杯」、「鐵筷」,非常好用! 6.頭燈(很重要) 山莊沒有電器插座,通常八點就熄燈 黑漆漆,有頭燈才能在晚上摸黑上廁所。 7.耳塞 真的很重要!山莊的登山客很多 晚上的鼾聲不絕於耳…..ZZZZZ 8.睡袋 市面上價格300元以上就有(也有上千的) 不過輕巧很重要,我買的重量不到一公斤耶~ 9.食物 如果是跟團,團體也會準備。 豪華團更是吃的特別好! 不過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零食。 推薦「樂事」、「品客洋芋片」…. 那時在雪山途中,隊友請我吃洋芋片 我整個人好像漫步在雲端一樣開心! 洋芋片or酥打餅乾 可以把包裝拆掉,分成在可密封的塑膠袋內 (畢竟包裝紙 最後還是要變成垃圾 背下山...) 還有義美的「巧克力酥片」~大推! 10.水壺 我是背二瓶600 ml的舒跑罐子裝開水。 如果要買登山專用的水袋也是可以。 11.登山杖 我當時沒有買,也沒有借。因為我不太會使用~ 登山客都說,「登山仗是第三支腳,幫你負擔20%的重量」 或是買「護膝」、「護踝」保護雙腳。 12.照相機 山上完全不可能充電,電池一定要帶足夠。 13.登山鞋 但我沒有買。 因為登山鞋很硬,穿不習慣。 14.襪子 下坡很辛苦,每厚一點的襪子,非常必要的! 15.拖鞋 可以寫上名字(綽號), 因為我的脫鞋在369山莊不見了,也一直找不到 16.個人盥洗用具 牙刷、衛生紙、濕紙巾.. 17.小鏟子 如果走在10公里的路段,突然想上大號 就要挖洞(俗稱「貓洞」)解決。 18.帽子 山上真的很曬! 19.魔術頭巾 一條可以,二條更好!非常實用。 因為山上空氣很冷,我都會把頭巾矇住自己的口鼻。(或是頭部保暖) 三六九山莊的生態廁所,要如廁時我也會用頭巾捂住口鼻 20.垃圾袋 因為下山回程的時候,我們真的有把山莊大整理 還把路上垃圾撿起來。 21.健保卡 以防萬一、以備不時之需。 22.其他(沒帶也沒關係) 哨子、瑞士刀、電池、個人的藥、護唇膏、防曬油 雪山東峰、雪山主峰是我生平第一次登上的「百岳」。 視野、風景跟郊山非常不一樣。 「高處不勝寒!」 也認識到大自然的質地、奇妙的造山運動。 因為背包感覺很重, 有時在路途中會默默祈禱有人幫我背東西之類的 (當然是沒有啊...大家的背包也都很重吧!) 以上寫的是一個初學者、新手 登百岳的裝備 目前也沒有參與過 搭帳篷的登山方式, 所以營帳部分就沒有在裡面了。 -- 期待可以去南湖大山 http://www.wretch.cc/blog/soweina/339440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40.206

07/23 21:45,

07/23 21:56,
建議就算是跟團體 也要自備地圖指北針 隨時地判
07/23 21:56

07/23 22:01,
同樓上,跟團時指北針跟地圖可以練習地判,但萬一不小心
07/23 22:01

07/23 22:01,
脫隊時,這事就非常重要了,建議是非帶不可。
07/23 22:01

07/23 22:03,
另外頭燈也建議必帶,不然萬一摸黑很危險。
07/23 22:03

07/23 22:15,
睡袋除了重量之外,還請注意保暖度
07/23 22:15

07/23 22:49,
推薦抓個行程記錄自己看....比較不會被領隊騙"快到了"XD
07/23 22:49

07/23 22:57,
抓行程?! 是沿路數 「數字k」嘛?
07/23 22:57

07/23 23:02,
就.....搜尋版面分類是 [紀錄]的那種紀錄? 數k好像不太準....
07/23 23:02

07/23 23:02,
有時候6k走1小時...有時候0.1k也可以走一小時 T.T
07/23 23:02

07/24 00:18,
6K一小時 ....是神嗎
07/24 00:18

07/24 00:24,
睡袋還是要買好一點的吧,高山上晚上可是很冷的,不然就要
07/24 00:24

07/24 00:25,
穿著保暖衣睡,有一次在山上冷到睡不著= =
07/24 00:25

07/24 01:11,
平緩一點的林道的確可以踢到6k一小時..
07/24 01:11

07/24 08:37,
k數僅供參考 除非有人做gps航跡圖 地圖上也找不到k數
07/24 08:37

07/24 08:38,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登山路線都有人設立k數碑
07/24 08:38

07/24 08:39,
地判的核心在於現實與地圖之間的對應 我們在地判時要
07/24 08:39

07/24 08:41,
注意的是山頭、稜線、溪谷、特殊地形...等地圖上看得到
07/24 08:41

07/24 08:43,
的東西 在行進中利用指北針隨時注意隊伍行進方向 然後也
07/24 08:43

07/24 08:44,
利用指北針判別前方遭遇的稜線 溪谷的走向是否和地圖上
07/24 08:44

07/24 08:45,
所指示隊伍路線上會遭遇到的稜線的走向一樣 一條條去算
07/24 08:45

07/24 08:46,
就好像在城市中看地圖找路時一個個算街區數目一樣
07/24 08:46

07/24 08:47,
而當你把這些地判得到的資訊紀錄下來 就是登山紀錄了
07/24 08:47

07/24 08:48,
這是地判的基本原理 還有許多實際應用判斷的技巧先不論
07/24 08:48

07/24 13:58,
千萬不要買300的睡袋上高山orz 會冷到回顧了人生 orz
07/24 13:58

07/24 17:24,
我認為登山鞋也是最基本的裝備(大眾路線除外)
07/24 17:24

07/24 18:05,
睡袋可以買300克絨重的無妨 不過fp要記得選800的(認真)
07/24 18:05

07/25 02:48,
地圖指北針必帶!
07/25 02:48

07/25 03:18,
零食的話我喜歡帶果凍跟水果這種水份多的比較有胃口
07/25 03:18

07/26 00:09,
怕燙的人可以用"雙層不銹鋼碗"代替鋼杯,但晚上不能暖手
07/26 00:09

07/26 00:10,
耳塞我帶了~~但較果還好,帽子~一頂防曬一頂毛帽保暖
07/26 00:10

07/26 04:13,
基本上如果好幾年以前你上雪山上廁所,你會覺得現在是幸福
07/26 04:13

07/26 13:55,
我七月初走聖稜發現雪山廁所改建 忽然很懷念以前那兩座小屋
07/26 13:55

07/26 13:56,
現在這種有發酵槽的臭味已經少很多很多了XD
07/26 13:56

07/27 09:17,
很驚訝原PO剔除地圖、指南針 跟團也可能會跟丟的
07/27 09: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32.198
文章代碼(AID): #1CJvzgnd (NUU-EE-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