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 六龜也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重省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思維

看板NTUniNews作者 (Lu)時間13年前 (2010/10/28 14:2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88news.org/?p=7970 六龜也要一條平安回家的路:重省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思維 文/何欣潔 十月 27, 2010 連接六龜市區與寶來、荖濃地區的六龜大橋,即將於11月13日舉辦 竣工典禮。從六龜各村庄共準備了五十多個慶祝節目,欣喜地迎接六龜 大橋的通車,就可以知道各村庄之間每逢雨天便柔腸寸斷的交通,帶給 六龜人多大的不便與心理壓力。 但風光體面、總統剪綵的六龜大橋完工之後,六龜人就擁有一條平安 回家的路了嗎? 沿著美濃地區往六龜的省道一路前行,來到台27線4k~6k之處,兩旁 仍有民宅,甲仙工務段在此進行道路拓寬工程。不願具名的當地居民表示, 道路拓寬工程進行期間,家裡的老人都無法出門,只能受困家中,相當 氣悶;小朋友出門玩耍、上學時,也讓家中大人提心吊膽,唯恐掉入溝中。 負責本段工程的甲仙工務段表示,本項工程因為遭遇凡那比颱風及 梅姬颱風的襲擊,施作上有困難,預定於十一月中旬結束施工。 過了4k~6k的拓寬路段,來到六龜隧道附近。六龜隧道是日據時代留下 的通行道路,經歷風雨依然穩固,在莫拉克颱風沖垮外環道之後,便成為 六龜往美濃地區的唯一出入口。 但隧道中僅能單線通行,亦無照明設備,騎著摩托車的居民日日穿梭 其中,在凡那比災情之後又因施行單向管制,使得出入交通更加危險。 時常騎摩托車載孩子出入隧道的陳媽媽表示,單邊交通管制維護了 汽車的安全,但對機車駕駛人卻加倍危險。有一次她騎在隧道內時,疑因 單向管制的失誤,前面的大型聯結車突然停下來,還開始倒車,嚇得她猛 按喇叭;唯恐聯結車司機沒有看到機車渺小的身影,或自己根本位於大型 車輛的死角,在隧道中發生事故。 「過了一年,這條路修個不停,越修越大洞,又來個凡那比把好不容易 修好的外環道弄壞,每一次回家都心情很沉重,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出車禍。」 而負責維修該路段的旗山工務段表示,這是例行養護,只是不斷遭到 超大午後雷陣雨與強颱攪局,導致工作遲遲無法完成,他們也十分無奈。 居住在新發村的居民田崇一也以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的專業觀察指出: 「高雄地區已經很像熱帶型氣候,像夏天午後暴雨情形,比以前更加嚴重, 對工程和交通都非常不方便。」 2009年,莫拉克颱風創下中央氣象局所有平地測站當日降雨量808.5 毫米的紀錄,曾被視為「莫拉克障礙」,無法超越;但旋即被梅姬颱風的 939毫米所打破。接連不斷的豪大雨,挑戰台灣舊有的公路系統與養護觀念, 大則讓蘇花公路橋毀崖斷、人命傷亡;小則讓六龜居民出入不便、在家門 口前寸步難行之憂。 面對不斷刷新紀錄的超大豪雨、漸趨熱帶的午後雷雨型態,我們究竟 應該以舊有思維繼續開更寬的路、實施更多大型工程,或者有其他更好的 方式兼顧居民的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 從位於話題焦點上的蘇花公路到較少人關注的六龜道路,都時時刻刻 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政策與居住空間規劃思維。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4.143

10/29 14:02, , 1F
需要重新思考極端氣候下的交通運輸政策
10/29 14:02, 1F
文章代碼(AID): #1CoHXWR8 (NTUn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