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北歐教育的魅力

看板NTUniNews作者 (連城訣)時間19年前 (2005/02/20 21:5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TPUyouthCOM 看板] 作者: paleshelter (連城訣) 看板: NTPUyouthCOM 標題: 轉貼 北歐教育的魅力 時間: Sun Feb 20 21:58:37 2005 2005.02.20  中國時報 北歐教育的魅力 劉毓秀 芬蘭於二○○三年蟬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全球最佳學校教育評比冠軍,其教育制度因而廣受矚目,各國媒 體紛紛加以報導,咸認此制度為芬蘭經貿亮眼表現的重要因素。 但是,由於制度的差異,這些報導無法觸及關鍵,若想達到「他 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目的,需要更深入分析。 對於教育,北歐各國大抵採取相同模式,也獲致類似的成效 。世界經濟論壇二○○四年的評比顯示,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前六 名中,北歐國家就佔了四名。北歐教育制度對於國家競爭力的主 要貢獻,在於長期提供優秀的人才,以及穩定、充裕、素質良好 的勞動力;此外,托育事務也被納入教育體系,讓勞動者無後顧 之憂,可以安心工作。在北歐國家的政策設計中,教育與經貿, 托育與就業,原本就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追求兩者的環環相扣 ,相輔相成。 國內媒體的報導強調,芬蘭教育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徹底實施 九年一貫教育,學童入學後,就在同一所學校待到十六歲,在那 之後再依性向選擇接受職業教育或學術教育。這項報導的最大疏 忽,在於不察芬蘭、瑞典等國將托育服務納入教育體系,成為「 終身學習」及「從搖籃到墳墓的照顧」制度的一環。社區學校, 尤其是晚近發展者,不僅涵蓋九年一貫教育,更延伸到學齡前的 幼兒托育,以及學齡兒童的課後托育。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為此而做的系列專題報導,有一篇 即以「讓學校變成家庭」為題,描述於赫爾辛基的社區學校看到 「少女、少男從屋內探頭觀看,戶外遊戲場中則有幼兒園的鞦韆 和溜滑梯」。這些孩子從小一起長大,互相熟悉,而老師們也熟 識每一個孩子及其父母,其他國家晚近盛行的校園欺凌事件因而 很少發生,孩子們容易有安全感。 北歐各國雖然將托育和教育納入同一體系,但是對於兩者的 定位卻是不同的。九年一貫教育被定位為免費義務教育,而托育 則是「工作福利」模式,基於「成年國民應工作納稅,國家則應 於工作時間為他們提供托育服務」的理念,規定必須是雙親(或 單親)有職之兒童才能享受服務,而且家長必須負擔部分費用, 如此可以兼顧兒童權益、就業及國家財政平衡,是萬無一失的周 全設計。於這種制度的引導下,人民(尤其是女性)充分就業; 小孩普遍教得很好。 北歐小孩入學年齡晚於其他先進國家(跟台灣一樣是七歲入 學),低年級上課時間短,這是為了讓兒童享有童年,避免揠苗 助長,因為北歐父母及教育家們相信,這樣才是最有利於兒童長 期身心發展的做法。但是,為了顧及就業及家庭政策,他們一方 面提供能夠銜接父母上下班時間的托育服務,另一方面給予育嬰 假、照顧假及年度休假,如此達到促進就業及支持家庭的雙重成 效。除非有特殊因素,絕大多數北歐父母會選擇讓子女就近讀社 區學校,因此免除其他國家父母和孩子為了挑學區及學校而面臨 的精神和經濟壓力。 相較之下,在其他國家,早在上大學、高中之前,或甚至在 上國中、小學之前,就已經有太多的孩子因為填鴨或惡性競爭的 教育,或因為受疏忽、欠缺良好的照顧及教育,而斲喪自由展翅 的潛能了。二○○二年台大精神科師生進行的一份調查研究顯示 ,台北市國中女生有百分之三十曾有重度憂鬱症症狀;我們可以 推測,課業惡性競爭壓力,以及因此而導致的欠缺溫馨親情及友 誼,應是主要因素。 台灣父母們實在應該深思:將眼光放遠看,我們有必要讓子 女因為不當的負擔而提早折斷嗎?北歐「把童年留給小孩」、「 讓孩子在像家一般的社區學校一起安全成長」的教育方式,對於 所有小孩,以及每一個小孩,還有整個社會,難道不會比「學校 如戰場」的惡性競爭教育更好嗎?(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 感想:劉蛋頭有些觀點不錯 但有個問題 很多家庭希望小孩早點就學 是因為家裡實在沒有人可以陪小孩啊 雙親都要工作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0.2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0.228

61.228.114.58 02/20, , 1F
劉蛋頭?叫我嗎? 叫我劉龜頭可能更適合一點...
61.228.114.58 02/20, 1F

203.73.165.162 02/21, , 2F
劉蛋頭?你說那個機歪的國家女性主義者嗎?
203.73.165.162 02/21, 2F
文章代碼(AID): #1269UPHB (NTUniNews)